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1892 >

第494章

崛起1892-第494章

小说: 崛起189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前台湾海峡战败之仇。”

法国海军对于中华帝国的皇家海军,仇恨可是足足的,双方的2次交手,都是以法国海军的惨败而收场,能找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报仇,是法国海军军官们朝思暮想的。

总统卢贝一脸笑意的说道:“我尽快会联系英国的首相,既然德国人已经准备加入战争,我们作为协约国的盟友,就更不能置身事外了,你们2位回去,马上让陆军和海军进入战备状态,我们法国在不久之后,将会对中华帝国宣战!”

协约国中的英法2国,知道德国会出兵加入中华帝国和俄国的战争,高兴的不得了,而作为协约国的另外一个国家俄国,那心情完全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

鄂木斯克城惨败之后,俄国的处境真心是非常困难的,俄国陆军大量的兵力损失在了这场战斗之中,使得本来总兵力已经超过中华帝国的俄国陆军,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要知道俄国陆军虽然还剩下近300万大军,但是俄国还要在与同盟国几个国家的边境线上,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用于防备同盟国,能调集出来,用于抵抗中华帝国的部队,已经不多了。

在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的冬宫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挥舞着手中的电报,激动的对财政大臣维特、海军大臣马卡洛夫、陆军大臣高尔罗斯基喊道:“拉斯普廷办到了!他真的办到了!德国发来电报,愿意为了欧洲的安全,和我们俄罗斯帝国并肩战斗,抵抗中华帝国对欧洲的入侵!”

财政大臣维特、海军大臣马卡洛夫和陆军大臣高尔罗斯基3个人也是一脸激动的神色,他们本来对拉斯普廷非常厌恶,认为拉斯普廷就是一个靠着坑蒙拐骗,迷惑沙皇陛下的弄臣,对拉斯普廷所说的什么神灵更是嗤之以鼻。

可是他们3位俄国重臣,万万没有想到这次拉斯普廷去了一趟德国,就让德国人改变了立场,愿意帮助俄国,加入了这场俄国与中华帝国的战争。

说实话这3位俄国重臣,现在都有些不太真实的感觉,要知道近些年来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矛盾越来越深,俄国与德国在双方边境线上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德国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帮助俄国呢?莫非拉斯普廷所说的神灵,真的存在吗?真是不科学啊!

财政大臣维特笑着说道:“真是上帝保佑,这回德国改变了立场,一定会起到连锁反应,德国作为同盟国的领导者,愿意和我们俄国并肩作战,同盟国其他3个国家很有可能会紧跟在德国的后面也加入进来。而我们协约国的盟友英法2国,在同盟国加入这场战争之后,就会消除了原本的顾忌,可以放心的加入这场欧洲与中华帝国的战争,我们俄国艰难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有整个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力量,这场战争最终的胜利者一定我们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盟友们的选择

在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的冬宫内,得到德国愿意出兵加入这场战争的喜讯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他的3位心腹大臣财政大臣维特、海军大臣马卡洛夫和陆军大臣高尔罗斯基,都欣喜若狂,一脸激动的模样。

在俄国目前如此的困境之下,能有这样的好消息,真是如久旱逢甘雨一样,给俄国注入了一股强心剂,使得这场中华帝国与俄国的战争形势,将会得到一连串让俄国人欣喜的变化。

沙皇尼古拉二世对3位俄国重臣说道:“赶快联系英法2国,现在连德国人都要加入这场面对中华帝国的战争了,他们还等什么,让他们尽快对中华帝国宣战,并且派遣陆军进入我们俄罗斯帝国的境内,帮助我们抵抗中华帝国军队对乌拉尔山脉的进攻。也不要忘了提醒德国人,尽快派遣部队支援我们,现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

德国对外表态,决定出兵帮助俄国,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908年8月末,早在8月20日,中华帝国的军队就已经夺取了鄂木斯克城战役的胜利,目前中华帝国的军队,利用鄂木斯克城战役结束之后的这几天,已经集中了数十万大军,逼近了俄国乌拉尔山脉附近的车里雅宾斯克城。

车里雅宾斯克城后面乌拉尔山脉的山势,是最合适大军通过的,如果说车里雅宾斯克城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攻克,那么中华帝国的军队就可以翻越乌拉尔山脉,进入俄国的欧洲地区。

可是俄国目前在车里雅宾斯克城只调集了不足80万的陆军部队,这已经是俄国在近期能往车里雅宾斯克城调集的最多兵力了。

整个乌拉尔山脉,虽然说是车里雅宾斯克城后面的山势,最合适大军通过,但是乌拉尔山脉东面其他的地方,不代表俄国人不用派部队守卫,不然就是那里的地势不适合大军通过,中华帝国的军队也可以克服一下,毕竟不需要血战就能通过乌拉尔山脉,中华帝国的将军们还是非常愿意的。

在车里雅宾斯克城,俄军废了老大劲,才调集了不足80万的陆军部队,这个数字让俄国人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儿,毕竟中华帝国军队的实力摆在那里,实在让俄国人对于守住车里雅宾斯克城没有多少信心。

接着沙皇尼古拉二世又对陆军大臣高尔罗斯基说道:“就是同盟国的几个国家,以及英法2国也加入了这场战争,我们俄罗斯帝国陆军的扩编计划,也必须加快进行!协约国和同盟国一起对中华帝国宣战,战争的结果已经是注定的了,但是我们俄罗斯帝国要在这场战争中,夺回我们失去的那超过1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需要足够多的陆军。”

