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宁为嫡 >

第17章

宁为嫡-第17章

小说: 宁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没了儿子,指不定就是她什么时候犯了混埋下的祸根。
    李氏倒没像以前那样同她咋呼起来,只幽怨道:“话是如此,到底不如自己的孩子靠得住些……”
    “你可不要因果倒置了!”佟氏将茶杯放到石桌上,语气凝重起来,“自来女人出嫁,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娘家,娘家没本事,便是有了儿子也难免被人踩高捧低!爹为何要金银满箱地往这公爵府里抬?为何要把你嫁过来做填房?还不是为了家里的基业!你且安心做好国公夫人,日后自然有富贵日子可过!要是再打那两个孩子的主意,惹了国公爷,折进去的可不止你自个儿!”
    李氏闻言,刚稳定的情绪似乎又被烧起来,语气激动,“做生意,做生意,整日里什么都拿来做生意!难道我是你们买来卖去的货物不成?!”

第21章 探花郎

佟氏这几日被她折腾的也不轻,几乎想跟她吵起来,不过到底能忍,考虑到她现在情绪不稳定,深吸了口气,才娓娓道来:“你这话可是摸着良心说的?不说别的,出嫁前,家里人各个将你当成掌上明珠,吃穿嚼用没哪项短了你的,生意铺子也不用你来回奔波。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些年我跟着你哥哥四处奔波,在各家夫人中周旋应酬,赔了多少笑脸体面,个中心酸你可知道?”
    李氏不语,面上的愤慨稍微收了,她继续,“你不知道,因为你是家里的小女儿,爹娘只想让你平和安乐,累的苦的我们这些人受着便是了。再说姑爷,国公爷虽是再娶,可论身份,论相貌,家里的姊妹哪个是越过了你的?你只要安安生生地享清福,于咱们家,于你自己,都是有益无害,何必白白弄得鸡飞狗跳!”
    这话说得很有条理,其实她还想说得再明白一点,你过得好,我过得不好,你还不知足,乱折腾下来既对不起养育你的父母,又对不起在外奔波的兄嫂,更对不起你自己,一手好牌被你打臭了,智障啊!
    鲜明的对比让李氏觉得心虚,细细想下来好像真的是她没事找事,讷讷道:“嫂子说的有理,是我不懂事了……”
    佟氏长长地出了口气,亏得这么多年在外应酬,到底还是有点用的,至少眼前就压住了这个难搞的小姑子。
    ……
    说起上次阮正阳去参加会试,因他年龄不过十八,国公府里都道他是要去熟悉熟悉,也都没大放在心上,便是他自个儿,回来后也是又扎在书房,抱着书卷日日夜夜不离手,跟以前没两样。
    到揭榜这一日,只打发了个小厮前去查看,阖府上下该赏花的赏花,该吃茶的吃茶,没几个人惦记起这宗事。
    哪料到了下午,那派出去的小厮喘着气从大门外跑回来,往内奔向二门里,冒了满头的汗也没停下,直直跑到阮正阳的书房里才倚着门柱子两眼翻白道:“恭……恭喜大少爷!中……中得……”
    他似乎结巴住了,被阮正阳乌黑沉静的眸子盯了足足有半刻,才咽了咽口水,“中得头甲第三名!”
    ……
    消息传开,常年神出鬼没的阮绅不知什么时候回了府里,买了一堆炮仗,在国公府门前日夜放的不停歇。阮维打翻了手边的茶杯,公文湿的一塌糊涂,算了算自己的年龄,暗叹长江后浪推前浪。阮母激动得老泪纵横,打开祠堂领着阮正阳拜了三拜,说是祖宗保佑,阮家后继有人。
    阮宁瞪大了眼,只说了一句没人听懂的话:“卧槽,学霸啊!”
    说起来,唯一不太高兴的是二房的阮正泽,作为一个纯种官二代,他常年跟京城的公爵子弟打交道,这些人整日里只吟花弄月,喝酒品诗,等着祖荫庇佑混个官做,没人走科举这一行,他自然也是这样的。
    不过最近阮正阳给他的压力可不小。
    自消息传开后,他出门了要被莫名其妙地恭喜,回家了要被母亲妹妹念叨,最可气的是连房里的漂亮丫鬟私下都会时不时提起阮正阳。
    可他再憋屈也得受着,因为——
    他连个秀才都不是。
    次月殿试这一天,当今圣上看到阮正阳年少有才,生得芝兰玉树,更难得沉稳守成,对答言之有物,不空泛虚浮,不由更加喜欢,直接点他做了探花。
    于是阮府在大门前的街上摆了三天的流水宴,专门接济穷人乞丐,获得一片赞扬。
    另外府里面也专门设了宴。
    阮宁带着红玉从百花苑出来,正要赶去宴席的地方。拐过一道抄手游廊,正要过了院墙,却听外面一群男子的说话声传过来。
    阮宁心下一紧,赶紧跟着红玉跨过栏杆躲到院里一处假山后面。
    “哎,你们是不知道,这些日子我可烦透了,大哥中了探花后,我这耳朵就没一日是闲下来的……”
    阮宁跟红玉对视一眼,是二哥阮正泽的声音。
