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锋-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下无礼之将听着,我们大人便是新任辽阳知府,江南名士卫景安卫大人!今奉圣命司牧此地,尔等还不速速退去?否则,我家大人一纸奏书上禀朝廷,便是尔等的死期!”
“……”
尚可喜傻了!
稍靠后面的沃尔姆斯,还有鲁存保也傻了。甚至于,他们身边地将领,还有附近一些能听到这句话的士兵们,也都傻了。
……
“我该不是听错了吧?”在城门下甩了甩脑,又抠了抠耳朵,尚可喜成然就那么很没面子地又跑了回来,而且一回来就逮着沃尔姆斯问道:“老沃,我刚才没听清楚。那上面的说啥?叫我们赶紧滚蛋?”
“如果我地汉语真的像大人说地那样已经非常标准的话,那么,你应该是没有听错。”沃尔姆斯很是诧异地幽默了一下,又苦笑着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那排成了长列,望也望不到头儿,正等着进城地军队,然后看了看城墙上那稀稀疏疏的人影,再看向了鲁存保:“我的政委大人,难道大明王朝的官员都像城门楼上的那个家伙一样?他有什么好骄傲的?”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以前就是一草民,勉强在县城给人测个字,看个相,遇到漂亮小媳妇儿什么的兴许还会摸个骨,就是区区的里正、保长之类,也都比我大上好几级,哪见过知府这种‘大官’?”鲁存保撇撇嘴,很是郁闷地透露了一下以前从事的行业。而从这个行业,旁人可以很轻易地了解到他为什么能在第四军刚开始创建的时候就担任了政委,并一直屹立
在后来地那些优政工人员的“挤兑”下依然能移第一强军政委座的原因。
“政委没见过,那老尚你呢?”沃尔姆斯又转头问道。
“这个……听说有一些脾气大的,确实是一个人就敢跟大军叫板,他们管那玩意儿叫‘浩然正气’!可这种人大部分都被杀了!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傻大胆儿,我也不知道!”尚可喜很为难地露出了一副苦相。自从辽东失陷,他也一直就只是跟着毛文龙在东江军混,最大地时候也就是在广鹿岛上当了个岛主,还真没跟什么地方官照过面儿。
“那你们说咱们怎么办?人家不让进……”沃尔姆斯又看了看远处的城墙,摊开手向两人问道。
“他们不识抬举,咱们打进去不就得了?”鲁存保身边的警卫员突然叫道。
“闭嘴!”沃尔姆斯存保同时斥道。
“小子,咱们这回可是来助的,以后也有不少任务,你现在跟官军打起来,让人家警觉了咋办?”尚可喜在一边笑道。
“那个……咱们不,人家警觉了?”警卫员问道。
“这倒也是。”尚点了点头。前面走过的地方,官军的态度多好?到了这儿却突然不让进城了,这摆明了人家确实已经警觉了。估计前面那些态度好的官军,也是因为没有一个叫“卫什么景安”的傻大胆儿在那里撑着才那么客气的。
“可大人在咱们之就说过,在他们开始决战之前,尽量不要跟官军起冲突……”鲁存保有些犹豫地看了看两边。
“他们不是经开始了吗?皇太极正在猛攻铁岭,多尔衮也在跟祖大寿死掐,也就只剩下多铎和吴三桂那边儿还算安宁了。
”尚可喜心有“不”的看了看对面地城墙上,那个什么辽阳知府卫景安正傲然的站在城门楼上挺胸抬头,跟旁边一个穿着县令服色的家伙聊着什么,虽然看不到神态,可对方指指点点的动作,很显然正陶醉于“一言斥退万军”的光辉事迹之中。那模样,在尚可喜看来是要多欠揍就有多欠揍!
