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鬼才-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范在一旁接口道:“周瑜的确是算准了主公无暇南下、在短时间内不会和荆州开战,所以他现在做起事情根本是全无顾忌,反正不怕主公跨江而击。”荀彧接道:“曹操更是麻烦,这人的政治能力不错。搞内政经济极有一手,说到这一点,只怕比他的军事才能更令人忌禅。若是他想在长安的政坛上搅风搅雨的话,还真地不容易抵挡。”
一时间,大厅中还颇有点愁云惨淡的味道。徐济心志坚强,见到广大听众的情绪有点低落,便哈哈笑道:“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在长安,军权是我们的,只要军队在我们的手里,还怕他们翻出天去。”
众人被徐济说的精神一振。再抬头看着徐济充满自信的面孔,不由得纷纷被感染,心理压力大减,头脑纷纷地转动起来。寻求解决的办法。一直在旁边不说话的许子将看在眼里。心中暗赞。他虽然一直不露面,但是因为隐居兖州,所以对徐济所有的事情都知之甚详,和以前的徐济比起来,眼前的徐济变化很大。徐济越发得成熟起来,更加像一个领导者了。以前的徐济更像是一名智将,有绝顶谋士的才智,也有盖世武将地豪勇。原先徐济还未崛起时为人却过于谦和,对属下也十分亲切,虽然有霸气十足的时候。介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但现在的徐济不同了。他不在习惯于只凭一己之力来解决问题了。他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方法,权衡利弊;更学会了从全局地角度考虑问题,不在只图短期的利益。
这样的徐济更值得人信任。可以说,徐济在兖州众人的心中的威信已经是与日俱增了。
也许徐济分身乏术,不可能出现在自己控制的每个角落。但是徐济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
前一段时间,徐济假失踪。可是兖州却是一片安宁,一方面,徐济无敌的形象在兖州已经深入人心有关,而另一方面,徐济所组建地行政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徐济不在的一段时间内运转如常。就像眼前,其实严峻的事实依然存在。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但是徐济一句话却调动起了所有人的斗志。
而这,正是王者的威严!
徐济哪里知道许子将心中的感慨万千,史是自顾自地说道:“现在的形势很像是战国末期,我们就是强秦,而孙策等人就是那六国诸候。他们的合纵说到底必败无疑,因为他们的利益难以调和,我看对付他们地方法莫过于挑拨离间制造矛盾。我们也不指望能以此来夺得他们的地盘,但至少要令他们自顾不暇,没有时间还算计我们才行。”众人闻言无不点头。
荀彧却道:“问题是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汉中的事情我们可以交给桓范去做。相信杨松还是很容易挑拨的。可是其他人呢?庞统、周瑜尤其是曹操,手下人谋士太多,和他们玩计策只怕不行。我的经济制裁的手段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收到奇效,在这之前,如何对付这些人,实在令人头痛。”徐济思索道:“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击破,现在最容易算计的人除了张鲁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马腾,这个对朋友很够意思,不过他的那个朋友韩遂却不怎么样,我看可以在马腾和韩遂两人的关系上下手,定可收到奇效。”
桓范却道:“我看要其他人也不难。”
众人此时已经对桓范刮目相看,故此听桓范这么说无不精神一振,看向桓范。
这智者眼放奇光,冷然道:“刘备的弱点在于他在益州的地位问题,他应该知道自己实际上被益州世家大族利用的现状,我就不相信他不希望改变这种现状?还有,益州的世家大族未必就会对刘备放心,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下手。”众人眼前一亮,诸葛瑾在一旁兴奋道:“刘备的使者简雍就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他身上下手。”
桓范却道:“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不明所以的看着桓范,后者解释道:“我们现在只知道庞统在西川,但是却不知道庞统到底投靠了刘备还是投靠了益州的世家大族。所以我们贸然下手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庞统识破我们的用心。”众人恍然大悟,心中却更加佩服起桓范的深思熟虑起来。
“至于孙策和曹操”桓范冷笑道:“我才不相信孙策会满意曹操霸占江东呢,虽然他的父亲孙坚死后,江东的世家大族对孙家不再那么信服,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和根基的,在曹操那里肯定有孙策的人在。”众人点头,徐济却想起一件在自己心中一直悬而未解的事情,向桓范问道:“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奇怪:孙策那么快扫平荆州是因为荆州南部四郡不受刘表控制各自为政,表面太平,可是江东乃是孙家的根本,为何那些世家大族见到曹操入主江东,反抗不是很剧烈呢?虽然也有,但都是针对曹操的政策发出的,而非是曹操坐领江东的事实。”桓范笑道:“主公,这事情很好解释,我都说了,孙坚死后,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地位一落千丈,根本无法担当起江东领袖的责任,若是孙氏家族的地位还像原来那样高不可攀的话,孙策当初为何要留在袁术处?他的娘舅吴景又岂会受到刘繇的驱逐?当时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些江东的世家大族哪个不是冷眼旁观?”
