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嫡-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绣娘才答应前来。
“苏巧娘见过夫人,见过各位姑娘。”
一行人坐定,只见一个身姿曼妙,绰约风情的女子上前请安,她梳着流云髻,眉心点了朱砂痣,肤白胜雪,脚动而裙裾不动,仅是低着头便十分的明艳动人,满身的温柔风情让所有庶女目不转睛。常氏叫起,她抬起头来,眼波微动,唇若春风自含一缕娇柔,像极了一位绝色美人雨中执伞,从苏州桥上擦肩而过。
“起来吧。你既是府里重金请来的绣娘,想来一定很是出色,姑娘们的刺绣就都交给你了。杜府虽不不崇尚女儿家将女红做到绣娘的级别,但也要拿得出手,若是不能,便白费了我们的心思,也对你苏巧娘的名声有损。”
言外之意,教的好了,是应该的,教的不好,便是苏巧娘的错。
面对常氏的咄咄逼人,苏巧娘并不恼羞,反而自唇边露出几分笑意:“巧娘遵命。”
大家闺秀对青楼里的女子难免看不上,却也会暗自羡慕那些女子的风情万种。这苏巧娘来了,虽然她不是绝色,却凭着自身的柔情似水,妩媚多情成为了绝色,兼之她出身不低,是纺织局局长的外甥女,看起来便比别人多了几分尊重。她已年过三十,若是再年轻些,只怕贵女们还比她不上。
话说完了,丫鬟也早已把东西备好,苏巧娘却仍然一动不动。常氏皱皱眉:“你还有什么事?”
苏巧娘手里挽着一条缎帕,流水一般从指间滑过,衬着她的声音十分动人:“夫人,想是那些人没有传完所有的话。巧娘的绝技向来不会展示在不相干的人前,夫人若是有心倚重,请屏退左右,只让巧娘与姑娘们共处。”
所谓不相干的人,也包括“常氏”。
苏巧娘知道深宅大院里的小姐们都会拿捏身份,有嫡母在,不敢发问,不敢露怯,反而无法学到刺绣的精髓。所以她每到一处,便会提出这样一个不情之请,屏退所有不相干的“监视”之人,好让小姐们能在放松的状态下,尽快进入状态。
常氏皱眉更深,正要拒绝,却听苏巧娘身边的妈妈道:“夫人,这是老太君恩准了的。”
常氏思忖再三:“既是老太君下令,我也不好说什么。都退下吧,只留一个贴身丫鬟服侍。”又转头对着女儿们道:“我不在,这里一切事宜交由你们大姐姐管,不听话,还有闹事的,你大姐姐皆有权惩戒,知道吗?”
“是。”
杜月薇随后道:“母亲,您放心吧,妹妹们肯定会听话的,这些年都是我管着,谁要是不听话,我决不轻饶!掌嘴,罚站,挨打,只管闹。尤其是你,三妹妹,当着绣娘的面,我先丑话说在前面,虽然有老太君给你撑腰,但学归学,你要是胡闹,可不要怪我无情。”
杜月芷被点名,面上波澜不惊:“知道了。”
月薇自生了去年那一场大病,受了老太君的打击,总是郁郁寡欢,自打好了以后,失却了最初的娇养可爱,总会露出几分急功近利的模样,时不时便想宣告自己的特权,将自己与其他姐妹区别开来。常氏对女儿百依百顺,先前还有几个老奴劝着,都被常氏斥责,称她们不安好心,不为月薇着想。
这倒也是,先前一味克制,做好了表面功夫,却总是让杜月芷那贱蹄子钻空子,还不如撕了这面具,大开大合起来,让这蹄子无缝可钻。
看杜月芷乖乖的,杜月薇洋洋得意,之后常氏果然领着丫鬟出去,放下重重帘帐,好让她们安心学刺绣。
苏绣娘因着杜月薇的话,不由得看了站在最后的杜月芷一眼,一看之下,似疑非疑,脸上顿时闪过几分复杂的情绪,又多看了几眼。
杜月芷见这绣娘三言两语就将常氏支走,非常有胆量,见绣娘盯着自己的脸看,也和善地回以一笑。
她一笑,那绣娘却几乎立刻扭过脸,看也不看她。杜月芷心中奇怪,揉了揉自己的脸,没觉得哪里不对。不过名绣娘自由名绣娘的脾气,她也不恼,带着五妹妹一起认真听学。
