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615章

龙起苍茫-第615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忆,都是回忆,美好的回忆。
    李秉衡几圈酒下来,已经是脚步踉跄,却依然是兴致盎然。
    阿曼达轻轻的扶住了他,不无关切。
    两人相视一笑,当年在槟榔屿结下的情缘,到现在历久弥新。就像醇酒一样,浓烈宜人。
    “当年蛇庙藏宝你们都知道,却不知道净矿岛藏宝,都是在南洋的时候,得到了这么一笔天赐之宝,成就了今日南华与中国的强盛
    对于蛇庙藏宝,大部分人都清楚,也知道这些资产大部分都是在阿曼达的名下,不过近年来大部分都通过阿曼达
    而净矿岛藏宝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有张振勋等一干核心人物才清楚光华银行还一直藏着这么一笔庞大的财富。
    “当年净矿岛上发现的藏宝,光黄金就有一百一十六吨半,白银八十二吨多,各种宝石十数吨,其他各种器皿、文物等也不在少数。后来我用宝石在英国市场上得到了一批资金,然后在英国的金融市场上着实揽了一大笔资金,加上橡胶股票风潮,前后得到了一亿多英镝的资金,有超过半数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南华。”
    李秉衡谈起在英国金融市场上的十余年博弈,忍不住一阵的心驰神摇,这是他最为自傲的一笔,现在拿出来重提,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感到喘嘘不已。
    如果说通过投机能够得到一百万英傍,这很正常,得到一千万,这是李秉衡的能力,而一亿英傍,着实让周围的人感到了极度的震惊。
    这些年除了李秉衡与徐锡麟、温生才还有张黄等大佬,没有人知道李秉衡究竟在海外捞了多少钱。
    现在徒然听到这些,都是震惊了。
    而核心圈子之外的那些人并没有听到这里在谈论什么,只是听说李秉衡在讲起净矿岛藏宝,这才知道原来当年南华扩张如此之快,是因为得到了海盗藏宝。
    就像听到了传奇故事一般,众人的兴致更加高了起来。
    张振勋听到李秉衡故意将净矿岛藏宝的事情流传出去,知道他必定是有用意的。
    如今南华已经实现了金本位汇率制度,而中国也筹备了好几年,显然李秉衡是在造势。
    从俄罗斯得到的那令人震惊的数百吨黄金是见不得光的,所以,也只能公布净矿岛藏宝,让世人知道,原来南华与中国的黄金储备都出于此。
    实际上,李秉衡并不需要如此的小心谨慎,世界大战打到现在,从交战国流入中国的黄金除了俄罗斯部分,已经不下于百吨,这点各国也都心中有数。
    一战开打后,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但是官方流出的黄金全部到了美国与东方两强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净矿岛鼻宝的事情许多人到现在才了解到,又是一阵的感叹。
    这倒也是一剂催化剂,让场面更加的热闹起来。
    今年李秉衡的任务不多,除了访问欧洲,开始国内新一轮的工业布局,就是实现金本位。
    像欧洲打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五六年别想恢复起来,加上又有后起之秀的挑战,在金融上注定要受制于人。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
    除美国与东方两强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将来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个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这种制度必将在经济危机的破坏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
    美元要到二战后才能确定主导地个,所以,这段时间之内,便是中国与南华的机会。
    将来世界货币的地个,必定要有东方两强一席之地。
    中华元与南华元一起,只能走主导货币体系的道路,因为金本位制度并不十分适合东方,而且。将来与美国争霸”必定要打击美元。
    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加上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将来要不被美元绑架,那么必定要抢在这个时候实现金本个。并且凭借强大的黄金储备抢先一局。
    要是二战还能够发生,那么李秉衡就有信心在二战后挤掉美元。
    这次欧洲访问如果能够成行,他将亲自促进一个仇恨的种子埋在欧洲,只要停战和约并不公平,那么将来总会有人出来重新确定权利分配。
    对于自身将来的战略,则是推动欧洲爆发二次战争,化解欧美对于亚洲事务的干涉,死死压住日本。
    今年是英日同盟第三次到期之时,能不能废止这个同盟,对中国很重要。
    《英日同盟》共有3次,第一次同盟条约于哑年;月匆日在伦敦签订。
    当然英日同盟之前完全是针对俄罗斯的,后来美国想要掺和,英日同盟也起到了抑制美国的作用。
    沙俄解体后,英日同盟则将矛头对准了中国。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同盟继续存在,不,绝对不能让他们续约。(未完待续)H!~!
    ..
第534节欧洲
    二凉如水。WwW、给笑热的天与带来了几许清 ※
    李秉衡与阿曼达携手漫步在槟城雨帘花园的小湖边,当年两人没少在这里逗留过,没有什备娱乐活动,就在这湖边散步,谈心,成为了两人回忆中的一段美好。
    “李,你在想什么?”
