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后-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翁并不说价,笑着点头直言,“可。”
萧安顿时有些后悔了,“那要不三十文?”
太孙吴赶紧让萧安闭嘴,“落子无悔,口出成诺,焉能反复?”
横竖太孙吴也不差银子,萧安也就闭嘴了,回头与陈十郎道:“诺,给银子!十个,得一两呢!”
一直没吭声的陈十郎瞬间就要出一两银子,心中肉疼不已,就是在家中他一月也不过才三五两月银,到此回能得出门,折合下来也不过百两左右,就不由得道:“哎,你身上银子比我多!”
读书人的银子本就少,还想要挖出来花销,一个是皇家子,一个侯门子,还要不要脸了。
萧安捏起了拳头,凶道:“给不给?”
陈十郎屈于武力,又抱着好男不跟女斗的心思,十分不舍地从袋子里掏出了一两碎银子来,“钱财不易,可别乱花啊。”
就是太孙吴想要尝个鲜,也一人买一个就够了,何必全部买下来呢。
老翁收了银子,只在手中抛了一回便知重量,又拿了竹片编制的笼子替太孙吴将十枚果子收好,递与陈十郎,后才嘱咐道:“钱袋子可是要收好哇,不然等会儿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在落日城外,萧安与太孙吴陈十郎就与自己母亲及柳客卿分了路,前后进的城,身后只带了十余护卫,都散在了周围,并未紧随,倒是让老翁以为是谁家公子哥儿们偷跑了出来,少不得提点两句。
陈十郎将自己的钱袋子收了收,对着老翁抱拳道:“多谢老人家。”
要他身上这一二十两银子被顺了,可比花一两银子更要心疼,这一对比顿时就觉得这老人家是好人了。
陈十郎提着一兜子火云果跟在萧安与太孙吴身后,充当着小厮角色。
前头萧安正与太孙吴道:“你若是喜欢,我往山里与你摘来就是,又何必花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却是身有残损的军户两月的体恤了,还有许许多多并非军户,只是服役的士兵们在战场上伤了下来的只拿了七八两银子便只得远回了故乡。
萧安也是个十分珍惜钱财的人,就是在京城里住了几年,也未曾学得大手大脚的习惯,一月二两碎银少有用光之时。
太孙吴道:“山中有恶兽,要不小心有伤在身,就不是一两银子的事了。既然那老人家手里有,为何不买了?”
萧安对退役的军士向来敬重,忙解释道:“我并非说是不该与他买。只是那玩意儿味道又不好,买来吃实在是浪费。”
何况她砍了一半价,那老翁还卖得乐呵,指不定心中骂他们傻瓜呢,之前她在边关也不是没吃过这玩意儿,着实是味道寡淡不佳。
太孙吴与萧安道:“这值钱的是外面的皮,果肉有何吃法?其皮晒干了泡酒,可止痒。想来多是剥皮卖郎中的,才鲜少有人买卖,不知者众,价钱才会高些。”
当然,太孙吴并不知晓50文与100文有何区别,更没觉得一两银子有多贵,不过算数出来却知道大小的,还以为萧安还在心疼价钱贵了。
第041章 边关见闻震人心
自买了火云果,太孙吴就好似开了个口子,竟是每家每户的商户都去逛了一圈,并对售卖之物大肆问价。
许多管事的,只将三人当做是来边关游玩的大家子,有叫价比往日高的,也有叫价如平日里一般,态度中都带了殷切。
太孙吴只问不买,这态度换了衣着简朴的农家人,想来是要招来一番讥讽,不过做生意的最为势力,见着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就是不买也要热忱上三分。
太孙吴倒是无所察觉,毕竟自幼他也只不过需在几人面前恭敬,平日里都是别人供着他。
萧安与陈十郎多出门子晃荡,却是将这些人的态度看在眼里。
等逛了一圈走到早准备好的客栈,太孙吴才与萧安及陈十郎道:“那盐粮都比京中要贵。”
京兆衙统管京中事,每季便制有米粮物价等上交户部,随后又公布于邸报之上,东宫自也得知这些,便是与太孙吴上课的老师,也偶尔说上一二。
陈十郎接口道:“边关苦寒,就是从鱼米之乡与出盐之地运送盐粮出来,一路关税,又焉有不贵之理。比不得京中,路途坦顺不说,做买卖的多大户人家下人,各处可得周转,自更便宜。”
萧安也道:“且京中内务府有皇商在,有货物伴随进京,自得便宜。”
皇商们供奉给皇家的贡品之外,少不得要顺路搭些自己的买卖,许多时都是能免去税赋的,这也是皇商们每三年争一回争得头破血流的缘由。
太孙吴点头,“小安之前说得并没错,这城中虽看着是热闹,然而穿着体面的多为商贾与官吏,路过的农家也老百姓到底是过得艰难。”
萧安回道:“边关物种稀少,土地物产不比江南丰盈,又有商贾往来买卖,若不出门做工为奴,日子就越见难过。那老头口口声声说商贾来了有好处,然而真得便宜的又哪得几人。盐价低了,可老百姓卖米粮的价也低了。就是那便宜的药草,平常百姓家还是多请得起游医,往山里自己挖药草熬煮药,真正看得起病的不过寥寥。”
陈十郎接过话道:“这般说来,那老人家说的米粮便宜了能让人吃饱,也不过便宜能买米粮吃之人?可农为本,须得买米粮之人,怕也不过这城中做些小生意的人家了。”
太孙吴心情沉重下来,“就是那老者所言,能去铺面做工赚取月银的,也多为十一二稚儿,与商贾引路护送的,在这边关里又能有几何?”
