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喜耕田 >

第74章

喜耕田-第74章

小说: 喜耕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几天就过去了。这几天之中,裴二夫妻准备了一份厚礼,到兰老瘪家非常郑重地道了谢,弄得兰老瘪还很不好意思地说:“你们是子芙的二叔二婶,子慧是子芙的妹妹。咱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亲戚,还谢啥。何况我们家也没少受你们照应,那几个柱子若不是他二叔帮衬着,我们去哪里赚铜板去。”
  “一码是一码,不能混为一谈。”虽然兰老瘪一再坚持,但裴二和段氏还是将礼放在了兰家。
  接下来的几天,铁锤他娘那边没有再来闹腾打人的事,大家把这事也就渐渐忘了。
  待裴子慧这边大好了,她也就忙起了正事。
  于是在一个月朗风轻的晚上,瞎婆婆和裴子洋都早早地睡了过去。裴二家其它人,在裴子慧的招呼下都围在一张桌前,听她给大家开起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
  一张圆桌,点着两盏火光如豆粒大小的油灯,即便是这样,段氏还借机给裴二纳着鞋底儿,她一边利落地扯着麻绳,一边笑着说道:“慧儿,你这是有啥事啊?还神神秘秘的。”
  裴二倒是不着急,对着段氏笑道:“你急啥,慧儿说了不就知道了。”
  于是,裴子慧先是拿出一张用四张毛边纸粘在一起的约一平方米的大纸铺在了桌上,纸上画着一个鹅蛋形的地图,图上零零散散的标着一些树,依着图还能看出地势地高低,裴子唐第一个先看明白了,大声说道:“妹妹,你跑了一个半月的西山就是为了画这个?”
  “是呀!”她甜甜一笑,坐了下来,大家也都跟着围了过来,却不知道她画这图干嘛。
  裴二歪着头看了好半天,问道:“慧儿,你这是想做啥?”
  “爹。”她说:“春耕之前村长不是说鼓励村民们开荒种地吗?咱们村上的荒地以一两银子一亩为价,谁想买哪块就到哪块去开垦,到时候到村长那里开个证明书,然后拿到县城交钱办地契就行了是吗?”
  “是啊!”裴二应着,略一思索道:“不过咱们村也没有什么好开垦的荒地了,都是一些硬硬的草荒,就算买来了,也不知道多少年能种成熟地呢,当初我也考虑了,不过四下一看真没什么合适的,也就放弃了。听说只有于二拐家挑好的买了三亩,不过现在还在锄草阶段呢,这种子一直还没种到地里,估计第一年不会有什么收成。而且我觉得一两银子一亩荒地确实有点贵,咱们村最不好的旱田也才二两一亩,可这荒地一两一亩,这价是不是太高了些?”裴二说完,又奇怪地问她:“慧儿,你问这些干啥?”
  裴子慧左手托腮,用右手点了点桌上那张地图,正色地说道:“爹,娘,我想把这里买下来。”
  “啥?”一家人同时一惊。裴子唐当时就喊了起来:“妹妹,这是西山不是地!你买它干啥?”
