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宁为嫡 >

第1章

宁为嫡-第1章

小说: 宁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宁为嫡
作者:斩罗
===========


    

第1章 继室生子

安国公府里,一众下人忙得脚不沾地,不时有丫鬟端着铜盆从一间屋子里进进出出,倒了脏水换热水,不敢有一点儿耽搁。
    如此忙活了数个时辰,方听屋内哇的一声大哭,随即是个婆子欣喜的喊声:“生了生了!恭喜夫人,是个带把儿的!”
    不多时便有个穿着打扮精致的丫鬟推了门出来,昂首掐腰,帕子一甩,中气十足,“锦翠,快去把那江南带来的百年老参切下几片炖上,夫人生育伤了身子,正需大补!”
    在院里守候已久唤作锦翠的丫头听了这话,面色却是迟疑起来,“屏姐姐,那老参可是夫人献给老祖宗的,如此,怕是不妥吧……”
    绿屏听了这话,马上瞪了眼,眉毛上挑,“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夫人给国公爷添了男丁,旺了阮家的香火,可是天大的功劳,如何连几片老参都吃不得了?更何况那是咱们自家带来的,该用时反倒是不能用了!这是什么道理!”
    她站在台阶上,本就比锦翠高出一头,言语动作更是咄咄逼人,直把锦翠羞得满脸通红,应了声去炖补品。
    见锦翠去了库房,她才又一甩帕子,哼了一声,转身回了产房。
    院子里闲下来的丫头见她进屋关紧了门,便三三两两扎作一堆议论起来。
    “绿屏可真是好威风!翠姐姐好歹也是府里的老人,夫人身边的二等丫头,竟被她数落成这般。瞧她那得意的样子,这孩子倒像是她生的!”
    一个丫头忙掐了她一把,左右看只她们几个才小声道:“你可小心着,这是什么话都能说得的?像咱们这种三等粗使丫头,身份低贱又无可依靠,若是犯了错,怕是被打死都没人管!”
    刚才说话的丫头被她这一吓,忙捂住嘴四下看了看,才放心下来,声音小了些却仍是忿忿,“她做得我还说不得了不是我说,这府里各院的大丫头模样性情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哪有她这般刻薄尖酸上不得台面的?”
    众人都没再接话,一个长相喜庆的圆脸丫头笑了笑,道:“以往别院的人总是瞧不起咱们,夫人如今有了子嗣倒是好了,看她们乱嚼舌根子!”
    气氛这才活跃起来。
    不怪她们都如此高兴,这院子的主母李氏,也就是安国公的继室,乃是生于江南的商贾之家,士农工商,行商者最贱,更别说是在这老牌贵族安国公府里。
    安国公府里的人向来眼高于顶,虽表面上没什么,私下里却看不起这个江南来的继室,连带着这院里的仆人也受气不少。
    如今夫人有了子嗣,她们也能跟着水涨船高,自然高兴。
    冬日里太阳落得早,此时不过酉时,天色便暗了,只一轮浅月将将挂在云端,被薄雾笼着,看不真切,有丫鬟小子挂了大红灯笼,照得满院生辉,喜气洋洋。
    院里这般喜气洋洋,灯火通明,与产房相连的抄手游廊尽头却是一片漆黑,冬日里寒风呜呜吹着,平添几分凄凉。
    而在这暗淡的光景里,一个小娃娃正探头往院子里张望。
    “轩哥儿,你在这儿作甚?”
    后面冷不丁传来声响,吓了他一跳。待他仰起头,看清是谁,才瘪了嘴。
    来人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女娃娃,一双杏眼生得浑圆水润,脸上还带着软糯的婴儿肥,小小的鼻尖被寒风吹得通红,同这小男孩长的有六七分相似。
    她探头看向轩哥儿张望的方向,神色莫名,不经意道:“九九歌你可背完了?”
    轩哥儿毕竟才五岁,听了这话,转瞬将刚才的不愉快忘了大半。他捏着衣角,喏喏道:“哪有这么快,你让我倒着背,还让我用那怪异的符号,跟虎子他爹教的可不一样……”
    阮宁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这东西现在学着困难,将来你便知道其中的好处了。再说了,多学点东西……”
    往日里这个点儿轩哥儿早该困了,现在却意志消沉低头不语,活像个蔫了的大脑袋萝卜头儿。
    “姐姐……”
    轩哥儿稚嫩的小声音响起,阮宁停了话语,心里又猫抓似的想抱起他揉搓一番,可想到现在自己比他高不了多少的小身板,便蔫蔫地消了这念头,只握着他冻得发红的小手。
    “有了弟弟,爹爹会不会更不喜欢轩儿了?”
    阮宁一愣,顿住了脚步,她低头看向轩哥儿,他的小鼻子红红的,眼里已然冒了泪珠,要掉不掉地挂在眼睫毛上,衬得一双黑亮的大眸子更加可怜无辜。
