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47章

一世吉祥-第47章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
  苦思良久仍毫无头绪,只得令贴身近侍密召几位心腹谋臣前来商议。徐文瀚原以为太子理政多年,身边必定网罗聚集了不少能智之士,其实并不尽然。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太子自己能力一般,身边的人自然高明不到哪儿去。
  以李氏一族为代表的士族豪强势力是太子赖以立足的根基,他们举荐的人自然深得太子信任倚重,但真正卓异的人才往往耻于走外戚裙带路线。而死心拥护太子的保守派文臣,又大多是信奉儒家正统王道的铮直之人。所以说来也有几分可怜,太子身边像徐文瀚那样上档次的阴谋型人才竟然一个都没有。
  与几位心腹谋臣议来议去,还是没能议出个像样的名堂,反而搅得赵恒的思维愈加混乱。东宫侍读裴显中提议道:“事涉皇后娘家一门荣辱,殿下何不到皇后娘娘那儿去讨个主意?”
  当年皇帝与皇后李氏的婚姻,是一桩典型的皇权与士族豪强各取所需的政治交易。皇帝虽然一直对皇后十分尊重,但并无多少夫妻感情可言。加之皇后年老色衰,近年来除了重大节日或典礼共同应付一下门面,皇帝已极少涉足皇后寝宫。
  皇后虽贵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但其中甘苦唯其自知。自认唯有等到儿子顺利登基为帝的那一天,才算熬到了平生真正出头之日。当日散朝之后,幼弟安贵侯李聪益被侍卫强行架送回府,其余两位兄弟随后就来到宫中,义愤填膺的向她控诉了杨致的“悖逆恶行”。
  皇后摄于皇帝的威权绝少干政,可这么多年来朝堂政争也见得多了,政治经验远胜三个不成器的兄弟,并不十分激动。是以近侍刚一通报太子求见,便已猜出儿子因何而来。
  太子向母亲请安寒暄后,便直截了当的表明了来意。
  皇后脸色沉重地道:“恒儿。这是你父皇有意考究于你地一次树威良机。你必须站在储君地立场来考虑此事。不能掺杂其余顾虑。杨致上次力助秦氏抗击劫夺黄金。等于无形中帮了你地大忙。因此绝非宁王一系。此人文武全才狡诈多智。现下极受你父皇爱重。若能拉拢招揽为你所用。不失为一擎天保驾之强臣。本宫正自盘算。过些时日觅个机会将其妻沈氏收为义女。”
  “正因为你在军中素无根基。你父皇才与军中最具威望地大夏第一名将卫肃联姻。将其女立为太子妃。这是你在军方唯一地靠山。那沈重也是你亲手栽培地嫡系将领。因此卫飞扬与沈重绝不可轻动。耿进父子与你素无瓜葛。但其两代为将。在军中地势力不可小觑。若能尽量寻些由头轻处耿超向其示好。于你也是有利无弊。”
  太子心下一沉。嗫嚅道:“那母后地意思是……。”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皇后冷冷道:“你若想将此事做得油光水滑几面讨好。那是绝无可能。要怪就怪你那英思表弟自寻死路。惹上了不该惹地祸事。你几位舅舅那里。本宫自然会出面说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只管放手去做。与你日后顺利地登基为帝相比。他们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只是待到你身登大宝之日。切莫忘记今日你几位舅舅所受地屈辱才好。”
  怪不得说姜是老地辣!太子顿感眼前犹如拨得云开见月明。喜形于色地拜伏道:“多谢母后鼎力成全!儿臣自当铭刻于心!”
  皇后犹豫片刻。沉吟道:“你也莫高兴太早。你今日回去将思路理顺。最好明日在你父皇面前找个机会先行探探口风。”
  争取获得足以与宁王相抗衡的军方势力支持,一直是太子最感头疼的一块心病,但又担心失去外戚集团这一块现成的阵地。如今母亲答应亲自出面暂行压下李氏一族的怨气,这道难题便迎刃而解。
  次日一早太子给皇帝请安时,故作睡眼惺忪之态。皇帝随口问道:“恒儿,怎地如此萎靡?昨夜没有睡好么?”
