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嫂夫人 >

第122章

嫂夫人-第122章

小说: 嫂夫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淑妃略微沉思的一会儿:“政儿是臣妾的儿子; 是臣妾教养的不好; 政儿被废也是他自作的; 怨不得旁人。臣妾只希望陛下看在臣妾和你多年夫妻的情分上面; 就让政儿过的好些吧。臣妾听闻政儿如今一个月只得二两银子,全家都靠他一个人; 日子过的很是清苦。陛下……”她说着说着就哭了。
  “淑妃莫哭,你如今还在月子里,哭了伤眼睛。”
  元德帝见崔淑妃这个样子; 终究还是想起了赵政; 赵政已经被他贬为庶民了,这些日子里也没他什么消息; 主要是元德帝根本就没有去关注。元德帝身为一国之君; 可谓是日理万机,整天都忙的不可开交,肯定不能面面俱到。
  今日听闻崔淑妃说起赵政的事情,他才想起来。
  “陛下,政儿过的真的很苦; 他从小就在宫里长大; 生来就是锦衣玉食,如今二两银子一个月,一大家子这样的生活; 他怎么能过下去了; 这日子……”
  淑妃心里是真的难过; 不管以前赵政是怎么样一个人; 以前在跟前的时候,淑妃还没有这么想,偶尔对赵政还有些许不满,如今长久不见,心里就怪想的。
  在不成气候,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淑妃如今刚刚得子,心里自然更是想念赵政了,赵政小的时候也是淑妃一手带大的,那还是她第一个儿子,自然是上心不少。
  “淑妃啊,朕已经知晓,朕已经将他贬为庶民,自然他也只能靠自己活。他一个月还能够入账二两。淑妃你可知晓,我大夏子民很多人一年怕都不能入账二两。朕虽说不关心政儿,可也知晓崔首辅也曾派人接济过他。至于政儿的事情,你切莫担心,他也是朕的儿子,朕定然不会让他饿死。这人总是要吃苦,不然永远都不知晓这世间钱财来的不易。”
  淑妃见元德帝如此说辞,就不在说下去了,想着赵政这一辈子怕也只能这样,想要重新封王的可能性也是美了。淑妃如今也很是庆幸,那就是她当真还是幸运,如今又得一子,这孩子就是她如今全部的希望,一定要好生的教养。
  “陛下,臣妾知晓。臣妾以后不会再提了。”
  “无妨无妨。兴儿最近胃口可好,朕瞧着他长得可真的是快啊。”元德帝觉得赵兴长得是真的好看,小脸蛋如今的张开了,原本脸上还有红斑也都不见,变得非常的白。元德帝的子女肤色都偏黑,这孩子却不同长得好看。
  “是啊,兴儿可能吃了,也乖巧,晚上也不闹夜,听奶娘说了,吃了就睡,饿了就哭了,特别的好带。”崔淑妃说起赵兴,那是满脸的喜悦,而此时赵兴已经被奶娘抱出去喂食了。
  崔淑妃和元德帝两人一直都在说话,谈起赵兴两人都是面带笑容。
  ——
  “阿娘,我不嫁人了,我就是不嫁人。这些世家公子我统统都不喜欢,我不想嫁人了,就想在宫里陪着阿娘你。”凤藻宫中,赵茜气急败坏的看着陈贵妃。
  陈贵妃最近为了赵茜的婚事也是操碎了心,女大不中留,就开始为她选驸马。而赵茜和赵雅两人虽是平日里不对付,两人在这件事情上面却是出奇的一致,都不想去嫁人。
  “怎能一辈子留在本宫身边呢,茜儿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本宫如你这般年纪的时候,早就入宫了,你如今早早的出嫁,还年轻,好生养,身子恢复也快,你瞧瞧淑妃这般大年纪,生个孩子多痛苦。”
  陈贵妃如今这么着急给赵茜选驸马,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她体寒不易受孕,以前她还询问过太医,太医也是说过娘亲体寒,有时候也会遗传给女儿,女儿同样也体寒。
  陈贵妃想起当年她备孕的痛苦,喝了那么多的药。这孩子不是想要就能要的上的,那都是缘分。
  “母妃,你整日说这些干什么,我还小呢?生什么孩子,就算不生孩子,那又如何?我可是大夏的公主,没有孩子,我还能饿死不成。”赵茜觉得女儿家,不嫁人,不生养孩子没什么。
  陈贵妃一把就将赵茜拉到的自己的跟前,“茜儿,你莫要糊涂。你是女子,岂能不嫁人不生孩子。即便你不嫁人也是可以的,那也是要有个孩子呢。这孩子可是金贵物,不然你老了怎么办?靠那些丫鬟婆子伺候吗?”
