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贤德妃 >

第210章

贤德妃-第210章

小说: 贤德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穑俊�
  众将领彼此相看,都有惊讶跟惶恐之色。
  泰儿又问黄将军道:“还是说,父皇留你们驻扎京师,保卫京师,是委屈了你们?父皇把最重要的职责交给你们,你为什么不尽忠职守,反而还在这里叫嚣吵闹,等父皇回来,你们如何向父皇交代,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自称是父皇的心腹屯兵?”
  黄将军给质问的脸上通红,也不顾身着甲胄,艰难地跪在地上:“末将失职,请太子宽恕。”
  其他将领们也纷纷跪地:“是末将们糊涂,请太子宽恕。”
  一片沉默中,有一名将领又小声问道:“可是殿下,镇抚司的那具尸首,却又是怎么回事?”
  泰儿道:“你可见过那尸首了?”
  “末将没有见过。”那将领苦笑。
  泰儿道:“你没有见过,怎么就怀疑是父皇?”
  “这……是别人传说的。说是那尸首很像是皇上。”
  “你跟随父皇多久了?”
  “末将、末将跟随皇上不久。”
  其他将领自然知道,此人是在雁北军回调京城的时候,才转职入军的,严格说来并不算是赵宗冕的嫡系。
  “我就知道,”泰儿冷笑道:“怪不得你这样糊涂,父皇何等英明神武,无所不能,又怎会悄无声息而亡,可见你并不是忠于父皇,也不知他的为人性子,反而一心盼着他出事!因此才听了一点流言就如此蠢动。”
  其他将领尽数诧异,有人突然想到,起初的确是此人有意跟大家说起对于皇帝出京的怀疑,以及镇抚司的尸首的。
  将领们惊疑之时,关潜手按刀柄,道:“镇抚司早就察觉有人在军中窜动,挑唆生事,想必就是阁下了?”
  那将官脸色发青,唯唯诺诺道:“末将、实属冤枉……并无此事。”
  众将领中有跟他交好的,正欲为其说话,这将官突然跃起,竟拔出腰间佩刀,向着泰儿扑了过来。
  不料人才跃起,胸口便给一脚踹中,原来是顾恒早有防备,旋身一踹,将人撂倒。
  那人向后尚未坠地,关潜早就拔刀出鞘。
  刀锋凛冽,往前一步抵在之人颈间:“果然自己跳出来了,说,是谁指使你的!”
  那人脸色发青,突然咬牙往前一撞,脖颈给刀锋刺破,鲜血迸溅。
  顾恒本要挡住泰儿视线,可泰儿却只冷冷地望着那人自戕,小脸上一片冷肃。
  在场众将领见状,已经霍然醒悟自己是中了贼子的挑拨离间计了,瞬间心头冰冷,个个惊悸。
  黄将军额头有汗流下,率先卸去铠甲,磕头道:“末将等痴愚,不知此人包藏祸心,竟几乎中了贼人的挑唆计策。”
  泰儿走前两步,冷道:“最近京内的确有些不太平,母后被那些流言所扰,都气病了。我如今只恨自己不能快些长大,好为父皇母后分忧,但是你们呢?都是父皇最信任的部属,却想在这时候给他添加烦恼吗?”
  众将领也都悚然俯首:“末将等知错。”
  泰儿又道:“幸好现在并没有闹出别的事来,黄将军,从今日起你要严加统军,查查看还有谁在军中挑唆,传播流言,这种居心叵测想浑水摸鱼的人才是真正该杀的,你们各位也都自省,严查,不管是谁,一旦查明,即刻当作煽动人心图谋不轨,杀无赦!都听清楚了吗!”
  “末将等谨遵太子口谕。”齐刷刷地应答。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三只小天使:鱼儿,kikiathena扔了两个地雷杰扔了1个地雷
  灰常难写,更新迟了些哈,么么哒~
  泰鹅:哼,本鹅不发威,岂不是白叫战斗鹅了翅膀:太子好棒,抱住太子腿
  节选一个小天使写得小剧场~
  网友:鹿过 评论: 《贤德妃》 打分:2 发表时间:2018…08…24 23:28:47· 所评章节:197
  顾恒:你们知道那个饭圆吗!还不是娶了太后成了新君后爹!什么乱了纲法,有前人开启模式,好比先有荔枝武后,后有霓裳长恨。
  关潜:谢谢你提醒,既然我已是鳏夫,配寡居太后岂不正好,顾大人,请记得您马上要当爹啦,您请回!
