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替明 >

第179章

替明-第179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那一路的尸体也慢慢地离开了官道,直指在浓烟冒着的方向。

“大家小心,可能会有流贼在附近。”康全安提醒之后,马上有两名尖兵加快了速度,脱离队伍,往前探路去了。

骑马就是快,看着很远,其实也没过多久就到了。有一名尖兵很快就返回,向康全安禀告道:“排长,是流贼屠了一个村堡,到处都是尸体,应该离去不到半个时辰。”

康全安一听,也不说话,一催战马自己亲自过去看了。

到了近前,发现这个村堡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那种,有高大的围墙,有壕沟,有吊桥,一般流贼队伍不下工夫可能根本攻不下来。

但眼下看到的情况是,壕沟全都填满了尸体,那围墙底下也都是尸体。能看出来,这里经过激烈的战斗。

339打不死的流贼

不过在康全安这些有经验的侦察兵眼里,一下就能看出,先是堡里的人近乎屠杀流贼。可到后来,是流贼攻进去了一面倒地屠杀堡里的人,在里面烧杀劫掠。

康全安不用花脑子去猜,就能看出来,流贼这是拿人命去耗。耗防守方的士气、体力还有防守器械等等。但达到极限时,再用精锐去攻,往往一鼓而下。

这种战术对付非军事重镇,往往很有效。可相应的代价也非常高,需要足够的人命。

可对于那些流贼来说,最不缺的就是人命,在战前给点吃食,有了力气攻进城去,就能再放开肚子吃。就这么一点代价,无数人别无选择,只有拿命去拼了。

康全安扫视过堡外的一片狼藉,就仿佛看到了贼首在何地,施粥的在何处,攻击重点在那里,最后如何破堡,等等等等。

天气越来越热,这么多的尸体没有处理,很可能会引发瘟疫。可是,那些流贼并不需要关心这些,因为他们是流贼,是蝗虫,祸害了这个地方后不会回来,去继续祸害下一个地方,如此的重复。

就算康全安是明末土生土长的人,见惯了生死,但他对流贼的荼毒,还是恨得直咬牙,猛地一拳打在自己的左手掌上,恨声发布命令道:“二班长,派人把流贼的进一步情况禀告给首长,其他人跟我一起追流贼去!”

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胡广的手中,让他非常得吃惊。军队已经停下休息,一众首领在开会,讨论最新的军情。

府谷县的地图铺开,由两名护卫拿着靠在一侧马肚子上,胡广则拿着一支炭笔根据最新的情报在地图上画着。

过了一会后,所有过来的情报都已经被标记在地图上。胡广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他侧过身,指着那个箭头的方向,脸色严峻地说道:“现在不用怀疑,王嘉胤这支流贼裹挟着沿途的百姓,是往府谷县城而去。他们的目标,应该跟我们一样,就是城里的物资!”

说完之后,他把炭笔往护卫那一丢,压抑着怒气,看着所有在场的首领道:“你们应该也听到了侦察连的情报,这些流贼所过之处,可谓寸草不生,再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不,不只是人,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除了在天上飞的鸟之外,全都灭绝。如果让他们继续流窜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会为之遭殃!”

所有的首领听着首长说话,一个个怒形于色。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在进叫天军之前,也只是一个穷苦老百姓。遇到这种流贼的话,命运将会和那些被裹挟的老百姓一样。因此,不用多少描述,不用多少说明,他们都能感同身受。

胡广转身又指了下府谷县城的标志,大声说道:“王嘉胤这支流贼的目标,就是打下府谷县城。在这里,不知道又会耗掉多少人命!一千,还是两千,或者更多?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就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首长,你说怎么办吧?”

“对,首长,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

一众首领纷纷表态,恨不得一拳打碎王嘉胤。

如刘大能、胡汉三等人,他们以前也见过王嘉胤。实在是没想到王嘉胤平时满口替天行道,却在做着如此草菅人命的事情。这种带兵方式,这种攻城方式,真是十恶不赦!

如果只是从军事方面考虑,最佳的行动方案是,偷偷潜伏起来,等王嘉胤先去攻打府谷县城,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突然出现,搞不好就能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可是,胡广压根没有这么想过,不是他不知道这样损失最低,而是因为他在乎那些要消耗在府谷县城下的无辜生命!

只听他在沉声说道:“这些流贼只要有了一定规模的骨干,整个队伍最终就会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我们要消灭这支流贼,最关键的是要打蛇打七寸,而王嘉胤这条蛇的七寸,就是他的骨干队伍。”

“一般来说,王嘉胤不可能第一时间让他的精锐骨干出战。但这没关系,因为……”

胡广开始部署行动方案,今天,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末时候,明军围剿流贼,几乎每次都是以少胜多的大胜仗,最终却是流贼越来越壮大,并最终击败了官军。

在历史上,官军动不动只有几百上千人,就杀得流贼几千上万人一败涂地。今天一个胜仗,明天一个捷报,好像天下马上要太平了一般。

可是,有天灾的基础,加上人祸的原因,到处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流贼用上了裹挟百姓这一招,只要被他们逃脱一部分,就比如说李自成最终只剩下了十八骑,却最终又能死灰复燃。这不是李自成有多大能耐,而是他们用了藐视人命的一招!

天色还早,王嘉胤就已经领着他的近万大军到了府谷县城外。他指着城头上慌成一团的明军,大声笑着道:“今晚,我们就在城里歇息!”

不知何时,不沾泥出现在了他的身边,讨好地说道:“大哥说得是!对了,今天那个堡子里有几个女人的姿色还不错。我让手下都留着,回头我们一边喝酒一边乐呵下,这么多天了,总算可以放松下了!”

