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8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河西走廊还是以佛教为主,不过王巨据斥候打探来的情报,得知有一部分绿绿侵袭过来了。
这可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即便未来会迁徙许多百姓,但莫忘记了,这一带回鹘人的比例远胜于清朝那时的比例。
可这些番僧哪里知道,一个个感谢万分,然后兴高采烈的回去。
天更冷了,一些河水浅的小河,都开始结起冰冻。
朝廷忽然派中使下来传诏,诏王巨火速进京述职。
进京述职,这很正常,不但今年,明年王巨可能还会进京述职,以便与朝廷沟通,王巨需要了解国家的情况,国家也需要了解西北的情况与王巨的计划。
不过琼娘提着茶壶诧异地问:“朱中使,这未免太早了吧。”
论述职,没有早晚之区别,问题是还要用王巨来搪塞契丹使者,但现在才是冬月初呢,并且又加了火速二字。
王巨摆了摆手,示意琼娘不要说话,他和声问道:“官家龙体还康健吧?”
“太保连连大捷,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官家龙体岂能不康健?”
赵顼还活着,就不会有十二道金牌故事发生了,也不是王巨多疑,西北这么大摊子,事儿很多,但让王巨最担心的还是赵顼的身体。赵顼平安无事,那么后方就不会发生什么妖蛾子,可赵顼若有事,后方就会有妖蛾子了。于是王巨说道:“那好,我们一道回京吧。”
一行人迅速回京城。
王巨刚到京城,就被赵顼请到宫中。
他被太监带到延和殿,在座的除了赵顼,还有几名宰相。其他大臣则没有了,因为下面很可能会谈一些机密的军务。
赵顼开门见山地问:“王卿,为何你让夏使带着那份国书进京?”
大伙儿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呢。
王巨道:“陛下,这事儿说起来有些长,让臣先从辽东说起。今年春天,那群女真人叛军膨胀到了近四万人,一鼓作气之下,拿下了咸州与银州,银州(铁岭)乃是整个辽南的重要门户。因此辽国发动了七八万大军堵截。两军相遇,女真人渐渐不敌。”
王巨对辽军战斗力的判断,主要就是来自这场战役。
“不过臣当时让彼岸挑选了几个略懂军事的过去观察,其中领首之人叫陆辉,他便向女真人献了一策,让他们大幅度地后撤,一直撤到了忽汗河的上游某条支流才停下。”
彼岸懂军事的人,这也好理解,彼岸同样在战斗,只是敌人的挡次比较低罢了。
其实不能这么想的,到了那边两块大陆上,敌人挡次也变得很高了。
“然后他用了臣当初在华池县的计策,但不同的是臣在青溪川用了九尸迎客,使得夏军惊惧,这才于青溪川扎营,由是臣的水攻之计得逞。陆辉却是直接让三千女真兵马,隔河相峙,强行将几万辽国主力军队阻止在河对面,然后掘开几十里外上游的堤坝,导致几万辽军差一点全军覆没。”
几万辽军几乎全军覆没,那三千女真战士同样也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那不是自家的孩子,怎么卖也不心痛。
“这一战过后,女真人反而迅速壮大起来,包括长白山部,回跋部,都有一些部族纷纷来投奔。因此辽国又集结了二十万军队,两路狙击。陆辉看到敌人势大,便授意女真人分出一部分兵力,顺着鸭绿江而下,正好鸭绿江东侧辽军兵力尽数抽调,由是迅速占领了辽国西岸的保州与开州,又让人用高丽语,冒充高丽国王王烋下的命令,诱惑对岸的高丽一部将士领兵替换了他们。随后他们从小道,撤向高丽的东海岸,借助海船又折了回去。”
先是吴楠等人从春天时就进入高丽,甚至来到鸭绿江附近,打探地形,以及各种情况,同时还得知有一个叫李秉真的高丽守将,十分勇猛,痛恨辽国,不过此人武力过人,却是一个肌肉发达,缺少脑汁的粗人。
