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妾身倒是相信殿下,”井伊直虎点了点头,“不过,今天殿下情绪这么激动,妾身还是第一次看见呢”
“看见美津这样,怎么可能不激动……而且某些人实在是太碍事,留着还会有麻烦”
说这句话时,我想到的是六角义贤父子。按照历史,再过三四个月,等到南近江一向宗门徒发起一揆响应本愿寺,他们又会从甲贺钻出来,再次联络部分豪族,和朝仓、浅井一起围困织田家。虽然六角义贤被秀吉等人击溃,但当时因为一揆势力阻断南近江通道,几乎就将信长逼到绝境。最后还是信长搬出正亲町天皇,靠天皇的勅命和朝仓、浅井及比睿山方面暂时达成和睦,几乎失掉畿内的霸权。
也就是说,如今虽然在表面上再次平定了南近江,但是统治依然不稳定,除了还在未知的一向一揆,最大的隐患就是六角父子。我若是把这番事态禀报信长,大概能获准展开行动。然后,我就准备逼迫南近江豪族表态,让他们随我攻击六角父子,以示彻底和六角家决裂……而这样的行动方式,大概也会符合信长的口味吧
回到正厅,蒲生定秀已经离开了,蒲生贤秀依然还在。他半闭着眼睛端坐着,似乎在考虑着什么事情。
我在他面前坐下,直截了当的要求道:“我准备出兵惩罚六角父子,还请蒲生殿下协助。”
“事到如今,我蒲生家理当效劳,家父刚才也有了觉悟,”蒲生贤秀点了点头,“只是,弹正殿下那里会同意吗?而且,六角父子藏在甲贺郡,恐怕不好贸然行动吧?”
“弹正殿下那里,我已经有了把握;至于甲贺郡,也不是什么问题。”我很有把握的回答。
和伊贺的雇佣军性质不同,甲贺忍者众是选择某个主家效忠的。由于六角家已经完全没落,又经过野洲河原的惨败,甲贺郡差不多也该降服了,在历史上的明年,这一郡就会先后划入柴田胜家和佐久间信盛治下。
“是了,在下差点忘记,吉良殿下乃是织田家第一重臣,而且是降服伊贺国的人啊”蒲生贤秀恍然的说。
我点了点头,没有解释什么。
“那么吉良殿下打算怎么做呢?”他又问道。
“我准备调集三重郡本处的人,并且向大和的筒井家、伊贺的福地家请求援军,汇合蒲生家的力量,一起逼迫南近江豪族表态,一起进攻甲贺郡”我定定的看着蒲生贤秀,“筒井家、福地家都受过我的恩惠,一定会出兵支援。几处加起来,可以达到六千军势,足够威胁他们了……而且在不远处的北近江,就有弹正殿下的三万军势,谅他们不敢反抗”
蒲生贤秀轻轻的倒吸一口凉气,这是重新整合南近江豪族啊而且听起来可行性极强,如果蒲生家参与这件事,那么在织田家的南近江统治序列中,蒲生家将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他咽了口唾沫:“吉良殿下需要在下做什么?”
“请蒲生殿下分别联络各家豪族,就这样告诉他们的家主:这次六角父子扰乱南近江,好几家都参加了行动,让蒲生家也进退两难,以至惊吓了弹正殿下的爱女,损害了织田家的尊严,弹正殿下对此极为愤怒;如今蒲生家已经将功折罪,也希望各位表明态度,跟随织田家进攻六角家父子,抵消之前的罪责;不然的话,就请独自抵抗来自大和、伊贺、伊势三国和蒲生家的联合军势,并且面对北近江弹正殿下的三万得胜之师吧。”
这完全是红果果的恐吓啊……蒲生贤秀稍稍犹豫了。他如果这样做,很可能会得罪众位豪族。不过,事已至此,已经不能逃避,再想到可能获得的地位,蒲生贤秀很快就做出了抉择:“在下领命”
“另外,还可以告诉他们,谁取得六角父子的首级,可以获得一万贯的奖励”
“一万贯?”蒲生贤秀重复了一声。
“不错,”我点了点头,“这么一来,大家就不会有什么抱怨,反而会很踊跃了吧”
一万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并不算太多,但是对于那些中小豪族们就是好几年的收入。就连蒲生贤秀也似乎心动了。他家领地六万石,一年收入也才两万贯出头,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开支,盈余不了什么,连日野城都只是两层天守的规模。
“如果活捉了呢?”他满怀希望的问。
“活捉的话……就五千贯好了”我回答。
“哦。”他听得明白,我是一定要取六角义贤父子的性命。
蒲生赋秀不知什么时候也过来了。他听见我后面的几句话,忽然出言问道:“这一万贯,应该是您自己拿出来吧?花费这样的代价,您能够得到什么呢?”