    看着李秉衡低着头,始终默默不语,阿曼达有些好奇,之前他的情绪还颇高,现在却略有些低沉。
    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道:“我从没有想过,十几年来,我可以带着中国走到这个地步。我很欣慰,但更多的则是惶恐。我怕我会迷失了方向,将中国带入深渊。到时候,受苦的将是中国的人民,每当我想到这些,就感到无比的紧张与压抑”小
    阿曼达有些惊讶于这些。她从来就没有听他谈起过这些。
    在她的眼中,李秉衡总是那么的乐观向上,充满着漏*点。
    “我常常梦见,由于国家的错误政策,导致民不聊生,大量的饿死人,到处都是人吃人。这样的噩梦一次又一次的让我感到心力交瘁,仿佛是真的一样他无比的重视农村与农业问题,尤其关注粮食生产与储备。
    他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刀世纪的年代时的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那是标准的**。
    三年困难时期是 嗯年**提出一年粮食增加一倍的口号,因而导致各地掀起“浮夸风”各级干部严重夸大、虚报粮食产量所造成的。
    由于施行统购统销的关系,农村除了口粮、种子、饲料以外的粮米全须上缴,而粮食则交由人民公社的公共大食堂负责,农民不能储粮。当中央派员到地方征收粮食时,是以地方干部上报的严重夸大的粮食产量来计算征收量的。征收量大大出实际粮食产量,地方干部为了填补缺口,逼迫农民将原本应该留下的口粮、种子、饲料“三留”也全都上缴。于是各个农村的粮食短缺,公共食堂无米下炊,导致了严重的饥荒,有许多人因此被饿死。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后世的资料证实,那几年饿死的中国人高达效口多万人,甚至有学者认为死亡人数过联口万,不亚于又打了一场抗日战争。
    爷爷总是带着伤感,一遍又一遍的回忆当年,他的哥哥与弟弟都是在那个时候饿死的,甚至家族中许多人都在那场灾难中死去。
    这是他记忆最为深匆的历史,所以他穿越后,从来就没有忽视过农业生产,这才有了中国与南华在农业上的辉煌成绩。
    在他的计 中,要储备心乙人能吃三年的粮食,才是正常的粮食储备计划。
    同时这也是为二战准备的,到时候粮食价格暴涨,有人为陈年粮食买单,并且提供资金让中国继续储备粮食,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不会的,一切都过去了不是吗?你所说的,或许在民主中国再也不会生呢。中国现在幅员辽阔,大量肥沃的土地还没有得到开。土地不是问题,农业生产的各种高科技都在得到应用。可以说 将来中国的粮食大规模出口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秉衡笑了笑,这是自然,但是,将来中国的粮食不会再大规模的出口了。
    而且,他也不会傻到用自己的粮食去救济别人。
    中国政府在三年困难时期仍然大量进行粮食输出和对外援助,例如”哟年除了对几内亚的援助外,还有 助炖小麦支援阿尔巴尼亚。;咕;年8月,老挝来函要求支援稻种。中国政府决定援助旧吨。啦年,给束捕寨援建川龙造纸厂,周恩来专门问起造纸厂的废水处理并要求改进,增加污水处理设备。啦年,困难时期结束之后,援助更加有增无减。
    自己的国家在饿死人,还能笑眯眯的将零食送给其他的国家只为能挣得如此廉价的歌功颂德。
    他绝不像成为那样的人,他必须为中国人民负责。
    接下来将会中国带入何种地步,已经无法预料,只是有一点,他的重重手法都是恰当其时的。
    想到今年的布局,以及手中所掌握的庞大资本,他感到了轻松了许多。
    的确,自己不应该去想那些伤感的问题,还是着眼于当前。
    “那个时候,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我在英国的时候,还经常不由自主的响点滴滴,没想到。今生还有再次相遇的机会
    阿曼达的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只有在李秉衡面前,她才会显露她最为女人的一面。
    这次她也将跟着回英国,作为李秉衡与英国巨头们直接面对时的缓冲,她也想回去看看父亲,
    她将大量的资产转化成为了中国的各项文物与艺术品,帮了李秉衡的大忙,终于没有让李秉衡在欧洲的努力白费。
    只是,任重而道远,她与侵略者、掠夺者们的争斗还刚刚开始。
    现在连她都特别的痴迷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倒是让他多了不少的闲暇时光。
    英国正在清点货款,并且准备一次性清偿,以此来争取中国能够放回那两艘被征用的战舰。
    同时,他们的气焰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的嚣张了。 口;年7月日,经过漫长的谈判,以及美国的调停,中英法三国终于一致同意结束战争状态。
    双方在菲律宾的马尼拉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史称《马尼拉和约》。
    《马尼拉和约》中列举了以下数条:
    第一款,大英帝国承认中国对西藏省与藏南省的主权,其中包括不丹与锡金。
    第二款,中国与印度北部边界自兴都库什山脉东段起,西至马什哈德;而南部边界从布拉马普特拉河为界,西至廷布。
    阿萨姆民主共和国一应事务由中国保护与指导,即为依认其内政处交均应专由中国一国径办;该部长暨官员等,除由中方人员准行之事外,概不得与无论何国交涉来往。
    第三款,中、英两国互允以第一款所定之界限为准,由两国遵守,并使两边各无犯越之事。
    第四款,中国西南省份与印度及廓尔喀等地如何通商,应如何增益便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