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82章

庚子猎国-第82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宇的指示下,整个陕中士绅地主不得不向曹跃暗中献出银子交保护费。而郝豹子也在曹跃出发天津之前,带着一百多个兄弟乔装打扮南下,抵达川陕边界进行捣乱了。
  曹跃离开勇营之前叮嘱勇营军士,勇营暂时由冉东、丛晨和王宇三人共同负责,所有决定需要至少两人通过才能决断。如果甘陕总督府向军队中塞人,给他高官空位,私下架空权力,等候几个月后曹跃返回再作打算,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汇报,可以直接请示甘陕总督。
  所有的行动都按照计划进行,曹跃准备充分,在总督府拜别了陶模后,又和陶悦你侬我侬地说了一会儿话,便率军三百士兵骑着马向东开拔。
  虽然一路骑马向东,但是在这寒冬腊月里出发,众人还是忍不住打着哆嗦。但看到队伍领头的正是他们的将军曹二郎,士兵们倒也没有了抱怨。将军能与兄弟们同甘共苦,能为兄弟们报仇雪恨,能让大家升官发财,这样的长官谁不**戴。在曹跃的部队里,人人表面上叫统领大人,心里叫着曹二哥,除了违反军规外,曹二哥从不打骂军士,时常跑到军营里,和军士们一起吃着普通伙食。
  当兵的只听过戏文里岳飞岳老爷能这样体恤士卒与士卒同吃同住,没想到曹二哥也是如此,大家自然对他越来越投入感情,投入希望,有这样的曹二哥才能带着大家得到更美好的前程啊。
  距离西安刺杀那一夜过去了十几天了,可是提起那一夜的惊险,众人还是心有余悸。曹跃血战西安街头,一把普通腰刀连杀十四人,四周偷窥的邻居都吓得傻眼了。那大成客栈被大火烧成了灰烬,刺客也不知所踪。后来翻出刺客的尸体,全都是甘肃来的刀客,雇主是一个叫做老华子的掮客,后来老华子也死了,却不知怎么死的,最后有人发现老华子的尸体被人扔进了春香阁的茅坑里。
  三百军士三百骑抵达潼关之后,潼关守备安字营把总隋平安亲自迎接曹跃安排酒宴,笑道:“百川老弟,为兄等你许久了。”
  曹跃笑道:“隋大哥久候了,久候了。”
  “来来来,你就是潼关人,倒也不用太客气了。”隋平安大笑道,随后他安排了一些曹跃的老同僚一起饮酒欢迎,这些人在见到曹跃之后不胜唏嘘,仅仅一年时间,曹跃就已经把他们甩的远远的。
  曹跃一一敬酒,这些旧同僚哪敢让他敬酒,连忙一饮而尽。
  众人说说笑笑,倒也过去一天。
  次日曹跃说要回家一天,请求让军队驻扎在潼关小关军营中,隋平安笑道:“住在哪里都行,你我兄弟一样,这就是你的家啊。”
  曹跃微微一笑没做回答,带着亲兵队回到了安乐乡探望父亲。