边关里人口稀少,又多军户,剩下庶民人家里,又有兵役在,能做工的男丁多也不满十四,等满了十四,却大多愿意从军了。说是商户带来了好处,然真能惠及到的也不过尔尔。
萧安良久后才道:“公子,这就是边关。”
人少物稀,却有一代又一代的军户们留在这里,驻守着边关,只为了护佑大庆的皇室、天下与百姓。
太孙吴这才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这江山的重量,不是在京中时以为的皇城中的那座金銮殿,也不是那些朝臣们的小心思,也不是帝王的疑心与野望,而是这万千百姓,这边关之要,重如泰山般沉。
“此行不虚。”太孙吴感慨道。
查三关军中内务、查魏侯谋逆一事真假,于他此时心中而言也不及这沿途的感悟百一。
万民艰苦,便是帝王之罪。
只柳贞听萧安说起太孙吴这般感慨,只嗤道:“若是落日城的百姓还苦,那他要去了六关,恐怕得哭得走不动路了。”
连三六九关里的三关在太孙眼里都算差了,更差的六关与九关那便不像是人过的日子了。
萧安道:“公子也是关心民间疾苦的人。”
她书读得少,然而也知道关心老百姓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柳贞又哼了一声,反正在萧安眼里,与她自幼相识的太孙吴就是日后该当皇帝的,他又何必多言,免得魏氏觉得自己心眼子小了。
回头萧安又与魏氏说到此事,恰太孙吴也在,魏氏就道:“三关里苦,也也比六关与九关里强。当年林夫人设商会,着商户与关外往来,也未必没做过好事。”
林氏早已没了诰命,然而魏氏却还是愿意这般称之,“她令商户只得雇佣当地的人家,边关退下的伤残人士能在商户的铺面中做工不用体力的重活,再教以他们谋生的本事。这一点,她的功绩却是不能抹灭。”
也是边关里消息堵塞,商户们许又有自己的心思,因此林氏被撸诰命之事竟是没有传出来,否则三关里受过她恩惠的不少,自也能引起不必要的震动。
实际上,就是魏氏踏足进落日城,就能明显感觉到许多商户、老百姓们对林氏及南阳侯归京的遗憾与忐忑。
只这些偶尔只言片语间的信息,不论是太孙吴还是萧安,到底年轻阅历太少,都是听不出来的。
“又有林氏不允夫君殴打虐待妻子,鼓励边关儿女读书之事等作为,她在这三关里威望不低。”魏氏又道。
上等人家里,少有丈夫殴打妻子之事,也无非是因被名声所束缚,可即便如此,女子嫁人后被殴打之事也并不少见,然而在三关里林氏能严管夫殴妻子之事,却是能得大多边关女子的敬意,这也是她在边关,即便是为妾,却也被人尊为夫人的缘故。
而皇帝送来的诰命,林氏自己许最为在意,但在旁人眼里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萧安不喜欢林氏,也不觉得林氏的与外夷通商有多大好处,然而魏氏说这两点,她也无法否认,林氏到底也是个有本事的女人。所以同样是妾,林氏在她眼里,到底也要比景王府的齐姨娘要更强些。
太孙吴以为萧安会像之前遇见老翁那般反驳,然见她竟是一脸默认之态,便知道此事为真,“可冒功之事?”
要他说,竟是这般的人物,冒功之事也有些怪命苦。
“公子莫不以为,我娘若是与父到边关,也不会做这些事?这又哪算得上是功绩。”萧安却是道。
三关里林氏真能管到的,也不过是借着南阳侯的身份插手军户之家,禁止军户里的当家的殴打妻子,就是遇着了这等事,因发生得太多,行恶者乃自己夫君名下将士,反到难以处理个痛快。
然而换了魏氏与萧安,却是会组建起一支娘子军来,就是换上几百个夫君,也不敢轻易动手,又哪需林氏这般调和,以势压人。
太孙吴见萧安追捧自己母亲的模样有些好笑,就有心逗弄,“想魏娘子当不会做与外夷通商之事罢。”
魏氏看了太孙吴一眼,并未说话。
而萧安正如他所料的开了口,“与外夷通商,商户们卖出去的产物,与进进来的产物相比如何?”
外夷能卖于大庆朝的东西实在是不多,无非是马匹牛羊之类,然而大庆朝卖出去的东西却多之又多,买少卖多,这表面上看是大庆朝占了便宜。
然而说到底也只是便宜了商户们,那外夷们舍不得了马匹牛羊,再给的金银宝石玉石一类石头的,多在商户手中,这些东西易为深藏避税,再卖往富贵之地,于国库可半点好处也无。
这一点太孙吴自然也想得到,他这一路看下来,看到了商户们的离家万里不易,也看见了商户们的暴利。
这时魏氏却也插了一句,“商户与外夷交易,倒是让三关里骏马充足,也并非全是坏事。”
与关外外族打仗,多为骑兵才得占优势,马匹便不得少,然大庆里的良驹又如何比得在关外草原上跑的。
一直被自己娘拆台的萧安瞪了魏氏一眼,扯着嘴角不想说话了。
魏氏难免要与太孙吴笑话,“她自幼被教得脑子简单,恨之欲之死,只见得到别人的坏处,却见不着好处,公子也莫怪。”跟这种人也学不了好,劳烦你离我女儿远一点。
脑子简单的萧安瞪得更狠了,太孙吴却是跟着笑了起来,“听魏娘子一席话,才知道我也想得简单了。”我也是个脑子简单的,也跟萧安一样要成长呀。
魏氏跟着笑了笑,又不再说话。内心里只有一句:萧安你个小崽子到底懂不懂男女之别!
魏氏的烦也并未烦多久,柳贞就寻了过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