他在王嘉胤军中排行老四,这次是负责了攻破那堡子的行动。这回攻打府谷县城就不需要他负责,因此待在了王嘉胤身边。

听他这么一说,几个头领都哈哈大笑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自用扫视了下那近万人马,看着手下人各自负责着攻城事宜,有在烧火做饭,有在做攻城云梯,有在指挥填土装袋子等等他就笑着道:“大哥的这个法子真是不错,眼下其他义军都已照着这法子做了。这么下去,不用几年,大哥称王的日子就不远了。”

在历史上,王嘉胤是在崇祯三年末称王,自号横天一字王;并封王自用为左丞相兼军师。

340府谷城下

高迎祥在边上听到,也是满脸敬佩地夸道:“大哥这招真是好,我们只需要打下一处地方,刮干净他们的粮食,就能有了许多人力。再打下一次,老弱用他们的命来帮我们达到目的,强壮的留下来成为我们的精锐。”

“每打一处地方,我们的精锐就能多一些。等到后来,当我们的精锐能超过官军的时候,就是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王嘉胤很受用地听着高迎祥分析,得意地说道:“这一切,关键在于一个粮字!朝廷无粮,天灾不断,无能的官吏继续,这天下就迟早是我们的!”

他说着,目光扫视过这支自己苦心积虑下来的大军。骨干精锐有马军六百,其中一百是高迎祥的重甲铁骑,步军一千,个个都是强壮之士。就在自己的身前一侧休息,和那些杂牌保持着距离,可谓泾渭分明。

这样分开也是必然的,否则这些精锐吃香喝辣的,那些杂牌没啥吃的,仅有一点点粥吊着命,搞不好饿急了就无视双方武力的差距,直接动手抢了。

那么多杂牌,和精锐混在一起,有人一抢,其他人跟上的话,就难应付了。不是杞人忧天,因为以前就曾发生过。只有分开了,才能防范这种情况。

当然了,另外还有一些准精锐,就散步在杂牌中,一人管一大堆,控制着杂牌。

如今自己这支军队,其实也足够强大,遇到一般明军,可以轻松胜之。等打下府谷县城休整之后,应该可以去碰碰那些重镇了。要是打下来,那实力绝对就能提高一大截。

王嘉胤心中还在想着今后的行止,在打重镇之前,要先解决掉尾随的延绥边军。

对,自己把兵力都隐藏起来,躲在府谷县城里面,老弱布置在城头,等他们攻得精疲力竭之时,忽然精锐杀出,就以一百重骑开路,杀他们个落花流水。如此,再去打重镇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想到这里,王嘉胤转头吩咐高迎祥道:“闯王,虽然我们在黄龙山那边故布疑阵,官军应该没那么快追上来。但游骑还是要派的,免得被突袭了还不知道。”

高迎祥自称闯王,这只是个外号而已,并不是说他已经封王。类似的还有好多,比如什么扫地王,托塔天王等等,都是各地首领各自所起的外号。与王嘉胤后来自立为王,分封手下宰相之类的是有区别的。

高迎祥听了,心中有点不以为然,按照之前的预估,官军至少要三天后才能追上来。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满脸受教地点头道:“大哥说得是,小心无大错,小弟这就派出游骑,往后警戒。”

与此同时,在府谷县城的城头上,明军早已如临大敌,全部防守在西门和南门这两段城墙上。

游击张大复一脸惨白地看着外面上万流贼,心中知道,怕是自己的大限要到了。

虽然他也看出城外贼人大多都是老弱,可人数实在太多了。而城里却几乎没有民夫,光靠自己手下一千多人不可能守住,攻破怕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也不会甘心束手就擒。逃是不可能,失陷了城中的物资,自己就算逃出去也是个死字。唯有寄希望剿灭流贼的官军能尽快追上这支流贼,如此说不定里应外合,自己不但能活下来,说不定还能立下大功。

“快,快,赶紧在多搬些滚木礌石!”张大复势如疯狂,大声指挥着手下。

“什么,没了,就近拆了那些民宅,他娘的,谁敢偷懒,老子要他的命,没看到流贼要攻城了么?”

“这股流贼的声势如此浩大,巡抚大人不可能不知道。只要我们坚持几天,马上就会赶过来的!”

“……”

张大复大声地吼着,鼓舞着士气,促使手下加紧巩固城防。同时他心中又恨起了叫天军:他娘的,叫天军要走就走好了,竟然把城中所有的火炮都搬走了,累不死他们!要是此时有几门大将军炮,光是响声,就能把外面那些流贼吓死!

他手中握着自己的佩剑挥舞着,大声吆喝道:“从今日起,不管家丁还是谁,全都敞开了吃。只要能守住城池,本将今儿把话撂这里了,每个人可以分一石粮,如有违背誓言,本将不得好死!”

他看了一会,感觉还不保险,马上又大声说道:“所有人都好好防守,打死一个贼人,不,打死十个贼人,赏银三十两,现银兑付,绝不拖延!”

他正在大声说着,忽然身边的一名亲卫指着城外,脸色诧异地大声喊着:“老爷,你快看,老爷,官军来了,官军来了!”

张大复一听,身子猛然转身,向着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城外极远处,就在这些流贼过来的那条官道上,一队队的骑军冒了出来,最前面的显然是重骑,身上的盔甲反射着太阳光,格外的耀眼,如同箭一般地射向城下的贼人。

张大复是军中多年的老将了,虽然没啥本事,也没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