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嫂夫人 >

第175章

嫂夫人-第175章

小说: 嫂夫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小栓子不喜读书,他倒是很喜欢在家里拾掇地,而且因大牛在外面做长工,一年还有不少进项,手头上还有闲钱,想做什么都可以做,想买什么都可以卖。不像他没个进项,每次要钱的时候,都要看爹娘的脸色,心里很不舒服。
  怎么说呢?
  胡大叔和胡大婶有一点不好,就是喜欢拖延时间。小栓子在读书的时候,每次夫子说要教学费了什么的,因都是乡间私塾,一般都可以拖延。胡大叔这人总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给钱。事实上呢,胡大叔早就准备好了学费的钱,却总是要拖到最后,那么小栓子几乎每天上学都要被夫子催一边,而且还是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前催款,这让小栓子很难为情。
  加上小栓子也没有什么读书天赋,每次背书都背不好,总是被打,就不想读书。可是他每次提出不想读书的时候,胡大叔就让他一定要读下去,考功名和傅春江一样。
  而这一切都被胡大牛看在眼里,胡大牛当年是求着要去读书,胡大叔却不肯,一定让他辍学去打工了。
  胡大叔觉得这没有什么,哥哥去打工,家里有个人读书,将来小栓子起来,肯定会帮衬胡大牛,兄弟一家亲,那是一样的。可是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了。
  胡大牛全部都记恨在心里,尤其是每次胡大叔让他将打工的钱财上供的时候。最后最让他受不了其实就是婚事告吹了。胡大叔却一点表示都没有了,甚至还讽刺他。
  “什么婚事,你现在就安心的打工,等着小栓子得了功名,到时候想要嫁给你的人多了去了。是那姑娘没有眼光,你再等等不就行了。”当时胡大叔是这样和胡大牛说的。
  胡大牛就越想越生气了,想着小栓子都那么大了,在家里却什么都可以不干,只要好好的读书就可以了。而小栓子还整日不想读书,嚷着读书好累,这样两相对比之前,胡大牛难免心理失衡。
  胡大牛杀人,当时确实是有冲动的成分,可是嫁祸却是处心积虑了。
  胡大牛也是一个明白人,怎么会不知道杀人偿命呢。这人死了,官府自然会去查,一旦查了,肯定是要捉拿真凶。胡大牛想着想着,就联想到胡大叔的身上了。
  一般而言,极少有人会去嫁祸一个陌生人,而人的恨意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他的心理就会扭曲,从而做出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事情了。其中胡大牛就是这样的人。
  他心里很不平衡,日积月累的,加上那人的讽刺,导火线就爆发了,当即就拿起胡大叔的衣裳披在身上,将那人给杀了,后来将那刀,和那件血衣都仍在可以找到的地方,让其他人发现。
  其实若是不是他有意去嫁祸,他有洗澡的时间,又怎么会没有处理血衣和凶器的时间呢。一切都是处心积虑。如今胡大牛的嘴脸算是彻底的暴露了。
  傅春江看到现在这样的胡大牛,又看了看胡大婶。
  “大牛,那不是你爹见识浅吗?你如今都这么大了,读书也迟了,就想着我们全家供小栓子读书,以后小栓子得了功名,做了官,到时候你是他哥哥,他怎么会不记得你的好,到时候肯定会拉你一把。你怎么会如此的想不开呢。”
  胡大婶心里其实对胡大牛是有愧的,可是没办法,读书很是费钱,又不是人人都是傅春江,读书都不花钱,还能赚钱的。大部分人读书,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尤其是小栓子这个年纪,吃的有多,还要读书,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不说,还要给他钱去上学堂,胡大叔和胡大婶两个人都是在地里刨土的,一年才能挣几个钱啊,遇到好收成,才能存点钱财,这要是遇到不好的天,能不能让全家吃饱,那都还要操心呢。
  “娘,你说这话,有人信吗?小栓子读书得了功名,会拉我一把。娘啊,这话也只能你信。当初分家的时候,爹和他的那些兄弟不是大打出手吗?就是为了多分一点,那个时候怎么没有一点兄弟情分。你们就是偏心。”
  胡大牛如今是越说越气。
  胡大婶听到胡大牛如此一说,竟是无从反驳了,怎么去反驳呢。胡大牛说的都是真的啊。当初胡大叔分家的时候,他有兄弟四个,当时因分家,那也是吵翻了天。
  可是呢?
  当胡大叔和胡大婶自己当父母的时候,却觉得兄弟直接却可以和睦相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人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改变本性呢。
  “大牛,那你也不能因为这些就去陷害爹,爹帮你养这么大,你也不能……”
  枣妮哭了,胡大牛在此时已经决定翻脸不认人。
  “枣妮,你怕还不知道吧,你知道刘黑头为什么那么快就要退婚吗?那是因为你爹和你娘要了人家高额的彩礼,要了人家很多钱。刘黑头早就后悔了,正好你爹入狱了,他得了一个好的借口,将你的婚事给退了,大家也不会说他什么,还要回了彩礼了。你不信可以好好问娘,人家帮你卖了,你还帮人数钱呢。”
  大牛将家里的事情全部都说出来了。枣妮听了之后,直接就转身看了看胡大婶,她的眼神再问,胡大牛说的那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傅春江和月牙就在这里围观半天胡大叔的家事。家家都有呢一本难念的经,尤其是胡大叔这样的家庭了。其实胡大牛说的这些事情,若是换成傅春江和月牙两人遇到了,都会觉得不公。
  这世间有太多的不公平,不管在家庭还是在外面,哪有什么多公平的事情。胡大牛是看不开,如今还杀了人,傅春江就在这里看着,想着等着他们家里的事情说开了,在将胡大牛送入县衙。
  ——
  大夏南书房。
