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284章

一世吉祥-第284章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眷一路上的安全不可能不作妥善安排。再加上四位将领率八百亲卫护送,发生意外的几率应该极小。”
  金子善思索片刻,犹豫道:“奴才心中有个小小忧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朕面前还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有话就直说吧!”
  “奴才斗胆问一句,不知杨侯有没有向皇上提及过军械采买这方面的事?”
  “杨致提过一次,但只是一语带过。”赵启沉吟道:“他当时只说每年至少会花费二百万两以上采买军械,以尽可能的减少我军伤亡。”
  “其实朕也认真想过这事。为此还特地召来工部主管造办处与匠作处的郞官问询过,因为两处设计监造的火炮、重弩、火铳等军械,当中质量上乘者仅与海关总督衙门衙役的配属基本相当,加之造价高昂,是以各地军中目前只是少量配发,并未大规模装备。但是,即便于常人而言,也不会将最为精良的军械配属给海关衙役,更别说是杨致了。”
  金子善颇显实在的谏言道:“皇上,请恕奴才多嘴,灭楚之战只能采买杨侯提供的军械了。但着眼于长远打算,皇上最好还是对工部造办处、匠作处予以重视,拨付的耗用不仅要充分保证,而且必须逐年增加。一朝受制于人只是权宜之计,长久受制于人则是莫大隐患。”
  赵启深以为然:“言之有理。”
  五月初六日,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出长安城南三十里,为杨致置酒壮行。旌旗烈烈,军容整肃,气氛庄严,场面极显隆重。
  杨致两个儿子杨猛与杨骁,一左一右的围在祖父杨炎身边,祖孙三人目不转睛的看得意兴盎然。
  杨猛一脸兴奋的道:“爹爹真够威风的!日后我要是有爹爹那般威风就好了!”
  杨骁则有些不以为然:“大哥,你懂什么?爹爹再怎么威风,有皇帝舅舅那般威风么?”
  杨猛反驳道:“爹爹只是大将军,自然要听皇帝舅舅的。你倒是说说,爹爹如何才能比皇帝舅舅更威风?”
  杨骁拧眉弄眼的想了想,随即满脸放光的道:“这有何难?叫爹爹把皇帝舅舅干掉不就行了?”
  话音未落,头上冷不丁挨了一记重重的爆栗。老爷子几乎连脸都吓白了:“你个小兔崽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岂是随便乱说得的?!”(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378章 谁急谁知道

  生活在杨府那种宽松的家庭环境下,加上老爷子几乎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惯纵溺爱,指望杨猛与杨骁成为什么老实听话的乖宝宝,无疑是件很困难的事。
  小哥俩挨揍乃是家常便饭,当下都不以为意。祖父本来就是个老无赖,所以在他老人家面前耍赖放泼通常是没用的。于是就刚才讨论的话题,由公开转入地下,由毫无顾忌的大声嚷嚷,改为交头接耳的低声细语。
  杨猛虽然只比杨骁大了不到一个月,但平日总被“你是哥哥”这个强悍的理由绑架,是以也比弟弟杨骁稍显老成。
  “老二,我们看着皇帝舅舅与爹爹那般威风,按书上的说法,那叫大丈夫当如是。”
  “这还用你说?显得你很有学问么?爷爷总骂我们是小屁孩,应该说是小屁孩当如是才对嘛!”
  “……那倒也是。记得说这话的人是叫刘邦?后来就是他把楚霸王项羽给干掉了。”
  “项羽不是也把秦王给干掉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奇怪!”
  杨骁倡议的把皇帝舅舅干掉的设想,被老爷子当机立断的掐灭了,但并未能解决在兄弟二人心中留下的困惑。
  沈玉与赵妍由于家世、性情、素养的不同,因而平时的教子理念与方式也是天差地别。
  当天晚饭时分,杨猛好奇的向母亲问起,为什么不能干掉皇帝舅舅。沈玉的回应简单、直接而粗暴,却极具神效:“臭小子,你若不把这碗饭与碗里的鸡腿干掉。老娘待会儿就会把你干掉!”