  太子顺势答道:“父皇昨日将杨致揭告谋逆与国舅丧子两案交与儿臣处置,儿臣自感责任重大不敢大意,经慎重思虑至深夜方才略具轮廓。是以今日有些精神不振,请父皇恕罪。”
  “哦?”皇帝心道我还是结合杨致先后的言行反复思量,再经徐文瀚提醒才想明白,你只想了这一夜就“略具轮廓”了?行啊,儿子!
  顿时面露喜色,饶有兴致的问道:“你准备如何处置此事?且将其中道理说与朕听听。”
  “儿臣以为,杨致状告国舅谋逆虽言过其实,却不为无因。此事皆因李英思当街调戏沈氏而起,且其平日嚣张跋扈欺压百姓,以至民怨沸腾,确实罪大恶极。而国舅管教不严,难脱放任惯纵之责。若不严加申斥,恐民心难安,其余纵子不法的王公贵戚也不会引以为戒。”
  皇帝见太子一开口便直斥安贵侯之非,并不因其与李氏关系亲厚而相偏袒,足见其头脑清醒。满意的鼓励道:“说下去。”
  “卫飞扬为义嫂讨还公道本无过错,但其至安贵侯府的打砸之举过于偏激,后来随同耿超和沈重与李英思路遇时又误伤人命,已触犯国法。但念其年幼又是从犯,只宜小示惩戒。”
  卫飞扬确实应该与耿超和沈重区分开来,皇帝又是点头称好。
  “沈重擅离职守在前,误伤人命在后,罪无可恕。但念其是从犯且立有战功,也只宜从轻发落。”
  这一条也问题不大,皇帝仍是缓缓点头。
  “耿超身为禁军大将,率先擅离职守又是主凶,两罪并罚理当斩首弃市。念其战功赫赫又事出有因,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这一条也勉强说得过去,皇帝还是没有反对,追问道:“你打算如何料理杨致?”
  太子小心的答道:“杨致状告安贵侯谋逆虽不无私心,却也是未雨绸缪的谋国忠言。其战功彪炳忠心可嘉,官爵已至极品仍无实职。儿臣拟责成安贵侯代子向沈氏致歉,建议让其任枢密院太尉副使之位,或以飞虎大将军衔暂领禁军副将一职。”
  皇帝才知一开始完全会错了意,听到最后已是大失所望。连连摇头道:“恒儿,昨日在金殿上的那场好戏,你是白看了。你虽已年过而立,但要成为乱世强国之君,实在还相距甚远。”
  太子登时从兴头上骤然掉进了冰窟,惶恐的道:“儿臣方才所议有何不妥,恳请父皇明示。”
  皇帝冷冷道:“你也知道他官爵已至极品,但你知不知道他还未到弱冠之年?依他的本事,日后若再要建功立业,就像吃大白菜那般简单!到那时你让朕拿什么去赏他?待朕百年之后,你又再拿什么去赏他?这一节不但朕清楚,杨致心里也是明镜一般。”
  太子大惑不解的问道:“那他昨日为何当着满朝文武那般显摆招摇?后来为何那般咄咄逼人?儿臣不懂。”
  皇帝无奈的叹道:“朕也想了多时才想明白,朕不怪你。那厮有奸雄之才,治世之能,悍将之勇,却丝毫不惧皇权之威,也根本不在乎高官厚禄。朕日后若想用他,便不得不让他做个无冕之王!”


第078章 禁脔

  PS:今天求什么呢?……诸位还是有啥给啥吧,我什么都要!
  ———————————————————————————
  有奸雄之才,治世之能,悍将之勇,却丝毫不惧皇权之威,也不在乎高官厚禄。这样的人还能用吗?又能留吗?
