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271章

一世吉祥-第271章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的全程奉陪,这又是为了什么?
  赵启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杨致的脾性与本事。除了唯恐被杨致看轻,暗暗与之较劲,还有一个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的原因,担心没有足够的能力驾驭杨致,在心底对杨致怀有深深的畏惧感。
  不管怎么说,事到如今,是躲不过去也绕不过去了。反过来一想,父皇能用杨致,我为什么不能?赵启深知杨致不比寻常朝臣,若是开出的条件不合他的胃口,或是无端寻衅,他就真敢与你当场翻脸。用则用矣,有些至关重要的敏感话题,还须借两个老东西之口,事先说清楚的好。
  冷静下来用心思虑半晌,叫过金子善吩咐道:“去召老太尉与王相即刻前来觐见。”
  “遵旨。”金子善早已看出赵启退朝之后脸色不善,小心提醒道:“皇上,此时已经散朝,老太尉与王相或已出宫回府,只怕要劳皇上稍等。”
  赵启没好气的道:“让你去你就去,哪儿来那么多废话?今日便是用鞭子赶他们都不会走的,只管去内阁公事房找来便是。”
  金子善能得先帝器重,以至于抬到能与杨致等人相提并论的位置,绝非笨人。作为贴身内侍,他已明显感觉到新皇比先帝更难伺候。是以不再多说,应声领命而去。
  陈文远与王雨农如愿奉召而来之后,赐座赐茶的礼遇自然必不可少。二人屁股尚未坐稳,赵启便拿起两份奏章往御案上一扔,开门见山的问道:“二位老大人,你们这是几个意思?”
  皇帝竟是问得如此直白,二人互望一眼,王雨农郑重答道:“回皇上,老臣与文远既受先帝赏识重用之恩,又负托孤辅政之责,是以旦夕不敢有丝毫懈怠,对大夏与皇上不敢有不二之心。皇上登基未久,本是万事待兴。然则皇上雄才初露,大略方显,大夏不容动荡。而杨致有经世之才,可为辅佐。是以老臣与文远斗胆举荐,万望皇上审慎谏纳。”
  要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要向皇帝说明当前的情势,还要附赠马屁高帽兼顾皇帝的脸面,这篇文章实在不好做。王雨农圆转如意的随口道来,竟是毫无阻滞。
  陈文远既是与王雨农捆绑而来,伸头缩头都已无用,慨然加了一把火道:“皇上,杨致文武双全,更兼财力雄厚,事君以诚,事国以忠,事无巨细,素不推诿。若不大用,委实可惜!”
  陈文远心机之老辣,比王雨农差不了多少。坦言杨致既有能力,还很有钱。以前没少给大夏卖命,却从来没给你们老赵家的江山带来过什么威胁。用或不用他是无所谓,那是你的损失。
  赵启板着脸道:“两位卿家且说句公道话,如今大夏之情势,与十年之前相比如何?当年的大夏北受突厥袭扰之苦,南与南楚对峙于襄阳,现今应该只好不差吧?朕承认杨致确实是个能臣,在他海关总督任满之后继续留任,难道还算不得重用?难道真到了非要靠他回京来收拾局面的地步?你们这般联袂举荐杨致,还不如敞明了说,朕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庸碌之君呢!”
  陈文远与王雨农虽是一心为了大夏着想,但一方面是担心因杨致不召而归为日后君臣反目埋下隐患,另一方面也确实有担心赵启能力不足的意思。杨致或许没有称王称帝的那个心思,至少目前没有。可他从来就是个不好惹的主,一气之下想要搅乱大夏倒是易如反掌。
  二人异口同声的请罪道:“皇上息怒。臣等绝无此意,万望皇上明鉴。”
  赵启冷笑道:“是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心里应该有数。朕懒得与你们计较,姑且当你们说的是真的吧!你们都是三朝元老,都是先帝托孤辅政重臣,那朕也跟你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大实话。”
  “杨致在朝已是官居三品,爵封二等侯,海关总督衙门下辖官吏数千,每年缴纳的厘税已占大夏国赋收入的三分之一重。杨致在野拥有何等实力,相信不必朕再多说了吧?”
  “也罢,就算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朕若采纳你们的谏言,又该如何用他?他若不能建功,非但延误时日、徒耗国力,朕还要妄自背负识人不明、用人不善的骂名。他若得以建功,朕该当如何赏他?倒也不是朕小气,加官进爵那都不是问题,只怕他未必会看得上眼。”
  “还有重要的一节是,如果朕没记错的话,杨致今年还只有二十八岁。此番用他建功,自然需要升赏。那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待到他建的功劳多了,大了,有朝一日,是不是会有人像你们今日当庭上奏一样,劝谏朕将这大夏皇位让给他?!”
  赵启一番戮心之语,可谓有理有据,也非常现实,陈文远与王雨农直听得冷汗涔涔。皇帝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二人若是执意与皇帝死磕,再予劝谏,便是形同有心谋反、自寻死路了。
  二人不敢直视皇帝冰冷的目光,一齐垂下头去。王雨农呐呐而言道:“皇上,老臣还是那句话,臣等只是一心为国,对大夏与皇上绝无二心。老臣与文远的劝谏之言,皇上认为可用则纳之,不用则弃之。”
  虽是完全出乎公心的一心为国,但临到老了,实在没必要把自己阖家大小的性命给搭进去。
  王雨农打了退堂鼓,陈文远也不可能不表态了:“皇上,老臣与雨农之忠心,天日可鉴。是否启用杨致,但凭圣意一言而决,臣等日后不敢妄自谏议。”
  这就对了嘛!老虎不发威,你们就当我是病猫不是?凭什么老是要在你们面前装孙子?凭什么都得听你们的,到底你们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
  赵启眼中掠过一丝得意之色,换了一副嘴脸温言抚慰道:“二位老卿家劳苦功高,朕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你们的忠心,日后仍须辛苦二位卿家对朕好生辅佐。朕今日只是想告诉你们,虽然眼下情势逼人,但朕有朕的难处!”