沙皇尼古拉二世因为德国立场的突然改变,其实对这场战争的胜负完全不担心了,现在他已经开始考虑,俄国能从这场战争当中得到多少好处的问题,能从中华帝国这块大蛋糕的上面,分到多少的份额。

不过想要分蛋糕,必须有分蛋糕的实力,不然蛋糕那些最美味的部分,绝对不会轮到俄国人来品尝。

德国令人意外的选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让协约国3个国家兴奋的同时,让同盟国其他的3个国家,却惊诧不已。

我说老大,咱们不是说好的嘛,准备等中华帝国与协约国两败俱伤之时,再一起出来捡便宜,结果老大你怎么现在就蹦出来了,而且还站在了俄国人一边,要与协约国并肩战斗,难道忘了这几年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了吗?

特别是同盟国中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更是对德国将出兵援助俄国感到很难受,这2个国家与俄国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双方之间的仇恨已经到了骨子里面,现在作为他们同盟国的老大,竟然要去派兵帮助俄国,他们2个国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意大利倒是对德国立场的突然改变,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应,主要是这次德国准备交战的对手是中华帝国,而中华帝国与意大利之间的战争,几乎可以说遍布林大鑫整个发家史,特别是意大利的海军,更是一次又一次被林大鑫麾下的海军所击败,意大利海军几次派去亚洲参战的舰队,无一例外都是全军覆灭的结局,真心让意大利人对中华帝国的仇恨值是满满的。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皇宫中,意大利的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德国把将要加入中华帝国和俄国这场战争的消息,通知给意大利之后,把意大利的首相佛兰德拉、陆军大臣汉纳韦德、海军大臣罗百尔特召集到了宫中。

意大利的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此时心情不太平静,意大利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国仇就不必说了,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可是还有着家恨。

当年要不是林大鑫麾下的东北海军打的意大利海军第二远征舰队全军覆灭,让他的父亲翁贝托一世一股急火病倒,也就不会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

有着国仇家恨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对于德国突然宣布出兵支援俄国,在刚开始惊愕之后,马上在心底升起了一股希望,他明白这个时候德国改变立场代表着什么,协约国和同盟国将会再一次携手,共同应对那个林大鑫所建立起来的中华帝国。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在战争中就绝无获胜的可能,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国仇家恨,也终于可以报了,不用再隐忍下去。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对3位意大利心腹重臣说道:“消息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

意大利的首相佛兰德拉、陆军大臣汉纳韦德、海军大臣罗百尔特纷纷点了点头,德国突然改变立场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接着略微提高声音说道:“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给我们意大利发来电报,希望我们意大利作为德国同盟国当中,最坚定的盟友,这次能依然和德国站在一起,共同对中华帝国宣战,阻止邪恶的中华帝国,把魔爪伸向欧洲大陆。你们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刚刚说完,作为意大利海军大臣的罗百尔特就马上说道:“国王陛下,中华帝国以及中华帝国的皇帝林大鑫,与我们意大利有着血海深仇,这次德国人突然改变了立场,虽然不能让我们同盟国在中华帝国与协约国两败俱伤之后捡便宜,但是却可以让协约国和同盟国携手共同对中华帝国宣战,如此战胜中华帝国的可能性已经变的无限大,我们意大利也可以报仇雪恨,并且在中华帝国的身上得到相当大的好处,所以臣认为我们意大利应该跟着德国共进退,一起对中华帝国宣战。”

罗百尔特对中华帝国的仇恨,是在一次次被俘虏中积累起来的,而且程度也越来越深,意大利能再次和中华帝国进行战争,罗百尔特是非常愿意的,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在海战中,洗涮身上当了3次战俘的耻辱。

首相佛兰德拉说道:“我们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目前非常融洽,德国前不久刚刚给了我们意大利3亿德国马克的低息贷款,而且这次对付中华帝国,很可能变成协约国和同盟国共同对中华帝国宣战,获胜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臣认为我们不应该拨了德国的面子。”

陆军大臣汉纳韦德也说道:“臣也认为应该紧跟着德国,一起对中华帝国宣战,这回是我们意大利的好机会,不但能报仇,还可以在中华帝国身上咬下一口大肥肉。”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其实在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打算,不过现在听到3位心腹重臣所说的,和自己心底的打算不谋而合,脸上的表情顿时变的灿烂起来,“那好,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们应该履行同盟国盟友的义务,那么我们就通知德国,告诉他们,我们意大利会永远是他们最坚定的盟友,这次对中华帝国宣战也不例外。”

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皇宫中,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知道了德国人要加入中华帝国和俄国的战争之后,把自己的心腹大臣,奥匈帝国的首相穆德希尔召进了宫中。

奥匈帝国和俄国因为巴尔干半岛,双方的矛盾非常深,虽然历史上2次巴尔干战争还没有发生,不过奥匈帝国和俄国结的仇已经不小了,这次德国要对俄国进行支援,让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了。

奥匈帝国和俄国本来时刻准备着兵戎相见,当俄国和中华帝国爆发战争之时,奥匈帝国可是在一边拍手称快,结果现在德国却要求奥匈帝国,放下2国之间的矛盾,和俄国并肩战斗,真是有点为难奥匈帝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