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不落大中华 >

第299章

日不落大中华-第299章

小说: 日不落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倭国胁从军外,那些中小型商团的武器也比较落后,由于中华帝国不生产落后武器,而先进武器又不允许在正规军军队以外流通使用,有着严格的防止武器外泄的制度,加上北方西伯利亚以及远东等地域的开拓团已经将快枪消耗掉光了,所以他们的武器比较落后,他们一部分是从帝国购买来的淘汰火枪,一部分是从西洋人手中购买来的火枪,还有一部分是传统的冷兵器,在总体的武器装备上来说,却也是要比莫卧尔王朝的军队要强上那么一点点,与倭人胁从军的武器几乎是没有多大区别,比倭人胁从军的火器稍微多一点
    冲在前面的商团都是消息比较闭塞而且比较冲动的人,他们的武器与倭人胁从军没有多少区别,而倭人胁从军与这些急匆匆跑在前面的商团部队的武器也就比奥朗则布皇帝手下的军队只强上一点点,让奥朗则布皇帝的心中产生了误会,以为中华帝**队的实力也只有如此,因而对于自己能否守住莫卧尔王朝产生了一点信心,也不怪他如此消息不灵通,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派出探子去看看南亚和南洋各国是如何被中华帝国打败同化成自己的一部分的,他还在做着世界强大国家的皇帝梦想
    奥朗则布是一位足智多谋、奸诈、残忍,并具有军事才能的一位君主,早年任德干副王在激烈的皇位继承战争中击败了3个兄弟,并囚禁了父亲,终于成为帝国君主他采用招抚为主武力为辅的手段,将帝国版图扩大到除最南端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和阿富汗,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舍弃了阿克巴大帝以来的宗教宽容国策,对国内的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并把他们从官僚机构中驱逐出去,从而激化了国内的矛盾奥朗则布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其父为建造著名泰姬陵的沙?贾汗,他是第三子奥朗则布成长于莫卧儿王朝的“盛世”时代,自幼受到宫廷良好教育,学识渊博,通晓经训和伊斯兰教法,足智多谋,尤精于武略曾被赞誉为“帝位之荣缀”
    其父执政时,奥朗则布曾率军同乌兹别克人和波斯人作战,虽然失去了喀布尔,但他在败军中显示了一定才干1636年任德干副王,努力扩大自己在军中的势力1657年,沙贾汗卧病不起,理应继位的应该是他的哥哥达拉舒科,达拉舒科在当时以宗教宽容和开明的作风而闻名远洋,很多人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作为阿克巴宗教自由政策的继承者应当继承王位,但达拉舒科终究不是久战沙场的奥朗则布的对手,奥朗则布凭借沉着、精明最终赢得了胜利把达拉舒绑在一头肮脏的小象背上在德里游街示众后处决此后,他又把注意力转向了他的二哥沙舒贾,还有最小的弟弟穆德拉之后,奥朗则布残忍的处决了他们,就连父亲也没有放过,被软禁在阿格拉直至去世这次胜利也让他赢得了残忍、多疑的名声他于1658年即位,1659年称帝,号“阿拉姆吉尔”意为世界的征服者
    奥朗则布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将自己作所穆斯林君主的典范,他认为遵守教规就是他的准则,企图按照《可兰经》的信条把一个根深蒂固的印度教大国变成逊尼派伊斯兰教帝国,他遵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推行伊斯兰教法,主持编纂有《奥朗则布法特瓦汇编》,广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赞助伊斯兰学术文化曾下令禁止穆斯林采用印度教的习俗,不准在钱币上铸造“清真言”,宣布恢复使用伊斯兰教历他破坏了阿克巴在位时的宗教自由政策,执行反印度教政策,
    他所推行的政策也是帝国最终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阿克巴之所以奠定了莫卧儿王朝统治的基础,正是因为有宗教自由这根支柱,君王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的拥护,而奥朗则布无疑破坏了帝国的根基他们越来越发现国王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所以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踏上了反抗的道路,贾特人、锡克人、马拉塔人甚至阿罗阇弗人纷纷揭竿而起
    奥朗则布一登上王位,就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地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奇怪的是他发动侵略战争时,即不发布宣战通牒,也不派出一兵一卒,只是把自己穿的一只黄色的拖鞋送到要攻打的国家去如果那个国家接受了这只拖鞋,就表明该国已经臣服有的国家刚开始时对此不以为然,结果遭到了莫卧儿帝**队的强大攻击,不仅亡国,百姓也惨遭屠戮这样一来其他弱小的国家再也不敢怠慢这只拖鞋了作为统治和权力的象征,奥朗则布的拖鞋通常被放在装饰华丽的象背上,由大象驮着越过国境,一直到达目的地大象所到国家的国王为了表示愿意接受奥朗则布的统治,必须光着脚跑出来,并带领群臣低头平身迎接,把大象一直引入皇宫后,再从大象背上郑重地取下拖鞋,放在王座上这样,邻国的国王就被认为已经臣服了奥朗则布皇帝,而那个国家也就成了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
    当时,不管哪个国家,只要接受了这只黄色拖鞋,就表示那个国家已经灭亡就这样,奥朗则布皇帝兵不刃血,只用这只拖鞋就一连征服了17个国家奥朗则布是印度殖民化之前最强盛时代的君主,而且可能是最能干的君主,他拥有巨大的野心和魄力,且十分勤政节俭,这同他在政治上的失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奥朗则布的骄傲让他认为中华帝国的军队不是他的对手,便没有派出探子去探查虚实,由于没有消息来源,还以为中华帝国的军队不是那么可怕,他便有了一些信心,也就是这一点儿信心,让奥朗则布皇帝没有想过要投降于中华帝国,而是孤注一掷的把手下的军队全都投到了战场上,所有年满了十四岁到六十岁的男子都被奥朗则布皇帝强迫的征入到了军队中,在人口上来说,印度的人口也是不少的,总兵力上来说也有近三百万人,这些老弱病残的军队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却用于做炮灰还是不错的,至少在人海战术上来说,也是很有看头的
    曾向前是一位商人,在所有的商团队伍中,曾向前的队伍算是中等的,他手下有着一千来人,这样的一支商团队伍让曾向前得了不少的好处,曾向前本来只是一个倒卖水果、特产的小商贩子,但他的胆子大,那时他的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本钱,只能随着别人的商船出来做一点小本生意,南亚发生战争后,他也曾经跟在后面捡过便宜,他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发家的,北方的开拓团建立后,他没有资本和门路去建立开拓团,只是大胆的在南亚军队后面捡漏奥朗则布皇帝自不量力,竟然在中华帝**占领南亚的时候派了一头大象送一个黄色的拖鞋,中华帝国的军兵如何知道他那是什么意思,直接不去理会,将大象卖掉了,奥朗则布皇帝知道后大怒,加上他也对扩展地盘很有**,这个号称世界皇帝的人派兵攻击中华帝国的军队,结果被全歼灭了,而且还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打下了加尔各答,曾向前与好多商团一样,都赚了好多钱财,抓了好多奴隶后来,韦小宝出兵在倭国建立了小仓城之后,这曾向前便看准了去小仓城有发展前途
    谢谢大家的支持,book。book141602。html麻烦大家请到来申请个用户名给我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票票、多多捧场,谢谢大家了,给意见的只要不是不和谐内容的全部加精,即便是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的也全部加精,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小城山人在此感谢大家的捧场,并保证不休息一天,不断一天,作品绝对不会太监感谢同组的面若桃花兄弟、流星时刻兄弟以及无善抱者、大天使的气息、天运子老道、三寸念恋、简间和兔子乖乖1对我的打赏支持谢谢你们我的QQ群207075092名称是小城山人读书会,大家有意的请加入,进的时候写我的作品名称我就会添加大家,再次谢谢





