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炮火1906 >

第188章

炮火1906-第188章

小说: 炮火19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在黑龙江的功绩可不是说说的,吉林就在旁边,陈绍常家到吉林一年多,自然是多有了解的。
    陈绍常也怕他夫人的急切,吓到了李安生,连忙不断地岔开话题,省得她盘问李安生十八代祖宗履历,借故将她打发了出去。
    李安生自然是乐得如此,对他生出无限感jī,这位夫人的磨人功夫可不是盖的。
    好不容易硬着头皮,撑到了装醉遁逃,才落了个清净。
    不过他晚上仍然打起jīng神,生怕发生点什么nv鬼惨叫之类的故事,一不xiǎo心粘上个nv的逃都逃不掉。
    第二天一早,顶着俩熊猫眼的李安生就向陈绍常告辞,赶紧扯路。
    这一行在奉天也好,在吉林府也好,都是那么的哭笑不得,也真是异数。
    强打起jīng神,又开始了他转头转到晕的转车,从吉林府到长chūn,又从长chūn到哈尔滨。
    这是他第二次到哈尔滨,不过上次直接就转了火车,也没有机会在这个繁华的大商埠浏览一番。
    火车站倒是与后世不同,这个火车站可是极为庞大的,可惜到了后世已经面目全非,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滨江关道虽然一直没有出成绩,但是在哈尔滨这样的繁华地方,还是显得颇为气派。
    原先的那帮官员列队欢迎,也让他感到了一丝的官威。
    在黑龙江的时候,别说他厌烦这个,就连程德全也不喜欢这一套,所以在黑龙江谁都没有官威。
    这么一出,倒是让李安生有些吃不消,不过他也不是官场菜鸟,既然你们想摆谱,那哥就摆给你们看好了。
    自从知道要来哈尔滨之后,他就好好的收集了一下关于哈尔滨的情报,这个世上恐怕除了他,也没有别人能对哈尔滨的现状知道得如此清楚。
    这些迎接的官员中有一半是庸才蠢蛋,只知道捞油水的家伙,真正有用的官员也有,只是却给排挤着。
    都想着要讨好勾结老máo子捞好处捞油水,哪里能真正做事,心都向着老máo子。
    对于这些被买通的汉jiān们,李安生是不打算放过的,冷眼看着那些热情洋溢的官吏与买办们,他不动声sè。
    不是他要摆谱,实际上,他一开始就打算下狠手死手,自然没必要去虚与委蛇。
    他也不怕因为从一开始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而遭到抵制,被架空之类,他准备用铁血手段野蛮的犁清。
    他本来就不打算在这里长久任职,自然不用顾及什么,也不用去理会什么官场惯例。
    一位点头哈腰的xiǎo吏讨好的说道:“大人,夫人已经安顿好了,只是仆人少了些,是否需要临时聘用些来。”
    “夫人?”李安生有些mō不着头脑。
    梅宝聪从衙署中奔出来,笑嘻嘻的说道:“你来的可这么急,我估mō着还有一会工夫呢。依云已经在后宅安歇了,我打算替她再找两个得用的丫头,人生地不熟,故而拜托了这位先生。”
    那位拍马屁的吏员立即点头哈腰,表示不敢受梅宝聪的道谢。
    梅依云的确需要丫头,本来在梅家时有几个,也有带到嫩江去的,后来因为回京“奔她伯父梅涛远的丧”,都遣散了,打算在京城还用那几个老的,谁知道有着变故,在京城的都留在那没带出来,也算是和梅家彻底划清了界线。
    李安生给梅宝聪这一手打得有些措不及防,先前被梅宝聪威胁,说是妹妹婚姻bō折都是因他而起,如今又名节有损,让他抱也抱过,mō也mō过,居然是百口莫辩。
    如今这一出,后宅是给他占了,难办了。
第二百零八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1)
    第二百零八章新官上任三把火(1)
    梅宝聪居然趁着李安生还没赴任,抢先安排了一切,真是让李安生哭笑不得。
    这叫什么一出嘛,他还没娶梅依云过mén呢,这家伙其不可耐的将内宅占了,让他很是进退两难。
    好在衙署足够的大,他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容身,总之是不能跟梅依云一起呆在内宅,要不然,梅依云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夫人一叫,那可就真要变成夫人了。他还没有搞定杨yù容呢,哪里敢自作主张。
    梅宝聪顿时发急了,他好不容易才办妥了这些,就是为了先下手为强,要不然只怕妹妹只能做xiǎo的命,他何尝不知道李安生之前对杨yù容的倾心。
    滨江关道衙署建是去年九月的时候建成盗匪,很是huā了好几万两银子,可见这个衙mén也是流油的衙mén。
    与哈尔滨遍地都是的老máo子尖顶建筑不同,关道是中国传统式建筑与北方地方建筑的hún合体,规模庞大,气势巍然,占地面积两万八千余平方米,遵循封建礼仪,呈对称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寝。
    当然,这个后寝暂时给梅宝聪与梅依云占了。
    梅宝聪大摇大摆的找上来,说是李安生的大舅哥,直接要求住到内宅去,居然没有人敢多问半个字,谁不知道京城梅家在黑龙江风生水起呢。
    反正一众官员见李安生果然与梅宝聪热络非常,看来内宅中那位还真是李安生没过mén的夫人,许多人都在思量着,是不是赶紧送点礼什么。
    只是他们并不清楚,已经有几个胆子大的,通过梅家带来的下人进行了行贿,各种珍贵礼物价值上万两银子,在梅依云的房中堆了一大堆。
    梅依云让xiǎo丫头霞儿将礼物分mén别类放好,造在册子上,都搬到了外头的厅里封存,准备等李安生来了,让他将这些礼物都送回去。
    刚来就闹这么一出,她也明白,这些人如此迫不及待,只怕是有问题,她哪里敢自作主张的收下。
    也正因为如此,梅宝聪决意将带过来的几名管事下人一并都遣散,重新找几个得用的,哪有如此不顾主家的下人。
    李安生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进了衙署,带来的行李都让梅宝聪喊人送到内宅去了,李安生也不好意思阻拦,便让官员们陪着参观一下衙署。
    关道衙署由外至内依次为照壁、大mén、仪mén、大堂、二堂、宅mén、三堂;东侧线上有衙神庙、书房、厨房、戈什房、杂项人房。西侧线上有冰窖、督捕厅、洪善驿、会华官厅、会洋官厅。院墙内有车棚、马厩、茶房、粮仓等。