众人这才恍然。徐济这才明白为何曹操占领江东会这般顺利。
心情大佳之下,徐济站起身来笑道:“桓范,我看这些事情就由你一手负责了。”
第四百零六章阴谋(上)
待众人商议好一切后,已经是后半夜了。
徐济回到屋中,躺在塌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心潮起伏,各种念头纷至沓来。
长安的事情至今已经变作了一团乱麻,因为示弱而带来的冲击远远超乎徐济自己的想象。一直以来,徐济一直在算计别人,不免是在不经意中小看了天下英雄,直到今日才知到不要说曹操、刘备、孙策这等名垂千古的人物,就是马腾等辈也自有其毒辣的手段,自有手段与自己一较雄长,若不是自己还占着有点史学知识的便宜,只怕早就死了多少回了。
过了一会儿,蔡琰的倩影又浮现在自己的眼前,心中生出甜蜜。但不免徐济又有些愧疚,毕竟自己的结发妻子还留在兖州,其实徐济虽然嘴上说希望婚姻与政治无关但他和蔡琰之间还是以政治色彩为重,如今蔡琰正在逐渐靠向自己这一边,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但是蔡邕却为了自己和蔡琰之间的一个潜在麻烦。
这个老头对大汉忠心耿耿,这次从兖州回来当然就是为了劝谏自己要忠于刘协。到目前为止,自己的表现这老头应该还算是满意,但问题是用不了十年,自己的实力便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到那时,蔡邕只怕便会忍受不了自己。
那时候,只怕自己的麻烦更多。
不过这老头心地善良,为人天真,而且淡泊名利,自己在这方面多费些心思,说不定可以把他争取过来。紧接着曹操等人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自己的眼前,令徐济更加难以入睡。
在徐济的参与下,曹操的光彩被自己大为掩盖。至少从现在天下人的评价来看,曹操并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地方。但是徐济自己事自己知。曹操现在相较自己而言也许声名不显,但是他的能力却与历史上别无二数,现在历史因为自己的参与已经完全改变。曹操能使出什么样地招数自己根本拿不准。若是从真实的本领来说,曹操的厉害完全不是自己所能抵挡的。
若是才来这时代便于曹操对阵的话。徐济马上认输,投降给曹操,但这些年来。自己勤奋学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更加拥有北方,有了打压曹操地资本。但是徐济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曹操有令自己的敌人一旦败退便难以翻身的手段,徐济岂敢轻视?
想到曹操。徐济更多的还是难过:自己知道曹操是枭雄,但在治世却是能臣,曾几何时,自己是多么地希望曹操可以为自己服务啊。但是历史终究没有改变。这也许是自己在这时代最大的遗憾了。曹操多疑,自从第一次诸侯会盟之后,曹操便对自己心存疑虑,那时候曹操还是心存汉室的人,但是自己的种种表现使得曹操对自己心存芥蒂。而且南阳一役之后徐济便清楚的知道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也不过仅限于朋友而已。
而从洛阳的西园一事之后,自己和曹操的友谊便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到了一年前的长安之乱时,自己和曹操分别化妆进京。虽然大家见面极为亲热,但始终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隔着一层。为了争夺皇位。把刘协弄到手中。自己和曹操的交情旋即被尔虞我诈所代替。
那时候的曹操只怕还另有手段把持皇命吧?
徐济无比确信十个王允也不是曹操的对手。现在王允死了,自己和曹操之间的斗争再也无法回避,日后只怕会日趋激烈起来。
曹操心中想必也清楚吧?
想到这里,徐济便更加难以入睡,索性披衣而起,光着脚走到窗前,吧窗子打开,寒风呼啸而入,那凛冽之意扑面而来。呼啸而至,令徐济的精神为之一振。也好!既然无法逃避。那就让自己和曹孟德这三国地一枭雄一决生死吧。
想必在某一夜,曹操也定会有这样德觉悟。
徐济的心情募地放松下来。
看着天边的明月。徐济心中默默道:曹孟德,就让我们见个真章吧,你我定然无怨无悔!天刚蒙蒙亮,彻夜未眠地徐济便和荀彧坐上马车,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缓缓向刘协的宫廷出发。
此时街上行人还不多。
荀彧见徐济双眼通红,奇道:“主公未睡好吗?”徐济苦笑道:“文若兄料错了,我根本就是一夜未睡。”转过头来看看精神抖擞的荀彧,旋即也奇怪道:“文若兄,我看你也是双眼通红,不过精神却好得很。”
荀彧哈哈一笑道:“主公还不是和我一样?”
徐济笑道:“那怎么会相同?我毕竟是多年习武,身强体壮,又受过叔至和史阿专业的训练,这点程度的失眠算什么?”荀彧嗯了一声道:“我这几年来也习惯了,初至时兖州事务繁多,尤其是这一年,事情太多,我和兖州刺史府的一种官员每天都会这样工作到深夜,开始还受不了,不过没多久就变成了夜猫子,所以早就习惯了,不信主公可以去看看恒范,这小子现在一定也很精神。”
徐济心中感动道:“可苦了你们,人人只看到我兖州兵强马壮,战无不胜,却不知道如没有你等调度,我兖州军哪会有如此辉煌战绩?”荀彧谦虚了两句,对徐济道:“那个桓范相当不错,主公是不是在朝中给他安排个官职”
徐济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我们辛苦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不就是为了封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吗?若是我们随意地安插亲信在朝中,那么天下人怎么看我们?莫要忘记,科举制度势在必行。我们要重用桓范还需要动用私权吗?若是桓范有真才实学,就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自己考取的功名谁还能说出什么闲话来?而且桓范虽然不错,但到底年轻,我看还需要在锻炼一段时间才好。”
荀彧点头道:“主公言之有理。这个恒范在兖州时虽然有过一些行政经验,但是没有经历大事。的确需要再锻炼一二。”
顿了一顿,荀彧道:“不过主公,问题是我们第一次开科举考试到底要分那些科目呢?虽然兖州是按照‘君子配伍德’地学说。分科取士。但是长安这里毕竟是保守势力云集的地方,我们把‘商贾’、‘百工’、‘农桑’、‘军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