  苏三:我果然是正人君子,断了不该有的念头好好过日子。
  赵魔王:我怎么突然咂摸出“狗屠多仗义,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好处来了,请各位向读书人学习!
  注:饭圆是指范垣啦,《满床笏》里的琉璃太后的垣哥~


第199章 0825二更
  其实驻京雁北军的将领们对于那些“流言”, 多也是半信半疑。
  只不过他们多数都是赵宗冕的死忠, 更加听不得有关他不好的消息,近来京城里的流言风声鹤唳,弄得人心浮动无法安稳,再加上有心人左右挑唆,是以才有些坐不住了。
  关潜毕竟曾经是去过雁北的, 且也是雁北军的一员,他们并不十分针对。
  只忌惮顾恒是个棘手的人物, 令人疑虑重重。
  如今泰儿亲临大营, 关潜随行,所做所说,一能抚慰人心, 二又恩威并用,虽然是个年幼的小孩子, 却如此智慧聪明, 不愧是他们所拥戴的帝王之子。
  本来这些将领们还担心西闲一介妇人, 泰儿一个小娃, 如果顾恒等有什么异心, 很容易将他们妇孺玩弄于股掌之上,如今看来, 这份担心却是多余的。
  而这趟大营之行,也确认了顾恒关潜的行事都是围绕泰儿,并不存在什么瞒天过海挟幼主号令群雄的忧虑。
  于是众人拜服,关潜又格外交代了几句, 不过是大家勠力同心,安定京城等话,黄将军跟几位亲信将领,亲自送了泰儿跟关潜顾恒出了大营。
  目送关潜顾恒簇拥着泰儿去了,黄将军捋着胡须含笑说道:“有此幼主,老夫的心也能安稳了。”
  身边众人笑道:“可不是吗?太子越发出息了,将来定然是个有道明君。”
  又有说:“到底是皇上的血脉,年纪小小便这般精明强干,我等都为之汗颜。”
  黄将军却又皱眉,回头道:“没想到秦偏将居然是包藏祸心之人,雁北军的忠义差点毁在他手里,各位回去后务必自省,严查各自麾下,若还有鼓惑人心散播谣言的,军杖伺候。”
  又环顾众人:“太子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皇上把卫戍京师的职责放在我们身上,我们更需兢兢业业,万不可辜负皇上所托,太子嘉勉才是。”
  众将领齐齐躬身领命。
  ***
  自从小江子随着泰儿出宫,西闲便再也无法静卧。
  她的风寒尚未痊愈,时不时还会咳嗽几声,却仍撑着起身,在殿门处张望等候。
  阿照扶着她问道:“娘娘既然不放心,做什么又要让太子跟着小公爷他们同去?”
  西闲掩住眼中隐忧,低声道:“你不懂。雁北军中的将领,都是跟随皇上……身经百战的,他们未必会服气潜儿,也一定……咳,会针对顾恒,皇上不在京内,能压住这些人的,只有、只……”
  阿照忙道:“奴婢明白了,只有太子才能压得住他们。可是,太子他毕竟年纪还小呢。”
  西闲看她面上有忧虑之色,便一笑道:“别担心,泰儿年纪虽小,可他、从小经历了太多事,他是皇长子,又是太子,如今皇上不在,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阿照眼圈微红:“娘娘……您辛苦了。”
  又道:“前些日子,奴婢听娘娘教导太子,让太子去认雁北军中的将领们,莫不是也是为了给太子打下基础吗?”
