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

第230章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230章

小说: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兰敏之盯着谢瑶环看,从她神色中看的出来这个野性的美女还有什么没说,可能是因为贺兰敏月在的缘故,也没追问,笑着道:“谢姑娘如此说,我们也放心了,姑娘一路来辛苦,先休息一下吧,待午后天气凉爽了,我们再一道回城!”

“不了,”谢瑶环摇摇头,“韩国夫人的身体已经诊查好,事儿我也做完了,我这就回城!”说着就准备往外走。她有点受不了贺兰敏之众妻妾异样的眼神。

贺兰敏之如何会让她急匆匆就走,外面已经是最热的时候,谢瑶环又是单身一人,要是出点事,那他罪过就大了。在贺兰敏之兄妹的再三挽留下,谢瑶环再不情愿地答应留下来休息一下。

接下来时间,谢瑶环在贺兰敏月的陪伴下说着话,没去与其他女人接触,武顺也出来招呼了一番,表示了谢意。

贺兰敏之当然去陪她的妻妾,一会他可是要回城的,再不去陪她们,这些女人醋劲可更大了。

在杨绮等人午休的时候,贺兰敏之偷偷把谢瑶环请到房中去,为苏兰诊查。

惊喜的事还是如愿而来的,谢瑶环把脉诊看之后,告诉贺兰敏之,苏兰真是怀孕了,应该有近一个月的孕期了。听到谢瑶环如此说,苏兰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不过在贺兰敏之异样眼神的注视下,还是羞红了脸,在谢了谢瑶环后,喜滋滋地进房去了。

贺兰敏之原本还想请谢瑶环为杨绮诊查一下,不过看谢瑶环不太情愿了,也没开口。

在谢瑶环为苏兰诊查时候贺兰敏之倒是想到的一点,府中有个保健医生那该多好,至少这么多口人生个病什么的可以有个照应,他琢磨着该让什么人去学点医术了,或者让懂医的什么人进府来!

将将傍晚时分,贺兰敏之才陪着谢瑶环一道回城。一场雷雨后,天气凉爽了很多,骑马行进也舒服多了。出了庄后,贺兰敏之也马上问询谢瑶环他母亲的身体情况,谢瑶环告诉他,武顺只是因为神情有点抑郁,所以精神不振,从谢瑶环的含蓄说话间,贺兰敏之有点明白过来,可能他这位身体需求还挺多的母亲,因为长久没接触过男人,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明白症结所在后,贺兰敏之非常的郁闷,这一点,他现在真的无能为力。李治不允许他的母亲改嫁,又不能去找情人,如何解决生理所需还真的是件很费神的事。

贺兰敏之只期望再过几个月后,杨绮生产了,有了个小孩可以逗玩,武顺的注意力转移,那可能会好一点,他但愿母亲不要憋出病来。

回了城后,贺兰敏之千恩万谢了一番谢瑶环,表示再过两日,他一定会好好酬谢一番,并问询了谢瑶环,她想向他提的要求是什么,谢瑶环却是没说,只说还没到时候。到了时候她自然会说,并说替贺兰敏之去庄子里诊查,就是要得到他的回报,算是交换吧,也不需要贺兰敏之的道谢。

看谢瑶环这么怪,贺兰敏之也只得同意,心里也期望这个野性美女不要提出什么很出格的要求,他不能做到那就麻烦了。

贺兰敏之回城时候,带了一大车的瓜果蔬菜,他将大部瓜果蔬菜都留在府上,只挑一些品相最好的,给郑凌瑶带过去。

新鲜的瓜果味道是很不错的,上官婉儿非常喜欢,她一个人竟然啃了一个不小的西瓜,最后晚上尿床了,而恰恰在贺兰敏之和郑凌瑶战斗正酣时候大哭起来,累得快到**阶段的郑凌瑶手忙脚乱地起身,披上衣服上去替小丫头收拾去了,贺兰敏之很无趣地一个人呆着,直到一个时辰以后,上官婉儿才再次安睡,两人才继续后面的战斗。但关键时候被打扰了兴致,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

