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211章

生活在明朝-第211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你,你现在人在杭州,早先那些白役们自然不能再用了。原料这关口就得靠他们的关系……”

  陆仲晗以指尖揉揉额头,妥协点头,“好,你继续说。”

  “我说什么?等你说呢。他们现今可还亲自深入草原么?”苏瑾故意忽略他的神情。一来她认为商场之中相互帮助很正常,二来,除了这二人,她现在找不到更可靠的人。

  陆仲晗无奈笑笑,想了想,“六月他们自草原回来,闵公子留在忻州发卖货物,调运茶货,孙毓培带着商队又重新进了草原。”

  “这就好。那待会你便给闵公子写信,原料这关得靠他们了。”苏瑾快速接了一句,又低头沉思,“嗯,下一问题是,哦,对了,写信给我爹爹,叫他赶快安排人将所有工坊中人空中境况籍贯等都登记造册……以防坊子里将来出了什么事儿,却找不到人。还有,让他把坊中现有的货物赶快装船运来,极早出手,变成现银……”

  陆仲晗一怔,正要问她为什么,她已提到下一件事儿,“还要让爹爹将忻州其余几家坊子的情况深入了解一下,重点是盛记!他从哪里来的银子,合伙人做什么起家的,有几个合伙人,合伙人之间有没有矛盾和利益冲突,还有,他这个人都有些哪些官场的关系……越详细越好!”

  陆仲晗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样子,自椅子上直起身子,失笑,“早先夫人还是说自己不好斗,现今看来,果然是好斗的!”

  苏瑾一怔,随即呵呵地笑了,是,方才她没发觉,自打说起生意上的事儿,她的情绪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甚至于在说方才那番话时,颇有些差距志昂扬的感觉。

  捧着杯子吃了半杯茶,平复一下心绪,缓缓笑道,“并非是斗,只是防范而已!”

  “那你为何要查盛记的底?”陆仲晗一脸不信,在叹服她心思缜密的同时,也在叹她的目光犀利,一眼切重要害,看她的话似是告一段落,便以指叩桌轻轻一笑,“夫人要查盛记,莫不是有什么盘算?”

  “嘿,你猜猜?!”苏瑾的心情莫名爽快,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人。

  “我猜啊……”陆仲晗轻漫笑着,往窗外撇了一眼,又将目光移回来,“夫人之前的话皆是为了坊子本身,即便那宫里采买的事儿不作真,这事也必然要做!可对?”

  苏瑾笑呵呵地点头,“自然!攘外必先安内嘛!”

  “至于查盛记么,若宫里采买是真的,夫人对这笔生意想来是志在必得?!且凭苏记现今的坊子规模,这生意除了苏记能接,旁的坊子似乎也不够格……当然,但若有人使诈,事情便不会那么顺利了。而最有可能使诈的人,现今可以预知的,便是盛记!”

  说着陆仲晗往前倾了身子,盯着苏瑾,轻笑,“我猜夫人要???”

  “对对对!”苏瑾眼眸含笑连连点头,接着笑意微落,叹了一声,“当然,若是正大光明的争,我也不屑使什么手段。”

  “由此可见,早先夫人的手段都压着昵!”陆仲晗缩回身子,黝黑的眸子含着笑意盯着她看。

  苏瑾嘻嘻地笑,“无外乎人不欺我,我不欺人罢了。”说着收了笑容,正色道,“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防范,至于能不能完全做好,我心中却是没底。”

  陆仲晗就笑了,“那位盛公子还没有所动作,夫人可是已将他当作假想敌了?”

  苏瑾一怔,随即也笑了,“你这么一说,确实有那么个意思在里头。不过……”她余下的话还没出口,若她是盛凌风,她会认为现在是很好的机会。自家生意未完稳下来,但名头也略略有一些,现在插手不正是正当时?

  低头思量一会儿,她抬头看向陆仲晗,“昨儿丁姨问你忻州的事儿,你当时没与她提盛记的事吧?”