    她心里一软,微微屈膝抹去了他眼上的泪珠:“轩哥儿最聪明了,爹爹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你这小不点心思怎的这般多?”
    轩哥儿抽了抽鼻子:“可是爹爹就很喜欢姐姐。”
    阮宁哑然,又道:“轩哥儿可是男子汉啊,爹爹对你的要求自然高了。姐姐毕竟是女儿家,又不用继承祖业发扬家门,以后还要靠你保护呢!”
    轩哥儿眨眨眼,他再聪明毕竟是个小孩,似乎被这理由说服了,也不耷拉着头了,握了握小拳头,眸子晶亮。
    阮宁将他送回屋子,看着他上了床闭了眼,又给他掖了掖被脚,方才和上门回了自己屋子。
    床上本是鼓鼓囊囊一团,听见开门的声音便下了床,却是她的大丫鬟红玉。
    红玉长她几个月,身材细挑,不似阮宁还像个圆团子,已有了少女的身段,眉眼间也是极喜庆的。她老子娘赵妈妈是阮宁生母从娘家带来的,也是阮宁的奶母,二人也算是一同长大,故而红玉对她十分忠心,是阮宁在这大宅子里为数不多能够信任的人。
    她下了床,掖好被角,免得又进了凉气,忙上前取下阮宁身上披的狐裘大衣,递上暖手的手炉,“小姐,您可回来了,外边这么冷,出去做甚?”
    阮宁手捧着铜炉,一身的寒气也散了,闻言道:“轩儿那孩子向来敏感,刚才我去看他,果然不在屋里,原是去了李氏那里。”
    红玉正将披风放好,闻言眉毛一挑,“可是少爷一个人在那儿?虎子和木头去哪了,叮嘱他们许多次要照顾好少爷,这却是该受罚的。”
    阮宁想起那两个不过五六岁的小娃娃,摇了摇头,“轩儿年幼,本该是李妈妈带着的,只不过我瞧着这两年她倒是愈发懒散了。”
    “可不是这样?”红玉只应了声,却没过多掰扯,李妈妈再怎么不好也是府里的老人,比她高出一个辈分。有些事儿小姐肚子里明白,她这个做丫头的却不能多说。
    这也是阮宁喜欢她的一个原因,别看她平日里风风火火,却极会做人,让人心里舒坦。
    “赶明儿你叫赵妈妈选个年龄大些的小子来照顾轩儿,赵妈妈眼光好,这事儿交给她我才放心。”
    “是,小姐!”红玉笑得眉眼弯弯,小姐夸她老子娘,她自然高兴。
    天色晚了,红玉伺候阮宁洗了脸歇下,便也去外间睡了。
    阮宁睡不着,一想到轩哥儿挂着眼泪的可怜模样,她就心疼得不得了。
    她虽不是这个壳子里原装的,却也是看着轩哥儿长成了现在的模样,早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许是从小没娘的缘故,轩哥儿不过五岁,却格外敏感通透。
    正胡思乱想之际,门响起了一声轻微的嘎吱声,阮宁还没来得及反应,屏风外红玉已经扑腾一下坐了起来。
    来人开口,声音很轻,阮宁却还是听到了,却是赵妈妈的声音,“嘘,小声着点,小姐睡着呢。”
    红玉往屏风里面看了看,见没什么动静,只当阮宁睡着了,才抱怨道:“娘,您这是做什么呢,没得吓人一跳。”
    赵妈妈坐到床沿,“我这不是看看你们睡得好不好?索性你也没睡,陪你老子娘唠唠嗑。”
    红玉被她这么一惊,也没了睡意,合衣坐到床边。
    赵妈妈身子一歪,扶着床头的引枕,幽幽道:“夫人走了也有四五年了,可怜见的,留下这两个小人儿。好在小姐少爷聪慧,小小年纪便如此懂事,许是夫人在天显灵了,也让我少些担心。”
    红玉得意一笑:“那可不是,毕竟夫人是那般绝色的人物,小姐和少爷又能差到哪去?以前不过是年纪太小看不出分明罢了。”
    赵妈妈点点头,颇为赞同,随即又眉头一皱,“夫人走后,老爷又娶了李氏回来,原本我看她也翻不出什么浪来,可今日她竟生出个带把的小子!小姐少爷年纪尚小,在这府里也没个什么依傍的,让我又如何不担心?”
    红玉面色疑惑,“我看那李氏也是个好的,吃穿用度都不曾少了咱们这边,还对少爷有求必应,为何要担心?”
    赵妈妈恨铁不成钢,点了一下她的脑门儿,面色嗔怪,“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愚钝的丫头来?李氏好?那不过是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罢了,哪里做的了真?我今日先不与你说破,你且仔细观察着,到时候与我说道说道,让我看看你有没有什么长进。”
    屏风后的阮宁暗暗咋舌,斗争果然是古代后宅女人必备项目,瞧瞧,这连家庭作业都布置上了。
    红玉的态度却没有后世小孩面对家庭作业时的苦恼,只见她胸脊一挺,跃跃欲试,眼里冒出熊熊火光,“娘,保证完成任务!”
    “说的这都是什么鸟话?”冷不防又挨了一下,红玉哼了一声,“这可是从小姐那儿听来的,听着可不有趣?”
    赵妈妈收回手,抿了一下发鬓,缓缓道:“是挺有趣儿的。”
    阮宁默默地往被窝里缩了缩。

