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三口一起笑了,这孩子当真是可人心,可人疼,可人怜啊
又看了会儿小太平,王平安这才离开,王有财和杨氏都没有再问武媚娘的事,显而易见地,他们都不想再提到她,内心深处已经很反感那个女人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王平安合衣而卧,今天是大年夜,明天得早早起来,应酬大清早就跑来拍马屁的人,而且他还要亲自去李恪那里,给那位倒霉王爷拜年,明天比今天还要累
小半宿无话,第二天一早起来,王平安洗漱完毕,正要去前面,丁丹若却告诉他,黄小丫来了,正等在院外。王平安只好叫进,估计着武媚娘的那封信是写完了,要他派人送去长安。
果然不出所料,黄小丫请王平安过去。其实,现在的王平安对武媚娘也有些反感,但他毕竟是后世之人,对于武媚娘那些事儿有所了解,所以并不象杨氏和王有财那样,到了连武媚娘提都不愿意提的地步。
王平安让黄小丫先回去,他又在屋里坐了一小会儿,整理一下情绪,这才起身去见武媚娘。
进了武媚娘的屋子,把黄小丫打发出去。王平安见武媚娘神色还可以,恢复得很好,只是黑眼圈重了些,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憔悴,除了肚子小下去了,一切如常。
王平安相当地佩服这个女人了,真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啊,要换了别人,这时不得躺到床上,脑袋上盖着手巾,有气无力一番,就算装也得装一装啊,那能象她这样,就象事情不是她的似的
武媚娘坐在桌边,打开一叠纸,道:“舅舅,这是媚娘写给太子的书信,媚娘想了,如果全是我自己亲笔,怕是效果不佳,所以这张短的是媚娘写的,而这几张长的,还得请舅舅抄录一遍,一并送出,秘密送去长安给太子。”
王平安嗯了声,他先拿过那张所谓短的,看了一遍,就见这张纸皱皱巴巴的,上面有的字还花了,看样子是泪水滴到了上面,所以字迹才会花的。他心中叹气,武媚娘造假的本事了得,她要是生在现代,完全可以去制造假古董,造出来的假货,保准能骗倒一大群的人
纸上字词断续,前言不搭后语,象是大病之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胡乱写出来的。但值得称赞的是,这封信里并没有太多的儿女情长,只是略略提了提武媚娘是多么的想念李治,但着重却写她失去了孩子,是多么的悲伤,而且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李治,把她和孩子合葬,棺椁送到她的祖籍并州安葬。
除此之外,并没有过多的话
王平安心中大叫厉害,这信写的,也太能抓住李治的心理了,以李治的性格来讲,看了这封信,非得嚎啕大哭不可,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李治那一脸眼泪鼻涕的样子,而结果他也能料到,李治非得把武媚娘接到身边去不可,再困难他也会办到的,当然办事儿的不是李治本人,肯定是自己这个第一心腹而已……自己这才叫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先制造困难,然后上了
看完了短信,又看长信。这一看长信,王平安的头皮都发麻了,好么,这封长信简直都快赶上一篇惊险的短篇小说了,要是翻译成白话文,至少得上万字,完全可以收录进唐传奇中。
长信描写了武媚娘在生产时,如何的艰难,是多么的惊险,而王平安本人又是多么的“英勇”,把武媚娘从死亡的边缘抢救了回来,完全是以王平安的口吻写的,先是自吹一通,然后又说对不起太子,孩子没有保住
王平安心中叹气,接着往下看,后面写的是自己如何照顾武媚娘,而武媚娘又如何的身体虚弱,昏迷中不停地叫着太子,醒过来后又不吃不喝,神志偶尔清醒,她恳求自己,不要把她想念太子的事,写信告知太子,不能让太子为她担心。
信的最后,又写臣不敢欺瞒君上,只能将实情告知,后续事宜,还请太子定夺
看完了信,王平安拍了拍那几张纸,苦着脸道:“媚娘啊,这不是欺君,也是欺君啦,如日后太子翻旧帐,你舅舅我这脑袋,怕是在脖子上待不牢啦”
武媚娘站起身,给王平安福了一福,道:“只要媚娘在太子的身边,太子又岂能翻今日的旧帐?”
王平安嘿了声,心想:“也罢,就把你送回长安吧,要不然留在庆州,指不定还得起什么妖娥子呢”
第七百零六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
第七百零六章李恪成了大胖子
王平安很“体谅”地道:“好,那我就把这信抄一份,其实我也希望你能和太子殿下多多相处,感情越深厚越好。我这就抄信,一切都是为了媚娘啊”
武媚娘连忙又给他福了一福,道:“舅舅最疼媚娘,媚娘心里很清楚的。”
王平安笑了笑,坐到桌子之后,铺开纸,提笔抄信,武媚娘给他研墨。过不多时,信件抄完,王平安取过信封,将长信和短信一起放入信封里,道:“把蜡烛点上,我要来封信口。”
武媚娘点着蜡烛,在信封口滴上几滴烛汁,王平安取出随身小印,将信口封了。他拿起信,道:“我要派人去长安送信,媚娘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既然要顺着武媚娘的意办事了,当然得让她全部都满意才行。
武媚娘想了想,道:“舅舅最好派亲信去,媚娘想如果太子看到了信,必会召信使去问情况,舅舅最好能交待一下,让那亲信说什么都不知道,一点儿不要把媚娘的事儿,说给太子听,那这事儿基本上就成了”
王平安笑着点了点头,李治要是真的娶了武媚娘这个女人,真是不知是福还是祸啊,这女人算计他,都算计到骨髓里了,这种老婆,换了别人,还真是消受不起啊
王平安答应一声,拿着信出了屋子,就在院中,叫来欧阳利,命他派个兄弟去长安送信,并且把见着太子该怎么说,按着武媚娘嘱咐的,说了一遍,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恰恰能让屋里面听到。这么做是为了让武媚娘放心,你交待的事,舅舅我全力支持,完全顺着你的意,给你办得完满无忧。
武媚娘在屋子里听着,对王平安的做法很是满意,更是心中感激,觉得王平安办事细腻,很能为别人着想,要是换了性子粗疏的人,怕是不会想得这么周到。
吩咐完之后,并没有立即打发欧阳利去办事,王平安又进了屋子,道:“媚娘,刚才你都听见了吧,这样说可妥当,还要不要再补充什么?”