  “二哥,我知道是西山。”裴子慧正色地看着裴子唐。
  一家人除了裴二之外都瞪大了眼睛。但是看她的样子又不像是开玩笑,段氏赶紧摸了摸她的额头,担忧地说道:“他爹。咱们慧儿这发热病是不是还没好?糊涂了吧?”
  裴二却不以为然,正色说道:“你们先别急着反对。先让慧儿说完。”
  紧接着,在大家不解的目光中,裴子慧说道:“爹,娘,这一个半月我和二哥还有牧子哥天天在西山上逛,我已经用步子大约丈量出了数据,这西山呈鹅蛋形。占地面积大约六百亩,东山脚就是我们家,西山脚下向北走约五里路就是京城的东大门,南方隔一条小路。就是我们村前的那边小河,北面又是连绵起伏的山岭,只是那山已经不是我们凤阳县的地界。”
  段氏忍不住打段她说道:“慧儿,你说这些又如何?”
  裴子慧继续说道:“我之所以想把这个山买下来,是想为以后的长远计划做打算。你们想啊,我们家现在这个院子摆了一些醋缸就已经没地方了,那以后还能做别的吗?现在这个样子不但影响了我们种菜园吃青菜,若是酿醋这事儿以后想扩大,我们还往哪里扩去。你们算一算,就算把奶奶那边的院子也都占满了,一共才能摆多少口大缸?”
  “还要做别的?”段氏不解:“慧儿啊,我觉得咱现在的日子就挺好了,虽说没有田,但这酿醋的事足够咱们一家填饱肚子了,而且我看咱们村上的想读书识字的孩子越来越多,去那宋家楼实在是远,过些日子倒是可以考虑让你爹开馆教读,这倒是也能挣几个钱的。”
  “娘”裴子慧说:“就算您想让爹开馆教读,那也得有房子容下那些学生读书写字才行啊!何况爹虽然是秀才,但毕竟写字的那只手不行,教教咱们自己家的孩子还好,教别人家的孩子,只怕是人家不认可呢!何况今年秋天的岁考爹不是说不去考了吗?”
  裴二也摇手“香瑶,开馆授徒这事儿就别想了,字都写不了,还授什么徒,还有那岁考我确实想放弃了,所以到了秋天这秀才的帽子就被革去了。”
  裴子慧点头“我也同意父亲不去参加这个岁考了,秀才帽子没就没吧,咱家以后考秀才,考举人,当老爷这个差事儿,就交给大哥吧!”
  “好!”裴二洒脱地应着,并拍了拍裴子墨的肩膀。
  裴子墨涨红着脸,志在满胸,一副很受用的样子。
  裴子慧这才继续说她的思路:“这西山土地松软,没有太大起伏的地势,我们买到了手里,可以就地取材,高大粗壮一点的树木砍下来之后,可以做家具做木工,低矮弯曲的直接就当柴烧了,而那些野草之类的在春秋两季可以直接烧掉,烧成草灰之后,直接扬到地里,这就是就地取材的肥料。我们开垦一块,种植一块,我想几年的时间就能开垦完这片荒山。到时候我们可以在山脚边找一处风水好的位置盖一座几进的大院子,给几个哥哥娶媳妇,让爹娘安享晚年,你们说这好是不好?”
  裴二想了想,说道:“裴儿,你的想法倒是挺好。可这事儿说得容易,可你知道做起来有多难吗?且不说这漫山遍野的大树有多难砍,就说那土地里的树根盘根错节,深的可以达到一丈,还有这荒山是生土地,若想开垦成熟地,没个三五年的功夫可是不成的。而且还要是极是勤恳的三五年,家里有足够的人手,有足够的耕牛才行。”!。