  陆仲晗点头,“并未提。我记得早先你似乎不曾与她提过此人,因而也不好贸然提及。”

  苏瑾微微点头,想了想,“等家里忙过这两日,摆了宴请丁姨过府来坐坐。她即问忻州的境况,是说明她真的关心我,还是要略与她提一提的。”

  陆仲晗含笑点头,“好。”

  苏瑾一笑,看看身边的人,有些感叹,为她那么快就接受他不再去忻州的事实!当然,对她而言这是好事,若她还要摆脸子同,就是太不识趣了。只是……让男人为了她将事业荒废到如此地步,终不是她内心所愿。

  说过生意上的大事儿,陆仲晗取了笔墨来,当即将她方才所说的一一记录下来,并给苏士贞和闵晨各写了一封信,写完叫人即刻送到信局去。

  办完这些事儿,日头已经到头顶,秋天特有的亮白光线倾泻一院子,自早上他们进了书房之后,院中的几人便安静得很,此时大约在准备摆午饭,院中更是静无一人。陆仲晗低头凝眉沉思,苏瑾也不打扰他,窝在椅子里,手捧香茗静静注视着窗外。

  近八月的天气,室内已开始有些凉,她腿上盖着自家的羊行毯子,鼻尖茶香幽幽内心是畅谈过后的畅意,带着点点疲惫,一股奇异的愉悦感涌上了心头。

  下午午睡醒来,陆仲晗已出了府,当是出去打听宫内采买的事儿是否属实。苏瑾坐在床沿上醒了会神儿,心头想着这件事儿。

  对她而言,做生意早先是想改变家人的生活,现在么,对银子的渴求已经没那么迫切了,不过是寻求一种满足感,或者说有事可做,让自己的日子不用过得那么无聊。

  算是一种生活常态罢。

  也是这种心态,使得她虽然渴望自家生意有朝一日成功,但却并不急功近利,更不急切。

  按说以她这种心态,若是宫内采买额度超过现今苏记可承受的范围,她应该不是很热衷,可一想到毯子是自己打头做的营生,若失去这次机会,那么便意味着,她又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别人不要的银子——无论无何在这点上她不甘心。

  坐着思量半晌,矛盾的心态还是没有得到缓解,便微微摇头,先不想了,先探探消息再说。

  刚歇了这心思,肚子里的宝宝突然伸拳又给她一下子。苏瑾笑了,伸手在肚子拍了一下,笑叹,“小家伙还不老实!我被你缠得什么事儿也做不了!”

  常氏和叶妈妈就在廊子下坐着,听见里屋的动静,就打了水来,正巧听到这句话,就笑微微地近前道,“小姐这话可错了,孩子在肚子还算安生,等小小少爷出生之后啊,到时小姐才知道什么叫缠人!”

  说着放好水盆,拧了帕子递过去,苏瑾接过,一边擦脸一边和常氏闲话,“奶娘,你们为何都说是小少爷?若是小丫头片子呢?”

  事实上她更喜欢是个丫头。

  常氏一怔,随即轻笑着小心安抚道,“小姐别多心,皆是讨个口彩,即便是小小姐,姑爷也必定欢喜地。”

  这话倒让苏瑾怔了,将帕子递给她,不在意地笑笑,接过她手中的衣衫边穿边道,“我不过是随口说说,儿子也好,女儿也罢,我倒不在乎……”至于陆家么,她微微摇遥头,决定不想这个。

  望望外在的天色,起身,“奶娘,走,我们到园子里转转。”身子一天天沉重,她还真怕临盆那日到来,这些日子对太医的叮嘱,半点不敢忘。

  常氏看她神色开朗,心知昨儿姑爷说了实话,她没郁结在心,便喜孜孜地应了声,叫上小秀和香草跟着,出了正房院子,去了后花园。

  常氏就趁机跟她说说家中最近杂事儿,说到陆三夫人九月将来杭州时,常氏悄悄道,“小姐,您和姑爷现在住的才是正院儿,到时三夫人要来,这院子如何安置?”