武媚娘道:“多谢舅舅细心,倒是不必在补充什么了,媚娘还要谢谢那位送信去的兄弟,希望他能带回好消息。”
王平安笑道:“好消息是一定会带回来的,谢谢他就不必了,他能为你办事,是他应该做的。”推门出来,打发欧阳利去办事了。
王平安并不在院子里多留,出门之后,叫来黄小丫,让她好生伺候杨大婶,并且承诺,如果伺候得好了,以后给她找个好婆家,让她吃香的喝辣的。黄小丫大喜过望,她终于可以混出头儿了,喝辣的她不喜欢,可吃香的她却是喜欢得不能再喜欢了
把后宅的事情办好了,他这才去了正堂,大年初一,给他拍马屁的人多到数不清。虽然这种应酬很没营养,但却不得不应付,否则就是不给别人面子。
面子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如果别人给你,你不要,那就会得罪人,如果别人要,而你不给,那更是要得罪人,所以只要是涉及到面子的事儿,就不是小事儿
王平安来到正堂,果然见堂里堂外,全是人啊他心中感叹,真是难为这帮哥们儿了,其中有不少人是昨天晚上在这里喝得迷迷糊糊的,可今天早上再看到到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甚至有些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气宇轩昂,声音洪亮,大声说笑,忆往昔,望未来,天南地北,就没有他们不说的
众人一见王平安来了,同时起身,几个自认为和王平安关系很好的人,叫道:“王公,怎地不多睡一会儿,昨晚闹到很晚,今天你该养足精神才好,咱们还得接着喝哪”
王平安哈哈大笑,道:“各位,诸君,好兄弟们,要说喝酒,谁怕谁啊?但只怕一样儿”
众人一起问道:“不知王公怕的是哪样儿?”
王平安笑道:“就怕我这府里,桌子不够用,没地方让你们钻啊”
哄堂大笑,众人见王平安说话诙谐,无不上前拍马屁,说吉利话,渴望通过这种场合,与刺史大人拉近关系,也好在那些来不了刺史府的人面前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得到刺史大人,王公的重视。
热闹了好半天,王平安这才道:“诸位,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着朝廷的规矩,是该给长官拜年的时候,承蒙诸位错爱,大家都来我这里贺岁,我实在是感激不尽。但话又说回来了,我现在并非是咱们庆州最大的那个官儿,上面不还有吴王千岁呢嘛,我也得给他去拜年才行。”
众人一听,立即安静了下来,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了。吴王是怎么回事儿,现在全庆州的人没有不清楚的,吴王和太子闹翻了,而且被太子和眼前的这位王公,联手打击得只能窝在马岭县了。象这种落了架的王孙,连落汤鸡都不如,大家都躲得远远的,那是绝不会往跟前凑合的。
王平安又道:“按着官场的礼节,我得带着各位大人,去一趟吴王那里,给他拜个年,只能少陪各位了。不过呢,说句实在话,吴王并不是太想见客,我去给他拜年,那是按着规矩来,但各位大人不必去,我就能代表了,或者哪位大人想和吴王千岁亲近一下,这便和我一同前往?”
商人和宿老们没什么反应,反正轮也轮不到他们去给吴王拜年,可官员们却一起把头低下了。官员们心想:“别开玩笑了,吴王都和太子翻脸了,这时候去给他拜年,传出去会得罪太子,而且人家吴王也不见得愿意咱们去,何必呢,热脸孔何必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呢,犯不着啊”
众官员里,只有一个人是抬着头的,那就是邱亭轩,他是没办法,本身就是马岭县的县令,想躲也躲不掉啊
王平安等了片刻,见没人吱声,他叹了口气,道:“那我就自己去,把礼数尽到。诸位,大过年的,你们也回家和家人团聚吧,好好的过个年,等过了年,咱们还得接着忙呢”
听他这么说,众人自然也就纷纷告辞,没谁敢留下,万一被刺史大人抓去一起给吴王拜年,那岂不是自找没趣,难受之极了。
片刻功夫,众人便都散去,只剩下了邱亭轩和狄仁杰。狄仁杰问道:“大哥,要不要小弟陪着你一起去?不过事先说好,我见了吴王可没什么话说,要是惹他不快,那需当怪不得我”
王平安笑了,道:“你就说你不愿意去就得了呗,哪儿来的这么多废话”他带着邱亭轩,一起出了刺史府,赶去马岭县。
路上,王平安问邱亭轩,最近李恪怎么样了,还在和那些高句丽人鬼混?邱亭轩回答他,李恪怎么个鬼混法儿,他是不知,因为他从不往李恪的身边凑,只要李恪不叫他,他是从来不会主动去见的,已然有半个月没见到他了,但从上次见面,发现李恪有点胖了,有点儿发福,对于李恪这种岁数来讲,发福发得未免早了些
王平安便没再多问,邱亭轩不喜欢搀和进太子党和吴王党的争斗之中去,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从他口中想问出什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