第二百一十八章与奥朗则布皇帝的战争

    在韦小宝带着手下军队到处占据地盘时,这位曾向前看到好多有门路的大商团发着战争财,他便与一些胆子较大的中小商人们雇佣一些人一起跟在倭人胁从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后面抢掠,早时曾向前还雇佣不到什么人手,便在倭国弄了一些费用便宜的倭人当他的手下,后来手中有了一些钱后,便才又雇佣了一些出来找财路的汉人流民做自己的手下,一路里跟着张华汉的军队在后面抢掠,渐渐的发展成一千来人的规模,这次看到中华帝国的军队进攻印度的莫卧尔王朝,他便带着自己手下的一千来人也跑到了印度的地方上来抢掠,对于象曾向前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集中到一起合成了一支大型队伍,与那些大商团们跟在倭人协从军的屁股后面,由于前面的倭人胁从军和一些跑到最前线心急的商团顶住了最大的军事压力打头阵,他们这些抢掠的队伍便成为了在印度抢掠行动中比较安全的队伍*。360118。。*泡!书*
    曾向前带着手下一千名有火枪和长矛的商团战士们一路上虽然行动缓慢,但能抢掠到的东西却是不少,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面冲在最前面的商团与倭人胁从军往往遭遇到奥朗则布皇帝手下的主力军队,那些看似全副武装的倭人胁从军军队与冲锋在前的商团军队在与莫卧尔王朝的主力军队对抗中,也占不到多少便宜,他们的武器虽然先进一些,但是人家的人数比他们多出四五倍去,有时候不小心反而被莫卧尔王朝的主力军队打的败退,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根本就顾不上搜索什么人口和财物了,结果好东西都让曾向前这种心里不急有头脑的中小型商人和那些大商团得到了
    这一次,张华汉既没有给奥朗则布皇帝反抗的机会,也没有给倭人胁从军这些想捡便宜的倭人军队大量抢掠的机会,中华帝国的两个集团军主力军队五十万骑兵在后面等着倭人胁从军死伤大半而莫卧尔王朝的主力军队也损失惨重后,他们开始迅前进冲杀,大炮与步枪的火力下,他们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打的莫卧尔王朝的主力军队节节败退,随着两个集团军的主力骑兵军队出现,奥朗则布皇帝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被中华帝国给利用了,不过很显然,这个时候再怎么样的明白都已经晚了,他连和谈的权利都没有了
    不但是和谈的权利没有了,奥朗则布皇帝现在就是想投降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五十万手拿带着二十四发子弹的枪匣子的步枪骑兵推进的度实在是太快了,他们用马拉着大炮,全部都是骑兵部队,奥朗则布皇帝手下的城池没有一座能够在正规军的炮火和步枪面前坚持住一天的,一方是冷兵器,一方是比较先进的热武器,再加上中华帝国的正规军军队都是训练有素久经战阵的,当中华帝国的正规军两个师五万大军打到阿拉格城时,奥朗则布皇帝连支援的军队都没能来得及赶回来救援
    李岩站在飞艇里,观察着阿拉格城,从这里可以看到那泰姬陵,这块土地上所特有的炎热天气,并没有让李岩觉得不舒服,这个时候的他,站在这高空之上,看着那个花费了沙贾汗很大心血的泰姬陵,想着那个长眠于此的印度女人,想着那个让沙贾汗无比留恋着的女人,这一刻的李岩,似乎忘记了城外那层层围困着这个城里的自己的军队,忘记了莫卧尔王朝就要覆灭在自己的军队下,他感觉到这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特色,一种日簿西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