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猎国-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和尚看上去五十来岁,干枯瘦小,身上的僧袍破旧得不行,除了正面光鲜外,后背还打了几个补丁。
陶悦一脸真诚地问:“请大师解签。”
“女施主求得是子孙后代福禄吧?”
陶悦害羞地低着头,不敢回答,曹跃代她说道:“是,求算一下,啥时候有孩子。”
那和尚爽朗一笑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顺应天命,随遇而安,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该不是你的,再怎么强求也不会是你的,小孩也是如此。不过女施主这一签是上上签,映照着您不久就会得偿所愿。”
“谢谢大师,谢谢大师。”陶悦忙道,恭敬地双手合十鞠了一躬。
曹跃正要走,那和尚说:“这位男施主就不抽一签吗?”
曹跃笑道:“大师,您不是说了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就算知道了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一切结果都有因,一切原因都有果,交善因结善果,交恶因结恶果。”
陶悦一脸崇拜地看着曹跃,没想到平日自说没什么文化的他,口中说出来的偈语却让人刮目相看。
“那施主你是交了善因,还是交了恶因呢?”和尚反问。
曹跃想了想,说:“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也许对一些人是善,对另一些人是恶,也许对一些人是恶,对另一些人是善,仅此而已。”
和尚说:“施主知道自己做的是善还是恶呢?”
“善恶真的那么明确?”曹跃反问,“我帮助一个垂死挣扎忍受无边伤痛的战友解脱,大师你说是善还是恶?”
和尚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施主,善恶自在你行,一念行善即为佛,一念行恶为罗刹。施主,好自珍重,好自珍重啊。”
“多谢大师良言。”曹跃还礼,带着陶悦走出庙门。
咚……
寺庙之中的钟声忽然被敲向了,只听得和尚远远地似乎自言自语地大声笑道:“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事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碍。”
曹跃知道这个老和尚应该是知晓自己的身份,而且老和尚佛法精深,应该是大福寺的主持或者长老这样的得道高僧,而他今天坐在门口,目的不是解签,而是劝诫。
劝阻自己过多杀戮。
作为一个军方出身的宰相,曹跃想要稳固自己的位置,必定会不断杀戮异己,从而使得清政府朝堂之上血雨腥风,老和尚让自己种善因得善果,而非种恶因得恶果,尤其是最后的一段《心经》,便是叮嘱自己,人生不应只沉浸在世俗的追求之中,还应该有更加高深的修行和心灵追求。
曹跃远远地看着老和尚,心说大师,让您失望了,我现在既不能停止杀戮,又不能不最求世俗。
色,在佛语之中并不是世俗的情与色,而是一种俗家俗事的生活,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并非后世俗人想象的那么暧昧和不堪,而是佛家的一种修行境界,在尘世修行,用俗事的生活需要真理的指点,而来追求生命的真谛,也需要尘世的修行来实现。
曹跃心说:“大师,就当我在修罗刹,罪孽深重吧。”
远远地听到有小和尚们在门口焦急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方丈圆寂了,方丈圆寂了……”
。。。
第435章 曹跃做说客
1900年9月8日,法国迫不及待地宣布中法之间战争停止,正式签署《庚子年中法停战友好备忘录》,并公开宣布中国清政府之前的过错不应该由本届政府来承担。
中法的停战备忘录之中,中国的赔偿金额极低,但是却给了法国在辽河出海口一片非常广宽的滩地做经济专区,从此之后俄国人便不能随意使用辽河出海口了,这使得俄国在东北的利益受到极大的影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过,中国政府会将法国搀和进入东北,这里本来就是俄国和日本的利益争夺地带,搀和进入法国之后,使得本地区更加复杂。
所以当得知法国在营口占据了3500亩的友好经济专区之后,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勃然大怒,要求俄国大使卡西尼斥责清政府,并下令给俄国远东军参谋扎,要求他加快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占领。并且为了惩罚中国,尼古拉二世要求他们全部占领,而不是原本计划之中的中东铁路眼线城市,这给俄国远东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十八万军队如果仅仅是占领中东铁路路线沿线城市的话,兵力绰绰有余,而尼古拉二世荒诞地要求占领整个东北,导致了俄国人不得不四处分兵把手,却又处处遭到袭击。
俄国公使卡西尼谨奉尼古拉二世的圣旨,在谈判之中指责宋育仁说:“你们这是在对俄罗斯帝国的挑衅!”
宋育仁也不甘示弱,站起来反问:“请问公使阁下,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谈判过程之中,俄国是否主动坐下来和谈?你们甚至都没有和谈,那么凭什么说是我们挑衅?我们双方正处于战争之中,你们射向我们的子弹,难道不是挑衅?”
