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303章

龙起苍茫-第303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费用,但对方依然加大了行动力度。
    尤其是腊戍的守军,从之前的严密防守开始转向进攻,沿着铁路与河流,频频发起袭击。
    用李秉衡的话来说,战争对科学技术的推动力度与速度远远要超过大学教育的缓慢推行,而且趁着现在好好练练兵,尤其是将国内的军队好好的借机整顿一下,让那些没有见过血的士兵能够在未来的大战中不
    场。
    除了将在西南铁路网建的两个师。另外的两个师编制他准备给熊成基与熊克武,一个在云南与缅甸,一个在西康与阿萨姆,任务都不轻,但南华也就他们的部队还没有经历过战事。
    南华的扩军很顺利,之前的双主官使得军官足够,而且经过与荷兰、英国的战争,大批的老兵带上新加入的新兵,可以迅速的形成战
    。
    熊克武已经开始反攻,一路将英军打出了云南,一路追击到密支那附近,自此,除了西康省囊括了许多的阿萨姆与缅北土地,若钦邦北面半边被全部占领,缅甸向云南与西康突出的一角被彻底的吞噬,抹平了它的棱角,使得再也不用担心侵略者会将这里当成跳板,向西南几省
    力。
    而腊戍的军队也开始蠢蠢欲动。牵扯英军的兵力,使得曼德勒的英军不敢贸然向前线增援。
    目前英军已经无法判断哪一路是要执行对方真实作战意图,只能坚守待援,等着军队从缅南而来。
    熊克武已经打出了威风,用兵从开始的老成持重,到现在的锋芒逼人。开始全面展开进攻,无他,重武器尽数配齐,而且,;:小丫几斤一月的临战磨合,护矿队武装以及原井的劳,很七引…合讲了队伍,战斗力提升的很快,基本上与之前在四川的整师战斗力不相上下。
    军队果然是要在铁与火之中才能浴血重生,越战越有精气神,安军都是这么打造出来的。
    依靠手上的武器,熊克武有信心可以打下密支那,而且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李秉衡在电报上说,要求保留密支那、曼德勒等重要城市,目前占领对于南华来讲并没有好处,边境问题已经解决,目前不存在什么问题。
    将重要城市留给他们,但是城市之外,全是我们的天下。
    李秉衡就是想故意扰乱局面,让英国人与印度人掉以轻心,因为他们除了矿产资源,并不在乎绝对的控制缅甸的每一块地盘。
    而缅北到中部的几个油田已经开始进行开发,石油与天然气管道正在铺设,行动极为隐秘,但是相比是瞒不过内行人的,也只有在英军遭到极大损失后才开始稍微光明正大些。
    他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缅甸的石油与天然气,虽然目前实兑港无法掌握在手中,但是可以先别管中东石油从实兑港的进出问题。
    目前缅甸的石油与天然气可以先输送至西南几省,将来有机会再将石油管道连在一起
    在后世,国外油到中国,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若军事变化封锁马六甲海峡,中国就会断油。因此,可从缅甸铺一条管道,买来的石油从这条管道进入中国,西南也成为进口石油的重要管道。这样。即使国际形势变们,石油也可以从缅甸供应到西南再到华东。
    不过现在马六甲海以大部分掌握在南华手中,所以并不急着在实兑港布局,还是稳扎稳打的好。
    更何况仁安羌这个大油田离本方控制区域太远,一时无法将这块肥肉吞下,而且英国人也绝不会这么轻易就让出来,势必要进行一场大战。
    李秉衡清晰的记得在后世看过缅甸官方的油气资源统计数据,缅甸陆地和近海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引凹亿桶,天然气储量达讹巧亿立方米。
    而到二战前,英国在缅甸开办的石油公司每年的年产量都能突破四万吨,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如果英国无法从缅甸得到石油,那么他们的二战未必有那么的好打。
    虽然缅甸的几个大油田现在还无法得到,那么就先修着石油管道。开发一些控制区域内的小油田。或是在对方控制区域但地形较为有利的地区进行开发。
    南华派驻英国的特工发回消息。英国人已经有了松动,可能会在与满清政府的边界勘定中,将叛军势力密布的那部分地区戈一部分给中国。因为那里是个贫瘾的地方。
    而且南华坚决反对英国在缅甸与阿萨姆阴谋策戈对西南几省的蚕食与渗透,并且接连出击,让他们看到再继续纠缠于此,对双方都毫无意义,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
    既然英国只能放弃对西南几省的图谋,那么,地形复杂环境恶劣而且出产可怜的那些地方便成了可有可无的土地,被中国占去也不可惜。
    在他们看来,南华支持那些叛军图谋这些土地也是劳民伤财,而且南华并不缺土地,如今苏门答腊就起码有可耕种土地一千三百万公顷。婆罗洲森林覆盖率糊,但可耕种土地仍有一千两百多万公顷,苏拉威西岛两百多万公顷,棉兰老岛土的肥伏,有四百多万公顷良田。
    后世的印尼不算上伊里安查亚就有默口多万公顷的土地,而且婆罗州、苏拉威西与伊里安查亚还未尽开发,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
    英国人相当清楚南华在土地上所取得的成绩,所以他们一直在怀疑南华对缅甸的土地有何图谋。
    缅甸出产要么是石油天然气。要么就是大米,还有玉石等,没了。就这么多。
    这些南华也有,南洋的土地广阔。各种资源相当的丰富,远远超过缅甸。
    不但是在农业方面,各种粮食以及农作物大量的出口,迅速的为工业积累财富,而且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让英国人也眼馋万分。
    之前的皇家壳牌资产被没收,让双方的关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虽然后来南华政府给英国公司进行了赔偿,但是油田与设备却不再归还,也就是说,南华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只能由南华国家或者个人开发。
    别人不清楚,仅在咫尺的英国当然清楚南华在炼油上取得的成绩,显示在外的便是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渐渐的成为了世界一流化工国家。
    南华在国土资源上取得的,将是它崛起的有力支持,不用像西方国家一样,用武力去犁开海外的殖民地,掠夺殖民地资源,来进行资本
    累。
    南华呢,难道还是在模仿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
    不会的,这个国家没有这么愚蠢。
    那么,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缅北的枪炮声再次的震天响起。!~!