    “你可拉倒吧,就这么点破事儿有什么好烦的?要我说,赵大人最近才真该烦心呢!你说他被人戴了绿帽子,还闹得满京城皆知,哪个男人能受得了这等气?”
    “说的极是,我爹前几日上朝时,从府里出去,路上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群小孩,一个个竟唱着歌谣把赵大人家那点事全抖搂了出来,赵大人那脸绿的呦,也亏得他能忍……”
    声音渐渐远了,直到他们没了影子,阮宁两个才从假山后面出来。
    红玉扶着阮宁跨过栏杆回到走廊上,抱怨道:“二少爷也真是,眼看着姑娘们都大了,今日后宅里又这么多女眷,也不避讳着,整日把他那群狐朋狗友往家里带……”
    阮宁则是若有所思,“他们说的是哪个赵大人?难道是上次广胜寺那个赵夫人的夫君?”
    红玉摇摇头,同她一起往宴席的地方走去,“这个我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涉及家私,听他们说知道的人又多,小姐若是想知道,让青杏去打听打听便是。”
    “正是如此!”阮宁一拍手,停下步子,对红玉笑道:“你回去,将此事告诉青杏,打听清楚了来回我!”
    “现……现在?”红玉哑然,不过看阮宁又重重地点了点头,便也满脑子雾水地转身回去了。
    阮宁眯了眯眼,她就说嘛,陆泽一个王爷干这些没要紧的事作甚,这么久了还有后续,其中一定有猫腻……
    如此边想边走,迎面碰见阮宜,她见阮宁一个人过来,不由奇怪,“你那红玉丫头去哪儿了?怎么不见她?”
    阮宁捋了捋鬓发,表情认真,“墨衣今日回她家去了,青杏是个性子跳脱的,我怕她带着院子里的丫头们胡闹,让红玉再回去叮嘱一番。”
    阮宜信了,没放在心上,两人相携往宴席处去了。
    百花苑里青杏莫名打了喷嚏,瞥了眼外头红艳艳的暖阳,摸了摸鼻子,暗忖莫不是最近不常出去,老天爷怪她不尽职?
    庆功宴上,各位夫人小姐珠环翠绕,锦绸满身,阮宁来时只觉得眼前闹哄哄一堆,彩艳艳一片,红的绿的金的银的挤作一团,分不清在座的各位到底是人,还是服饰珠钗化身的妖怪精灵。
    两人给阮母等人一一请了安,便垂手低眉侍立在一旁作端庄模样,唇角对称勾起三分,眼梢适度下垂,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任凭周围明的暗的目光在身上睃巡,佁然不动。
    此次宴会不比以前的家宴,来的多是庆祝的,或有巴结的,各怀心思,大都不是阮府往日熟识的。
    阮宁阮宜两个未出阁的小姐自然也要更加注意言行仪态,免得被人拿住了口角。
    阮母今日穿了墨绿云鹤纹对襟褙子,配上整套的翡翠首饰,更显得富贵慈祥,精气神十足。
    待人都到齐了,一一落了座,她往席中扫视了一圈,笑着点点头,举起酒杯道:“承蒙祖宗庇佑,天威浩荡,我阮家子孙被点了探花郎,才有机会发扬门楣,为国效力。各位今日前来祝贺,也是给我们府里面子,我先敬诸位一杯!”
    说罢,仰头将酒一杯饮尽,把酒杯放在面前长桌上,面色酥红。
    老太太今日是真高兴。
    下面的人瞧出来了,都很给面子,赞阮母好酒量,赞阮家子孙有出息,纷纷举起酒杯,附和着喝了酒。
    阮母靠坐在垫了锦缎坐垫的梳背椅上,一手搭着扶手,一手叠在腹前,笑道:“我年少时也是爱读书的,虽不及爷们儿那般饱览群书,在真兵面前充个假秀才也是可以的。”说着瞧了眼席中神色不一的各人,“今日来的姑娘也不少,瞧着都是讨人喜欢的,有谁爱读什么书,可愿意与我这老太婆说说?”
    此话一出,席间带了年轻小姐的夫人们一下子打了鸡血般挺直了身子,或默不作声地扯扯身边女孩的衣袖,或借酒杯掩着使眼色,都知道了阮母的意思。
    阮宁细细观察了在座的各位小姐,见有人跃跃欲试,有人欲语还羞,心里暗自思索,自己的大嫂莫不是就在这群小姐中?
    阮母的话落后,小姐们先是矜持了一番,然后有胆大的女孩先站起来敬了酒,道:“小女不才,自小经先生教导,熟读女四书,偶尔也读读古人的诗文词作。”
    前面有人抛砖引玉,接下来起身的人也多了。
    “……诗经楚辞。”
    “……男子读的四书五经也浅浅接触些。”
    阮宁听得百无聊赖,阮母在上首连连点头,任谁站起来都是一副满面春风的慈善模样,让人摸不透心思。
    待众位小姐都说得差不多了,阮母侧了侧头,看着下面席上一个女孩和善地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不说话?”
    阮宁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座上的女孩鹅蛋脸,柳叶眉,一双杏眼黑亮明澈,瞧着乖觉可喜。

