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猎国-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国内动荡的局势让俄国经济雪上加霜,尼古拉二世的经济学家幕僚们也无能为力,甚至有人在怀疑,是有人在故意做空俄国经济,大量抛售俄国股票,不断散布着俄国的各种不利消息,同时法国与德国开始追讨俄国的外债,这一切的一切让俄国人内外交困。
历史上日俄战争停止,其原因很简单,日俄双方都打不下去了,双方都需要一个体面的台阶,而美国人不希望英国在亚洲一家独大从而丧失了美国在亚洲获得利益的空间,因此由美国出面,日俄开始进行谈判。但是俄国同意谈判的原因是旅顺被占和太平洋第二舰队被歼灭,而俄国远东兵团主力尚存。而现在,与历史情况刚好相反,旅顺尚未被攻占,太平洋第二舰队还未抵达,反倒是俄国远东兵团被中日军队包围在奉天。
一切对于俄国来说都渐渐不利,反倒是中国因为三次偷袭俄国,在国际上声望大振,而中英双方的合作越加密切,中国成为跟随在英国身后的一个小弟。
尼古拉二世派遣大量人员前往英国,暗中游说英国国会议员否定与俄国直接交战的提议,而德国唯恐天下不乱地同样派人游说议员们支持英国对俄国开战,甚至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还给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写信,说他一定不要放过俄国这头贪婪的巨熊,一定要痛打落水狗。
不过威廉二世的这封信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爱德华七世左思右想,德国是未来对英国最有威胁的国家,德国人认为好的事儿,一定对英国不利,于是他改变了原本支持对俄开战的想法,转而支持制裁俄国一派。英国国王态度转变,也使得一切贵族议员们态度改变,最终英国决定,通过经济手段来制裁俄国,并且参与谈判,取得一些实际利益。
对于尼古拉二世来说,俄国绝不会拿出任何利益来交换,已经在手中的利益绝不会拿出来,所以中国人的谈判条件对他来说就是胡扯,而英国人的谈判之中,俄国只认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此时,杨儒秘密来到圣彼得堡,亲自找到俄国沙皇的心腹外交大臣拉姆斯,提出中国希望与俄国媾和,但是条件可以慢慢来谈。拉姆斯知道尼古拉二世非常讨厌中国人,因此他不敢把杨儒来到圣彼得堡的消息告诉皇帝陛下,他尝试着向尼古拉二世询问是否能够与中国人谈条件,军事上我们得不到的,用谈判来获得。
尼古拉二世却说:“我非常了解曹跃这个人,他是一头饿狼,不懂谈判。”说着,他晃了晃手中的一本书,这是一本由俄国人翻译,日本人写的《曹跃百川传奇》,而日本人写这本书居然是根据中国人道听途说的故事汇合而成,很自然地,这本书写的不是曹跃,是中国百姓对曹跃的一种期望,所以将种种传奇的故事按在了曹跃身上。这本书上,日本人将曹跃视为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皇族后裔就不说了,更离谱的是将曹跃描述成为了罗宾汉一样的侠客。
第733章 中俄密谈
第734章 各让一步
日本人的这本《曹跃百川传奇》让尼古拉二世认为,曹跃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这种人是不会用谈判这种政治方式来达到目的的,对浪漫主义者来说,只有革命暴动鲜血才能达到目的——尼古拉眼中那个人不是曹跃,而是孙文同志。
在几天之后,俄国的国内和国外形式越加不利,甚至于有人竟然向正在剧院看天鹅湖的阿列克谢耶夫元帅扔炸弹,这已经是第二次对阿列克谢耶夫的刺杀了,尽管只是虚惊一场,可是给不管是阿列克谢耶夫还是尼古拉二世都给吓得够呛。这枚炸弹代表的不是对日俄前线的怨气,而是对俄国政府的怨气,尼古拉二世开始想着能否和平解决了,再加上英国方面提出,希望俄国撤出中亚的条件,尼古拉二世迫切地希望能够有一条捷径让他更好选额。
拉姆斯看准机会,立即向尼古拉二世提出,和中国政府重新谈判的建议。拉姆斯说,中国人的目的并不是要和我们死磕到底,而是想接着这次战争来削弱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以此来增加中央集权。
尼古拉二世反问道:“中国人到底想做什么?”
拉姆斯冷笑道:“我猜想中国的领袖曹跃,想用一场大胜,来为他谋朝篡国奠定基础,而至于和我们俄国死战到底,曹跃并没有这个心思。”
尼古拉二世恍然大悟,道:“原来中国参战的原因竟然是这个,我们先前都想错了。”
“对,中国人对我们没有领土要求,没有赔偿要求,他们只想要名声。自通商战争(即中国俗称的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中国清政府没有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国内民怨沸腾,再加上满清统治者本来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所以国内矛盾重重。”拉姆斯侃侃而谈道,“而如今曹跃作为汉人,担任中国的首相,他手下的近乎所有军官都支持他取代满清皇帝来担任新的皇帝,但是满清皇帝比汉人皇帝对汉人百姓还要好。在我们的记录中,满清皇帝是唯一一个向中国汉人百姓承诺,永远不增加税负的皇帝,而且这条永不加赋命令一直被执行到现在,所以中国汉人百姓尽管对皇帝外战失败而不满,却不想换上去一个爱加税的汉人皇帝。”
尼古拉二世大笑道:“非常可笑的一件事,异族皇帝统治不增加税负,主体民族统治却压榨中国百姓。”
“这也是一种统治方式吧,如果异族的统治方式不向主体民族百姓倾斜,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安安全全地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拉姆斯说道,随后又道:“陛下,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是,外战不断的战败使得中国国民信心全无,而此时曹跃的一场大胜,一定会让他的声誉上一个新的台阶。”
“也就是说,他才能有借口推翻满清自己担任皇帝?”尼古拉二世反问。
“是的。”拉姆斯道。
尼古拉二世想了想说:“所以,我们和中国人的谈判,以及中国人提出的条件,实际上都是狮子大张口,信口胡说的啦?”