“辽阳城里有多少人马来着?”沃尔姆斯突然问道。
“据情报局调查,大约两千人。”鲁存保说道。
“两千人,如果是守城的话,也确实是一股不小的力量。难怪这个知府敢让我们退兵,看来他知道如果我们想强行攻城,肯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拿准了我们不会冒这么大的损失跟他翻脸。”沃尔姆斯说道。
“据说咱们小北荒在关内的名声可是够臭地。这姓卫的不让咱们进城,我估计他只是想搏个好名声…你们不知道,关内的那些名谓名流,要名不要命的多了!”尚可喜说道。
“唉,”沃尔姆斯突然叹了一口气:“本来我是很想遵守大人的命令地。可是,我们大老远过来,总不能就这样住宿在城外吧?现在还是二月,如果冻坏的我们地士兵,我会更加无法向大人交待的。”
“没错。”尚可喜和鲁存保同时点头。
“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沃尔姆斯问道。
“军长,你是咱们地头儿,你说了”鲁存保很规矩地答道。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不过,我还是希望军长您能考虑到咱们这后面大多数都是刚从朝鲜各地招来地新兵。”尚可喜也朝沃尔姆斯敬了一个很标准的军礼。
“是啊,都是新兵,确实不宜轻动。”沃尔姆斯咬咬牙,突然严肃地一瞪鲁存保和尚可喜,说道:“
我命令你们两个,带上两匹马,去冲击城墙!”
“我,我们两个?……”鲁存保跟尚可喜对视了一眼,“军长,你确定?”
“你们说呢?”小样儿,这样就想把擅自开战,违反军令的责任推给老子?当我们德意志人在小北荒属于少数民族就好欺负?沃尔姆斯非常严肃地点了点头,然后很昂起了下巴。
“那个……”尚可喜眨巴了眨巴自己那双小眼儿,“能不能先等我们制订一个计划?”
“给你们喝口茶的时间。”
“喝口茶?!”
这丫够狠的!尚可喜和鲁存保非常不爽地瞪了沃尔姆斯一眼,可惜人家不在乎。而就在两人琢磨着反击的时候,一骑快马突然绝尘而至:
“报告!”
“什事?”沃尔姆斯问道。
“报告军长,刚刚得到消息,多铎部昨夜得到铁外围皇太极部支援,以引蛇出洞之计将吴三桂一路明军打败,现三岔堡失守,曹变蛟、马科已经阵亡,吴三桂和唐通仅以身免,两人已然逃窜,所部兵马十不存一!”
“靠!”鲁存保狠狠地挥了挥拳头。
“洪承畴完了。”尚可喜叹了口气,接着,却又转眼恨恨地盯上了辽阳城头。
“命令,后面炮兵立即向前,给我在城门架起大炮,轰他娘的。”沃尔姆斯狞笑一声,冷冷地看了一眼那边城墙上站着的一群人,又撇了撇嘴:“妈的,居然敢拦老子!”
正文 第两百零四章 杀手锏
更新时间:2009…10…30 21:48:38 本章字数:4634
三桂败了,祖大寿紧接着也受到了多铎和多尔衮的两幸好,他作战经验丰富,早在多尔衮对他的营地发动猛烈进攻的时候便已经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早早地探知了消息,所以才能早早地做出应对,占据有利地形,据寨而守,虽然处于下风,却并没有像吴三桂一样被打得狼狈而逃。不过,仅有两万兵马,又没有城墙可以据守的他根本就无法在多尔衮和多铎兄弟俩的夹击下做出任何形式的反击,只能不断地派兵向铁岭和关宁一带求援。
皇太极非常大度地将祖大寿的求援信使放进了城去,继而,吴桂兵败,祖大寿芶延残喘的消息在铁岭城内疯开来,皇太极又叫人准备了数千份劝降书射入城内,铁岭守军军心惶惶。虽然洪承畴和麾下几大总兵努力安抚,但士气依然不免大跌。这让洪承畴极为恼火,甚至数次当着众人的面大呼“吴三桂言过其实,误国误民”!
原本,洪承畴的计划就是僵持!