第22章 卖哥哥

有夫人认出了这姑娘,正要跟阮母介绍,哪知她磊落地站起来,丝毫不拘泥,眉眼弯弯道:“回老太太的话,我看的书少,靠谱些的她们都说过了,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过我新近得了几本游记,因不是名家所作,知道的人少,我说了也没什么用,所以不说也罢。但是其中记载颇有趣味,文字又生动活泼,若是您感兴趣,我可以拿来给您瞧瞧……”
    她嘴皮子上下一碰,一长串的话就冒出来,旁人竟没插上半句。
    阮母瞧着有趣,哈哈笑着打断她:“行了行了,丫头,先别说你的书,我问你是哪家的你还没说呢!”
    她这才轻咳一声,道:“我是信平侯的女儿黄秋月,外祖母身体抱恙,母亲去看望她了,是以只有我一个人过来,还请老夫人不要见怪。”
    阮母笑着点头,“原来是信平侯家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以前竟没见过。你父亲给你取的名字也不错,中秋之月,团圆美满,寓意再好不过。”
    旁人都没做多想,只道今日阮母心情好,哪个女孩多说两句都要被她夸上两句。
    阮宁在一旁瞧着,却觉得这女孩十分有趣,又听了阮母的话,心里乐了,团圆美满,嘿,这不正是大哥哥想要的嘛!
    接下来席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片和乐融融。
    饭后一群姑娘被阮宜领出去赏花玩乐,阮宁正要出去时,被阮母叫了过去,附耳道:“你是个聪明的丫头,一会儿替祖母好好瞧瞧……”
    阮宁跟她咬耳朵:“我才多大个宝宝,祖母可真放心,把这事儿交给我个没出阁的女孩子,也不怕别人知道了笑话您!”
    阮母一瞪眼,点了点她的脑门儿,“那你就去跟她们玩,哪个合你的心意就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