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1042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1042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天佐狼狈的回到上京,也不可能不处理,耶律贤直接一道圣旨将他的宋王爵位给剥夺了,此次大败剥夺他的爵位已经算是轻的了吧,要不然他早就被杀了。

在韩府中,太监宣旨完毕之后一个中年人说道:“爹爹陛下这也你要重用你了,枢密使,还让您辅政,您可以大展宏图了。”

说话的人叫做韩德让,他的父亲是韩匡嗣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汉人臣子了,做到了枢密使。

“这是皇帝陛下的厚爱,老夫灯这个机会已经好多年了,我们可以利用契丹人来实现我们的目的了,我们韩氏一族在契丹扎根了,我们不再是汉人,汉人当初加诸给我们家的耻辱,我们一辈子也不能忘记,你爷爷临死之前留下遗言,我们韩家人绝对不能忘记这个耻辱。”

听他们这话的意思是汉人是他们的仇人,他们还要对汉人动手。

韩匡嗣新任的枢密使,是辽朝汉人中之最了,看看他的官职就知道他是多么牛气了曾先后担任过始平军节度使、上京留守、南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晋昌军节度使。

韩匡嗣爱好医学,精心研究医术,曾在长乐宫中值侍,皇后待他像对自己儿子一样(皇后视之犹子)。韩匡嗣能够得到皇后如此的厚爱,是和他精于医术是分不开的。在历代宫廷医家中,被“皇后视之犹子”,还是很罕见的。

韩匡嗣曾历任官职,辽穆宗应历十年担任过太祖庙详稳。他与当时尚未登上皇位的景宗耶律贤是好朋友。耶律贤登位后,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留守,后来改任官居南京留守,封燕王。

后来燕云十六州被宋朝给收回去之后,他在后来和宋军的作战之中被打败,降爵了,而且改封为晋昌节度使,不过都是闲职,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赋闲在家,这一次辽国打败,他直接被升官为枢密使,这是真的实权。

他的儿子韩德让是青年才俊,皇城使,此时听到他父亲说自己韩家的耻辱大仇也想起了,他的爷爷死不瞑目。

“身为韩家子孙一定要协助大辽的皇帝陛下打败汉人,以泄他心中之恨,杀光汉人。”

韩德让说这些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这相当于他家族的遗训了,虽然到了他这一代,他们辽国才三代,可是只要汉人的江山不被消灭,他们这个遗训依然会传下去,这个韩德让就是后世小说演义中所说的那个辅助辽国萧太后的能臣,还传说和萧太后有点小暧昧的人。

“我儿记得就好,记得就好,你爷爷受到的耻辱一定要在这些人身上讨回来。”

韩匡嗣的父亲,韩德让的爷爷叫做韩知古,韩知古这个人在辽朝早期的时候也是一个名人,可是以前他是一个汉人,后来被契丹人给掳走了,等到成年的时候他又逃回了汉境,但是那里的汉人不待见他,还侮辱他,甚至将他的妻子给活活的打死了,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个契丹人,还骂他是契丹人的走狗,那个时候中原也打乱,大乱,那个时候北方处在后梁战乱的时候,韩知古上告无门,还被打了一个半死。

到了这个时候他终于发出了不再做汉人的,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灭掉汉人,一定要将洗刷自己的耻辱,所以他直接的倒向了契丹,成为契丹人,他自己不再承认自己的还汉人,他极力怂恿契丹人出兵侵占中原。

他和太宗耶律德光的关系不错,耶律德光为政的很多举措都是他在办理的,虽然明面上没有,但是背地里都有他的影子,被人称为是隐相。

公元九百三十年他去世了,六年之后耶律德光成功的夺取燕云十六州,这些都是他们制定好的,即使后晋不拿出来,他们用武力也要将这些地方给拿下来,要将这些地方建成攻打中原的前方。

他被人也被称为辽国崛起的重要功臣,他死的时候皇帝都在他的身边,问他还有什么遗言没有,谁知道他说一定要灭掉汉人,同时要他的子孙世代忠于大辽,协助大辽攻破中原,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跟当时的皇帝说,那就是这些都是他为了报复才做的。

韩知古这个人心眼不大,这也可以原谅的,但是也不能因为当时有些人侮辱他就直接报复整个汉人和中原吧,还传下家训,让他的死孙世代仇恨汉人,这人的心眼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小。

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听他的话,一直都是契丹中的主战派,一直在寻找机会让朝廷和汉人来一场决战,可是他们都不在重要的位置上。

“爹爹,您现在已经是枢密使了,可以左右朝廷的战略了,不知爹爹今后有什么计划没有?”

“计划?现在我们新败,暂时不会有什么军事行动了,对了你跟我一起去看看萧天佐,他不是刚回来吗,我要去拜访他一下。”韩匡嗣居然要在这个时候去见萧天佐。

“爹爹您怎么要去见他,他已经不是宋王了,而且还没有兵权了,我们和他交往干什么,现在大家躲避他还来不及呢。”韩德让不解。

“你懂什么,他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你别忘了,现在皇帝的身体不好由王后理政,而且太子年幼,萧家很快就能崛起,而且这一次大败也不能怪他,要是其他的人早就被杀了,现在只是被剥夺爵位,可以看出来皇帝对他的看重。”

韩匡嗣当然比他的儿子看的要透彻,要是不被惩罚的话,那么皇帝就没有给臣民一个交代,皇帝这样做那就是以后还是要重用这个人,即使不中用的话,也应该较好,因为人家的妹妹是皇后,这个皇后还掌握着实权。

萧府!

