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神话 >

第104章

盛唐神话-第104章

小说: 盛唐神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杜甫一脸苦相在那里愣神,萧去病也自失的笑了一笑。今天算是和王鉷那一派正式撕破脸了,接下来就是你死我活了。还有这伙刺客,也不知是何方神圣,但不管是谁,自己都奉陪到底。
  只是下面的路每一步都将惊险无比,一旦失败,自己说不定还可以凭着白龙马杀出重围。这些被自己拉下水的人,沐风流云,杜甫,还有这名受伤的少女,大概就要倒霉了。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了不得自己也做一回演技派。
  萧去病摇了摇头,暂时抛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想多了也没用,就像爷爷和师父他们说的,男子汉大丈夫,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非是昂然向前而已。
  难道为了怕连累人,就什么都不做了吗?这样自己倒是心安理得,但四年之后,安史之乱就要来了,长安洛阳就要沦为兽兵之手,遭受几次浩劫。而整个河北之地,就会沦为胡虏腥膻之地,从中|央半分离出去,一直到北宋的建立。其中的燕云十六州甚至一直要到明朝朱八八的时候才能收回。
  这些在萧去病看来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而衰,直到灭亡都无法解决藩镇的问题,后来又加上宦官之祸和党争。从此以后,国人的眼睛渐渐地不再向外看了,而是转而向内看。
  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在萧去病看来,远不是造成几十年动乱,让唐朝由盛转衰这么简单。更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其实精神的转变。由开拓进取、开放包容慢慢变成了内耗,守成,内敛,阉割武力,阉割血性……
  正如老爸所认为的那样,安史之乱不但是唐朝盛衰的一个转折点,更是古代中|国盛衰的一个转折点。甚至,国人的很多精神,比如尚武、自信、昂扬等到现在都没找回来。盛唐气象,盛唐精神,已成绝响,只可追忆!
  那么就让自己在这些改变还没发生之前,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什么吧。
  想到这里,萧去病心头一热,忍不住当着杜甫的面,冒出一句杜甫的诗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在杜甫惊愕的表情中抱着怀中少女就扬长而去。
  出了西市坊门,萧去病让令狐流云和小瑶骑着马在前面带路,自己抱着一个人步行跟随,竟然寸步不落,走得又快又平稳。
  那少女如此短的时间内遭遇到这么多事,此刻简直都要晕了。
  她完全看不懂这个抱着她的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少年人。一开始的时候,一身血迹跑了过来,吓人的很;再之后又是道歉,又是解释,又是给自己做检查,帮自己疗伤,那眼神,那语气温柔似得水;再然后却是蛮不讲理一把抱起自己,也不问自己同意不同意就要送自己回家。
  再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得,变得无比恣意昂扬,肆意狂放。连长安尉都敢杀,特别是当时他沉思的那几秒,眼睛仿佛有一团火亮得吓人。而现在,又重新变得温和淡然起来。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男子?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少女忍不住在心里暗想。
  她觉得很好奇,心里很想仔细打量打量对方,但她现在却紧张而羞涩地闭上了她那秋水般的大眼睛。因为只要一睁眼,一抬头就会看到少年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的脸庞看。
  萧去病也感觉到了怀中绝色少女的心跳呼吸变化,看着近在咫尺的少女那吹弹得破的滑嫩娇靥上一抹晕红迅速蔓延。忍不住问道:“在下萧去病萧辅臣,请教娘子芳名?”
  “我叫何可儿。”