  相比之下,杨猛还算是幸运的。掌灯之后。从赵妍房中蓦然传来了杨骁杀猪一般的惨叫:“我娘杀人了!我娘杀人了!救命啊!”
  “……因蒙皇上隆恩,受妇孺辎重所累。一路虽自精心筹算,每日行进仍不足百里。此皆出于无奈,恳请皇上恕罪。”
  “臣窃以为,襄阳乃是两国必争之地。大夏坚守据之,是为关中门户,亦是南下攻略之基。南楚攻而取之,可倚为抗夏屏障,可当十万雄师。然两国交战,并非只是两军对阵厮杀。人君之志、朝堂之愿、粮秣之备、军心之向。缺一不可也。臣观南楚主庸臣弱,文武不睦,上下离心。堪可一战之师,唯有文焕章麾下二十万兵马而已。且去岁至今春,业已折损数万。随州一战,南楚胜在侥幸,足以令其沾沾自喜。如若大举攻取襄阳,一时恐难决断。”
  “我大夏之援军调动、粮秣军械之运送,亦须时日。臣斗胆据实启奏。万乞皇上见谅。”
  这道密奏于五月十六日送呈长安宫中之时,恰逢皇帝召集陈文远、刘秉德、宁王赵当、康王赵敢、耿进、周挺等知兵重臣,在御书房商议南楚方面的战事。
  赵启本无隐匿之意,心念一动。命近侍遮糊名字,将奏章交与众人传阅。之后不动声色的问道:“众卿以为这道奏章如何?”
  陈文远与刘秉德默然不语,耿进与周挺只是微微摇头。宁王赵当与康王赵敢不无幸灾乐祸之意。赵当回奏道:“皇上,这还用问吗?从古至今。哪儿有先护送家眷再去上任的统军将帅?杨致这不摆明了是推诿塞责么?”
  自随州兵败以来,赵当每日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想当年”。如若杨致战败。无疑是对他军事能力的最好证明,也是对皇帝用人的莫大讽刺。
  在赵启看来,赵当与耿进是一回事,是以直接询问周挺道:“周大将军对此持何看法?”
  周挺是先帝苦心栽培的铁杆重将,平时对圣旨只管坚决执行而不问因由,于军政要事极少谏言。皇帝点名相询,既是间接否决了赵当的看法,也是看重周挺的公允忠直。
  周挺答道:“皇上,此奏所议颇有见地,但臣认为应该不是出自杨侯。”
  “哦?”赵启问道:“周卿为何这般肯定?”
  周挺的一句大实话,令赵当羞躁无地,其余重臣无不莞尔:“若是杨侯所奏,皇上糊名作甚?”
  赵当讪讪的道:“即便不是杨致所奏,出自他的授意也并无分别。”
  赵启直言驳斥道:“皇兄此言差矣!朕不妨坦白告诉你,这道密奏乃是出于卫飞扬之手。无非三层意思,一是怕误了前方战事,二是怕朕怪罪杨致,三是所言在理。”
  “皇兄未免太过小看了杨致。杨致但有允诺,必当倾力而为。要么当面奏事,言尽其详。总之绝不会利用任何借口推诿拖延,更不会借他人之口代为陈述。”
  赵启加重语气强调道:“还有,杨致精于筹算,每每付出最小的代价得以成事,十分体恤下属、爱惜他们的性命!”
  宁王赵当与康王赵敢确实具有相当的军事才能,在武成一朝各领大军镇守襄阳与幽州时,都是战绩斐然,令南楚与北燕闻之胆寒。但二王有个共同的特点、或者说是毛病,为求战胜往往不惜代价,每战动辄死伤数万将士,给大夏在战后的抚恤与兵力补充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度令先帝对此极感头痛。
  赵启这么说,无异于触动了二王的痛脚。然而眼下二人手中已无一兵一卒,康王赵敢语带酸味的插言道:“皇上既是对杨致如此看好,那我等只好静待他早日凯旋了。”
  “会的。”赵启平静的道:“朕相信他一定会!”
