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445章

龙起苍茫-第445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毛奇注意到他只是说消耗俄军有生力量,还是没有提到攻击俄军要塞群,不禁有些气恼,嘟囔着说道:“难道他们不知道攻克赤塔要塞才能彻底的断绝西伯利亚铁路吗?为什么要先难后易,反而攻击海参葳?”
    “是谁做出了这样愚蠢的决策?是蒋(方震)吗?还是那今年轻的徐(永昌小毛奇以为他已经身居高位)?”
    “难道他们以为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然后隔绝赤塔要塞群与西伯利亚的联系,到时赤塔的俄军就会因为饥饿与寒冷自动投降吗?困不住他们的,到时候阻断铁路的军队反而有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难逃厄运。”
    汉斯记得李秉衡并没有说过放弃赤塔要塞,也就是说,他很可能有这方面的打算,只是推动这个计划小实施的契机还没有来到。
    “难道中国是怕我们无法迅速击败法国,而让他们独自面对俄罗斯?”
    小毛奇重重的敲弄着桌面上的地图,嗓门也大了起来。
    “中国政府竟然这样地蔑视德意志军队吗?连一个小小的法国都解决不了?”
    汉斯沉默着,仔细地思索着当前最有利于中国与德国双方的决断
    “也许”
    汉斯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曾经与李秉衡就“施里芬计划  ”进行的辩论,当时他说过,如果德国参谋本部能够大胆的实施这个计划,而不作改动,那么他甚至愿意让中国向俄罗斯帝国宣战,即便换来英国与法国的态度急转直下也在所不惜。
    显然,李秉衡的确是在担心德**队无法成功在三十九日内或者短时间内击败法国,使得德国速战速决的美梦破裂,这样一来,德国就已经输掉了一半的战争。
    汉斯沿着这样的思路分析着,脑子里越来越清楚,看来,李的确是这样想的,那么,自己又该如何自处呢?
    李秉衡认为一战最大的关键就是施里芬计划能否成功,能否尽快击败法国,然后调转枪头对付俄罗斯帝国。
    如果这是这样的话,他倒是愿意出兵全面攻击,而不是等到将来可能发生的“十月革命”提前几年收回故土,并且从老毛子身上狠狠地挖一块肉下来。
    一战,也就大不一样了。
    向沙俄宣战的话,李秉衡有信心并不会促使英国等协约国向中国宣战,至少英国不会。
    在真实历史中,英国正是由于德国不能保证比利时然向德国宣战,只要不触及它的底线。
    悦里芬计求  ”是一种放大的“斜行阵”属于菲惨烈大帝的“鲁腾型”从德国为实施该计哉而作的动员规模来看,属于孤注一掷的性质。
    皮巩备役部队只从事占领和后方勤务的传统,大胆将预八用于第一线,没有留下战略预备队,当时德国的指挥教令中建议“甚至把最后一个营也投入战场”。
    李秉衡很欣赏这样天马行空的夫胆想象,的确有耳能成功。
    可是,小毛奇主持参谋总部后,开始担心东普鲁士的安全和西线左翼的安全,那两个方面正是施里芬的大胆之处,如果战争按计划打赢了,那两个方面将成为史里芬的伟大之处,以及大气魄、大手笔的象征。
    但现在小毛奇的个性特征使他越来越担心这两个方向上,薄薄的防线会不会被对方一下子戳成大窟窿,甚至在短时间内被撕成碎片。他没有勇气完全抛弃前任“伟大”的计划  而重新拟出一个新计划,只能做些修修补补的功夫。
    到目前为止,“伟大”的“施里芬计划  ”已被小毛奇弄得支离破碎,非驴非马。所以,严格地讲,今年确定的德军作战计划应叫做“施里芬  小毛奇计划
    田岁的史里芬临终时仍一再叮嘱:“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
    可是小毛奇自以为是的改动,将这今天才的恢宏作品变得平庸到掉渣,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西线左、右两翼的兵力分配上小毛奇不顾其前任的临终嘱咐作了重大调整,将史里芬  :7的比例改为;:3。
    西线的乃师如果按史里芬的比例,左翼兵力应为乃个师,右翼兵力应为68万个师,现在小毛奇把左翼加强到飞个师。而将右翼削减为巧个师。原定在右翼开始进军时从左翼抽调2军共所师增援的计划也被取消了。
    这样小毛奇在决定性进攻方向上,把按史里芬意图应有个师减去了近力个师。
    此外,史里芬原来的计划中不仅要进入比利时,而且右翼兵力还要沿荷兰边界展开,越过被称之为“马斯特里赫特盲肠”的一片荷兰领土,迂回比利时列日要塞的后方小毛奇改为直接进攻列日要塞。
    他甚至还准备将意大利力万兵力也算入西线,而史里芬从不对意大利人抱有幻想。
    李秉衡真想骂娘,所以让汉斯过来一趟看看,是否小毛奇已经打定主意准备这么搞,连对意大利人都抱有幻想的小毛奇,实在是个害人不浅的家伙,不知该说他胆还是说他幼稚。
    汉斯也同样如此,但是直接询问对方关于“施里芬计划  “的改动,是极为不合适的。
    “庞大的要塞群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是吗?赤塔要塞群号称筑垒地域,虽然不能跟法国在边境的要塞群防线相比,但是中**队想要攻克这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的确,德国可以选择绕过这道要塞群防线,可是中国不能,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攻克赤塔来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然后慢慢攻略远东。
    小毛奇很想说再坚固的要塞都有陷落的可能,但是转头想到德国不正是基于此才制定了“施里芬计划”吗?于是他选择了习惯性的沉默不语。
    “不知道法国的这条要塞群防线有什么针对性策略?到时中**队可以在赤塔加以复制。”
    小毛奇哪里知道是计,将自己修改过的“施里芬一  小毛奇计划”大致描绘了一番,虽然并不详细,但是汉斯还是听出了李秉衡分析出来的结果。