  西闲笑笑:“是呀。幸而泰儿听话。”
  早在先前听关潜说起雁北军中似乎有异动,西闲便开始留意,时不时询问泰儿有关雁北军驻军之事。
  幸而先前赵宗冕很喜欢带泰儿去亲近那些部属,泰儿记忆力又极佳,一来二去,对其中几个将领分外熟悉,只是有的毕竟记不住姓名。
  西闲便命关潜把雁北军的驻军名册拿来,又叫兵部一位参事负责跟泰儿解说驻军中各军官任何职位,是什么脾气,有无家小等等,最要紧是一眼看到就能认出是谁,乃至叫出对方的名字。
  泰儿甚是乖巧,西闲既然吩咐了,他便尽心去学,加上原本就聪慧过人,认清那些将领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虽然万事俱备,但西闲却也无法笃定,今日泰儿这一去便能万事顺遂。
  西闲从小尤疼泰儿,以她为人母之心,本不肯让泰儿轻易涉险,可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却不得不为。
  阿照在旁望着西闲凝眸出神的样子,本想问问她赵宗冕到底如何,话到嘴边,却又强行忍住。
  虽然西闲跟顾恒等并没有对阿照说起赵宗冕离京的真相,但阿照旁观西闲种种内敛情绪,自然也会猜到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
  但她却也毫无办法,只能尽心伺候,间或祈祷皇帝尽早平安归来罢了。
  直到外间的内侍欢天喜地地叫道:“回来了回来了!是小公爷陪着太子殿下!”
  西闲目光一亮。
  甘露宫门口,一大一小两人出现,泰儿抬头见西闲在殿门口站着,便松开关潜的手,拔腿跑了过来:“母后!”
  西闲见泰儿好端端地,却不敢放心,只又留意打量关潜的脸色,却见他面上带着笃然赞许的笑。
  看到关潜的表情,西闲便知道泰儿并没有叫人失望。
  此刻正泰儿也跑了过来,西闲俯身将他抱入怀中,故意问道:“怎么样啊,终于让你单独去了一趟大营,没有你父皇跟着,可会害怕吗?”
  泰儿在外头还完全是一副太子殿下的尊贵威仪,到了西闲跟前,便一头扑在怀中撒娇:“泰儿一点也不怕,母后不信就问哥哥,黄将军宋参将那些人,都听泰儿的话。”
  西闲鼻子竟微酸。
  此刻关潜也走上台阶,笑道:“今日多亏娘娘有先见之明,命太子殿下跟我们同行,更多亏了殿下临危不乱,能撑得住局面,不然的话,面对那些虎狼之将,事情哪里这么容易就能解决?”
  西闲宠溺地抚着泰儿细嫩的脸庞,道:“潜儿别只顾夸他,这不过是群策群力、大家伙儿的功劳,泰儿听见了吗?可不许自得,要知道孤掌难鸣,单丝不线的道理。”
  “嗯,泰儿明白,”泰儿抱着西闲的腿,这会儿却宛如一个真正的小孩子了,稚嫩的嗓子拖长了音调道:“我都听母后的。”
  西闲起身,看了一眼关潜身侧:“怎么不见顾统领呢?”
  关潜道:“勤政殿那边,苏三爷他们还在等着,顾统领怕他们着急,便先去告诉了。”
  ***
  且说关潜顺利将泰儿送回了甘露宫,因念他辛苦,便让他跟林翼留在甘露宫,陪着西闲跟承吉承祥两个玩耍。
  关潜自己则回到勤政殿,门口内侍迎着,说顾恒跟苏霁卿两人在内。
  雁北军的异动向来是关潜的心腹大患,如今终于解决了,很有扬眉吐气之感。
  他虽知道顾恒大概把泰儿那小子所做都告诉苏霁卿了,但却仍忍不住想亲自再宣扬一遍,当即迫不及待地要推门而入。
  不料手才推向门扇,便听到里头苏霁卿道:“这会儿京内更是少不得顾大人,我不赞成你此刻离京。”
  关潜一惊,手几乎缩了回来,但门已经给推开,他只得迈步入内。
  里头,旁侧的黄花梨大圈椅里,顾恒坐着,苏霁卿则站在他身旁,微微俯身,仿佛在劝说什么。
  见关潜回来,苏霁卿才又站直身子,只是眉头仍是微皱。
  顾恒却自始至终,并未抬头。
  关潜走到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