  方才明珠皇后刚刚来过和元德帝说了一下有关云太子选妃的事情,元德帝听闻之后,又安慰了一番明珠皇后,最终明珠皇后也因近日来帮太子湛选妃的事情,闹得很是疲惫,就回去休息了。
  “李福顺,最近宫外有些事情你可听说了?”
  元德帝坐定,接过李福顺递给他的茶,近日来他非常喜好六安瓜片,觉得此茶味道极其的淡雅,吃着舒服。
  “陛下,宫外的事情,老奴听说的就多了,不知陛下你问的是哪一桩?”
  李福顺其实心里有底,也知晓元德帝问的是哪一个,只是如今他自己不说破而已。
  “还能是哪一桩,就是淑妃产子的事情,这消息到底是谁放出去的,可查到呢?”
  最近有关于崔淑妃产子造假的事情,那真的是穿的风风火火的,元德帝不想关注都难了。如今已经传到他的耳中了,今日他也去瞧过公子兴。之前他觉得公子兴长得非常的像他。
  可最近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心里的愿意,他突然之间觉得公子兴一点都不像他了,甚至长得也不像是崔淑妃。和宫里的其他皇子长得也很不一样。他甚至觉得公子兴还有点阴阳眼。
  就是一个眼睛很黑,一个眼睛偏黄。大夏其他皇子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当然元德帝觉得这可能是他心里的原因。
  “老奴,也是近日来才听闻,这些都是坊间传闻,做不得真,陛下切莫挂在心上。这样的传闻,每年都有好多了。各种各样的都有了,若都当真了,陛下你就有的忙了。”
  李福顺说的这倒是真话,每年坊间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传闻,崔首辅都被传闻死了好几次了。还有什么谁家的姑娘天生凤命,这些的。想起天启年间。
  天生凤命的女子,每天都会出现一个,可有意思了。后来天启帝就派人去追查下去了,结果发现,那都是那些人家为了让自个儿女儿能够入宫,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当上皇后,这样一家也就得了势,舆论造势的,其实什么天生凤命,都是假的。因被天启帝这么一打击,后来就没有什么天生凤命。
  这一次坊间流传的这些事情,李福顺也觉得不是真的,毕竟此事兹事体大,若当真有这样的事情的话,不要说是崔淑妃了,就是整个崔家都要完了。
  “这倒也是,那稳婆呢?当初接生的稳婆如今可能找到?”
  元德帝起初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只是随口那么问问而已,若是将此事当真了,连他自己都会笑话自己。
  “稳婆?这老奴还没有查呢?陛下要查吗?”
  “这个不用你查了,让六子来吧。他最近反正也闲着呢。”
  “诺!”
  赵六子最近确实是挺闲的,最近大夏国泰民安,没什么事情,最近边关也很安定,赵六子如今闲的都要去成婚了,如今总算得了一个差事了,自然很用心就去调查了。
  对于赵六子这种忙活习惯的人来说,让他停下来不做活,那真的是太难为他了。最近他一直都在家里待着,真的是无聊死了。他那老娘,一看他在家里待着,也不做事,就央求他嫂子给他介绍媳妇。
  毕竟赵六子年纪放在这里,也不小了。家里知道他做什么事情的,唯有他大哥一人,嫂子是瞒着的。赵六子的嫂子人还不错,主要是赵六子这些年光往家里拿钱了,而且拿的还不少,这些钱财也没有瞒着嫂子,还让嫂子都花钱,买衣裳,脂粉头面什么的。嫂子自然是开心了,得了人家的好处,婆婆有开口了,就开始张罗婚事了。
  这下子可是把赵六子给难住了,他过的是刀口舔血的生活,而且还是元德帝的一把刀,杀人不眨眼的角色,他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结婚呢,可不能去耽误人家姑娘了。
  可是嫂子那么辛苦的给介绍,他又不能什么话都不说了,好在如今得活了,他就去调查当初帮崔淑妃接生稳婆的事情,起初元德帝交代的时候,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赵六子也看出来了,那就是元德帝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可是当赵六子深入调查的时候,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崔淑妃本人自然也听闻了这种事情,当初她确实是想那么去干的,想要一个男儿,可是自从她自个儿那一次难产之后,崔淑妃突然之间就想通了,其实男儿女儿都一样了,生养出来都是自个儿的亲骨肉。
  若是当初当真生的是女儿,将她送了人,换了男儿的话,她还真的是舍不得,心里肯定挂念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肯定是会想的。
  好在她还是生下了男儿,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所以听到坊间那些传闻,她免不得冷哼了几声,抱着公子兴就在那里逗着他玩,公子兴十分的聪明,什么东西那真的是一学就会。这让崔淑妃非常的高兴,比太子政强多了。
  “宫外那些长舌妇竟是没事闲的,这话也敢说,莫要让本宫知晓是谁造的谣,若是让本宫知晓了,本宫非拔了她的舌头不可。”
  崔淑妃心里自然是带气了,她若当真做出了那种事情,那些人说说也就说说了,可是她什么都没有做过,那些人却一直都在说,她心里很是生气。
  “娘娘,你切莫听信那些人说,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情,做不得真。来来来,你瞧小公子长得多俊俏,这眉眼之间像极了陛下。”孙嬷嬷上前就指着公子兴对着崔淑妃说了起来。
  崔淑妃一听,也就乐了,心里也是高兴了。
  其实孙嬷嬷也就随口那么一说,其实公子兴长得真的不像元德帝,元德帝是国字脸,而公子兴长得是瓜子脸。而崔淑妃也不是瓜子脸,崔淑妃是标准的圆脸美人。
  可是若是说公子兴长得不像元德帝的话,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