缺口就是从他手上打开的。
但根源还是来自辽国,辽国环顾四下,茫茫然似乎没有对手,因此从高丽上一代国王王徽开始,又开始骚扰高丽,导致高丽人就象庆历年间宋军将士对西夏一样,心中又恨又怕,不是李秉真一个人。
当然,这些情况隔着一道大海,王巨是不知道了,否则他会下出更好的几步棋来。
它们被吴楠派人打听出来后,吴楠与陆辉便利用这个情况做了这些安排。之所以选择李秉真这名将领,一是他比较痛恨辽国,二是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容易上当。
不过整个过程根本不象王巨所说的这么简单,特别是从诱惑李秉真入彀起,可以说是步步惊心。
而且李秉真带着高丽兵马,交接了开远城后,撤回高丽难度同样不小,因为现在整个鸭绿江都被辽国控制,包括高丽东海岸线整个长白山地带,南到朝鲜兴南,都属于辽国的地盘,虽然这一片地形以山区为主,辽国仍派驻了一些哨所堡砦,因此不但要化整为零,瞒过高丽人的眼睛,还要瞒过辽国人的眼睛,才能慢慢潜到东海岸边,借助夜色,用小舟登上大船,再顺着东北风,返回密州与彼岸。
但彼岸的五千兵马王巨就没有讲了,否则又会让大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联想。
事实上宋朝斩时,在海边是没有天敌的,就包括倭国那边。
现在最富裕的国家,不是宋朝,而是倭国。
随着大批大批的木材与金银运到宋朝,倭国各种紧缺的商货,同样从宋朝源源不断地运过来,但在悄无声息间,倭国局部地区开始水土恶化了。
其实就算水土不恶化,没有海禁,那么就不会有沿海商贾的暗中勾结,倭寇同样不足以为害,到了真足以为害时,历史又不知道翻开怎样的新篇章了。
从这上面讲,也没有必要让宋朝君臣以后提心吊胆的。
赵顼道:“难怪……”
“难怪?”
“王卿,你先继续说下去。”
“辽东那边陆辉看到敌人势大,继续指导着这些女真人,利用李继迁的那种战术,加上辽东深处大山黑水,地广人稀,与辽国大军展开了游击战。”
“游击战?”范纯仁不解地问。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也就是利用地形上的优势,想办法避开敌人的主力军队,不停地骚扰其后方与其供给,或者看到敌人的小股军队,聚集优势力量,将其歼灭。甚至到了关健时候,还可以假投降,等到敌人主力军队走后再度叛乱。要知道整个辽东深处面积很大的,肯定不止就这四五万丁壮,也有许多部族并没有参加叛乱。这样反复的诈降之下,辽国军队就会产生误判,将一些没有反叛的部族也镇压下去,一些真投降的部族壮士处死,那么反叛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辽国这次派来的几员主将似乎皆有些能力,但因为这条措施,拖到秋后还没有将叛乱肃清。”
几千彼岸军队撤离后,陆辉与几十名主将并没有撤退,但他们夹杂在庞大的叛军中,也不显眼,如果真危险时,人少,也好逃跑。那边还有一个不冻港呢,一艘小船就逃了出来。
后面的这些消息,是王巨进京半路上,吴楠他们派人送过来的。
“这样能拖到明年了?”
“臣也不是很清楚,女真人不怕冷,辽国人也不怕冷,特别是因为战争,严重地伤害了农耕畜牧,到冬天则很困难了。”
王巨叹了一口气,有完颜阿骨打与没有完颜阿骨打终是两样的。
“但不管怎么说,今年辽国受了重创。所以当时刘昌祚将这份国书送到臣手中,臣的傔客韩韫说,立即将夏使带着这份国书扭送出境。不过臣没有答应。毕竟今年西夏困窘到了极点,我朝又占领了银州,但当时臣为了迷惑辽国,对辽使说臣去西北整顿边防,顺便会教训西夏,非是灭西夏,以便赢来宝贵的时间。如果这样的国书都被臣扭送出境,臣的用意也就分明了。”
“你是说同意议和?”
