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大宋-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的令牌,她还是无法踏出禁宫一步的。
这时候,赵煦满面阴沉地走进了御书房,章惇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皇帝的单独召见,就是所谓“独对”了。独对自然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一般来说,不是皇帝信重的大臣,或者是将要执行重要使命的大臣,才会有独对的机会。而独对次数的多寡,则能很直观地体现这个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对于章惇这样身份的人来说,已经不需要通过独对来显示自己的荣耀了。如果三五天内,官家不宣召他,反而显得有些不正常。而独对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差使。
首先就是独对期间,不能擅自离开。但是,人总是有三急的,于是,每次蒙召,他都要先去茅厕蹲上好一阵子。不管拉得出来拉不出来,好歹也落个心里安慰。
其次就是赵煦的性格问题了。章惇已经算是一个相当偏激的人了,但比起赵煦来,还远远不如。有一次,章惇拿了《新修敕令式》读给赵煦听,赵煦听见期间似乎有元丰年间没有改变,一直沿用元佑年间的。赵煦竟然大惊小怪地插了一句:“怎么还有元佑年间的?元佑年间还有可取之事吗?”章惇有些无语了,只好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其中善者还是可用的!”
作为一个皇帝,思想偏激到认为朝廷八年之内所有敕令之中竟无一项可用的,真是不知道令人该笑还是该叹。
不过,今天章惇却是主动求见的,这是他回到政事堂,思索良久之后的结果。
赵煦一眼看见章惇,眼中的那股不忿之色淡了一些。不得不说,章惇虽然是他的臣子,但他却对章惇有着一种难言的亲近之心,以至于他对章惇的信任已经到了旁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也是章惇之所以能成为有宋以来权势最大的宰相的原因。
章惇依旧是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尽管赵煦已经强调过多次,念他年迈,侯召的时候允许他坐着,但他口中虽然称谢,下一次侯召的时候,依旧会规规矩矩地站着。这就令赵煦对他越发敬重了。一个权势到了章惇这样地步的臣子,能恪守本分,不骄不躁,并不十分容易。
章惇看见赵煦进来,连忙跪下来,口中称祝不已。
赵煦连忙伸出手来虚扶一下,道:“章相平身吧!”又向内侍道一声:“赐座!”
章惇还是一如既往地道声谢,屁股挨着一点椅子的边,在那椅子上坐了下来。
赵煦也在正堂前面的椅子上御座上坐下,才问道:“听说爱卿方才出去考察民情的时候,遇上了不开眼的刺客?”
章惇淡然地说道:“多谢官家关心,其实,此事也怪老臣行事过于莽撞,自履险地怪不得别人。那个刺客如今已经身亡,而且此案已经交由有司负责查究,相信不久就会有答案了。”
赵煦冷哼一声,说道:“不必说,肯定是明教那帮乱党所为。真是触目惊心啊,科举他们都敢操控了,宰相他们也敢刺杀了,我看过不了多久,朕的御座他们都想要坐坐了!”
他一怒之下,呼吸就有些不畅,不由自主地低头咳嗽了两声。
章惇有些担心地看着眼前的年轻皇帝,却没有说话。若说当朝大臣中,对皇帝感激之情最深的,自然是莫过于章惇了。想当年,章惇因为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在元佑年间是重点打击对象之一。而赵煦亲政不久,立即便把他调了回来,几个月之内就登上了宰相之位,如今更是独居相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恩情啊!作为一名臣子,他很难再去找一个象赵煦这样对他绝对信任的皇帝。
所以,章惇这几年以来,一直在观察赵煦的身体状况,得出的答案令他颇为忧心。他也曾旁敲侧击地暗示过赵煦,要他尽量远离美色,多行一些修身养性的事情。赵煦答应得倒是颇为爽快,如今看来还是根本没有予以重视。
赵煦咳嗽了一阵子,终于缓过劲来,一眼看见章惇担心的眼神,又是有些温馨,又是有些惭愧,便继续说道:“明教大逆不道,章相,你看有什么法子可以将其一举铲除呢?”
章惇暗叹一声,这就是赵煦的性子,当你找一些词汇夸他的时候,你可以说他是豪情万丈或者目标远大之类的。但事实上,他确实只是太过心浮气躁而已。
不要说明教是隐在民间,而且在不少的地方已经有了很不小的影响,就算是明教的教徒都是公开自己身份的,以他们的人数,想要铲除,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赵煦却看不见这简单的道理,他一心只想着灭此朝食,毕其功于一役。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想了想,章惇还是决定直谏。他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官家,老臣此次来求见,就是为明教之事——”
赵煦大喜,身子往前一倾,满脸期待地说道:“章相请直言奏来!”
章惇忽然起身,伏拜于地,道:“请陛下暂先圣裁重开科考之事,等此事完结,再议打击明教之事吧!”
赵煦脸上期待的笑意顿时僵住。若眼前是另外一个不开眼的大臣的话,他肯定早已拍案而起,大声呵斥,或者干脆拂袖而去了。但眼前却是章相,他一直最为信重的章相啊。
“难道,真的是朕错了吗?”赵煦对章惇的信任已经可以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了:“或者,满朝文武都错了吗?”
赵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要驱走心中的失望,但那失望之情已经深深地钻入了他的骨髓之中,怎么也无法驱走。他只好苦笑一声,说道:“爱卿还是起来回话吧,说说你的理由!”