  皇帝一番话听得太子云山雾罩:“父皇,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杨致若果真如父皇所说,那……我大夏又怎能容他?儿臣愚钝,望父皇教导。”
  皇帝不置可否的唤过近侍马成:“你去朝房传朕口谕:朕今日偶感不适,不便早朝。文武奏事者可交内阁大学士与枢密院太尉酌情办理。恒儿,随朕到御书房来,今日朕与你且做一番交心之谈。”
  都说天家无父子,自小在赵恒心目中,皇帝犹如一座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的绝仞高峰,令他又敬又怕,何曾有过父子天伦之情?今日皇帝为了与他做“交心之谈”,竟不惜停朝一日,登时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欣喜若狂。
  父子二人来到御书房,太子按皇帝的吩咐屏退左右,严令任何人不得相扰。皇帝拿出一纸供词交与太子:“这是在一年之前秦氏商队遭遇劫杀后,秦公密呈的供状。依杨致与徐文瀚的做派,你那儿同样应该也有一份类似的供状。”
  徐文瀚当时便料定,太子见了供状必会如获至宝,以便将来与宁王发生正面冲突时,出其不意用作克敌王牌。此刻一见供状顿时大为失落:自己小心留存的宝贝竟然如同废纸,杨致那厮好生狡诈!
  太子一时承认不是否认也不是,满脸尴尬不知说什么才好。皇帝则是一脸少见的诚挚与温和:“恒儿,要做个好皇帝其实是件苦到极致的差事,乱世强国之君尤其如此。朕今日先不说杨致,先说你。”
  “你勤勉仁厚用心国事,朕都看在眼里。你心里想些什么、在担心什么朕也知道。朕不妨明白告诉你,朕并没有变心,可你自己却没有信心!”
  皇帝一句话直接点到了太子心底的痛处,几乎委屈得流下泪来:“父皇,儿臣但求问心无愧,不敢多想其他。”
  不敢多想其他?那你委屈个什么劲?皇帝不去理他。径自说道:“为求江山稳固。历朝历代都是明尊儒家为王道。治国实则行法家之事。你先前所云王土王臣之言。若放在清平盛世。说一说却也无妨。”
  “但现在是弱肉强食地乱世!”皇帝话锋一转。眼神渐显阴冷:“岂不闻将相本无种。有能者当之?你若是对自己有信心。能以人主之眼光视事。又何须如此惶惶不可终日。唯恐被人取而代之?”
  太子万万意想不到。皇帝竟会将绝不可为外人道地话题说得这样直白透彻。禁不住浑身冷汗直冒。诺诺而听不敢插言一字。皇帝面无表情地道:“现在朕再与你说说杨致。”
  “当初杨致相助秦氏抗击劫杀。是因商队之中有他价值二万两地货物。不得已而为之。事后向秦氏讹诈六倍于原价地赔偿。并非贪图钱财。而是因为看出此事背景深沉不愿牵涉其中。有意借此与秦氏撇清关系。你二弟觉得此人可用。便急欲将其罗致麾下。但他大大低估了杨致地本事。弄得灰头土脸自讨没趣。此后恐朕追究。也不敢妄动。”
  “其后杨致还是为了自保。决然托身秦氏举家迁至长安。他无意中与小五结交。却无半点谄媚之意。绝口不提朝局政事。朕以微服私访之名至秦府与其相见时。也是昂然不跪毫无怯意。他若在意功名仕途。又怎会如此惫懒?如果后来不是朕一再相逼。恐怕他就会这么一味厮混下去。”
  赵恒渐渐听出了点门道:“照父皇这么说。那日在禁军大营校场比武之时。杨致也是故意败给耿超地?”
  皇帝冷冷道:“耿超曾亲口向朕承认,杨致要取他性命不过是数十招之内的事。他不杀耿超是不想替自己惹麻烦,也是因与突厥大战在即,怕朕无将可用。朕观杨致貌似惫懒,骨子里却是至情至性之人。否则他大可不必在征战大漠时舍命搏杀,更不会只身远赴突厥王庭刺杀拖都可汗。”
  赵恒骇然大惊道:“原来外间的传闻竟然是真的?!父皇,杨致此举导致突厥大乱,对我大夏乃是一桩天大的功劳!”
  “那厮早已想到他在朝中形单影只,定会有人借口无从查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