常氏走后,几个庶女明显放松下来。苏巧娘对这些深宅里的姑娘很和气:“刺绣要紧的是用心,用眼,心之所向,飞针引线……我们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一处学习,不用着急,慢慢来。今日便请各位姑娘跟着巧娘学习捻针,穿线。”
杜月薇自恃尊贵,对苏绣娘十分冷淡,她仅会一些十分基础的刺绣,却又看不上苏绣娘所教的穿针引线:“我早已经会了的东西,区区小事,还用你教。”
苏绣娘亦不恼,耐心解释道:“回姑娘,这穿针引线是苏绣基础,与一般刺绣不同,学得熟了,之后再学刺绣便不会那么吃力了。”
杜月薇穿了几针便不耐烦起来,左左右右总是这几针,她随手将针线放在一边,让丫鬟们去拿蒸羊酥酪来吃。
第103章 苏绣
杜月薇不耐烦学刺绣; 家里婆子丫鬟一大堆,还有专门的缝补媳妇; 用不着她费力做女红; 如今只是做做样子罢了,谁还愿意听一个绣娘的差遣。所以她学了一会儿就放开手; 恰好丫鬟把酥酪端了来; 她便道:“我去年生了场大病; 大夫说我不能劳思伤神,更不能饿着累着; 所以我得歇着。不过你也不用闲着; 我的这些妹妹还等着你呢。”
她语气高高在上; 任谁听了都很不舒服。然而苏巧娘约莫是见多了,不卑不亢笑道:“既是姑娘身体不好; 那我便先教其他姑娘; 等您休息好了,我再教您。”
杜月芷看也不看她,神情冷漠; 苏巧娘识趣的开始教其他人。杜月芷和杜月荇自不必说,杜月茹也是个懒的; 但她不能像杜月薇那样放肆; 将来若想说个好婆家,她嫁妆没那么厚也就罢了,女红方面再缺了些,只怕连说媒的人都会皱眉头呢。所以她依样认真学了起来。
上午学完穿针引线; 除了杜月薇,每个人都过关了,苏巧娘盛赞一番,中午被老太君请去一同用餐,苏巧娘无意看到老太君挂在房里的白狸绢百绣图,十分喜欢,问是何人所绣,老太君指着跟杜月芷笑道:“是我这个乖孙女儿绣的,据说绣了三个月呢。”
“只绣了三个月吗?这么大件,搁在绣局里由一个绣娘绣,只怕要绣上小半年呢。”苏巧娘看了一眼坐在那儿安静喝茶的杜月芷,又实在喜欢这件绣品,赞不绝口。
灵珠奉上热糕,笑着插了一句话:“三姑娘不仅绣的辛苦,就连送也十分辛苦呢。”
苏巧娘道:“送人有什么辛苦呢?”
灵珠歪着头,意味深长道:“那可不一定,绣完要不小心看管,指不定被人半路截胡了呢。”
杜月薇只觉得面红耳赤,脸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暗恼,只恨不能一刀把灵珠那张嘴割了。其他人懂得自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来,老太君拍了拍灵珠的手,嗔怪:“就是爱多话。”灵珠一笑,退下去了。
老太君见苏巧娘一直盯着百寿图看,只当她喜欢,也不理论。
苏巧娘却是在看那百寿图的绣法,越看越熟,似乎是不常见的绣法……杜府这么大,果然是藏龙卧虎,不可小看。
到了下午,便要开始正式学刺绣。
苏巧娘抬眼在房中扫了一圈,而后让一个小丫鬟捧着一盆开得正艳的樱兰花放在春凳上,那樱兰花花瓣圆短,色艳而不俗,根茎直而长,恰似一簇簇小绒球,望之十分可爱。苏巧娘先不让她们绣那些花球,而是绣枝叶。
她们下午的摆桌与上午的不同,上午全部坐成一排,下午则是围成半圈,一人一张小妆台,上面放着竹绷子,银绣针,十色丝线等刺绣之物。杜月芷歪着头看了半日,不知这细长简单的枝叶有何特殊之处。
只听苏巧娘道:“樱兰草的枝叶虽然是单色,线条亦不复杂,绣起来十分容易。但它非常灵动,似一滴水珠,最能考验人的耐心与眼力。各位姑娘如能绣出这枝叶的神/韵来,那便是成了。所谓慢工出细活,请各位姑娘不要贪多,慢慢绣罢。”
苏巧娘温言软语,十分柔和,教的东西初看只觉浅显,然而这样重复下去,每练一次,便会加深一次感觉。杜月芷最开始绣的很快,她的基础是最好的,这种任务轻而易举便完成了。哪知苏巧娘拿在手里看了看,轻轻摇了摇头,似是不满意,笑道:“姑娘还需要再用心些。”
这么说,是杜月芷不用心了?
