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完美男神成长记 >

第78章

完美男神成长记-第78章

小说: 完美男神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爷缓声道:“弘晖无事,爷就能好好歇歇,往后这一段日子还得有劳院使。”
  “此乃小臣本分。”弘晖的病情,还需要施针五次,等瘤疾控制下来,又要着实调理脏腑。袁大忠领了康熙的旨意,哪里敢不尽心呢。
  四爷点点头,才要说话,被乌喇那拉氏抢先。
  “弘晖的腿如何了?”
  袁大忠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心道弘晖阿哥的腿保不住,那是早就说好了的。若无端贝勒提出的法子,太医院连弘晖阿哥的命都保不了。眼下被万岁赶鸭子上架,现学针法,还能顺顺利利不出差错将内毒都逼到腿部,那已是侥天之幸。
  但袁大忠给皇家亲贵们治病不是一日两日。他深知得病的人极其家人,是不能用常理来揣测的。就如当年他还是个小医士的时候,给后宫一个得宠的贵人治脸上的斑纹,开始只担心能不能治好,等药用下去有效,贵人又嫌太慢,非逼着三天就治好脸上的伤,背着他加重药的份量。最后出了事,若不是当时的左院判护着,那贵人又失了宠,还不真不知道如今有没有命在。
  想到往事原大中摇摇头,斟酌着道:“小臣等学艺不精,回去再想想法子,兴许能让弘晖阿哥好受些。”
  只是好受些……
  乌喇那拉氏说不清楚心里的滋味。她能说弘昊居心叵测,不肯尽心尽力,可能说万岁派来的院使也是如此吗?
  “天色不早,本王让人为你们备几辆马车罢。”四爷真是一句话都不想再听,神色淡淡的下了逐客令。
  袁大忠等人早就想走了,不过还得留一个下来随时注意弘晖的情况。
  看太医们走了,四爷一甩袖,进去看弘晖,连个眼神都懒得再留给乌喇那拉氏。
  “福晋。”苏嬷嬷满腹忧虑。
  二阿哥眼见不好,王爷还与福晋生了罅隙,今后可如何是好啊。但见到乌喇那拉氏那一脸的漠然,她就是劝都不忍心劝。
  乌喇那拉氏果然丝毫不在乎四爷,她在院中静静占了片刻,问道:“三格格呢?”
  “在大格格院里。”
  乌喇那拉氏哼笑,“想不到眼下倒是李氏生的靠得住。”
  苏嬷嬷不敢接话,只道:“都是王府的格格呢。”
  “是啊,不管谁生的,都是王爷的血脉,爱新觉罗家的孙子。”乌喇那拉氏眼底泛着幽冷的光,“让人准备热水,这天,还塌不下来!”
  苏嬷嬷也不知道乌喇那拉氏怎么突然就变的斗志昂,不过看乌喇那拉氏脸上有了点生气,她高兴还来不及,应了一声,亲自跑去安排给乌喇那拉氏沐浴的事情。
  五日后,五次行针完毕,弘晖正式被太医宣告已无性命之忧。
  消息传出去,之前连上门拜年都不敢的终于有了动作。
  何家因何正望投在苏景门下,纳喇氏今年也打算给王府敬一份礼,王府自然不会看在眼里,可他们这些做门人奴才的,要是不送,那就不一样了。
  这一年何正望有正经的主子正经的差事,何家情形自然好了不少,何妙兰跟前就摆了一碟子小金橘,在那儿一口一个吃的香甜。
  纳喇氏百忙之中抽空看见闺女的馋样,牙疼道:“瞧瞧你,好歹注意些。”
  何妙兰左耳进右耳出嗯嗯的点头,手上又抓了把花生,在手里一搓,吹掉那层红皮,丢进嘴里,嘎嘎嚼的喷香。
  纳喇氏摇摇头,不再管她,对着单子点采买的礼盒,“这不对啊,还有一盒珍珠粉呢?”
  “额娘,您发了,连珍珠粉都舍得买了?”何妙兰从炕上跳下来,探头探脑道:“您该不会使给郭罗玛麽买的罢,那玛麽那儿您也得准备一盒,要不玛麽又得跟阿玛告状。”
  “胡说甚么呢!”纳喇氏在女儿脑门上重重敲了一记,冷笑道:“你额娘只有搜刮娘家贴补婆家的,这么多年就没从婆家拿走过一根针!”