“正是。”
“同意议和后又用兵……”范纯仁道。
“范公,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内圣外王,何谓圣道王道?对内部要仁爱,对外部则是要平,要伐,要凶狠,要无所不用其极。至于承诺,也不能不遵守,但关健看对什么人来遵守,西夏对我朝遵守了盟约?即便辽国要好一点,还将三十万变成了五十万,友情的岁币变成了屈辱的岁纳,河东那边又勒索了七百里走了。其实和平是国家强大生生打出来的,自古以来,从没有过盟约能换来真正的和平,相反,聪明人会用盟约迷惑敌人,束住敌人的手脚。只有愚蠢的人才会用盟约将自己手脚捆住。我说一个例子,唐太宗是不是一位明君?唐太宗与突利在渭水河畔结为盟友,但最后唐太宗是如何对待这位盟友的?为什么我与文公他们屡屡发生冲突,正是这种理念的不合。我说的爱民,是爱所有的民,文公眼中的民,则只有士大夫。然张角兄弟是士大夫吗,陈胜吴广是士大夫吗,黄巢是士大夫吗?然后我的想法是内圣外王,要将国内所有百姓尽量变得富裕,强壮自身,对外部要凶狠。文公却是将宋朝往内王外圣上引,对待士大夫仁爱,对待敌人仁爱,对待平民百姓则要凶狠,明是儒臣,却做了儒家相反的事情……”
特别到了清朝,宁赠友邦,不赠家奴。
而且这种思想甚至影响到了****,许多人头上的辨子摘掉了,心中的辨子仍没有摘掉,更有过份者,不孕就不孕吧,无论是借种或是代孕,****有多少人哪,居然用倭国人代孕,并且是花重金请倭国人代孕,贱到这一步!
“陛下,而且臣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本来梁乙逋这次谋划很好,我朝不同意议和,会让西夏境内各部族百姓同仇敌忾,还会赢来辽国人的帮助。”
“辽国人的帮助?”赵顼讶然。
如果王巨所说全是真的,辽国这次损失很惨重的,前面两次,最少让女真人折腾了近十万大军,现在仍有二十万大军陷在辽东,如何相助西夏?
“辽国是全民皆兵,当然了,这不可能的,不会若真是想帮助,即便二十万大军陷在辽东,还会抽出许多兵马。”王巨简单地解释了一句。史上辽国第一次出动十万大军镇压完颜阿骨打失败,辽国接着又出动了七十万兵马。当然,但这也是辽国极限了,所以七十万兵马大败后,辽国没有什么兵力了,迅速亡国。因此王巨说了这么一句,如果辽国真的同意援救西夏,想抽调出十几万兵马还是有可能的。
“辽军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强大,但也不是那么弱小,如果两面开战,会有一些变数。现在依然是臣原先的策略,先行继续将辽国稳住,再迅速平灭西夏,那时辽国即便出兵,臣也不惧哉。但在这短短数月内,最好不要有意外发生,现在西夏派使来议和,我朝也同意了议和,议和了,也更好地将辽国迷惑了,说不定他们为了将辽东尽快解决,到了开春之时,还会发出更多的兵力。那样,西北可定矣。”
赵顼踱了几步,王巨虽然说得有道理,但不管怎么说,已经同意了和平,却立即反悔,这种事赵顼还是做不来的。
“陛下,也勿用担心,臣之所以有这个选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次梁乙逋多画了一条尾巴。”
“画蛇添足?”
“嗯,本来这次梁乙逋策略还是不错的,我朝不同意议和不妥,同意议和,臣还有一年半时光,就去了彼岸,那么西夏便会赢来重要的喘息时间,以后又能卷土重来了。但他写了这份国书后,又暗中派了间谍潜入我朝边境,到处扬言,说臣的军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