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152章

龙起苍茫-第152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女婿我是极中意的。”说着,又仔细打量了一更是喜欢了几分,想到女儿模样周正,又读了书,将来正要找这样的,万不能为了钱糟蹋了自己辱没了家声。
    胖三的心早凉了一半,气愤之余又问道:“王嫂,不知道月秀回来了没有,她是什么意思?”
    “她能去哪?就她那死板脑筋的爹能让她真去纺纱厂?那是哄你的,如今她正做着过有钱人家生活的梦呢!”
    王嫂的话无情的撕碎了胖三心中残存的美好想象,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是这么的残酷么的无情许应该说,到了南洋后还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
    在巴达维亚、槟城,现在在坤甸,他遇到的人都使他对将来充满了希望,对兰芳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了信心。
    无论是巨富之张家、黄家等大族,还是李秉衡、徐锡麟等人平日相处的工友,都让他心中始终温暖着,之前在国内的贫苦与受人欺凌等阴影早就荡然无存。
    如今这些阴影忽然之间填满了他的心间,充斥着他每一个毛孔呼吸都变得阴冷起来。
    “不,我要去问月秀要她亲口对我说。”胖三有些失魂落魄的说道。
    王嫂见他如此,也不多,只说些宽慰的话,看着他萧瑟的背影,又是一阵叹息。
    满清政府统治下来到南洋的这些灾民,一方面是被逼得无奈只能背井离乡另一方面却又对兰芳这个由一帮“造反出身”的革命党建的国家有些轻视,以为这里是个好安生的地方。
    嫂来了这里快半年看清了很多事情。兰芳政府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好糊弄,也不像那些商人所说的如今风光晚要丧在洋人之手。
    胡秀她爹就是听信人言,要攀上那些商人后也好有个依靠。不像刘三这等靠着造反派兴办的厂子有了身家的人,一朝树倒猢狲散,只怕受了牵连,连命都没了。
    也有很多人对兰芳这个小国家充满了信心,眼睛里瞧见的,平日里亲身体会的,都让他们自觉地服从政府的指派,投入到辛勤的工作中,安心的在这里生根。
    胡月秀的爹名叫胡东升,自从到了浦安商行当了账房先生,见了这家商行的雄厚实力,尽心做事,又很有些“文人气”,很得大老板的赏识。
    上次月秀来商行送东西,正好被大老板看中,想要娶了做妾。本来已经许了刘三,但想到大老板手眼通天,又有洋人当靠山,得罪了他只怕在这兰芳不能安生。
    刘三只不过是个工厂技师,工钱虽多,但跟商家比起那是差的没边,况且还要照应自己家中,只怕将来老两口也是倚仗不到多少。大老板已经许诺让自家的儿子胡国清去商行当个干事,将来也好提拔。
    思来想去,又听得说兰芳这边只要没领结婚证,打官司也是不怕的,也狠狠心断了将月秀嫁给刘三的念头,一门心思的讨好起大老板来。
    才送走了商行管事,胡东升脑子里就已经开始盘算如何打发刘三。虽然还没领结婚证,但是兰芳许多人办了婚事都想不到要去领那个证,脑子里还是过去的观念。
    一旦打起官司,即便自己能赢,只怕也要费些周章,再者名声也不好听。商行管事也多给了些钞票,算是补偿给刘三的,最好是息事宁人,大老板是忌讳打官司的。
    “岳父大人,月秀可曾回来?”胖三进门行了礼,便急不可耐的问道。
    “这个,哦,她在纺纱厂签了契约,已经开始在那里上工,住在那边的女工宿舍里,要过些日子才能回家。”胡东升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还没来的及相处妥当的办法,如今还是先拖过去再说。
    胖三是个实诚人,没有心机的,再藏不住话问道:“上次有商户人家上门,想要娶月秀做妾,最近我听说您已答应了人家,可有此事?”
    胡东升被唬了一跳,背后已有汗水渗出,眼珠子几轮,急道:“你是听谁在嚼舌头?我是读圣贤书的,断不会做如此背信弃义之事,你只管放心。
    哎,也只怪我们命苦,遭了灾背井离乡,如今月秀又被浦安商行的东家看中,逼着要娶她做妾。我若是不答应便要回了我的差使,又要与我为难,这可如何是好?人家家大业大,我们是万万惹不起的。”偷眼去瞧胖三,观察他的反应。
    见这老狐狸话只说了一半,再笨也知道是想用浦安商行的名头来压自己,若是自己怕了,主动打退堂鼓,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胖三理直气壮的说道:“人家怕他们,我却不怕们光明正大怕他们做甚?如今可不是满清,而是我们兰芳,我就不信他们敢胡作非为。”
    老狐狸正沾沾自喜,以为像胖三这样的窝囊货色只怕是不敢跟浦安商行应家这样财大气粗的社会名流硬挺,只要稍微吓唬吓唬就没了胆子。没想到他这么的不识抬举,脑子就是一根筋。于是搪塞
    今日应老板已派人送了彩礼过来,我要不收们:里,说要择日便将月秀接走。左右无法,也不能得罪了他们,哎实在是叫我为难。我意让月秀在外面躲一阵,拖了过去应老板纳了别人做妾,也就不在乎这件事了。如今你我且隐忍,拖上些日子。”
    胡东升已经打定主意先蒙混过关,找个日子把人送到应家,等成了事,这刘三只能乖乖的接受多赔他些钱财便是。
    胖三思来想去,自己是断不能忍下这口气只是思及岳丈一家,为他们着想是默默地答应。
    “那不知月秀在哪家纺纱厂做工?”