  “呵呵……”这话罢,何妙兰只信一半。
  纳喇氏瞪了她一眼,解释道:“这是要送到雍亲王府去的。你阿玛今年托在端贝勒门下,调了盐运司知事,手里好歹有点进项,咱们做奴才的,难道年节下就忘了孝敬?”
  “雍亲王府?”何妙兰倒认为这礼该送,她一堆翻腾,随口道:“端贝勒府呢,额娘您准备没有?”
  “没有!”纳喇氏嘀咕道:“你阿玛说贝勒爷是雅人,看不上我备的礼,他要自己去挑。”
  何妙兰:“……”
  虽然已经预见到自家会被坑银子,何妙兰却觉得倒也成。不管送甚么罢,那位江南首富,很快就是天下首富的端贝勒人家是都不会看在眼里的。让自己那呆头呆脑的阿玛去尽尽心,至少让端贝勒知道何家是把他真正当主子的啊。
  “让我阿玛去挑罢,难得他愿意给人送礼呢。”
  纳喇氏点头赞同,“我也是这个意思,就算不好,端贝勒也不会跟你阿玛计较。”否则人家早就容不下自己那个傻子了。
  何妙兰就跟纳喇氏八卦,“让我阿玛备点笔墨纸砚的还成,其余的,您送过去指不定贝勒府的嬷嬷都看不上。您可不知道,上回我去看绛雪,碰上吴灵宝那小子,我看他身上穿的都是织金锦的衣裳,小小一个人儿,荷包里装的不是点心,倒出来全是拇指大小的金猴。吴姨娘跟绛雪都吓了一跳,急忙问他,他说屋里还有小半箱,有些是贝勒爷赏的,有些是贝勒爷送给王府几个小阿哥,年侧福晋又让给他一些。听说他和小阿哥们玩弹弓,用的就是珍珠。”
  纳喇氏卡开始听得张大了嘴,后面就犯愁道:“那我这珍珠粉,看来是丢人现眼。”
  可再要贵的,家里实在买不起。就这小匣子珍珠粉,还是拢了拢家里的账挤出来二百两银子去买的珍珠磨的。
  纳喇氏叹气,“要不还是送些庄子上的东西罢,算是咱们做奴才的一份心意。我倒是也听人说过端贝勒对下头的弟弟妹妹手面大方的很,你表哥就说过,雍亲王府那位弘昀阿哥,前两个月在文康巷花一千两银子买了两本古籍。你舅母还琢磨呢,说雍亲王是个严苛的,李侧福晋娘家不显,何时王府的阿哥们如此阔绰了。眼下看来,定是端贝勒那儿支给的银子。”
  “端贝勒本就文名极盛,想来也是喜欢下面的阿哥们爱书的。”
  纳喇氏又道:“还道弘晖阿哥好了些,四福晋这些日子操劳,送一匣子珍珠粉也算投其所好。”
  本来漫不经心还在翻东西的何妙兰登时被呛住,她睁圆眼愕然道:“弘晖阿哥好了?”
  “可不是。”纳喇氏奇怪于女儿的反应,疑惑的道:“弘晖阿哥好了不是大喜事,怎么说四爷算是咱们家主子了,主子心情好,奴才日子才好过,你这是甚么模样?”
  “啊,没,没,我就是太高兴了。”何妙兰打了个哈哈的,把纳喇氏敷衍过去,心里却翻江倒海不得安宁。
  她再也坐不住了,随便找个借口回到自己的屋里,就让人去打听消息。
  弘晖重病的事情闹腾出那么大动静,连康熙都为此下了旨意,苏景此时还奉旨子啊宫中‘禁足’。不用花费多大功夫,去打听消息的人就回来了。
  等听完来龙去脉,何妙兰傻了眼。
  敢情那位弘晖阿哥没死,还是因端贝勒回来的及时稳住了病情。而端贝勒能比她所知的前世更快回来,是因为纳喇家的信鸽……
  可信鸽,是绛雪养的。
  连起来,岂非是说若当初她没有救下绛雪,那么不会有信鸽,端贝勒不会回京,而弘晖阿哥,应当已经在缠绵病榻数日后死去。
  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何妙兰抓着自己的胸口,觉得有点透不过气。
  弘晖阿哥没死,那端贝勒还会因此被牵连受伤吗?端贝勒不受伤,万岁就不会在盛怒之下下令搜查京师,没有搜查京师之事,那害的自己落入深宫的罪魁祸首一家也就不会凭借此脱颖而出成为朝中新贵。看起来是对自己极为有利,可她早就有所盘算,打算借大索京城之事把那一家置诸死地,将前世他们安插在何家身上的罪名全部还回去!
