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兵器谱-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也就是说,七十万军队,照一家五口计,就有三百五十万人。
三百五十万,一个庞大的数字,除去老弱,可以干活的人不下两百万,会产生多大的收获?只要想想就能想得到。
“王枢密,你还坚持以步制骑么?”吴骥把王韶的吃惊样儿看在眼里,问询一句。
“惭愧!惭愧!”王韶自嘲一笑,道:“要不是与兄弟深谈,也不会如此想。朝中那么大臣,却无一人如此想啊,可叹!这事,容我好好想想,然后,我们两兄弟一起上奏官家,请求官家圣裁。”
吴骥说服王韶,也有这意思。虽说宋神宗对他很是信任,可是,还远远没有达到能让宋神宗改变数十年策略的程度,若是拉上王韶,就可以一试了。虽然不一定能成功,至少可以试了。
这事不解决,宋朝要想强军,要想灭掉辽国和西夏,完全真正的统一大业,那是在做梦,这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 '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六章以战养战
王韶是宋神宗倚重的大将,他的话很有份量,一听这话,吴骥不由得大喜过望。然而,只听王韶紧接着道:“吴兄弟,可是,这事太大,官家会不会听从还未可知,你也不要太过奢望了。”
为了省钱,宋朝不是走精兵之路,而是实行“以步制骑”的策略,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上自皇帝,下至寻常兵士,都是如此想的,要想改变,难如登天。
听了他的话,吴骥有些无奈,摇了摇头道:“如此明显的事儿,还不能实行?”
“吴兄弟,没给你说,这策略实行了数十上百年,哪有那么容易解决。”王韶右手在吴骥肩上拍拍,道:“不说别人,就是为兄我,要不是听了吴兄弟的话,也不会转过这弯来。你要知晓,要让犟驴转弯是何等的不容易,更别说,本朝是重文轻武,统兵者多不知兵,他们只会抢功冒功。”
这是宋朝的现实问题,吴骥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吴兄弟,也未必没有机会。”王韶在吴骥肩头不住拍着,道:“吴兄弟,你手中就握了一个机会,得好好用用。”
“我有机会?”吴骥有些意外,不明所以。
“是啊!”王韶非常肯定的点头,道:“官家准允吴兄弟便宜行事,你可以好好利用这点便利。只要吴兄弟干得有声有sè,用胜仗来说服人,为兄想就有机会了。”
事实胜于雄辩,若是吴骥在边关打了一系列的胜仗,到那时,宋朝就不得不重新审很多问题了。到那时,吴骥再提出走精兵之路,很有可能会成功。
“不错,这真的是个机会。”吴骥重重点头,很是振奋。若因此而推动宋朝的军事改革,使得宋朝的实力大增,最后灭了辽国和西夏,完成华夏的统一,那是无上荣耀。
“吴兄弟,为兄我还得提醒你一句,要想言事,要想改进大宋之军,你就要建立功勋,要在朝中说话有份量。只要这样,才有可能成功。”王韶打量着吴骥,眼中光芒闪烁,感慨不已道:“吴兄弟,这些年来,为兄也想改变军队,可是,为兄一个人势单力簿,虽然有些份量,却还远远不够。若是吴兄弟的份量大增的话,那么,我们兄弟二人联手,一定能改变。”
王韶是一员名将,可是,仍是免不了给掣肘的通病。若是吴骥再成长起来,两人联手,其实力就会大增,再来进行改革,很有可能成功。一旦军队改革成功的话,就可以破辽灭夏,完成统一也不是问题了。
“吴兄弟,对西夏之战就要进行了,只等北边平静。你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建功,要名声大起。到了对西夏之战时,争取领一支军,独挡一面。到那时,你就可以放开手脚,好好的大干一场。”吴骥抚着自己的额头,道:“只要在西夏建立大功,你在朝中的地位就会猛增,到那时,你再来说话,没人敢不听。”
没有实力,没有权力,再大的雄心都是空谈。唯有份量足够,说话才会有人听,这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吴骥不住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在北地好好的打几仗。”
“呵呵!”王韶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吴兄弟,为兄看好你。你放心,你要甚么我给甚么,只要你在这里打出名堂来。”
宋朝积弱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并不是说没有人不想改变,相反的,很多人想改变,象范仲淹、包拯、寇准、王安石、吕惠卿、前半生的蔡京。因为多种原因,最终没有改变成功,这才使得宋朝积弱。
宋神宗给了吴骥便宜行事的权力,吴骥就可以临机决断,已经方便了许多。再有王韶的支持,这事要做起来就方便多了,吴骥大是振奋,信心十足:“王枢密,你就等着吧,我会尽力的。”
当即,吴骥把齐大保找来,要齐大保派人打探消息,寻找下手的目标。一听说要准备对辽国动手,齐大保大是欢喜,拍着xiōng脯保证,他一定把齐云社的力量动用起来,一定要找一只肥羊。
看着吴骥说干就干,王韶不由得有些好笑,道:“吴兄弟,你还真是,说动手就动手,一点时间也不担搁。”
“有甚好担搁的,既然想干,就立即动手。”吴骥右手朝正在训练的归信军一指,道:“如今,我手中有五千人,全是精锐,就是面对三两万辽军也不用怕。虽说西兵才来,还没有训练成功,可原先的归信军却是训练好了的,他们随时可以奔赴战场,何必让他们歇着呢?”
“哈哈!”王韶大笑起来,很是畅快,道:“你还真是会利用,不浪费一点时间,与你在战场上一个样。哦,对了,吴兄弟,你准备怎生打?”
