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士-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慕儿心生不妥,赶紧想解释自己并非也不敢对他说教,却听他亦起身道:“这样吧,我这个人也最喜欢说教。我们来比一比,到底谁能说服谁!”
这,显然是要来场辩论了。李慕儿倒不心慌,论嘴皮子,她应该还是有胜算的。与何青岩对视一笑,她点点头立刻答应了下来。沈伯垚也不矫情,领了她往书房而去。
一进书房,沈伯垚也不坐上座,与李慕儿在棋盘对面一同坐了,直接开口道:“你倒是说说,前有古人为此善举吗?”
李慕儿思索了下,当即答道:“南齐有竟陵王萧子良开仓赈灾,《南史?齐文惠皇太子传》记载,他还与文惠皇太子萧长懋一起,创办了‘六疾馆’。宋时大家朱子,曾在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创设‘社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则在苏州创设过‘义庄’……”
………………
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何青岩一直未能得知。她只记得,自己从天明等到天黑,又从天黑等到天明,足足等了一天一夜,才等到沈伯垚与李慕儿从书房并排着走出来,彼此眼中都充满谦逊和满足。
这大概就是世人所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酒逢知己千杯少吧!
“公子放心吧,我沈某向来言出必行。不日就将五百担大米,送到公子府上,全当是公子的荣耀。”
李慕儿见沈伯垚如此大方,却也没立刻应承下来,反而连连挥手道:“不不不,沈先生知道,在下并不是为了什么虚名而来。在下也十分清楚,沈先生不愿挂名捐粮赈灾。不如这样,沈先生便当自己是拥着个义仓。”
“义仓?”
“不错。义仓本就是用于储粮备荒,缓解灾年。我听说隋朝之时,百姓在朝廷的鼓励下,将丰年的余粮无偿捐入义仓;到了凶年,义仓开仓,允许遭灾的百姓借粮缓解灾情;来年若获得丰收,借粮者就必须把一部分新粮食还输给义仓。义仓通过捐、借、还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沈伯垚点点头,勾着唇角问道:“你的意思是,来年,还让他们还我粮食?”
“不,在下的意思是,这粮食可以不由我或者沈先生的名义捐赠,而是用义仓的名义开仓放粮。他日灾祸一去,丰收之年,百姓多少将粮食还于‘义仓’。再有苦厄时,沈先生就不必陷入捐与不捐的矛盾中了!”
沈伯垚眉头一跳,好啊,原来这厮一早就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好,就这么办吧。”
这一场在沈家发生的关系许多人生死的转折,在当年的阳谷流传甚广,有人说是天降英才苦口婆心劝了三日感化了沈家,也有人说是菩萨心肠的倾城艳伶潜入沈家收服了沈家主子。可再多的流言蜚语,最后终究随着那百担粮食,流逝于一张张喜悦笑脸中。
至于此事真正的促成者李慕儿,如同从前在紫禁城一样,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也没有人会知道她做了什么。即便沈伯垚,也只是在想收下她为左膀右臂而被拒后,感慨地对着她离去的背影夸赞了一番,没有问一句她的身份……
谁又能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小伙儿,会是紫禁城那位人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学士呢?
☆、第三一一章 八方来援
派粮那天,成千上万的人汇聚在一起,挑着荆筐的壮汉、背着竹篓的妇人、拿着笸箩的老人、抱着瓦罐的小孩……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片兴奋的笑容,他们步履匆匆,生怕因自己的迟疑而错过活命的机会。领了粮的,恨不得给分米的小厮跪下磕头,又小心翼翼地不敢有大动作,怕白花花的大米有一星半点儿洒了去……
李慕儿远远站着,面露微笑,身旁的何青岩亦然。李慕儿侧头望望何青岩,突然噗嗤一笑,道:“青岩姐,这回我能侥幸成功,你也功劳不小啊!”
“又在胡说,”何青岩手指点了下她脑袋,“我顶多只是带了路,还差点带错路……如果我们走了中路,大概只会被当做小贼,被赶出府去吧?”
“也许会,”李慕儿坏坏看着她,“也许,不会。”
何青岩对此并没有多大情绪起伏,如往常一样,一笑带过。这倒让李慕儿不禁想起钱福来,他辞了官满天下去找,没想到居然被李慕儿无心遇上,要是他知道了,定也会感叹一番吧!
“想什么呢?”
何青岩看着气色不错,对此李慕儿很是愉悦,也不愿意再说些敏感的话题惹她烦恼,便摇摇头道:“没什么,青岩姐,我们回去吧。”
她们要回的,是一个破落的小院。小院里别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气儿——几个孩子在院子里不大的空地上,吱吱呀呀地唱着童谣:
“青龙头,白龙尾,
小儿求雨天欢喜。
麦子麦子焦黄,
起动起动龙王。
大下小下,
初一下到十八。
摩诃萨。”
有个稍年长的大娘,听了这样的歌谣却冲出门来拍掌啐道:“呸!这都闹了水祸了,还唱着这求雨的童儿歌,娘里个腿奶奶个脚!”
这方言听得李慕儿憋不住笑出来,何青岩倒是习惯了,轻声解释道:“李大娘说话直,不过话糙理不糙。这几个孩子都是本来家里就不富裕的,这又在灾中与爹娘走散……”
何青岩顿了顿,李慕儿立马意识到,所谓“走散”,恐怕有许多种不好的可能。再看眼前的孩子,单纯的笑容背后,不知是否也有悲伤的时刻。
“上不了书院,怕是连唱的什么都是一知半解……”
何青岩的话听来失落,李慕儿瘪了瘪嘴,收起笑意问道:“青岩姐,你收留着这么多孩子,钱财可还够用?”