第十一章 各方心思

  华清宫,芙蓉园,李隆基和杨贵妃听到萧去病第一次出门就被人在大街上行刺,也是当场惊住,然后一个是震怒无比,另一人则担心不已。
  也不怪李隆基会震怒不已,他知道萧去病的经历。从小生活在仙山上,一下山就碰到了安西军,为大唐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之后便是一路风尘马不停蹄赶到长安来见自己,这些天都很自己在一起。等于说他几乎是不可能与任何人结怨,可是现在他第一次出门就被人行刺,而且还是在光天化日的大街上。
  在李隆基看来,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有人看来到萧去病这几日非常受宠,心生嫉妒,欲除之而后快。在他看来这就不是针对萧去病了,而是针对他李隆基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萧去病为大唐为自己立下如此大功,怎么宠信都是应该的,这是他作为皇帝的权利,其他臣子怎么敢有意见!
  若是如此,自己以后岂不是谁都不敢宠信了,自己宠信一个,他们就刺杀一个,这天下到底谁说了算?这就是对他至高无上君权的挑衅和蔑视,这怎能让他不震怒。
  另一个就是,这几天萧去病天天教他陪她打拳,在萧去病的暗中调理之下,李隆基感觉自己一下年轻了上十岁。他心里未必没有一个愿望,希望继续练下去,身体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年轻。若是萧去病不幸被刺死,自己这个愿望不就破灭了吗!
  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被萧去病打败的大食人,他们有很多商人在长安经商,刺杀萧去病就是为了打击报复,给在河中和呼罗珊被打败的大食人报仇。这同样是李隆基不能容忍的,敌国奸细当街刺杀天朝将军,这是对大唐天威的冒犯!
  而杨贵妃想的却极为简单,她对这个温和淡然,斯斯文文的少年非常有好感。
  他讲的故事很好听,他讲的笑话很好笑,他说的事物很新奇。杨贵妃虽然集六宫宠爱于一身,李隆基也时常陪在自己身边,但毕竟幽居深宫,有时难免寂寞。这个少年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
  所以她不希望萧去病有事,他说的那个金苹果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呢,而且他还说有一种新奇的舞蹈要教自己。
  “寿昌县侯没事吧?受伤了没有?”李隆基满脸愠怒,厉声对一名宦官命令道:“查,给朕严查!闹市之中光天化日下发生这种事,他王鉷是怎么当差的?召他来见朕。”
  那飞龙禁军期期艾艾道:“寿昌县侯被三十八名刺客用强弩偷袭,肩膀上中了一箭。他要我向陛下禀报……臣不敢说……”
  李隆基疑惑道:“到底怎么回事?寿昌县侯现在有事吗?他在哪里?”
  “寿昌县侯现在无恙,当初他单枪匹马冲破两万人的敌阵身中一百多创也闯过去了,这次他中箭之后还一个人将刺客杀败。”旁边的高力士道:“阿郎是这样的,寿昌县侯说是长安尉贾季邻指使刺客行刺于他,而且刺杀发生时,王鉷的弟弟王焊也在现场。”
  “怎么?”李隆基皱起眉头,看了看高力士,过了半晌才道:“王鉷不至于这么大胆……力士,你怎么看?”
  李隆基嘴里虽然说王鉷不至于,但其实心里却已经有三四分相信了。
  王鉷和萧去病的矛盾他是知道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他一手造成的。当初他先把安西军扩军和移民和中的差事许给了王鉷,因为王鉷能帮他省钱。
  后来萧去病向他汇报河中如何如何重要,经营河中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后期回报更大。特别是萧去病许诺每年都至少有十万斤白银进献给他。李隆基一高兴,立马就改变了主意,把这件差事赏给了萧去病。
  虽然后来他对王鉷也进行了一些抚慰,但想来他对此还是有一些怀恨在心的。而自己这几天又每天都和萧去病在一起,王鉷因此心生嫉妒也是可能的。两样加一起,派长安尉贾季邻找人行刺萧去病也不是没有可能!
  高力士笑了笑道:“阿郎,是或不是,把他们叫到一起对质一番不久清楚了。老奴是想,寿昌县侯不是无的放矢之人,事出总有因……”
  李隆基点点头:“寿昌县侯呢?快宣他回来!”
  另一边,华清宫外京兆尹的临时官署里,传旨的宦官还没有到,王焊和贾季邻已经赶了回来,向王鉷汇报此事。
  “真的不是你们?”
  “当然不是我们,我们一路追踪他到西市,正准备过去教训他一番,那群杀手就突然出现了。”
  “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在站在后面看戏了,再然后贾季邻就到了。他想上去缉捕那些杀手,被我拦住了。”
  王鉷大急道:“你呀你呀,怎么就不动点脑筋,一轮强弩偷袭都杀不了他,你还指望后面能杀死他。他肯定就是抓住这一点来告某的状。不过也好,无凭无据的,这官司他打不赢。”
  贾季邻有些胆怯道:“大夫,还有一件事,那些杀手手上的武器强弩和横刀都是武库里的那一批,被飞龙禁军收走了。”
  王鉷愣住了,满脸惊愕,过了半响才骂道:“你是猪啊!怎么能让他们收走呢!”
  贾季邻满头大汗,又急又怕,一时说不出话来:“我……我……”
  他当然说不出口自己是因为怕死,所以才不敢和萧去病争持。
  事到如此王鉷也知道再责备也是于事无补,心里无数个念头不停地转动。武库失火的案子有什么遗漏没有?萧去病是知情还是不知情?他若知情这事该如何补救?见到皇帝要怎么说?这个弟弟也太让给自己惹祸了!
  就在王鉷愁肠百结的时候,李隆基的贴身宦官到了:“宣御史大夫,京兆尹王鉷入宫见驾!”
  没过多久,王鉷就在那名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华清宫一处议事的宫殿。很快中书令(右相)李林甫,中书门下平章事(左相)陈希烈,还有太府卿兼御史中丞杨国忠也到了。
  李林甫是王鉷临走时派人请来支援的,陈希烈是李林甫的人形附和器也被李林甫一起叫过去,而杨国忠则是因为跟宫里关系近听到消息自己过来的。
  自从李隆基倦怠朝政耽于享乐之后,每年冬天都会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华清宫泡温泉。相应的这些天子近臣为了能经常跟皇帝在一起,也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华清宫外。渐渐的,竟然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
  不过这样一来,平时商量起事情来,倒也方便。
  四名天子近臣悉数到场,事情的经过大家也了解了。四方当然都各有打算,王鉷要撇清这件事跟自己的关系;李林甫本来还想拉拢萧去病,但现在他的左膀右臂王鉷跟萧去病矛盾激发了,他自然还是要帮王鉷说话;
  陈希烈心说,我是讲老庄的,我什么都不说,李林甫说什么我就附和什么;杨国忠心里乐开了花,他原本对萧去病是有敌意的,因为萧去病是高仙芝的人,而高仙芝是李林甫的人。但现在萧去病和王鉷斗了起来,敌人的敌人,可不就是战友么?所以他决定要给萧去病帮腔。
  而李隆基看到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心里却是微有不悦的。他的心思没有在朝政上,所有的事情他认为只要能对付过去就行了。他不想大动干戈,听下面的人争吵不休,因为这样会打扰他玩乐。
  李隆基已经有些不耐,偏偏这个时候萧去病却迟迟不到,而王鉷则抓住机会,言辞恳切地不停向他申辩,此事跟他毫无关系,这件事不是长安尉贾季邻派人做的,李林甫和陈希烈也不断帮腔。
  李隆基越来越不耐烦,这个时候就想装鸵鸟,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萧去病不是也没事么?看到李隆基这样的态度,势单力薄的杨国忠心里那个急啊,这个二愣子萧去病,你还在磨蹭什么呢!
  ps:还有一章。两个场景,原来准备按时间轴两个场景穿插着写的,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