拉姆斯笑道:“陛下,您为什么不让我们和中国人谈判呢,既然他们只是在胡说八道,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甚至利用曹跃的心理,来逼迫中国最终付出代价结束战争。”
尼古拉二世被他说中了,决定支持拉姆斯和杨儒的中俄秘密谈判。随后尼古拉二世叫来内务大臣维特、财政大臣普列维和御前大臣别佐伯拉佐夫一起商议,如果中国人不是像和俄国战争到底,夺回领土,那么俄国应该怎么做。
曾经的主战派大臣普列维如今也饱受财政赤字之苦,战争越打下去,俄国财政越是不利,他这个财政大臣迟早有一条会被尼古拉二世当做替罪羔羊给撤职,因此他支持和中国谈判。而且中国还扼守住北亚核心城市伊尔库斯克,又随时可以进军中亚,让俄国头疼至极。如果和中国战斗以谈判的方式终结,那么俄国就可以全力击败日本,随后掉头对付中国。
尼古拉二世大笑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未来对付中国?”
“是的。”普列维说,“这一场战争我们一定要获取一些利益,和日本的战争我们获取不到任何利益,土地或者钱财,反倒是攻打中国,我们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我们才能够用占领中国来平息国内的矛盾。”
“臣同意。”维特站出来说道,“我们并不是对中国人卑躬屈膝,而是麻痹他们,等到我们缓过来这一口气,我们再对付中国人。先前我们的判断有所失误,我们太不重视中国人了,没有想过中国的军队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有近百万现代军队,看来人口多的优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啊。四亿人口选出一百万人,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这样吧,我们先稳住中国再说。”尼古拉二世冷笑着作出决定。
随后,中俄之间的谈判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方面逐渐放宽了条件,俄国方面为了稳住中国也放宽了谈判条件,不过俄国人的最基本条件不变,领土一寸不让,金钱一分不赔。而中国也同样提出类似的条件,现在占领领土一寸不让,金钱一分不给。不过现在中国占领者俄国中亚伊尔库斯克,只要伊尔库斯克这个俄国的腰眼在中国手中,俄国就不可能有效控制远东。因此俄国的条件之一就是将伊尔库斯克和伊尔库斯克军火库还给俄国。
在这两个月之中,俄国不断派出军队向伊尔库斯克方向集结进攻,试图重新夺回,但是聂嘉在伊尔库斯克坐镇的情况下,俄国人的进攻每每被打得头破血流。俄军总参谋长哈基洛夫认为,因为中国人破坏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导致俄军丧失了机动性,因此俄军想要夺回伊尔库斯克,不得不一边修铁路一边进军,但是严寒之中的俄罗斯帝国,修建铁路非常困难。
内务大臣维特建议让******和罪犯们修建铁路,他们冻死累死也免得将来给俄国造成困扰,但是尼古拉二世仁慈之心居然在这个时候表现了,他说:“不管是******还是罪犯,他们都是我们俄罗斯的子民,都是精英,我们不能这么做。”于是他做出了这辈子最大的错误选择,征集工人前往亚洲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而不是用******和异见者,反倒是那些反对派们趁机在工人之中挑动,最终酿成了前线工人大起义,让俄军着实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
第734章 各让一步
第735章 辛洛归来
1904年11月5日,天津大沽口码头,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从爱德华兹号游轮上沿着客梯走了下来,在他身后站着一位身着洋装戴着面纱的神秘而美丽的夫人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的乖巧的小女孩,看上去就像是洋娃娃一样可爱。而在夫人左右身边分别站着四个身着西装的健壮洋人保镖,看上去年纪不大,都二十几岁的年纪而已。
这个中年人留着络腮胡,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大,可是他才32岁,正值生命之中的黄金年龄,他自信的一笑,对大姑口港熙熙攘攘的行人低声地自言自语道:“大清国,我辛洛回来了。”尽管辛洛在德国一面学习一面还要建立情报系统,并且受命于军情处与鹰扬卫的双重领导,不过他们显然都不会真正的干涉辛洛这个元老的一切发展,军情处欧洲司实际上是**于军情处的部门,不过现在辛洛回来了,军情处欧洲司没有强硬的头领了,则回归到听从指挥的行列中。
此时远处一排汽车中的一辆汽车门打开了,一个戴着墨镜歪着脑袋的男人,穿着棉服长褂,笑盈盈地走了过来,两人互相看到了彼此,哈哈大笑起来,走到一起来了一个男人之间的拥抱。
“石头,你看上去苍老不少。”辛洛笑道。
李宁不屑道:“阿洛你还说我,你看上去比我老多了。”
辛洛得意洋洋道:“我是故意这么化妆,要不然怎么震慑住欧洲那帮人。”
辛洛在中日俄开战的时候就将手头工作交给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随后乘坐英国人的船,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苏伊士运河,以至于比俄国人还要提前回到中国。而俄国人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反倒因为英国人的阻挠和破坏,以至于一路之上走走停停,走了半年还没有到中国。
李宁一挥手,几个下人连忙跑过来搬运行李,并带着他上了一辆小汽车。辛洛对身后的耿菊和小女孩说:“小菊,艾丽莎,你们先去下一辆车,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