    两人不止一次的做过沙盘推演,但是结果都令汉斯极为沮丧。
    不,不,我也是德国人,我应该为了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想起自己在巴伐利亚亲王的第六集团军服役时,曾经有过的雄心壮志,不由得心思活泛了起来。
    “从您的部署可看出,这是个两翼进攻的方案,按照施里芬伯爵的意图,左翼6、7两个集团军在开战初应且战且退,引诱法军深入东进,使右翼更便于旋转,猛击法军后背,现在左翼却反而向西推进”
    “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我们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把八个师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部队将从后面来攻打法国人。法国的要塞炮只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面来对付从法国方面进攻的部队”
    汉斯详细的解释着李秉衡曾经推演过的修改后计划漏洞小毛奇则面无表情的听着。
    他认为之所以要改动“施里芬计划  ”是因为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适应旧的作战计划。
    而且他是个高傲的人,自己的改动居然被说成是巨大的漏洞,这让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所以,他很想听听汉斯有什么高见,在南华军界是否有进步,可以让他接受。
    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认真的倾听着南华国防部长的阐述。!~!
    ..
第403节 巴伐利亚亲王
    果说“施里芬计当”能够不被改动的执行,那么德国犹一迅速击溃法国的可能,而南华所拥有的新式军事理论,则是在这种可能上面再加一个保险,李秉衡很想试试。
    虽然在前几年,南华与德**界就这些军事理论有过深入广泛的探讨,但是在德国陆军上面发生的改变并不明显,相反,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接受的全是这种试验性质的军事理论。
    奥匈帝国也对南华的军事结晶很感兴趣,并且由于双方在军工领域上的合作,而开始了一定范围的陆军建设合作。
    “中**队从与俄罗斯军队交手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集团式的冲锋在中国式的防守面前等同于自杀,机枪与速射炮的大规模武装军队,使得军队的机动作战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外,在战壕与新式战地工事面前,火炮都无法尽可能的杀伤敌军,这样的话,我们想要速战速决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汉斯的话中透露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自己不改动“施里芬计哉”速战速决也有可能失败。
    这让他一头汗水,如果计划  失败,那么其他人或许会将原因归结为他对计划的更改,而看不到深层次的原因。
    如果让他当集团军统帅,他当然充满自信,但是现在,他开始变得不自信。
    南华陆军是德国陆军的徒弟,现在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连中国陆军也开始发扬光大。
    中**队在对俄战争中所使用的各种新式战法闻所未闻,包括各种进攻阵形,防御工事,以及对火炮的运用。
    如果中**队能够取得有说服性的胜利,那么我或许可以保持原有的“施里芬计划  ”并且吸收中**队的新东西小毛奇这样想着。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你很乐意见一见我们的威廉陛下,眼下他正与巴伐利亚亲王一起,在南部的庄园与斐迪南大公举行会谈。”
    小毛奇相信汉斯很乐意见一见老上司巴伐利亚亲王。曾经的陆军统帅,利奥波德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玛利亚阿努尔夫。
    汉斯有些激动起来,在巴伐利亚服役期间,由于糖尿病,他几度濒临退役,使得没能得到晋升,要不是巴伐利亚亲王的苦苦挽留。他早就离开军队。
    正是对方的照顾,使得他一直在巴伐利亚过着平静的日子,要不是病情恶化,他并不愿意离开。
    当初自己被认为是巴伐利亚陆军统帅的接班人,可是。病痛使得他早早的结束了光荣梦想,他几乎悲痛欲绝,无法在德意志陆军取得属于自己的荣耀。
    为了让自己重新振作,他选择来到了中国,却没想到开始了自己一段全新的旅程,一段新的辉煌。
    如果没有李秉衡,自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在某个酒馆里当一个不可救药的酒鬼。或是流落街头,受人白眼。
    他给了自己健康,给了自己再一次的生命,他用他的信任,给了自己全新的荣耀。
    如果说,李秉衡让他证明了自己,那么利奥波德元帅给了自己军人的勇气,活下去的勇气,如果没有当初的信念,或许自己就不会去中国,不会遇到李秉衡。
    这两位,都是自己值得用一生去铭记的人物。
    汉斯的眼眶略微的湿润小毛奇看在眼中,不禁心生感动,作为军人。他能体会对方的心情。
    “是的,当初在巴伐利亚,有我的许多美好往事,虽然我不能为德意志帝国尽忠,但是我同样愿意为我所热爱的土地热爱的人献出自己的真诚。”
    他的骨子里流淌的是日尔曼人的鲜血,他从来不掩饰自己对德意志帝国的热爱,包括在李秉衡面前。
    正是他的努力。才有了当初南华军界与德**界的紧密联系,并且使得南华军事带着明显的德意志烙印,即便是在中国陆军,仍然如此。
    他感激李秉衡,并为此发誓真心拥戴,矢志不渝,南华,同样是他效忠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