  陈贵妃将脸拉的很长,赵茜看着她,“母妃,难道不行吗?到了我老了之后,宫女太监都会伺候我,他们还能怠慢了我不成?”赵茜从来没有想过她变老会怎么样,对于她而言,那都是太遥远的事情了。
  “宫女太监,哪有自己的孩子伺候的贴心,茜儿你怎么这般糊涂?”
  赵茜不以为然:“母妃,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民间那些不孝子多了去了,有时候还不如陌生人呢?”
  陈贵妃又是摇头:“茜儿,是啊,不孝子确实是很多啊,这是对的,可是你想想啊,自己的子女有时候都靠不住,那别人的子女又如何的靠得住。正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不假。可既然自己孩子都靠不住,其他人就更是靠不住,本宫和你父皇不能陪你一辈子。再者你与你琳姐姐不同,你琳姐姐是有封地的公主,你瞧她都为自己选了驸马,你呢,你还没有封地。若是以后本宫与你父皇都不在了,你该怎么办?这皇宫大院你能不能住的了,那也是全凭你皇兄的一句话。”
  赵茜听了一会儿,她还是有些倔强:“不会的,母妃你和父皇两人都会长命百岁的,不会的……”
  “哈哈哈,茜儿这些话你也知晓,是信不得。先帝一直求长生之道,结果还不是……”
  先帝自然是指的是承光帝,承光帝算是大夏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了,只可惜他在晚年一直沉迷于道教,求长生之术,最后误食丹药过多暴毙而亡。
  “母妃,可是这些人我都不喜欢,我无法想象和一个陌生男子去生活,你知道,我最近看了民间很火爆的说,那女子真的好惨。”
  赵茜说着就从袖口里面取出一本书来,是江南书局出的一本书,叫《眼儿媚》,写的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嫁给穷书生,两人在婚后远没有众人说的那么的美好。
  这本书最近在大夏很火爆,写书的人叫做北斗先生,是个男子,据说长得颇为的英俊,是来自江南的少年郎,赵茜对他很是倾慕,一直想要见他一面。
  只可惜这位北斗先生非常的神秘,从不见客,读者来信他也从不恢复,可写书的速度确实极快的,已经有好几部作品了,《眼儿媚》这本书其实已经写完了,分为上中下三册。
  赵茜一直在求下册,江南书局那边虽然加印了很多遍,可是依然是供不应求,书都卖完了,还在一直加印之中,从江南到上京,还要路程,赵茜算了一下,这满打满算的,最起码也还要一个多月后,才能够拿到新书看。
  “《眼儿媚》这书名?茜儿,你也知晓本宫最不喜舞文弄墨,看到这密密麻麻的字,本宫眼睛都疼,这是什么东西?”
  陈贵妃是不败陈家的女儿,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的,对于其他方面并不感兴趣,最害怕的就是读书。因而以前和崔淑妃两人吵架的时候,崔淑妃就一直说她是个粗人。
  “母妃,这是一个话本,我跟你说啊……”
  赵茜随后《眼儿媚》的剧情和陈贵妃说了一下,说的是富家小姐和穷苦书生婚后不幸的生活,最后两个人还是和离了,大户人家的小姐再嫁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穷苦书生的和他那一家人也过回了自己的生活了。其中各种的鸡毛蒜皮,还有婆媳矛盾,看的赵茜是一边骂一边看。
  “哦,这个,听着还挺好玩的呢,这是男子写的?”
