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帝无双-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家兄弟也感动了,纷纷起身反过来安慰他。
可是伤心归伤心,待他泄进心中委屈和哀伤,擦干眼泪走出袁隗的灵堂之后,那个神仙一般的人儿又浮现在他面前,挥之不走,抹之不去。
“去太尉府!”
打马直奔杨彪府上而去。
太尉杨彪听着脸红得像小媳妇般的刘辩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才知道他的来意。
真是造化弄人,这辩皇子偏偏就看上了死对头王允的女儿,而且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大有不要江山要美人的架势。
叫他去提亲,开什么玩笑,岂不是去自讨没趣。堕了自己的面子不要紧,要是堂堂未来的陛下提亲被拒绝,岂不是更被天下人笑话。
他只好和颜悦色的劝告刘辩稍安勿躁,等登上了皇位,天下女子还不是任他予取予求,到时一道圣旨下来,还怕王允不从?
谁知道这刘辩此刻如同被门夹扁了脑袋,居然一刻也等不得,生怕多等一刻,那神仙般的女子就嫁给了别人,让他悔恨终生,百般死缠硬磨愣是要叫杨彪去给他提亲。
诸般劝说无效,杨彪被一脸白痴样的刘辩惹怒了,怒斥刘辩沉迷女色,不思进取,置江山大业不顾。
刘辩被恨铁不成钢的杨彪骂得狗血淋头,只好泱泱的退了出来。
十字街头,刘辩停马彷徨不前,刚才还chun光明媚的天色仿佛突然秋风瑟瑟、寒鸦阵阵。
他呆呆的坐在马上,突然感觉无比的孤寂和心痛,只觉心被人掏去,绞痛难忍。
一个荒唐而疯狂的念头涌上他的心头,一拉马缰吼道:“随孤去司徒府!”
司徒府客厅中,刘辩与王允对面而坐,身后立着两个侍卫,其余的侍卫全部守在客厅外。
王允端着茶杯,不急不缓的吹着茶叶,脸上神色不卑不亢,语气不阴不阳:“王驾光临寒舍,不知所为何事?”
刘辩急急说道:“司徒大人可有一女?”
王允翻了下眼睛道:“老臣有三个女儿,不知道殿下说的是哪个?”
刘辩脱口而出:“当然是最貌美的那个!”
王允哼哼一笑:“老臣三个女儿,个个貌美如花,不知道殿下说的哪个?”
刘辩被他一个劲的打马虎眼惹急了,吼道:“那个美丽的女子全天下恐怕只有这一个,孤不信你的女儿个个如她一般美丽。”
王允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殿下说的是红儿,不知殿下找红儿何事?”
刘辩很坦白:“孤要娶她为妃!”
王允淡淡笑道:“王上不是已有唐妃和两位侧妃了?小女子岂敢高攀?”
刘辩急道:“朕可立她为庶王妃,不,朕可立她为正王妃,立唐妃为庶王妃。”
王允脸色一变,冷笑道:“老臣听闻唐妃与殿下同生共死,殿下居然说贬就贬?果然是成大事的。”
刘辩不理他语气中的讥诮,追问道:“司徒大人同意了?”
王允鄙夷的一笑,高声道:“小女福薄,老臣不敢高攀。”
刘辩脸色大变,全身发抖,正要站起。突然背后一声如同来自天籁的声音:“父亲大人,红儿回来了。”
刘辩呆呆的回过头来,紧紧的望着貂蝉,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轻声的道“你回来了?”
貂蝉目不斜视,置若罔闻,直朝王允走来,轻轻了拜了一拜,低声唤道:“父亲大人。”
王允怒气冲冲的训斥道:“跟你说了多次,外面形势混乱,宵小众多,不要随意出去,你偏不听。还不给老夫退下!”