第121章 出发

  如今曹跃的父亲曹老汉的伤都好了,家里还有三十几个佃户,都是跟着曹跃打仗受伤后退伍的老兵最终成了曹跃的佃户。曹跃对他们收取的租子可能是整个大清朝最低的,仅仅是二十抽一。老兵们种着这个地租的田地难以置信,天下间哪里有三十抽一的田租呢,大清朝的田赋就是二十抽一,也就是说其实这些佃户一粒粮食都没有给曹跃家,他们只是挂名在曹跃家旗下的农户而已。因为曹跃在陕西的威望,本地官吏不敢欺压他们,也不敢随意增加其他税赋,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许多本地的农户羡慕不已,都想去曹家种田做长工,甚至把自己家的田挂在曹跃家里。但是曹跃家的长工都是受伤退伍的士兵,哪里会收他们,倒是惹得许多本地人嫉妒。
  曹跃曹统领回到安乐乡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不单单是曹跃的勇武传说,单凭现在曹跃在陕西的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众人还不得前来巴结巴结?于是一时之间宾客如云,曹家安排不到这么多来的客人,只能去酒楼。
  王大财主,本乡乡长王有财主动承担起了组织人的活动,招呼众人安排就坐,众人前来拜访的借口就是给曹老爷子祝寿。曹老汉心说我生日不是今天啊,曹跃笑道:“爹,人家给你祝寿就是一个借口,你就收着贺礼吧,你生日的时候问我还咋陕北剿匪,算是补办吧。”
  曹老汉感慨说道:“俺们老曹家可算是有出息了,可算是有出息了……”
  曹跃不想喝得太多,便每每浅尝辄止,众人以为他不高兴,都有些害怕,曹跃见到众人的模样只好苦笑道:“昨日在潼关和隋将军喝的太多了,今天难受的很,倒不是拂了大家面子。”他这么一解释,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我就说,曹将军将来一定会鹏程万里。”王有财感慨说。
  曹跃拱手道:“王老爷子,当日你资助与我,不胜感激,以后若有差遣,百川定然回报。”
  王有财忙道:“百川你说哪里话了,我是自愿的,咱们潼关县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名镇西北的大将,在外面只要是说俺是潼关人,必定有人会问:后生,你认得潼关曹二郎吗?哈哈哈……”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这一点是让他们最为骄傲的,潼关曹二郎的名号响彻西北,作为潼关人,尤其是安乐乡的,每每提到曹二郎,总会尽量把他和自己扯上关系,也算是一种炫耀资本。
  宴会过后,曹跃和父亲回家独处,又向他告罪自己这个大年估计是在路上过的,不能陪父亲了,曹老汉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儿志在千里,爹懂,爹都懂。”说完不禁哭了起来,曹跃赶紧说道:“爹,你怎么了这是?”
  曹老汉泣声道:“爹这是感慨,你爹吃了一辈子苦,收了一辈子穷,没想到老了老了,还富贵了。要是你娘活着能看到这一切,那该多好啊。”
  曹跃道:“这点富贵不算富贵,我左右不过是个新军统领,但还不是陕西总兵,等到我做了陕西总兵再说。”
  曹老汉吃惊道:“陕西总兵?那得是多大的官儿?”
  曹跃笑道:“正二品。”
  “啊?”曹老汉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曹跃将他扶住,按在椅子上,说道:“这官衔没什么用,有用的是实力,你看现在的陕西总兵魏风琛官衔足够大了吧,可他就是个摆设。如今陕西军事,你儿子说了算。”
  “出息了,出息了,当真出息了。”曹老汉激动地说,“娃啊,咱可要给祖宗上坟啊,感谢祖宗庇护。”
  曹跃笑道:“爹,上坟的事儿你去吧,我明天一早就出发了,去天津领军火,再去北京面见兵部尚书荣禄,还有可能面见太后老佛爷。”
  “哐啷!”曹老汉直接吓得抽了过去。
  曹跃掐了人中才给曹老汉掐醒来,那曹老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的儿子面见太后啊,那说明什么,咱们老曹家也不是小门小户了,咱们老曹家以后就是大门大户,是世族了。只不过这人家人少了一些,想到这里,曹老汉忙问道:“儿啊,你的婚姻大事,可有考虑一些啊?早日结婚,早生几个孩子才是正事儿。”
  曹跃笑道:“爹,我有心仪女子了,那女子也心仪与我,我俩是两情相悦。”
  “那是最好,那是最好。”曹老汉问道,“只是那女子是什么人?家境条件如何?”
  曹跃据实回答道:“她父亲是甘陕总督,家境优渥,为人知书达理,温……那个柔吧。”
  曹老汉已经不知道怎么接话了,甘陕总督的女儿,自己的儿子,一个黄河边上拉纤的纤夫的儿子,将来会娶甘陕总督的女儿,要是放在从前,自己连做梦都梦不到,可是看到儿子自信的面孔,曹老汉确认儿子没有撒谎,又开始老泪纵横了。
  曹跃心说爹你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我要是跟你说我有意推翻满清江山建立新中国,你怕不得吓死啊?
  次日一早,曹跃率领亲兵队刚刚出发,曹老汉带着一个年轻娃子过来了,说道:“儿啊,这娃娃是你二爷爷家那一股的外孙,叫何顺。”
  曹跃皱眉道:“我二爷爷不是早死了吗?”
  “你二爷爷还有个女儿嫁到山西去了,今年山西闹义和拳,你姑姑害怕他也跟着闹事出事儿,又听说你在这边有出息,就早早送来。”
  曹跃上下看了看何顺,这小子一脸的激动和紧张,估计是对自己“久仰”了,便笑了笑,说:“认字吗?”
  “读过书。”
  “会写吗?”
  “会写。”
  “会不会骑马?不会骑马就滚吧。”
  何顺赶紧说道:“俺会骑驴。”言罢,踩着橛子跳上了一匹马上,却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这小子是倒骑驴骑惯了,结果骑马也跟骑驴一样,引得众人大笑不已。
  曹跃笑道:“行了,算你会了,跟在我身边做个马弁吧。”
  “中。”何顺高兴道。
  这何顺倒是活泼的很,给曹跃这一路旅行带来了很多欢乐,又是曹跃的亲戚,算起来还得叫曹跃表哥,渐渐地在军中颇有人气。他口才比较厉害,又能读书识字,曹跃便培养他做了自己的行军秘书,由这个小家伙记录一些重要决定。何顺虽然**玩笑**玩闹,但心里明白表哥这是把自己当做左膀右臂培养,所以大事小事都不含糊,生怕一丁点疏漏。见到何顺如此有悟性,曹跃心想等从天津回来之后,把他送军校之中去,培养培养这个亲戚。