“你放心,我现在时常出诊,能贴补一些。”
李慕儿闻言,暗自叹了口气,从重逢时她手中那几个热乎的包子便可以看出,她堂堂一个刑部尚书之女,在这儿过得可并不轻松。
正这样想着,门外匆匆跑进一个身影。
两人匆匆转头一看,是马骢。
马骢本盯着李慕儿的背影直奔而来,却在看到何青岩时脚步一顿,随即脸色大喜,叫道:“青岩姐!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笑起来的样子,特别可爱,印象中,他总是一副武相的模样,若是不笑,会让人觉得怕怕的。何青岩想到这里不禁莞尔,颌首道:“一方有难,八方来援。”
“我看是千里有缘来相会才对!”马骢确实高兴,话都多了起来,“要是兄长也能从八方来援就好了,那我们可就团聚了!”
李慕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骢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的?”
“看到有义仓派粮,我就猜到是你那边成了。这城小,想找一个人还不容易!”
“那,我派给你的事儿,有进展没有?”
“当然。”马骢谈及此事,一下正了色,“我就是干这行的,还能办不成?走吧,我带你去个地方。”
“好。”
何青岩听着两人对话,不明所以,好奇问道:“你们俩,打什么哑谜呢?”
“没什么,青岩姐,”李慕儿朝孩子们努努下巴,道,“沈家的百担米粮,只能解一时之困。我必须再为他们争取一些。”
何青岩闻言,突然神色一变,压低声音道:“你要查张县令?”
李慕儿与马骢对视一眼,最终对她点了点头。
何青岩叹了口气,“这个张县令,十分精明。人人都知道张秋大堤决口数次,百姓流离失所,灾民哀鸿遍野,他却放着治河工程不管,一面向上哭穷,一面对下安抚民心,看似以百姓为重,却没有一丝作为。我听说,曾有人到官办的粮仓去看过,确实被淹得一塌糊涂,事实摆在眼前,不信都不行。”
“非也非也!此地无银,欲盖弥彰!”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突然传入耳畔,李慕儿与马骢戒备地望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东边一间最小的屋舍中走出一名挺拔的男子,比马骢还要高上几分。
这不正是与何青岩重逢时见到的那个人吗?李慕儿知道他与何青岩算是朋友,于是冲他颌首,算是打了招呼。
马骢却仍不放心,盯着他不满开口:“你在房里,怎么知道我们在说什么?”
李慕儿心中咯噔一下,不错,三人交谈时已经拼命压低声音,他却还能听清楚,显然内力深厚。
还未等对方说话,何青岩便替他解释道:“道长是一派之主,会武功也不稀奇。大家都是为行善而来,不必在意身份。”
“青岩姐说的是,”李慕儿忙跟着打圆场,“在下莹中,这位是马骢。道长对官粮一事,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在下西河派掌门风入松。”
风入松?这名字倒很衬他……
“依在下看来,城中地势都不高,粮食被淹很正常。”
这话说得矛盾,马骢忍不住问道:“你的意思是县令没有撒谎,粮仓真的被淹了?”
“不,是除了沈家,大活儿的粮食都被淹了。”
“什么意思?”
李慕儿反应过来,接话道:“道长的意思是,大家的粮食都淹了,那市上高价挂卖的粮食又是哪里来的?!”
此言一出,几人面面相觑,各自有了眉目。
“粮仓恐怕根本不在县令希望大家看到的地方。如今官商勾结,那些粮食早已异了身份,成了粮商柜台里的招财之宝……”
“所以,我才要带你去个地方。”马骢说着就去拉李慕儿,后者却不忘回头,对另外两人道:“青岩姐,道长,咱们一起走一趟吧。”
☆、第三一二章 为民除害
四人相携往城外走去。
一路上李慕儿还趁机打听风入松的身份。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她一跳,这厮居然是江湖上有名的西河派掌门!
李慕儿对江湖上的各门各派,丝毫都不了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因为马骢听说他是西河派掌门时露出的讶异之色,以及随后走在后头偷偷为她作出的解释。
“西河派——乃是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称萨真君西河派。以道术名世,门下弟子从游者有数百辈,光是这一辈,听说就有三千多弟子。”
“真这么厉害?”
“当然咯!骢哥哥还能骗你?”
“那他为何孤身在此?”
“你刚没听到他说吗?云游至此,遇上天灾,自然要行善积德啊!”
李慕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望着他与何青岩高挑的背影,突然又摇摇头笑道:“骢哥哥,你可得赶紧找着兄长,让他到这儿来守着青岩姐。”
马骢顺着她的眼神望去,心下一片了然,赶忙应承道:“好,找人的事难不倒我。只要兄长不躲着,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说话间,前头似乎已到了马骢所说之地。他顾不得再与李慕儿闲聊,大步上前走到最先,领着众人进了一个毫不起眼的院子。
破落的木门被推开时,李慕儿仿佛闻到一股米粮的清香。可她知道,这只是她的心理作用,因为当她看到这个院子时,就已经在潜意识里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粮仓所在。
打眼望去,粮仓的墙顶部是由青砖铺就,形成数个四周高、中间低的排水区,每个排水区中部都留一水槽,水槽延伸几丈,通过导水墙顶把水导向仓外小院。
小院地形也是四周高、中间低,这样积水就可以很快排出墙外。每至雨天,从仓墙到院内,排水通顺流畅,雨停,墙院即干。
显然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