卡西尼恼怒不已,拒绝与宋育仁继续谈判,并主动提出联军绝不能让步。
可惜诸国的让步使得八国联军以及十一国结束了联盟的关系,尤其是法国的退出更是使得八国联军如今只有俄国、德国、英国、美国、奥地利这五个国家。
1900年9月10日,俄国攻占了吉林省省会吉林城。
一天之后,即9月11日,美国国会终于经过数次讨论,正式作出决定,同意美国大使康格担任美方代表,即美国全权公使,正式洽谈有关中美停战条件。
与此同时,英国人依旧在于各国总理衙门艰苦地谈判着,英国人果然老谋深算,他们反倒不着急了,逐条逐条地争论着,双方常常吵得面红脖子粗。谈判团之中加入了唐致尧、唐国安两位留美归国高材生,也给谈判代表团增加了底气,于是更加激烈的争论每天都在各国总理衙门上演。
再仔细思考之后,曹跃决定说服阿列克谢耶夫,并与王宇、陈信、宋育仁、吴之英等人秘密磋商,如何能够说服阿列克谢耶夫。他们仔细研究起来阿列克谢耶夫的经历和习惯,并在研究的过程之中让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述也加入其中,成为他们智囊团的一员。李经述知道跟这曹跃必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的父亲老了,如果他不能出人头地,就要保住一个大腿。
李鸿章也明白这个道理,对亲儿子李经述暗暗投靠曹跃并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曹跃秘密前往北京顺义的战俘营里。在顺义的战俘营高级军官监狱套间里,曹跃见到了阿列克谢耶夫大公。
此时的阿列克谢耶夫瘦了一圈,简直看不出来他曾是一个两百公斤以上的胖子,现在的他只有原来体重的一半,不得不说其实将他关押在战俘营里,还真是一件对他来说的好事。
阿列克谢耶夫本人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性质的人,从他的出身到他的经历,折射着整个俄国的兴衰,阿列克谢耶夫作为俄国远东军司令,骄傲自大,扔下十八万远东远征军,而亲自率领一万俄国士兵登陆大沽口,妄图一战而定胜负。在历史他的冒险的确获胜了,但是出现了曹跃这支影响历史的蝴蝶之后,阿列克谢耶夫就要为自己的傲慢与自大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是惨重的,俄国前后一共投入了两万两千士兵,只有一千人逃走,七千人被俘,其余人全部战死在中国,手下军官中将战死一人,少将战死两人,如果不是手下阻止了佩图霍夫的话,战死的中将名单又将多了一位。
战俘营有三处,在北京城内有一处,在顺义有一处,另外一处在霸州,关押着七千名俄国战俘以及其他国家战俘、难民、传教士等总计一万八千人。通过这几天的和谈,意大利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瑞典人、日本人、英国人以及法国人陆续从战俘营中离开,他们有的依旧留了下来,有的则回到自己的国家。战俘营中依旧留下的是德国人、俄国人以及美国人。而奥地利人因为人少,奥地利特使何塞夫居然自己花钱将战俘营中的奥地利人给赎出去了,这使得何塞夫在奥地利皇帝心中位置更加重要了。
战俘营不是天堂,当然也不是地狱,战俘的待遇按照级别分法,阿列克谢耶夫因为归位沙皇俄国公爵,又是远东军司令,贵为元帅,享有单独的房间,甚至还有两个战俘服侍他,每天会有一小片肉提供,这里没有他习惯吃的面包,但每周会给他提供一杯烈酒。比起其他战俘每天只有二两饭和生水的待遇,阿列克谢耶夫的待遇简直好的太多了。
所以曹跃看到阿列克谢耶夫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比以前更健康更有精神的老头,曹跃不会俄语,他身边的翻译是刚刚投靠与他的李经述。由于李经述曾经在俄国担任领事参赞,所以他能够讲一口流利的俄语和法语。。
阿列克谢耶夫见到这位年轻得有一些过分的大个子中国人,心中产生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这个人就像是一只追逐猎物的狼王一样,眼神锐利,浑身充满着危险的味道。阿列克谢耶夫仔细观察着这个人,他有着异常高大的身材,强壮的身体,他的手背上有一条刀疤,看起来他上过战场,阿列克谢耶夫推测他杀过人,甚至不止一个。
这个年轻人是谁?
很快,阿列克谢耶夫就有了答案。
“这位是大清*机首辅大臣,曹跃曹中堂,其职务相当于贵国宰相。”李经述说道。
阿列克谢耶夫恍然大悟,这个人就是击败自己的血军统帅,当今大清国最有权势的人了,几个军官战俘曾经私下里在一起交流,认为这个年轻人是大清实际的皇帝,而大清表面的皇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很高兴见到你本人,宰相先生。”阿列克谢耶夫双手放在背后,站在曹跃面前,昂着头说道,尽管他是战俘,可是这个俄罗斯贵族依旧保持着俄罗斯人特有的桀骜不驯。
曹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我们一起吃个晚饭吧。”
“什么?”
“晚饭。”曹跃说,“西式晚饭。”
晚餐是意大利厨师准备的,意大利大餐在欧洲很有名,所有人都承认,意大利人从古罗马继承下来的唯一东西,就是美食了。
牛排,红酒,意大利面,蔬菜拼盘,面包甜点,意大利厨师甚至还烤了一个不是非常正宗的披萨做餐点。
李经述坐在圆桌的中间,曹跃和阿列克谢耶夫坐在两侧面对着面,餐桌上点着一排蜡烛,三个人低头吃了一会儿,阿列克谢耶夫忽然问:“难道你准备杀了我,给我最后一顿大餐吗?”
“不是。”曹跃笑道。
“战争已经结束?停战了?”阿列克谢耶夫又问。
曹跃摇了摇头。
“我非常疑惑,希望你能够告诉我答案,否则这顿饭我会吃得非常不开心。”阿列克谢耶夫放下刀叉说道。
曹跃也放下刀叉,笑着说:“其实我更喜欢用筷子吃饭,而不是刀叉餐具,在中国只有小孩子才用刀叉和勺子吃东西。”
李经述一面翻译,一面给两人倒上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