貂蝉低声应了声“是!”,抬步往后堂走去。
失魂落魄的刘辩突然疯了一般的跳了起来,大声喝道:“拦住她!”,纵身跳到王允面前,拔剑架在王允脖子上。
两个侍卫急忙抽刀拦住貂蝉合丫鬟小翠。
外面的侍卫一拥而入,纷纷拔刀围住大厅。
刘辩歇斯底里、杀气腾腾的对着王允喝道:“你允还是不允?不允的话,休怪孤强抢了。孤看上你家女儿,那是你的福分,你竟敢不识抬举。”
貂蝉惊呼了一声:“父亲……”
双眼怒目朝刘辩瞪视而来,刘辩脸上一红,讷讷的道:“红儿,请恕孤唐突,孤实在是太喜欢你了,不得已而为之。”
貂蝉听到他叫一声红儿,不禁恶心得胃里一酸,别过头去。
突听厅外一声炸雷般的爆喝:“那个狗娘养的在此撒野!”
门口飞进一个红色的身影,砰的摔落在地。
一个铁塔般的黑煞神闯了进来,蛇矛一抖,又挑起一个向他持刀劈来的侍卫。
原来张飞因呆在驿所无聊,当卢植的便宜保镖当过瘾了,这两天一直跟卢植形影不离,卢植也喜欢这个大黑个子浑人,走到哪都带着他,刚好来拜访王允遇到这一幕。
刘辩大惊,高声喝道:“杀了他!”
二十几个红衣侍卫蜂拥而上。
张飞哈哈大笑:“来的好!”
蛇矛闪动,直杀入人群,只见血肉横飞,残肢四散。那黑色的身影犹如黑色的修罗一般,瞬间直取人命。
貂蝉早已闭上了眼睛,不忍目睹。连卢植和王允都看得心寒。
仿佛就在那么一刹那间,黑厮积聚多日的闲气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遍地血迹,除两个逼住貂蝉和小翠的侍卫,刘辩志在超越飞龙卫的“天龙卫”非死即伤,有几个干脆直接滚在血泊中装死。
刘辩脸色苍白,全身打摆子一般的抖了起来,嘶声吼道:“快,快杀了他!”
硕果仅存的两个侍卫放开貂蝉,战战兢兢的持刀缓缓走向张飞,步步为营。
蛇矛一闪,两人身子突然被穿了起来,张飞高高举起蛇矛上的两具尸体,哈哈笑道:“好一串羊肉串!”
当的一声,刘辩手中的剑跌落在地,倒地昏死过去。
貂蝉也双腿一软,跌倒在小翠怀里。
第四十六章 谁敢不服
刘协百无聊赖的在御书房中批阅着奏折。
此时天下大乱,群雄暗中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地方的消息很难奏到朝廷,真正完全受控于朝廷的只有雒阳境内。故奏折中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刘协批阅得打呵欠。
李逸飞脸色紧张,急步走了进来,对刘协小心禀报了司徒府中发生的事情。
刘协听了他的禀报不禁奇怪起来:“王允的女儿居然叫任红昌,难道是随母姓?”
李逸飞惊异的看了刘协一眼。这时代子女随母姓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何况还是堂堂司徒的女儿,这小圣上为何会有这种想法。连忙解释道:“此女乃山西人氏,原本在宫中任女官貂蝉,因十常侍之乱惊逃出宫,被司徒大人收为义女,并非司徒大人的亲生女儿。”
刘协脸色变得很奇怪。原来貂蝉并不姓貂也不叫蝉,貂蝉只是一个女官职名而已。他脑海中不禁想起当日在司徒府中见到的那个千娇百媚,艳倾天下的女子来。
真是漂亮女子是非多啊,我赶走了董卓和吕布这一狮一虎,保住了她的清白,不需她作为一个棋子去使什么连环计,没想到却还是招惹到了一只小狼。
正在凌乱之间,外面有侍卫来报:“太尉杨大人请见陛下。”
刘协眉头一皱,冷声道:“传他进来!”
杨彪行匆匆,步急急,满脸的怒色,心头却满怀激动还带着几分喜色。怒的是这王允和张飞真是无君无父啊,竟敢在辩皇子面前如此无礼;喜的是如此可借机打压王允还有公孙瓒和卢植了。
“臣杨彪叩见陛下!”
“太尉大人请起!”