“恭喜韩大人,韩大人荣升枢密使,在下还没有来及的去祝贺,你就来了这里,刚好就我的府邸给你庆贺一下。”

“多谢萧大人,什么高升,那就是陛下的厚爱。”韩匡嗣也很客气。

“唉,什么萧大人,我现在就是一介布衣,当不起大人这个称呼。”萧天佐连忙摆手。

“那里,萧大人的威名我们大辽无人不知,凤凰永远是凤凰,只是暂时飞的比鸡低一些罢了。”

萧天佐惊奇的看了一眼韩德让:“这位就是令公子吧,早就听说过令公子仪表人才,果然是仪表堂堂,将来必为我大辽重臣。”

“过奖了,这正是小儿得让,以后还要多靠萧大人提点一下,老夫在这里多谢过了。”韩匡嗣在给自己的儿子铺路,很快他们就聊到一起了,就像是无话不说的朋友,而他们也在席中谈论了很多的计划,这些都是今后攻打宋军的计划,韩家和萧家也算联合了,强强联合。

第1846章赵普回京

契丹最近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因为他们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而这一段时间大宋的军队也正好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前一段经历了瘟疫,经历了败北,心情高度紧张,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放松一下了,而此时有个问题摆在了赵旭的面前那就是到底是是谁传播的瘟疫,关键是谁组织的。

此时已经成为赵旭的贴身侍卫的马志成也给赵旭说了很多的嫌疑对象,不过等到赵旭派人去抓的时候,一个人都不在了,人去楼空,看样子他们是早就收到了消息,赵旭扑了一个空。

“志成呀,你以前就是跟这些人合作吗,你难道一点都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谁吗?”赵旭此时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跟随他回去的还有高怀德,高怀德应该要退休了,年纪有点大了,这一次立了大功,也不适合在这里了,以后就是有功无赏了,加上北方大营已经有了高怀德高怀亮和高琼高家的三个人了,不能再让他们势力扩大了。

朝中也有一个人御史开始给你皇帝上书了,阐述了其中的一些厉害关系,赵匡胤也是皱着眉头,他也这个顾虑,不过他知道高怀德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可是朝中一些人的声音又不得不顾忌,赵匡胤就直接的将高怀德也召回来了,不过这一次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在城中传开了,皇上怎么将功臣给撸掉了,很多人都想到那一句话,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

其实普通的民众对战事还是比较关心的,他们也都了解战斗的经过大宋日报让普通百姓知道了,大宋日报很便宜,一个铜板一份,这一份日报中有很多的东西,比如当前国家的政策解读,一些案子的通报,还有一些文人写的小故事,一些读书人也喜欢看这些东西。

当然了还有一些朝廷当前的战事,像这一次和契丹的作战,吸引眼球的那就是契丹三十万大军直接被朝廷给干掉了,让民众的信心大增,现在大宋人都很骄傲,毕竟国家强盛对普通的百姓还是比较有好处的。

但是高怀德回京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在上面写的,这个行程还需要保密,外面的人是怎么知道的,还都在议论,甚至连朝廷上的一些声音也知道。

这高怀德打了胜仗,怎么会被召回来,要说奖赏直接就下旨奖赏了。此时被召回汴京,那就是怕功高震主了。

这些百姓这个时候都想起来了,咱们现在的这位皇帝的陛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也害怕自己的这个亲家呀,皇帝变了狡兔死走狗烹。

一时间街上的议论多了,就传到皇帝的耳中了,赵匡胤此时面不改色,但是他身边站着的都是皇城司的人,这个皇城司有必要解释一下,那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和清朝的粘杆处,直接听命与皇帝,谁的命令也不听。

“民间都这样议论的,在他们看来朕是一个昏君了是吧?”

“陛下,臣认为只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传播,看样子是暗中在抹黑陛下,陛下这事情要彻查,不能让他们这样诋毁陛下。”

“是殿下,我们发现城中最近有点不正常,多了一下莫名其妙的人,到底是什么事情,臣还没有查出来。”

“还有,您让查的瘟疫事情有一点眉目,可是在这个时候线索断了,是有人在我们赶到之前将那人给杀了,现在我们还没有查到这个人是谁,不出意外,这个人就是幕后的黑手了。”

“陛下,丞相大人今日就能回到汴京了,现在很多的官员都去城门迎接了。”

皇城司的人不多,不过都是赵匡胤的心腹,他们正在向赵匡胤禀报最近他们办理的一些大事,还有当今一些重要的事情。

“查一定要查,这是在散播谣言,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在为他们的政治目的造势,朕相信这不是高怀德做的,密切注视。”

“是陛下。”

“你负责的瘟疫案子,现在可以放手查了,毕竟战事已经结束了,不论查出来谁都要严办,险些将我大宋北方大营毁于一旦。”

“是陛下!”

要说赵匡胤现在最痛恨的就是赵旭送来的那一份情报,瘟疫,这瘟疫是人为制造的,他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起了杀心,当时朝廷的心思都在反攻契丹上面,不能引起来内部的动乱,所以不能大动干戈,现在不一样了,契丹已经败了,可是完全放开了。

“至于赵普回京的事情,让礼部用相应的礼节去迎接吧,毕竟他是咱们大宋的丞相,排场是要讲的吗?好了没事了,你们下去各自忙各自的吧。”赵匡胤让这些人直接都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臣告退!”皇城司们很快就离开了,此时汴京的北城门很是热闹,很多的官员在这里迎接赵普的回来,赵普这一去就是半年,现在终于回来了,而且皇帝也说了,让礼部办好这件事,陶谷亲自去办了。

“来了,来了,看赵大人来了!”有人开始大喊起来,在管道上有两人骑着马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这两人其中一个人就是赵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