  继而又下了一道令二人目瞪口呆的旨意:“传旨:着海关总督杨致回京述职!”(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363章 插翅而来

  陈文远与王雨农虽说达到了谏言的预期目的,却被赵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二人结伴出宫的路上,陈文远心有余悸的道:“想不到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还要受如此惊吓!”
  王雨农嘲讽道:“你个老匹夫!你不是说要舍命相谏的么?”
  陈文远反唇相讥道:“你以为你是什么好东西?分明是你先向皇上服软,反倒嘲笑起老夫来了!今日劝谏的滋味如何?没把你吓出病来吧?”
  王雨农悠然笑道:“恰恰相反,老夫极感欣慰。”
  陈文远略一思索,不禁长叹道:“不错。看来我们真是老了!待到度过眼下这场危机,我们也该识趣一点,卷铺盖滚蛋了。”
  二人久历宦海,相伴帝侧数十年,赵启那点借以树威的小把戏,怎会看不出来?自己眼巴巴的送上门去给皇帝当了垫脚石,又怪得了谁?赵启虽然玩的还是恩威并施、又打又拉的老套路,却是圆熟之极。
  先是明白说出对杨致的担心与顾虑,不仅严严实实的堵住了二人的嘴,还把他们吓得不轻。尔后温言抚慰,决然采纳谏言,给足了二人面子。是你们死乞白赖的劝我启用杨致的,到时候万一杨致起了别的心思,你们能脱得了干系吗?所以你们不但要把我的话如实带给杨致,还要睁大眼睛把他给我盯紧了!
  赵启自己十分清楚,最近几天颁下的几道旨意。只能稳住目前的局面。凭心而论,接下来该怎么办,他心里并没有底。也很想听一听杨致的看法。忌惮也好,畏惧也罢,赵启不得不承认,这世上似乎还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杨致。
  陈文远与王雨农并没有看错杨致。接到耿超战死的密报之后,一言不发的默然独处一夜,次日一早便动身赶往长安。什么奉召不奉召的,顾不了那许多了。途径庐州时。又收到了杨耀殉国的消息。
  耿超与杨耀相继战死,虽说事出有因,仍令杨致极为寒心。先帝换新皇。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日子要到哪天才是个尽头?赵启的阴狠与冷酷,将杨致在与先帝相互利用的争斗中结下的那几分情谊消磨殆尽。如今已是底气十足,日后还是直来直去的好。找个机会把话挑明。各走各路吧!
  杨致于三月十八日启程。依然是单人独骑,沿途一路换马赶路。一来是急于回去探望老父妻儿,二来必须赶在朔方边军集结班师南归、耿超与李为的灵柩回京之前。直到过了南阳,才收到几经辗转送达的圣旨。
  这个年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是依靠不间断的换人换马而得以实现,接力赛似的鸽书传讯已经是最先进、最快捷的通讯手段。杨致预计抵达长安的行程大约是十天左右,其中明显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圣旨好歹是依据大夏官制合法回京的一纸证明,有总比没有好。其余的事留给皇帝慢慢去琢磨好了。
  赵启这段时日也没闲着。朔方边军班师回朝的献俘仪式,诸多统军将领的论功封赏。数十万将士的赏抚恩恤,耿超、李为、杨耀的丧葬事宜……,哪一样都容不得丝毫马虎,都需敲定落实、责任到人。
  大夏自开国以来便征战不休,直到武成末年先帝改弦更张,才消停了几年。这些事项皆有成例,参照斟酌把握即可,加之诸位宰辅阁臣极是得力,是以都还不难。
  真正令皇帝头疼的是三件事:一是银子。二是接任杨耀的人选。三是如何委用杨致。
  武成年间先帝尚未休兵罢战之前,国用艰难、国库几无隔夜之银乃是常事。在相继伐灭南唐、吴越之后,又启用杨致设立海关总督衙门,国库才日渐充裕。但疆域拓展、人口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耗用的激增,兼之为安抚人心,连年施行轻徭薄赋、甚至动辄免赋的惠民仁政,好不容易才积攒到国库常有存银在一千万两上下的规模。
  新皇登基仅只一年有余,此番南北两线大战,数十万将士的赏抚恩恤,纵然是在遵循旧例的基础上,也只能就高不就低,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两战折损了十三万大军,占到大夏常备军力的四分之一,亟需招募整训,予以补充,这都需要耗费大把的银子去做。
  两样算下来,一千万两的国库存银少说不见了大半。可天知道接下来还要与南楚打多久?又会打到什么程度?两国大战,除了要数以千万计的人命去填,还要靠粮秣饷银去支撑!天知道国库所剩无几的几百万两银子又能撑上几天?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夏军号称名将如云,实则具有统帅之才的将领并不多。正如杨致评点的那样,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而且先帝知人善任,绝大多数统兵将领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赵启自己属意、有心擢升的新锐青年将领,先前多是中级将佐。且不说这些人是否具有统帅之才,尚未来得及考究验证,至少在军中的威望难以服众。
  宁王与康王两位宝贝哥哥,先帝为了给自己继位扫除障碍,很是费了一番心机,才让他们交出兵权哄将回来。若再放他们出去统兵,不仅自己后患无穷,更等于是打了先帝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任禁军大将军周挺手里的二十万禁军,是先帝给自己留下的镇国基石,不可轻动。耿进的地位与处境堪比宁王与康王,其子耿超新近战死,谁敢任他为帅?突厥新败,将来北境局势如何犹未可知,曾英明之职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