庄子里自种的瓜果味道不错,贺兰敏之还带了一部分进宫,献给李治和武则天,李治却是不吃,武则天还好没拂贺兰敏之的意,全要了,原本想拍一次马屁却差点拍到马蹄上的贺兰敏之有点郁闷。

不过他还是把这些瓜果当人情,给姜恪、、阎立本、裴行俭送了一些。他也邀请了几人到府上来,一道享食自家种的瓜果,得此待遇的就是骆宾王、狄仁杰、张柬之这几个因贺兰敏之举荐,入朝任职的人。

有为之人总是不一样的,骆宾王、狄仁杰、张柬之入朝任职后,表现还是不错的,几个月下来赢得了许多人的称赞,也得武则天的赞赏,她说贺兰敏之果然识人如炬,为朝廷荐举了几个很不错的人才。只是他们还没有很大的功绩做出来,暂时没给他们升官。

因为忙着事,贺兰敏之已经好些日子没和他们打过照面了,趁着今昨日采了一些新鲜瓜果回来的机会,他也邀请他们一道过来品尝,同时还想和他们商量一点事。听到贺兰敏之的相邀,几人没任何的推托就来了,过来时候还都给贺兰敏之准备了一些礼物。

骆宾王的家人已经全部接来了,一家人还专门过来拜访过贺兰敏之,感谢他的大力帮助,骆母还当着贺兰敏之的面,要骆宾王知恩图报,不能忘记贺兰敏之对他们的帮助。今日他拿来的也是家乡义乌的一些土特产,是一些堂亲闻听他在长安为官后,特意来看望他时候带过来的。

对于贺兰敏之来说,这些土特产也相当于是他的家乡所产,这些东西后世时候也还有,在隔了千多年以前的唐朝见到后世家乡所产的东西,还真的颇为感慨。

狄仁杰和张柬之的家人是自己过来的,只不过在抵达长安,安置住处的时候贺兰敏之给予了他们一点钱财上的帮助,两人也是同样的感激,今日他们带来的也只是一些随常之物,差不多都是家乡的特产,他们知道贺兰敏之从不稀罕钱财等物,他们也拿不出什么贵重之物相送,家乡的特产是最能表示情意的。

三人来的时候天还未黑,几人一道坐在府中院子里一颗大树下纳凉,吃着新鲜的瓜果说着话。在闲聊了一阵后,贺兰敏之屏退身边侍候的下人,让他们不要来打扰。骆宾王、狄仁杰、张柬之知道贺兰敏之有要事说,也马上停了吃喝,正襟危坐,准备洗耳恭听贺兰敏之的吩咐。

“观光兄、怀英兄、孟将兄,想必你们也知道,缮工监下面的火药坊就要开始制作产生火药,此事主要归在下掌管,但我现在还未找到一个很放心的主官去负责这事,今日想问问诸位,你们中何人有兴致到缮工监任职,去负责这事?”贺兰敏之说出了让在场几人都意外的事!

://。。

第二百五十八章姨母想你疼了

'··]更新时间:2012101819:59:54本章字数:4400

(感谢打酱油的而已友的月票!)

听贺兰敏之如此问询,三人面面相觑。*1*1*来之前他们猜测过贺兰敏之召他们说什么事,但是没想到会问这非常“诱惑”人的事。

贺兰敏之也慢慢地和三人讲了为何他会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

因贞观六年废军器监,军器的制作都归缮工监(即将作监)下面的弩坊署、甲坊署掌管,矛槊、弓矢、排弩、刃镞、甲胄等军用武器及军需物资皆出自此,每署置一令掌管,正八品的职虽然不是很高,但职位却很重要。火药即将开始生产,但朝廷暂时还没定下来由何署掌管此事,如今的事务都由司戎(兵部)、司平(工部)两位主管,及裴行俭、贺兰敏之这几人掌管,这只是权宜之计,待火药制作走上正规,肯定要归类到什么部门去,让这个部门掌管的,那自然要让一个人主要负责此事,武则天不同意让贺兰敏之直接负责这事,那肯定要挑选另外一个。