  赵启自认对为杨致较为了解,在场众人也都不是外行。除非是轻骑赶路,在携带粮秣辎重的情况下,每日能行进百里左右几乎已达极限。若是运送火炮等重火器,每日能行进五十里就已经很不错了。皇帝他们哥仨明里暗里都还在较着劲呢!
  赵启的判断非常准确,卫飞扬一路上很是担心。杨致反而并不着急。几番催促之下,杨致笑道:“我们已经走得不慢了。莫非你以为我们生了翅膀?急的应该是南楚,张博虎巴不得我立马到任才好。”
  卫飞扬不解的问道:“南楚攻占随州、杨耀身死。两度大胜,他们要急什么?再说张博虎若真有与你并肩称雄之才,未必就会怕了你。都说兵贵神速,还请三哥教我!”
  杨致一口回绝道:“不教。自个儿琢磨去!”
  五月二十一日,杨致一行安抵信阳。玲珑带着一双儿女,已于五月十七日先行到达。常三在秦氏的鼎力配合下,早已命人将与杨家老宅相邻的几处宅院悉数买下,整葺一新,诸般物事一概添置齐备。与玲珑随同前来的六十名护卫。也已基本整合配属完毕。
  为免惊扰当地官府与百姓,奉旨护送的几位将领除了各带十名贴身亲卫入城,其余卫队皆驻扎在信阳城外。
  直至此时,杨致一家才得以真正团聚。老爷子颇有几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气概,进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虔诚的去祖宗灵位前上香叩拜。
  沈玉与赵妍虽对玲珑闻名已久,今日得见真人,仍为玲珑的姿容风华所倾倒,甚至禁不住暗生嫉妒。玲珑气质贵雅而不失温婉大方。又与朱灵儿相熟,是以四个女人乍一见面就迅速“姐姐妹妹”的打成了一片。
  杨猛与杨骁早就听说在夷州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很快就对年岁稍小、样貌相若的杨玲与杨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到半日功夫,四个孩子便已哄笑玩闹成了一团。
  杨致看到这等情形。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感概过后,该说的还是要说清楚。反复叮嘱老爷子。回是回来了,只要不仗势胡来。您老人家想干什么都可以。对四个妻妾的交代则更为直白: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你的我的。我待全家安顿下来便要赶赴襄阳。你们安心侍奉好老人,看顾好孩子,别给我添乱!
  事实上,张博虎的处境比杨致预料中的更为艰难。
  放在前世,张博虎的经历堪称励志典范。当年侥幸在杨致刀下捡回一条命,几经辗转而流落南楚。以一介残疾之躯,费尽周折才得以被南楚权相谭重元聘为幕僚,娶之为妻、以为进身之阶的谭重元那个女儿,其地位尚不及相府一个稍有权势的下人。即便如此,也蛰伏隐忍数年才被谭重元荐至军中效力。
  随州两战两胜,一举成名。南楚老帅文焕章一心只想乘胜攻克襄阳,为南楚赢得抵御大夏的屏障,于两国对峙中占据战略主动。然而楚帝昏庸,朝堂众臣各怀心思。在说服楚帝下定决心、抚恤死难将士、征募补充兵力、保证粮饷支应等诸多方面,都须倚靠把持朝政的谭重元的支持。
  谭重元举荐张博虎的初衷,是为了在军中安插自己的耳目。这个便宜女婿的出色表现,委实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但谭重元绝不希望看到军方主战派势力得势坐大,张博虎的智计谋略,成了牵制文焕章的重要筹码。
  既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文焕章与谭重元又谁都不能得罪、他也得罪不起,张博虎身处夹缝之中的尴尬,可想而知。
  两国交战,互遣细作密谍刺探军机,乃是常事。张博虎之前已向文焕章详细解说过杨致的本事、脾性与做派,收到夏帝决意任用杨致统军的密报之后,立刻对前方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