  但眼下情形大变,所有的打算就不再有用了。
  难道要放过他们?
  不行!
  何妙兰心头挣扎了一番,终究没办法说服自己忘记那些在深宫艰辛求活的岁月,她低头望着自己柔嫩的双手——前世时自己的手在明年就会逐渐变得满是疮疤,犹如枯木,连一匹尺头都不敢碰,因为会刮丝。
  石芳柔,石定康!
  何妙兰喃喃念着这两个从不敢忘记片刻的名字的,心里下了决定。
  在何妙兰盘算前路的时候,苏景正在乾清宫给康熙念折子。
  康熙闭着双眼斜倚在榻上,手里搓着两个核桃,听完一封折子先问问苏景,再给苏景讲讲自己的看法,爷孙俩倒是其乐融融。
  新年时节,各地送来的折子多半是请安折子,只要不要脑子糊涂,或是各地起了叛乱,各方主官也不会败坏康熙的兴致,所以念了一个时辰的折子,都是歌舞升平,万岁圣明。
  对这种折子,康熙心里未必没数,等苏景把折子都放了,就自嘲道:“若朕还是才登基那会儿,必定以为这天下百姓都心向大清!”
  将折子收到专门的金匣中递给梁九功让其拿去上锁好,苏景坐回去道:“为官者,眼里更喜欢看到太平。”
  “没错。”康熙睁开眼,赞道:“你这话说的妙,他们是更喜欢看到,却不是看不到。”
  谁又不是如此呢,他这个天子也喜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日就是看看歌姬跳舞,听听妃嫔们逗趣儿便能国库里装满银子,没有洪涝旱灾。可惜啊,老天爷是不会让你过的这么轻松。
  胳膊一撑,康熙坐起身,却发现自己右臂无力的症状在这几日苏景的调理下又好了些,“还是得靠你,那群太医,不说也罢。”
  苏景给康熙按压筋骨,脸上带出几分不满,“汗玛法若是照着孙儿说的每日多歇两个时辰,还能更好几分,何必还用太医每日叮咛。”
  “好好,明日就歇,明日就歇。”康熙纵容的笑,旋即想起一事,道:“弘晖的性命,保住了。”
  苏景手上一顿,露出一抹欣慰的笑,“那孙儿便放心了。”
  康熙却冷笑,“你放心,朕倒不放心。”
  眼见苏景沉默着不开口,康熙话锋一转,道:“袁大忠提议让弘晖去汤泉行宫休养两年,德妃昨日与朕提议,乌喇那拉氏爱子心切,不如让其跟着去照顾。可如此一来,雍亲王府便没了主持中馈之人,这便不妥了。”
  苏景想了想,道:“孙儿以为年侧福晋当能担此重任。”
  “年氏病弱。”康熙口吻淡淡否决苏景的提议,看着苏景道:“你觉得石家的女儿如何?”
  虽然早就有风声透出来,但这是康熙第一次正式在苏景面前表明他有意聘石家女为苏景的正室。
  苏景静思片刻,态度顺从的道:“全凭汗玛法做主。”
  “朕不瞒你,之前想让你娶石家的女儿,却有几分为你二伯一家打算的意思。可这些日子朕仔细想想,你阿玛他们这些亲兄弟尚且不肯互容,外嫁的姑侄又能算甚么呢。”康熙自嘲的笑,“不过这些日子看下来,石家的女儿,教养的确不坏,在京里,算是上乘。”
  苏景眉宇间泛起淡淡的笑意,“汗玛法,您不必担心,孙儿都明白。”
  “朕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必会善待你二伯。”康熙叹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