要知道,凭着铁岭一带的僵持局势,得到了小北荒的援粮的明军根本就不怕跟清军耗下去。大家只要这样一直呆着,最后先吃不住劲儿的也肯定是清军。毕竟,已经闹饥荒很长时间的满清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比大明朝廷筹集到更多的粮食。虽然军是在铁岭外围,仿佛随时可以撤退。可内有洪承畴牵制,外有吴三桂和祖大寿随时可能出兵拦阻,皇太极怎么可能想退就退?没错,皇太极也派出了多尔衮和多铎去看住了吴三桂和祖大寿两部明军,但别忘了,祖大寿足有两万兵马,吴三桂在得到了曹变蛟的一万残部之后,也有四万大军。足足六万人,只要不是领头的将军不是傻子,就算分出一些,也不可能牵制不住仅有两万人的多尔'和多铎。注意,仅仅只是牵制,并没有要求他们去打败当面之敌。而同样的,他们哪怕是分兵,也照样能让皇太极难以迅速撤退。因为,他们的手下,也有将近两万骑兵!而如果皇太极没有撤退,祖大寿和吴三桂的任务就不只是拖着多尔衮兄弟俩儿,他们需要随时在外围观察皇太极,看这货有没有派兵去开原,去北方再次筹粮或者征兵,如果有,那就破坏掉对方的行动。
可以说,洪承畴地这个计划既简单又复杂,看似分散,三路兵马其实又是紧密相联。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定计,不顾祟祯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意思,也是因为他非常清楚关内的局势。洪承畴跟农民军打过许多年的交道,他清楚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能力,张献忠也就罢了,说白了跟个土匪相差不大,光从其主动退往四川就可以知道那是一个胸无大志的武夫。不过,那李自成却非同小可。洪承畴从朝廷那边就听说了李自成在河南打出的那一个个口号,知道对手已经发生了可怕的改变。均田地,不纳粮……君不见,楚钟南一个“土地改革”扔出来,几乎不废一兵一卒就占了朝鲜?所以,为了日后入关剿灭农民军地需要,他必须尽可能地将这十三万边军精锐带回去。这可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精兵了,损失一个就是一个,没得补充!何况,除了要对付李自成之辈,还有一个小北荒在那里虎视眈眈呢?这种情况下,他哪能让手里的大军损失过重?
可吴三桂非要一个大的。
货以为多铎在兴开湖过大亏,听到小北荒出兵之后,紧张之余已经急不可待,所以才会冒险出招,进而使得全军陷入绝境。可他没料到,皇太极等人的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居然反过来诱他出堡,然后打了一场漂亮地伏击战。
当然,看到多衮和皇太极仿佛发疯一样分别对祖大寿和洪承畴发动了进攻之后,他认为多铎也会采到相同的行动,这很正常。可是,他不应该因为注意当面的多铎而疏忽了对皇太极那边地探察。皇太极正在大规模的进攻铁岭,多尔衮也在对祖大寿发动猛攻,就他的三岔堡一带安静,他不去注意全局谁去注意?总不能让洪承畴从城里跑出来或者是让祖大寿分点儿精神吧?那不是让这两人自己找死么?
所以,吴三桂的大败纯属咎由自,而且还是取自一个本不应该有地疏忽!
而现在,随着他的失败,大寿和洪承畴已经分别被围,明军士气也是大跌,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撑住太长时间。而小北荒虽然已经出兵,可是,洪承畴宁愿与满清议和,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接受小北荒的好意。
洪承畴是官员。是士绅。是一有着长远目光地大才。对小北荒地“土地改革”。他既钦佩万分又视之为洪水猛兽。他深深地明白。与楚钟南所推行地“土地改革”相比。李自成在河南喊地什么“均田地”、“不纳粮”之类地口号。只有算是小孩子地玩意儿。那些只知道四处流窜地农民军。也远不如小北荒那样根基深厚。他敢肯定。如果同样地事情发生在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