第2章 请安

竖日一早,红玉就将阮宁叫了起来。
    阮府自诩侯门公府之家,规矩森严,每日早起府里的女眷都要同阮母请安,去晚了可不成体统。原本阮宁也该同嫡母请安的,奈何关系特殊,旁人对她的忽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安老国公早些年跟随圣上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也落下不少隐疾,是以去得早,国公府里只剩下阮母这么一位老人。先皇感念其忠心为国,封了阮母一品诰命夫人。
    老太太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她原本是个怕麻烦的性格,年轻时被国公府里一众姬妾闹得心烦意乱,又懒得因为这些人伤了夫妻情分,自老国公去后,就将一众妾室发落到了外面的庄子里,只吃穿用度上不曾少了半分。
    时至今日,大约也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个命硬的,便是国公府二老爷的生母香老姨娘。怕也是阮二爷时常送去些好东西,才能吊着一口气到现在来。
    外面对老太太的行为颇多微词,阮宁却是极喜欢这位祖母的,不说她对其他人怎么样,至少对她们姐弟俩是极好的。
    究其缘由,除了可怜他们俩幼年失去亲娘,更重要的,大约也是因为阮宁生母的娘亲,也就是阮宁的外婆,同老太太年轻时是闺中密友,是以她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儿媳,更是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看待,可惜云氏去得早,她便愈发疼爱这姐弟俩。
    窗外天将蒙蒙亮,墨色天幕下隐隐泛着一丝鱼肚白,阮宁昨夜睡得晚,是以起得有些不甘不愿。
    不过想到一会要见到的慈祥老太太,刚来的起床气倒也去了大半。
    安顺堂离阮宁住的百花苑也不远,出了角门,转过两道抄手游廊便到了。
    老人家睡眠少,醒得也早,阮宁来到安顺堂,刚过了垂花帘,就见老太太已经在炕上坐着了。
    她头发花白,身形有些佝偻,却不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