  第094节 筹备    
   
  “爹,这些我都想过了。”裴子慧笑着说道:“万事开头难,虽然咱们一开始苦几年,但是后面可是世世代代都跟着受益的好事!至于生地变成熟地的事,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时间,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我们先是要种适合这片土壤的农作物,这样既高产又能使土地尽快肥沃起来。”
  “慧儿,你的意思是后面的事你都想好了?”裴二惊讶地问道。
  “爹,后面的事也不能说完全想好,但也总想了个七七八八。”裴子慧笑了笑,很认真地说道:“暂时的情况我是这样想的:您不是会那些木工的手艺吗,咱买下山头之后,首先就开个木材行,将山上各种树木切割成各种木材,或者干脆做成各种各样的家具。这家具的设计由我给您画草图,您就照着做。做好的家具可以让周老板代卖,也可以咱们自己亲自开店铺。然后再雇几个小工,砍下树的地方,进行就进行开垦,一开始的时候可以种一些易生长,不挑地的植物,比如芸苔这种植物,我们就可以大面积种植,既不挑地,又不需要怎么照管,秋天收了籽,直接炸油,说不准我们还能直接开个油坊呢!”
  裴二点了点头,对她的看法表示认可后,又低声说道:“芸苔那东西可是南方才种的,在咱们北方是极稀少的,所以那菜油比芝麻油还贵。”
  芸苔其实就是油菜花,这种植物确实喜欢日照充足的地方。裴子慧记得上辈子她在云南梯田看过的油菜花,那真是不只是用壮观才能形容的。
  紧接着她又说道:“爹,咱们都没有尝试,你怎么知道北方不行。芸苔只是更适合南方的气温环境。但不至于北方就种不成,只是日照的晚一些,开花的晚一些。成收的时候就晚一些而已,能种的。而且在咱们西山就能种。何况我已经在北山上发现了有芸苔的秧苗了,只是比较干枯瘦小而已。”
  她这样一说,裴二倒也动了心思,挑了挑眉毛说道:“慧儿,若是咱们北方也能炸出菜籽油,那可真是发家致富的好手段了。”
  “是呀!”裴子慧见他开了窍,赶紧说道:“爹。只要咱能把西山买下来,发家致富的道道多着呢!用不上五年,您站在山头一望,我保证让您看到绿油油的一片!”她指了指那张画好的草图。说道:“您看,我都规划好了,我将西山规划了几个区域,首先我们就地取材,将整个山的东、北、西三面借着大树之便。架起高高的结实的栅栏,主要是防止北方连着的山岭那边有什么动物闯地来破害庄稼,也防止有人偷盗。然后最北侧开垦出来后就大面积地种庄稼,种了高粱可以送到周老板那里酿酒,种了大豆可以像油菜籽一样炸油。总之是各种粮食都可以种,接下来向南我们可以种花,甚至可以专门请花匠培育南方的品种,还可以种果树,桃子、李子、杏、枣,葡萄,什么都可以,鲜水果卖不掉可以制成果脯或酿成果子酒。再向南可以种蔬菜,只要能种的都可以种,过了蔬菜区,依着道路的一侧我们可以盖自家住的房子,可以办各种桌坊,还可以依着小河旁边的地方留出一块水田,就算再不好开垦的地方也可以种点桑树,甚至可以养蚕……”
  对于裴子慧构思的宏伟蓝图,一家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裴二想了一会儿,又很慎重地说道:“你说的这些好倒是好,可这各种菜籽、花种、果树苗、都去哪里弄去啊?”
  裴子慧道:“有一些后山就可以弄到,直接收籽来种,我种的那些韭菜就是一个例子,后山的果树也可以移植过来,不甜的品种还可以改良稼接。至于其它一些咱们这里没有的,就需要专门到南方去购买,然后带回来。你们大家想一想,我们买这么大一个山头,可以种很多很多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推陈出新才行,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东西才会畅销,才能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银子。而且这西山的地理条件多好啊,走到了西山头向北走五里路就是京城的东大门,说不准某一天我们将店铺开到京城去也不一定。”
  听她这样一说,裴二和几个孩子眼中都出现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段氏却“啧啧”了两声,说道:“这孩子莫不是真如人家所说要成精不成,先是买山头,现在又要把店铺开到京城,这可是真敢想啊!那周老板那么大的生意,好像还没开到京城吧?”
  段氏只把这些话当了笑话听,她似乎觉得还是把手里的这双鞋底子纳好了更重要。裴子墨则眨着眼睛似懂非懂的样子,而楚牧一直是裴子慧坚定的拥护者,一直是“妹妹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态度”。
  倒是裴二和裴子唐听得越来越认真起来。裴二琢磨了一会儿,歪头问道:“慧儿,这些你都是怎么知道的?什么叫改良嫁接?”对于裴二而言,她这个宝贝女儿最远就去过凤阳县城,可她的脑袋里总是装着千奇百怪的想法,实在令在费解。他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