  “嗯?”苏瑾迷惑了一下,这事她倒没想过,若三夫人来此长居,自然要住主院的,若是客居的话,偏院也使得吧?不过随即她便将自己的想法推翻,回头说道,“那就将正院腾出来,我们住偏院儿罢。”

  “哎!”常氏应了一声,虽说自姑爷和周妈妈口中得知这位陆三夫人性子还好,现今也算孤儿寡母,并无旁的依靠,没有过分挑剔儿媳妇的道理,但婆媳关系自古便有些难处,还是谨慎一些好。

  即存着好好迎接正头婆婆的心思,苏瑾在园中散了一会步,便回到正房内,和常氏合计室内都要再添些什么物件儿,合计好后,列了张单子,回头叫陆仲晗过目之后,再去采买。

第244章       嫁妆

却说朱老太爷自得了陆仲晗带回来的信儿,知道陆老太太应下补聘之事,心头这才算真正松快起来。

即是唯一的外孙女“出嫁”,他自然十分重视,又心疼她母亡父远游,苏家虽有些银钱,到底与陆家还有些门户之差,有心借此机会替她办得隆重些,也叫徽州陆家人瞧瞧,朱家的外孙女也非无依无靠,日后不可任他们欺负。

因而聘仪之事他格外重视。叫朱大夫人郭氏与王氏将嫁妆单子列了后,由秦氏陪着他,带着礼单到了陆府。

苏瑾正和常氏商议着趁这两日有工夫,请丁氏过府来一叙,正说到兴起处,突听他来了,连忙自塌上起身,迎到正房门外,笑意盈盈地道,“外祖父您怎么了?”

虽这外孙女一直不说委屈,但他心底猜测着,婚姻大事。陆府那般作态,让她身怀六甲,至今名不正言不顺,她心底终还是有忧虑地吧?

现今事情得以解决,她必是放下一桩心事,心头当是好受些。因而看到她双颊丰腴红润,笑意满堆,

他心头就愈发安宁,背着双手,淡淡地“嗯”了一声当作回答,缓缓踱过来,慢条斯理地问道,“无事来转转。你在家里做什么?近日身子可好?”

这时,秦氏则在一旁悄悄地向苏瑾扬扬了那厚厚的大红礼单封,苏瑾向她了然一笑,伸手扶着朱老太爷的胳膊,“相公把生意接了去,我在家里还能做什么?不过是做做针线弹弹琴罢了。外祖父不必担心,我身子极好呢……”

说着轻拍了下肚子笑道,“……只是这些日子他愈发不安生,一天到晚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大闹天宫似的,好似他又学会了翻跟头,天天在肚子里练倒立拿大顶呢!”

秦氏听了这话,抬眸悄悄看了苏瑾一眼,捂嘴无声笑起来。因她的话形象生动,也因她的话不避讳,虽说朱老太爷是长辈,到底是男子……

朱老太爷一怔,往她高挺的肚子上瞄了一眼,身子微微一侧。挣开她的手,指着叶妈妈和常氏道,“你们快扶了她坐下。”

苏瑾先是一怔,随即嘿嘿地笑起来,手又扶住朱老太爷的胳膊,“外祖父放心罢,太医都说无碍地,还说让我不要时时坐着,多活动活动才好。”

秦氏想帮腔,又不好开口。倒是叶妈妈和常氏二人见天在跟前儿听苏瑾说,自已也有经验,一人笑着去扶苏瑾,另一人垂手回老太爷的话,“表小姐说的对,老太爷请放心,太医说这是因表小姐腹中必是个小小少爷的缘故,因而活泼些。”

说话间儿,几人进了正房,苏瑾将朱老太爷扶到上座,又给秦氏让了座,这才在老太爷身边坐了下来。朱老太爷偏头看了她一会儿,半晌,微微颔道,轻叹一声,“要是个男丁才好,你将来也能少些责难!”

他当不是擅长说此类话的,因而语调有些别扭,却让苏瑾心头一热,看着这个面冷心热的老人,心中感慨万千。

她虽从不祈求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