杨彪起身抬头瞄了一眼刘协,见他一脸的风淡云轻,心头稍安。立即啪的一声又跪了下去,哭道:“陛下,请为弘农王做主啊。弘农王乃陛下之兄,乱臣们辱弘农王如辱陛下啊。”
刘协微微一笑:“太尉不要激动,弘农王有委屈为何不亲自向朕来禀奏,而是由太尉来禀报?”
杨彪泪流满面的哭道:“弘农王遭此奇耻大辱,心中羞愤异常,竟然晕了过去,如今病倒在床,行动不便,老臣不忍皇家蒙羞,特来禀报”
刘协目光闪动,不动声色的说道:“哦,既然如此,还请太尉大人消消气,细细道来,事关皇家体面,朕绝不姑息!”
杨彪哭道:“弘农王爱慕王允家义女任红昌,而任红昌也对弘农王有意。想来两人情投意合,而弘农王乃先皇嫡子,大汉皇兄,能够看上王允之女,实在是王允之福也。弘农王情深至痴,便亲到王允府中提亲,可恨那王允不但不识抬举,语气中多有轻慢弘农王,弘农王不忿与其争执,竟被其当众辱骂。两人遂其言语争执,肢体冲突,那王允的侍卫竟有伤害弘农王之意,弘农王之侍卫不得不挺身护主,双方僵持不下。谁知太仆卢植竟然与其学生公孙瓒之属下张飞率兵进府,那张飞本乃民间逆贼,匪气未改,杀人成性,居然将弘农王的二十几个侍卫全部杀害,司徒府中血流成河,若非王允和卢植担心事情闹大而制止,恐怕弘农王已经惨遭毒手了。纵然如此,弘农王已经气坏心脾,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生命垂危,还请陛下为弘农王做主啊。倘若其他大臣和将领尽皆效仿,则皇室和朝廷之威严荡然无存,其危害之甚,远远过于董卓之乱也……”
杨彪说到动情处,义愤填膺,怒发冲冠,以头砰砰磕地,怒极而泣:“臣斗胆请陛下立即下旨捉拿王允、张飞、卢植,斩其首,抄拿其全家,以正国威。而那公孙瓒督训属下不严当削其官爵,释其兵权,贬为庶人。”
“哈哈哈哈……”刘协拍案而起,爆发出一阵与他年纪不符的狂笑,然后冷冷的盯着杨彪道,“太尉大人,你真是一个好演员!”
说完抽出腰间的龙渊剑,剑光一抖架在他脖子上,杀气腾腾的喝道:“好一张伶牙俐嘴,简直胜却十万雄兵啊,添油加醋、捏造事实、混淆是非,无所不用其极,你当朕是傻子吗?”
杨彪被他喝得心虚,又有利剑在颈,声音低了八度:“陛下,臣所言句句是实啊!”
刘协一脚将他踹翻在地,怒道:“你竟敢鄙视朕的智商,来人,给朕乱棍打出!”
李逸飞一听乱棍打出,立即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此间未备棍,可否用板子打出?”
原来上次刘协叫打何先三十大板,李逸飞长了个心眼,叫人做了两块板子,谁知小皇帝又换了个打法,叫乱棍打出,真是君心难测啊。
刘协呆了一下,随即哼了一声:“那就乱板打出!”
两块特大号的大板带着风声袭来,杨彪眼疾身快,连忙就地打了几个滚,爬起来灰溜溜的跑了出去。
见到飞龙卫并未追来,杨彪才狼狈的拍了拍官服上的尘土,恨恨的骂道:“我杨家四世三公,桓、灵两代皇帝均礼遇有加,不想竟然被此昏君如此羞辱,杨某拼却性命也要将此昏君拉下位,还大汉朗朗乾坤!”
**************************************************************************
满朝堂跪了一地的大臣,至少有二三十人。
这次他们学乖了,不再扭曲事实以免被刘协抓住小辫子,而是完全按照事实禀奏,请求诛杀杀人狂魔张飞,严惩公孙瓒和卢植。
他们里面以司空张温、太尉杨彪、司隶校尉黄婉、议郎郑泰、光禄大夫种拂为首,此几十人可谓党人的朝中核心力量。
刘协冷冷的望着跪在地上的大臣,哼哼一笑问道:“弘农王有错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