    整个建筑群体错落有致,结构合理,让梅宝聪也是赞不绝口的,李安生打定了主意寻一处地方暂且安身,总不能将梅宝聪兄妹赶出去。
    既然打了这个主意,他便兴致勃勃的开始参观起这个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
    大堂是道台处理重大政事,主持审判的厅堂,也是举行重大典礼、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是府衙中轴线上三大主体建筑之首,建筑风格及内饰非常壮观。
    站在堂前,李安生感慨万千,后世电视上所看到的场景今日居然再现了,他还是第一次出任文官中的地方主官,想到那些电视剧中的官员形象,往堂上一坐,惊堂木一拍,哼哼。
    大堂前有抱厦,上悬“公廉”二字,明确昭示着“一心为公,清廉行政”,抱厦柱上有一幅对联,上联是:“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下联是“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堂中央悬匾额“明镜高悬”,下方立有屏风,屏风上绘有海水朝日图,水清,日月,也就是清正廉明,这正是身为一任道台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屏风上方图有一只展翅翱翔的云雁,这是四品文官的标志,屏前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叫做作案台,是道台审案时坐的地方,道台审案时,端坐案后正中,正好是屏风中朝日升起的位置,表示道台如日中天,明察秋毫。
    别说是普通百姓,就连李安生都心生肃穆凛然,这做官好,可做官也难啊。
    看到那案台上通放有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他想到后世电视中官员猛拍惊堂木时的场景,有些好笑。
    令签是道台用来宣布判决、发号施令用的,一种是黑sè,一种是红sè,黑sè用于较轻刑罚,就像打板子,红sè令签只有在判死刑时才使用,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
    李安生信步上前,捏着令签,微笑着对随从官员说道:“大家都看到了大堂上悬的这八个字,一心为公,清廉行政。在我手底下做官,很容易,做到这八个字,便能问心无愧。若是有人为了一己之sī,不顾国家利益,别怪我辣手无情。”
    这话一出,可没有人敢正面相抗,即便其中也有几个宗室贵胄,哪里敢强项?一个个都低下头去,表示谨受教,这李二愣冷面杀心,连亲王贝勒都敢往死里得罪,别说他们这些人。
    不过也有靠山较稳的,心下腹诽,这李二愣,果然是个官场二愣子,总得想个法子将他挤走才是,不然的话如何继续收钱,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谋到了这油水衙mén的实权。
    站在二堂前头,李安生让随行官员都散了,各自去办公去,别搞得兴师动众,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官气十足。
    那现在下雨的话,要不要争先来给哥打伞啊?要不要做做秀?
    二堂是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堂mén上方悬有“清勤慎”三个大字。
    李安生看着那些官员三三两两散去的情景,心中满是冷笑,这三个字每日都在他们眼前,可有多少人正眼瞧过?
    “清”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贪财,无受贿,除自己俸禄外不收取一文钱,另一层是行为要合乎道德规范。“勤”是敬业,勤于政事。“慎”是处理政事、刑事要慎重,既要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坚持,还要合法、合理、合情。
    程德全亲口跟他讲过这三个字的含义,语重心长,循循善yòu,剖析的明明白白,让他一直很感jī,可此刻才真正的明白了为何当初程德全的执着与认真。
    他这个道台虽然是关道,可也是分守道,也主官下面的府县政务,比起后世的主管副省级略低,比地市略高,加上哈尔滨的重要影响,他这个副省级还是很地道的。
    他的所作所为,无形之中将会给治下带来极大的影响,干得好造福一方,干得不好就要为患一方。
    官真的不是好当的,程德全真情实意,让李安生感动,也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深重,这不是闹着玩的,穿越者李二愣如今也是副省级了。
    他扫视着整个官厅,两旁柱上有联,上联是“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下联是“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心里也是喟叹,这清朝的官场虽然黑暗腐朽,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恪守职责,不为别的,就为这么多明显带有警示作用的对联与匾额。
    而进入二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正大光明”四个字,慈喜就常常手书这四个字赏赐给有功的大臣,这既是对官员的执政要求,也是对他们不要背着朝廷搞结党营sī勾当的提醒。
    至于柱子上mén廊上到处可见这等大字,“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仁恤”;“崇高惟在德、壮丽岂为威”;“恪勤”;“不要钱原非异事”,“太要好亦是sī心”。
    李安生自己光明磊落,看到了难免触目惊心,更何况那些贪官污吏?
    不过那些蛀虫敢于贪腐成风,必然是已经无视这些警句。
    **成风的事态严重,清官难当,好事难办,李安生也对官场有自己的理解。
    只是,眼下他还不顾上来整风肃纪,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