“你觉得呢?”我决定考一考他。
“大概是战功?替弹正殿下重整南近江,这似乎可以算是弹正殿下交给您的使命……还有,您本人也可以得到更大的声名。”蒲生赋秀认真的想了想,然后这样回答道。
“声名神马的,都是浮云啊”我叹了口气,“事实上,为美津出气,就是我的主要理由;还有,我同时还要维护自己的义理。我认为,既然已经臣服织田家,就绝不适合再跟随旧主叛乱。”
“在下明白了。”蒲生赋秀点头。
“那么,你替我把这些话写下来,作为给弹正殿下的正式文告吧”
“是。”蒲生赋秀欠身领命。
“此次出兵,你就以弹正殿下女婿的身份,担任我的副将之职。”我继续说道。
“是”听到我的话,连蒲生贤秀也一起平伏了下去。
……,……
第二天一早,我写好求援信函,遣人分别送往大和筒井顺庆、伊贺福地宗隆、伊势竹中重治三处。蒲生赋秀的文告也写好了,是以蒲生家的立场写的,大致就是说甲贺郡六角父子又派来了拉拢信使,不少南近江豪族又不淡定了,所以我决定临时予以压制之类。我看了以后,又特别加上了美津的理由,这才发了出去。
美津是信长的养女,出了这样的事情,不能隐瞒不报。
到了晚间,伊贺的回音就到了,却是一封致歉的信函,说是根据两方之间达成的默契,攻击甲贺的事情,伊贺无法参与。这让我非常奇怪。
“甲贺和伊贺,达成了什么样的默契?”我问带来回信的服部正成。
“回主公。按照我们的协议,两方领地之间不得直接对抗;如果一方的领地遭到进攻,另一方不得提供协助。”服部正成解释道。
“是这样啊,那就没办法了。”我稍稍有点失望。
不过,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甲贺和伊贺只有一山之隔,如果真的敌对,不可能这么多年还相安无事。对于两方来说,这都是各自传承技艺的根本地盘,不容轻易受损的。所谓甲贺和伊贺敌对,只是后人根据丰臣和德川的关系附会而来。因为丰臣继承了织田家对甲贺的统治,而伊贺则通过服部正成的伊贺同心组、百人铁炮组为德川家效力。
“对了,让你的伊贺组参与,会很勉强吗?”
“禀主公,臣下已经脱离伊贺出仕于本家,领地也不在伊贺,倒不需要回避。”
“那就好。”我松了口气。和历史上比起来,额外有了服部家的配合,降伏甲贺就更加容易了。
接着到达的是竹中重治亲自带领的两千人,其中有五百是千种家的援军。由于我的常备和预备(现在可称为辅备)去了岸和田城,此次征伐浅井并未要求三重城出兵。而事实上,竹中重治已经重新组织了这样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预备。
等到二十五日,信长的同意信函到达时,筒井家的两千援军也到了。领队的是筒井两翼之一、与松仓右近重信其名的岛右近清兴。他是大和国国人众出身,原本跟随河内邻国的畠山高政,教兴寺之战后跟随筒井顺政,顺政死后就辅佐顺庆,一直忠心耿耿。永禄七年我支援大和国,和他相处过几天。
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两个武士和一个和尚,却不是筒井家的人,只是在兴福寺寄居。这次听说我在南近江召集军势,就跟着筒井家的人一起过来。
送走了岛清兴,我接见了他们三人。其中那个四十多岁的武士首先向我施礼道:“在下山冈景隆,原是六角家在滋贺、栗太两郡的代官,特来拜见三重殿下。”
“原来是山冈殿下。”我点了点头,心中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来意,“那么这两位呢?”
“劳三重殿下动问,”另外一位三十多岁的武士欠了欠身,“在下本多正信,这位是芦名兵太郎。”
(ps:只因美津病重,收藏暴跌一百,我比美津更悲惨……)
第九十章:愤怒!报复!(下)
第九十章:愤怒!报复!(下)
听到是本多正信,我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暗吃了一惊。(手打小说)这是江户幕府最初的主导者,被武断派夺权后,很快又击败大久保长安一党,打倒政敌大久保忠邻,将幕府实权抢到了手中,可谓是不折不扣的猛人。
他从德川家出奔,是在几年以前的三河一揆时,之后曾经短暂的依附过松永久秀,因为不受重用,很快就再次出奔,没想到现在会来我这里。
另外,那个和尚的名字也很奇怪,一般和尚不是应该称呼法号的吗?
“芦名兵太郎?”我反问道。
“是,”本多正信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再次欠身回答道,“这个和尚很古怪,明明有法号,却宁愿别人称呼他的俗名……他的法号,叫做随风。”
随风?后来的天海?那个老妖怪?这是个比本多正信更传奇的人啊他奇迹般的活了一百多岁,前半生籍籍无名,后来成为德川家康的亲信,担任统领天下僧众的大僧正之职,对江户幕府的朝廷政策和宗教政策影响极大。他死后5年,就被朝廷赐予大师封号——而大名鼎鼎的亲鸾、莲如,直到明治年间才得到这样的赐封。
我忍不住仔细的看了看他。他的身材很魁伟,头发有一两寸长,身上的僧衣破破烂烂,露着两条粗壮的小腿,十足一个流浪汉。不过,他的神情却是泰然自若,而且眼光非常锐利,这就显出了不一般的风采来。
“大师一向在哪处学佛?”我问他道。
“下野国粉河寺,近江国三井寺,摄津国本愿寺,纪伊国根来寺,大和国兴福寺。”他一连报出五家寺院的名字。
“这不是同一宗的啊?”我奇怪的问道。其中下野国粉河寺大概是他出家的地方,是天台宗寺院,然后三井寺是天台寺门宗总本山,大概他是天台宗的人。可是,本愿寺是净土真宗(一向宗)的,根来寺是真言宗的,兴福寺却又是法相宗总本山……这真够杂的
“教有万法,佛本一乘。”他简单的答道。
“那么,如何是佛,如何是法?”
“自然是普渡众生,”他呵呵一笑,“难道殿下没有这样的想法吗?”
说完,他就紧紧闭上了嘴唇。
我明白了,这是个不甘寂寞的和尚。正如传说的那样,早期的他确实很孤妄,完全没有二十多年后在德川家康面前的沉稳。而他口中的“普渡众生”,很显然就是统一天下之类的意思。这一点本多正信很显然也听出来了,他认真的看着我的脸色。
“身为武士,怎么会做出家人的事情?你的话我实在难以理解,”我摇了摇头,转向山冈景隆和本多正信,“你们两位和他一处,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吗?”
“在下跟和尚不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