章惇道声谢,站起身来,却没有做下去,而是就这么站着说道:“老臣今日去了一次第二甜水巷,触目惊心哪!”便把今天在第二甜水巷的所见所闻学说了一遍。
赵煦越听脸色越沉,考生们的一言一行就象一条条火辣辣的鞭子一样抽在他的脸上。他们用实际行动向赵煦证明了他的错误。但是,此时赵煦无法指责他们的行径,毕竟这一切都是他赵煦造成的。
最后,章惇总结道:“考生们川资将要耗尽,若是不尽快重考,人才流失倒在其次,就怕失去民心,闹出乱事啊!”
这一点,赵煦还是懂得的,若是朝廷失去民心,民心当然就会跑到朝廷的对立面——明教这个乱党那里去了。而且,这次的这些人都是读书人,若是加入了明教,明教的声势必然大振,朝廷要想剿灭他们,就越发困难了。
赵煦神情有些苦涩,喃喃地说道:“如此说来,是朕错了吗?”
章惇当然知道他所说的是李格非,今天早上李格非如此激烈地争谏,非但没有被赵煦采纳,反而被御史弹劾问罪。如今,马上却要赵煦站出来认错,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要求确实太高了一些。况且,这个皇帝还是赵煦这样爱面子的皇帝。
章惇略一思忖,说道:“官家,你并没有错。今日早上之事,御史弹劾的是李格非的御前失礼,而最终问罪也恰是因为这个理由,于他所说的事情本身,又有何涉呢?”
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掩耳盗铃的感觉,但赵煦难得找到一个借口,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看何日重开科考为是呢?”
章惇毫不犹豫地说道:“自然是越早越好!”
赵煦这才下定决心,又问了一句:“你看何人可为知贡举呢?”
上次任命知贡举,居然任命出一个明教的教徒,令他十分恼火,对臣下的信心也由此开始有些不足了。虽然明知道这个问题不该问,但他还是问了出口。
但章惇的回答依然是那样滴水不漏:“请官家圣心独裁!”章惇就是这样,该他的权力,他每一分都要抓住,不该他的权力,他避之唯恐不及。
赵煦只好苦笑。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道:“章相还有其他事情要禀奏吗?”
章惇想了想,摇摇头道:“臣暂时已无事禀奏!”
赵煦却低下头去,眼睛望着地面,道:“朕却有一事想要和爱卿商议一下,又恐爱卿多心!”
章惇何等精明,一听此言,立即恍然,忙表态道:“微臣惶恐。想微臣当年,以一罪臣的身份被陛下召回京中戴罪立功,须臾便被提到宰相之位,这些年来对陛下只有感激之心,哪敢有丝毫怨望之情!陛下有话但请直言,微臣绝无二话!”
说到这件事上,他口中便把称呼从“官家”变成了“陛下”,以示尊重。
赵煦脸上也现出感动之色,抬起头来,说道:“爱卿以为,谁可入主中书省呢?”
第116章 贬谪
清晨。WWw。
李唐和胡清儿下得楼来,立即感觉到了今天气氛不大一样。
当然,有一点还是没变,就是楼下那些人都在或明或暗地把目光扫向他身边的胡清儿。对于这一点,李唐是从来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美女总归是要给人看的,若是养在深闺之中,任她随着年华的流逝而洗净铅华,那岂不是暴殄天物吗?等到了这一天,即使她能在世人面前出现,天下又有谁知道她曾经如花一般绽放过呢?
况且,就是李唐自己,在街上偶尔见到美女的时候,也会回头过来尽量观赏一下。看不看美女并不能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人品,甚至都不能和色不色直接挂钩。对于美女的欣赏,纯碎是一种对美丽事物的天然渴慕而已,没有什么丢人的。
胡清儿以前也是难以接受这么多关注的目光的,她毕竟是深闺中走出来的,但经过李唐的多次鼓励之后,她也就释然了。如今,她面对这么多灼热的目光直射的时候,已经能做到完全的淡定从容,举止有度了。
今天所不一样的是,大家的脸色似乎都洋溢着一种异样的喜庆。
其实,如今汴京城内客栈里住着的,绝大多数都是赶考的举子,大多数人都还是相当年轻的。年强人自然就会多一点朝气,说话行事要干净利索一些。但是,这一次的科考泄题案件却让大家陷入了困局之中,虽然听说是破案了,又好像是没破,但不论如何,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重考一事,朝廷却始终没有一个说法。
若是朝廷永远不提重考之事,大家三年寒窗岂不是都白费了吗?
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整个汴京城都沉默了下去,大家的目光都在盯着文德殿,盯着政事堂,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宣布一声:“明日重考!”
但是,一天天的等待换来的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大家都变得越发沉默了,不少的考生都开始借酒浇愁。
一家客栈里面住的考生,一般都属于家庭并不富裕,川资并不是特别充足的,但这些天也是酒气连天,醉语声声。
今天这是怎么了?空气中没有酒味,大家的脸上也看不出醉态!李唐觉得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便把询问的目光扫向了易掌柜。他知道易掌柜是一个很罗嗦的人,有话是憋不住的。
但是,今天易掌柜虽然是一脸的喜色,但却出奇的矜持淡定,只是摇了摇头,向那边坐着的那群士子们努了努嘴。
李唐开始有点后悔了,方才若是让胡清儿过去问,肯定不会是这个结局的。如果到那边座位上去问,就不好意思不吃点什么,说实在的,这一家客栈的酒菜,实在一般。
不过,经过短暂的犹豫,李唐还是向那边走了过去,正好,对面一张桌子上,一个士子看见李唐和胡清儿走过去,便伸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