贺兰敏之曾向武则天建议,重新设立军器监,掌管大唐武器的研究和制作,一并将火药的研究生产也管过去,武则天表示会考虑,但现在还没定下来而已。贺兰敏之是想让自己信的过的人去掌管火药的制作、生产、研究,只不过他能信任并会得武则天同意的人并不多,只能在面前这三人之间挑选,贺兰敏之也委婉地说明了此意,当然他没明说此意,只是告诉三人,他希望能让一个让他放心的人去掌管此事,并能随时和他保持沟通联系。

贺兰敏之说完情况,并没要几人马上表明意见,只是和他们说了这段时间为制作火药的一些准备情况,说了此物制作的重要性,那些核心的东西他是不会讲的,只有真正去接触这事的人。他才会细讲。他也讲了去掌管此事的风险:要是出了事,可能就此丢官。

三人听了贺兰敏之所说的,都陷入了沉思。贺兰敏之逐个地看他们,最后把眼光落到张柬之身上。张柬之也发现了贺兰敏之正在看他,当下猛然站身,作礼说道:“贺兰公子。某毛遂自荐,愿意去掌管此事,”张柬之一副傲然的神态,“请公子放心,要是某去管理此事。一定会兢兢业业做事,不敢出丝毫差池,不会让公子多操心的!”

缮工监下面的署令虽然只有八品的职,和张柬之现在所任的职相同,但从贺兰敏之的话中,每个人都能听出来,要是朝廷重新设置了军器监,并成立一个部门掌管火药的制作产生。*1*1*那这个部门的主官职位肯定不会和其他的令相同。至少比八品的职高上好几级,要是再有成就出来,那会升的更快,这对张柬之这八品级的官员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因此他也第一个站起来表态。

“呵呵!孟将兄愿意去。那在下很是高兴,”贺兰敏之也马上表示了同意。没再问询其他两人的意见,笑了两声后。再很严肃地对张柬之说道:“孟将兄,主管此事责任重大,万不可出差错,不然你我的前程都将不保,要是你不愿意去,我也不勉强你,会另寻他人,不过要是我将此事报上去,朝廷批准了,那就不能更改了,你就必须去负责此事!”

“请公子放心,某一定会勤恳做事,做出让公子满意的成绩来的!”张柬之很有信心地说道:“某几人得公子举荐,入朝任职,自是感激不尽,这段时间公子给予我们这么多帮助,又这般信任我们,某如何敢懈于事,一定会让公子你满意的!”

“好,如此就好!”贺兰敏之笑着示意张柬之坐下,“那此事就这样定下,这两日我就进宫向陛下和皇后娘娘说此事,相信他们肯定会同意的,好了,我们说一些其他的事!”

贺兰敏之也把话题扯到其他方面去,告诉他们,朝廷马上要讨论辽东如何善后的事宜,大的方针虽然已经定下来,但一些较细的方面,比如要不要迁移高丽人入中原,需不需要大量移民入辽东,这些事及其他诸多的细节方面还要详细地讨论,这是表现各人能力和见识的时候,贺兰敏之希望面前几人在朝议此事时候能有所表现。

有了好的表现,才能被皇帝、皇后赏识,得其他同僚认同,如此才有可能被人注意,升迁才有可能。几人听了,心神领会,只是他们并没马上表示什么。

贺兰敏之也没再说严肃的话题,只是吃着瓜果,喝着小酒,和几人说一些有趣的事。

骆宾王、狄仁杰、张柬之等人现在对贺兰敏之可是有点崇敬的,他们入朝后才知道辽东的战争计划主要采用贺兰敏之的提议,火药又是在贺兰敏之提议下制作出来的,更不要说这个年轻人写了那么多好诗,今日再听他在朝事方面的一些见解,几人对贺兰敏之更是刮目相看起来。

三人中无论谁都相信,得皇帝、皇后特别宠爱的贺兰敏之有如此的表现,来日一定不可限量。

有能力的人才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敬仰,至少贺兰敏之现在做到了,不只面前这三个人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