她再度绣了一片叶子,颜色渐变自然,叶尖微微卷曲,犹如真正的叶子跃然浮现。苏巧娘仍不满意:“姑娘,不是这样绣,您太拘谨了。”
杜月芷不知道自己哪里绣错了,便真心求教道:“月芷愚钝,无法领会先生的意思,还请您勿笑月芷,赐教一二。”
苏巧娘看着少女一副恳切的样子,虽是庶女,给人的感觉却是教养品性不输嫡女。她沉吟片刻,拿过杜月荇的绣品,平展在妆台上:“您看,五姑娘绣的叶子自然流畅,没有拘束感。”
杜月芷认真看了几遍,杜月荇绣的樱兰花叶算不上曲线优美,亦没有半分雕塑,但胜在叶子丝线用的好,用了淡黄和浅棕作为过渡色,叶尖没有卷,卷的反而是叶边锯齿,十分的写实。
杜月芷问杜月荇:“五妹妹,你是怎么绣的?”
正吭哧吭哧描样子的杜月荇抬头,白嫩的小脸上,大眼宛若黑葡萄,非常可爱:“叶子长得怎么样,我就怎么绣的……”
苏巧娘道:“您绣的叶子过于完美,正所谓天然去雕饰,您并没有将看到的叶子绣出来,而是将心里想象的叶子绣了出来。这样不是不好,看得多了,心里有了大概,自然会想要照着绣。但您太追求完美,叶子匠气很重,所以请您再多看多揣摩几遍,这样才能绣出好的绣品来。”
原来如此。杜月芷微笑道:“受教了。”
杜月茹和杜月荇围在杜月芷身边,看着她绣。
苏巧娘低头为她指出需要改的地方,再拿来讲解。杜月芷眼睛眨也不眨,全神贯注。绣了几针后,苏巧娘教她改针,却觉得哪里不对:“这针压线……这不是苏绣。”
杜月芷一看,原来自己为了快点绣出来,竟用上了平金刃绣。平金刃绣与苏绣不同,苏绣柔和多情,平金刃绣却多了几分肃杀,强硬而霸道。杜月芷忙道:“我绣错了。”她将针改了过来,苏巧娘却盯着帕子,陷入沉思。
“先生,先生?”杜月芷改完针,因为不知不觉就用平金刃绣绣了多处,改过来也麻烦,杜月芷想着不如换一张帕子绣。她抬头想征询苏巧娘的意见,却看到苏巧娘目光紧盯着帕子,嘴唇紧抿,一言不发。
她认得平金刃绣?
杜月芷又问了几遍,苏巧娘如梦初醒,回过神来,良久才道:“姑娘绣法清奇,跟今日那幅百寿图用的一样,怪我眼拙没看出来。”
然而心中却在惊叹,这世上竟还有人会平金刃绣。
平金刃绣匠气虽重,却很适合用在绣大件上,省力轻便,只是针法复杂,少有能绣的完美的。但是杜月芷驾轻就熟,想是绣多了,自然而然便用了出来。
苏巧娘一直想学这种绣法,苦于无人知道,就连教她的先生们也只有这种藏品。此番见到有活人懂这种绣法,自然不会放过。杜月芷看她很热衷,又是好笑又是无奈,找理由拒绝了。哪有小姐教绣娘的,一则她不愿意,二则这个理由也略有冒犯。
苏巧娘是个聪明人,见杜月芷不愿教,也就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