“至于打法,到时再说,眼下说不上。不过,我的策略是,能打则能,不能打就走,决不做亏本买卖。”吴骥mō了mō下巴,嘿嘿一笑,有些yīn险。
“我看你的笑容,怎么看怎么有些象狐狸。”王韶打量着吴骥,有些感觉不妙。
“我是想,我们不单单是打,还要来个顺手牵羊,把辽国的口众、财物能弄走的全弄走,不给辽狗留下任何东西。若是没有好东西,连地皮都要刮一层走!”吴骥眼中厉芒一闪。
“你……”王韶更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你这是用辽狗的办法对付辽狗。辽狗打草谷,就是这么干的,对大宋的破坏很严重,不知道有多少大宋百姓死于非命。”
“我这是以战养战,不是跟辽狗学。”吴骥说得很直白。
“以战养战?”对这新鲜说法,王韶头一遭听到,细细一品味,大是赞赏:“好说法!唯有如此,才能越战越强,不然的话,会越战越弱。”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不过,吴兄弟,我要提醒你一句。这里是燕云之地,不是辽狗的地方,这里住的是汉人,不是契丹人,你这方法不能适用。”
自从石敬瑭卖国,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这里的汉人也就成了弃民,虽然抗争不息,最终却是没能回归,这主要是因为宋朝无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即使这样,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汉人仍是认同宋朝,认为宋朝才是正统。
若在这里实行以战养战之策,就会让这里的汉人失望,会让他们不满,会把他们推到辽国怀里,得不偿失的。
“就算如此,也不是不可以。”吴骥笑笑,道:“对这事,我们要区别对待。一百多年过去了,燕云百姓虽然仍是认可大宋为正统,却不是全部。肯定有很多汉人甘心为辽狗卖命,对他们,何必手软?”
王韶眉头一挑,有些惊讶,打量着吴骥,笑道:“没看出,吴兄弟还有这等眼光。”
两人接着进行商议,把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商量妥当。不得不说,王韶对燕云之地的情形很了解,他提供的情况,有好多吴骥都不了解。不仅吴骥不了解,就是齐大保都不知道,应该是宋朝打探到的秘密。
有了王韶提供的情报,吴骥对纵横燕云之地更有把握了。
要找一只肥羊,需要huā费不少时间,尽管齐云社的实力不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吴骥只有耐心等待。
在这期间,王韶留在归信,参观归信军的训练,不时指点。他是大行家,他的眼光独到,他的指点很有益处,吴骥是欣然接受。当然,王韶的指点只能是在细节上,对于大方向,已经确定了,没法更改的。
有了王韶的精心指点,归信军的战术战法不断完善,这让吴骥很是欢喜。一支军队的战术战法,需要不断改进,需要在实战中进行检验。而归信军初成,不具备这种条件,若无王韶的指点,会需要很长时间。
王韶在归信呆了五天,这才离去。在这期间,他是越来越欢喜,把吴骥一夸再夸,夸得跟huā儿一样。随着他对归信军的了解加深,对归信军越来越有信心了,由不得他不夸。
这天,吴骥正在训练,只见齐大保兴冲冲的赶来,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吴骥心念一动,知道肥羊有了。
果然,齐大保一到近前,就乐呵呵的道:“吴都指挥,有肥羊了!”
“走,屋里去说。”吴骥手一挥,和皇甫嵩一道进了屋,齐大保跟着进来。
不容问话,齐大保就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给吴骥介绍起来:“吴都指挥,经过齐云社好汉打探,在我们附近有十来个目标可以下手。这里,这里,这里,辽狗并不多,只有数百人,要想下手的话,没有一点问题。离归信不远,弟兄们可以来去自如。”
接着,他就详细介绍起情形,这里的兵力配置,辽军驻防情形一一道来,很是详尽。
他说得很详尽,皇甫嵩很是振奋,一双眼睛直放光:“这么多肥羊,一定要吃个饱。”
十来个目标,要是给归信军干掉的话,积少成多,也有好几千辽军,收获一定很丰厚,着实让人兴奋。
可是,吴骥却不满足,摇头道:“我们这是第一次出击,辽国想不到,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有了这次,辽狗就会防备,就没有机会了。”
这话绝对有理,皇甫嵩不住点头。
“大的?吴都指挥,还有一个目标,很大,这里,辽狗养了一万多两万匹战马!”齐大保右手重重敲在地图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今天有事,就一章。
' '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七章大干一票
齐大保红光满面,兴奋无已,仿佛打了鸡血似的,似在歌唱:“若我们把这地方拿下来,我们就有了不少战马。”
宋朝缺少战马,若是能缴获万多两万匹战马,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会引起轰动。一提起这事,不仅齐大保兴奋,就是皇甫嵩也是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满眼的小星星,右手紧握成拳,大声叫好:“好!好!好!这次,我们一定要干一票大的!”
契丹人虽是游牧民族,掌握了半个大漠,拥有很多战马,按理说不需要把战马集中在燕云之地。主要是因为,燕云之地是农耕地区,这里产马不多,是以,辽国在燕云之地会设一些马场,用来储备战马。
燕云之地与宋朝接壤,是两国战争最为jī烈之地,做好各种战争准备,这是必然的。
“嗯!”要是能干掉这个马场的话,好处多多,吴骥眉头一挑,问道:“路线查明了?这里离我们归信有些远,一千多里路了,其中大部分要在辽国境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