  “是啊,北斗先生写的。母妃你不知一直都在问,我想嫁给什么样的人吗?那我现在就要告诉你,我就想嫁给北斗先生这样有才情的男子,最好就是北斗先生,也不知道他到底成婚没有?”
  陈贵妃一听心里就有些不悦了,她不喜读书人,觉得读书人最是虚伪做作,一看崔淑妃就知晓了,大雪天的还去赏花弄月的,整日吟诗作对,实在是酸的很,还不如那刀剑来的有意思。
  “茜儿,不要去想这些有的没的,这些文人最是酸腐。写的都是些什么没有营养的东西,这些书你还是少看为妙,算了本宫就收了……”
  “母妃,你可别收,我还要重温一番呢!”说着赵茜就将书从陈贵妃的手里拿了回去,陈贵妃瞧了她一眼,“那就随你了。你还是好生瞧瞧这些世家子弟吧,母妃瞧着都还不错。你可是要趁早挑了,不然都被雅儿给挑走了,到时候可真的是她剩下的才给你了。”
  “什么,赵雅也在选驸马,不会的吧。她不是一直嚷着不要嫁人吗?你……”
  “人家说你就信啊,你瞧瞧你这脑子怎么就这么的木呢?”
  陈贵妃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宫里又有几个人说话实诚的,还不都是藏着掖着啊。我的傻女儿,你这性子怕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整日就知道看这些闲书怎么成?咱们女子,还是要嫁一个好夫婿才是。你虽是皇家公主,自是比一般寻常女子要幸运的多,可也是要好生的挑,可不能入沁雅公主那般,你瞧瞧她一个人,如今孤苦伶仃的,没孩子,你瞧她过的可好。若不是陛下体恤她,她现在怕是一个住处都没有。”
  赵茜想了想,她确实也想起了沁雅公主,有关于沁雅公主的不幸遭遇她也是知晓的。而且不知为何,许是沁雅公主婚姻不幸吧,她整个人的性子也是怪异的很。
  如今据说还和宫里的太监有些不好的传闻,一想到这里,赵茜就很是不喜。
  “那母妃,我就好生挑挑才是。只是光看这些话,也不算是个事情,你说是吧,我想见见本人,母妃你能不能帮我瞧瞧那些人如何?”赵茜也是不笨。
  “这个,容我想想。”
  陈贵妃略微的思考了一下子,当即就点了点头,道:“好,那本宫就差人去安排,可本宫可是将话放在这里了,到时候你可不能逃了。”
  “好。”
  ——
  “北斗先生,你可来了,这是上个月的润笔费,最近可有什么大作要发表,我们江南书局可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书局,我们的分店遍布全国各地。你的书卖的太好了。在润笔费上面,我们可以在商议,可提价。”
  傅春江将月牙刚刚写完的书送到了江南书局,江南书局的负责人几乎是冲了出来,见到傅春江跟看到财神爷一样,忙将他迎到了店中,立马就有人送上了上好的西湖龙井来招待傅春江。
  这和傅春江第一次来这里的待遇真的是差很多了,第一次傅春江可是跑了好几家书局帮月牙投稿,只可惜那些人都显月牙的告知太过于女气,写出来怕是没人会看,而且故事也太过于琐碎,都拒绝了,后来还是江南书局这个老板,给了很少的润笔费,答应给出了,当时首印也就十本来着,宣传更不要说了,基本上没有,放的位置也不是很好。
  后来有位特别喜欢看书的花家女工,基本上将书局的书都看了,才发现月牙这本《眼儿媚》,看了之后,那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劲的催,后来花家女工还将这书介绍给了其他人。
  渐渐的借阅这书的人就多了,老板开始重视起来,加印了,后来发现本书的购买量也是很大,供不应求,然后江南书局就适应市场的需求,又推出《眼儿媚》第二部,又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