    ..
第297节崖山之后无中华
    尸南半岛位千中国与南匹次大陆点间,在李秉衡眼中。Www!曲凡“二折不扣的宝地,英国人与法国人在这里捞取了足够的好处,而且将来这里也将由于英法的殖民统治而变得格局复杂,将来更是会变成大国博弈之地,封锁丰国的一枚重要棋子。
    马六甲海峡打通后,作为中国的封锁,中南半岛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将来的时局变化谁无法说清。更何况中国西南缺少石油与天然气。这是致命的缺陷,尤其是在石油时代。
    缅甸等地不但石油与天然气储量丰富,而且还能将中东石油通过这些地方输送到中国西南,使得爆发大战时西南可以保持足够的委产力,而不是由于能源危机而停顿。
    将来既可以将南洋的石油通过海上通道输送到澳门与广西,然后转运到各省,又可以直接从中南半岛获取石油,多了条后路。
    作为农业大国与人口大国,粮食资源与水资源将是中国的命脉之一。而中南半岛则是大米的韦收之地,著名的粮仓,澜沧江一湄公河一江带六国,使得将来必将由于水资源的分配导致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争端。
    中南半岛的资源可谓上天厚赐。许多矿产远多于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可以很好的弥补将来西南大工业基地发展起来后资源的不足,加上同样资源丰富的南洋,将来中华的崛起将无法阻挡。
    得到这个印度支那,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列强无法从西面封锁南华,更加无法封锁住中国,这个地方地理个置太过重要。
    现在说这些也许很遥远,南华国内也有许多人包括秋谨等人一直在质疑李秉衡的这个决定。在他们看来,在缅甸与印度那么偏远的地方去得罪英国人与印度人,不是件戈算的事情。
    李秉衡给他们的印象向来是算计到了骨子里,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他却颠覆了以往的形象。
    为了西康省的建立,李秉衡也花了大量的心思,虽然这个省幅员辽阔,比四川还要大上两倍,但是这里人口稀少,土地贫瘾,经济落后。无异于一个沉重的包袱,满清朝廷乐得让温生有在那里高度自治,垦荒开矿,在边境与英国人去轧苗头。
    “如今满清政府倒台在即,革命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但是,满清倒台后,赢弱的民主政府更加依赖于列强,无法摆脱列强的进一步蚕食,法国将西南视为势力范围,而英国则将云南、西藏以及长江流域视为禁离,他们能放过这今天大的机会?”
    李秉衡长叹着,在内阁会议上解释自己的用意,“我们抢先在缅甸与印度燃起烽火,让英国彻底断绝进一步图谋云南与西藏的野心,到时候他们自顾不暇,就没有余力来干涉我们的革命。而且,同时也能震慑法国。”
    “我们需要腾出手来北望,在北方,沙俄与日本,这两个国家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死大敌啊!”
    在这个时代,中国人对日本人并不是那么的痛恨,虽然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使愕日本人成为了又一令中国人仇视的侵略者,但是更多的人开始正视日本,向这个小国学习。
    日本在文化上有着先天的吸引力。他们的许多大家族都有汉人的血统,至少背地里许多日本人都承认。并且沾沾自喜,不过这里所说的汉人,并不是在满清鞋虏统治下卑躬屈膝的汉族,而是当年五胡乱华以及历代战乱逃亡到日本的汉人。
    早在秦、汉时代,就有大量中国人经由朝鲜半岛移居日本,他们融合成为日本民族的一部分,对日本文化的发展有很多贡献。
    据日本古文献《雄略纪》、《书纪》等的记载,汉代的大陆移民往往以其手工技艺被分为“部民”如手人部、衣缝部、鞍部、画部、锦部、陶部等,这些“部民”给日本带去各种手工技艺,受到日本朝野的重视。
    魏晋南北朝时代,北方中国兵连祸结,加上各族政权凭借武力互相吞并掠夺,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迫使不少中国人涉海移居日本,这些移民同样也是按其技艺分为部民。
    每个中华的战乱时期,总有大量的汉人移居日本,从而使结绳记事的野蛮民族走向开化并且成为文明种族,历朝历代失传了大量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散落在日本、朝鲜以及越南等地。
    正是基于这一点,日本人无耻的投机取巧,利用目前中国被满清夷妆所统治之言论,向汉人宣传它对中国的侵略乃是驱逐鞋虏恢复汉统。我们不仅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还是同一种文化下的近亲啊。
    而中国国内也有不在少数的砖家叫兽们为日本人吹捧,甚至将日本人的汉人血统捧高到仅次于汉人血统最纯的客家人,将日本文化也纳入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后来日本全面侵华时成千上万的汉奸哭着喊着欢迎日本人,并且将日本入侵归为“五德始终说”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