第122章 荣禄

  回到潼关之后,曹跃又与隋平安告别,隋平安的手下贝明德送给了他一份礼物,一份京城的大员名单,哪家哪户有什么关系,主要还是宗室的身份。对于曹跃来说,这份贺礼重要得太多了,顿时对贝明德这位家奴出身的旗人大生好感。
  有了这份名单,也不至于以后进了京城一抹眼什么都不动,万一得罪了不该得罪的,自己的前程大计就泡汤了。
  拜别了潼关诸将后,曹跃带着三百骑兵继续向东,众人沿着官路到了洛阳,在洛阳过了除夕夜,曹跃也没什么好拿出来招待这三百兄弟的,只能用好酒好肉与众人庆祝,庆祝完了还要继续赶路。
  一个月后,众人抵达北京,曹跃立即请求拜见兵部尚书荣禄。
  荣禄是慈禧的最大的助手,也是晚清影响中国的重要政客之一,他一手提拔了袁世凯,也是满清贵族出身之中少有的新思想派。他同情维新,但并不支持维新士子,认为他们夸夸其谈,他反对义和拳,却因慈禧支持而只能沉默不语,后来慈禧向十一国宣战,荣禄惊恐不已前去劝解,却遭到慈禧训斥被赶出皇宫,后来八国联军进北京,荣禄留在北京与各国周旋,算得上是一位开明的守旧派官员。
  实际上荣禄现在并不难见,因为军机大臣是翁同龢,把持朝政,他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现在他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新军编练上。清廷的新军即武卫军,初步计划是五个现代化陆军,武卫前军,武卫中军,武卫左军,武卫右军,武卫后军。前一段时间陕西提出操练新军,遭到荣禄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大清国没有那么多军备装备军队,朝廷的新军需要军备军饷,陕西的新军就暂时不要实行了。
  所以荣禄是比较反对陕西新军的,至少陕西新军编练也要晚上一段时间。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翁同龢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一定要让陕西练军勇营去甘肃剿匪,连慈禧太后都看不过眼了,八百人去剿匪?剿什么匪?这练军勇营据说武器装备连七八遭,别说快枪了,就连刀盾都没有多少。
  翁同龢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