    “这倒不知,如今新办起来的纺纱厂不计其数记不得名字。”
    “那她最近可回?我要当面跟说话才心安。”
    老狐狸肚子里冷笑着,却上堆着笑,一脸慈祥,说道:“若是回来便让你知晓,大可放心。只是新厂子忙了些,你就再等些日子吧。”
    胖三无奈,只怏怏的回去,一连几日无精打采。
    李秉衡这几日倒不得,也就没去机械厂。最近参谋部正在策划苏门答腊的反攻,外交部也忙着跟英国人与满清政府磨洋工,民政部则协助黄仲涵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然,目前的保障体系主要是针对低收入群体。
    国内得到人力资源的同时,招募女工等旨在协调兰芳男女比例的措施已经开始实行,兰芳政府也给与到兰芳投资办轻纺工业的国内资本家开出许多优惠政策。
    于轻纺产业在兰芳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江浙财团许多首脑再次的云集坤甸,商议在兰芳兴建整个轻纺工业体系的议案。
    经一年多的准备,棉纺与丝、丝织工业在技术上与设备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定程度上领先世界。又有杨华之的染料新技术刺激,染整工业迅速的壮大,许多看准机遇的人不但囤积染料,而且投资兴办染整厂。
    先期到了坤甸的荣氏兄弟说这次张与周学熙会连决而来,共同考察兰芳的工业进展。
    趁着头几批到了坤甸的江浙资本家们到各地的垦殖园考察棉种与各种工业原料的同时,李秉衡打算抓紧时间解决南洋的主权归属问题。
    只有一个内部外部环境安宁稳定的国家,才是吸引投资并且进行工业建设的最佳地点,兰芳的确到了需要远离战争的时候了。
    不过,远离战争不代表就会和平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尤其是兰芳因为强行夺取了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又支持苏门答腊解放组织占了大半个苏门答腊,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生死仇敌。
    表面上两国可以坐在谈判桌上寻求和平的可能性,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最后坐到谈判桌上分出结果的时候,也代表着一方的彻底胜利。
    李秉衡并不觉得祈求和平就会真的和平,兰芳国内许多人对于他强硬的对外政策非常担忧,并且持否定态度。
    要不是他几次强力手腕树立了威望,恐怕明着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列强不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激怒的。
    过去的数十年洋人在华人的心目中不知不觉的投下了阴影,曾经的汉唐荣耀被践踏到了一文不值,华人种族的尊严与自信被打击到体无完肤,洋人的枪炮强行揭开了最后一层遮羞布,使得华人在洋人面前不自觉的就会低人一等。
    后世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地大物博”的背后是资源的极度匮乏,为什么还是不可阻挡的崛起并且强大起来。
    是因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那几代人的执着的奋斗,他们太渴望强大起来,太渴望重现汉唐荣光,太渴望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
    经济实力可以慢慢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新寻回却很难,李秉衡之所以捉住荷兰往死里揍,并且准备将来彻底剥夺对方列强的外衣,就是为了这一点。
    一开始对英国强硬,连张振勋等人都是担心受怕,甚至对他将信将疑,后来还是事实证明了他的正确性。
    他是有口难言,总不能直接跟他们说,马上要世界大战了,我们以后要大发战争财,现在也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好好的榨取好处。
    如果不是这个良机,英国人的本土舰队早就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哪里还会对兰芳虚与委蛇,为了兰芳的一些顶尖技术绞尽脑汁,直接用枪炮来抢就是了。
    时间证明一切,在许多人看来如同玩火似的内外政策居然将兰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使得兰芳内部政局大为稳定。
    连之前的保守派势力都开始转向支持兰芳政府,像应建图这样的新兴资产阶级还有很深的封建残余,需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洗脑。
    这些人不整治,将来跟洋人勾结,跟满清勾结,是时候给他们一个警告了。!~!
    ..
第184节 胡家的集体汇演
    芳的大街小巷永远不缺乏新闻,不缺乏茶余饭后的段时间尤其如此。wWW!
    这段时间载洵以大清帝国亲王以及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坤甸慰问,每日都要接见不少南洋各地富商与地方名流。
    许多保皇党人还记着当初腓特烈亲王到访时坤甸的盛况以及自己这方受到的冷遇,在各个商会举行欢迎晚宴,载洵也不推辞,每宴必到,每次总要许出不少的承诺,给某些人的头上安上些官位安些名头,很是得了不少好处。
    一些愚昧之人始终认为兰芳独立发展艰难,没有大清这样的“宗主国”庇佑,只怕外强中干,不得长久。这次载洵亲王来了,给了他们不少的希望,以为兰芳终究重新回归华夏臣属,奉大清为母国。于是这些人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上窜下跳,搞得鸡飞狗跳,连带着一帮无知百姓也以为兰芳是要改朝换代了。
    保皇派也好,顽固派也好,残余的买办势力也好,一时间欢欣鼓舞,犹如过节一般。走在大街上都是扬眉吐气,自以为高人一等。
    浦安商行的老应建图过去一直靠着做外贸生意,给洋人收购香料与工业原料为生。兰芳成立后,海关也随之建立,洋人不能再随心所欲的从婆罗洲廉价得到许多原料,于是水涨船高,应建图这样的商人也日渐受洋人的高看与拉拢,大量的利润也落到了这些人手中。
    出于鼓励工商的目的,兰的税收比英法等国还要低致一大批的商人富了起来。你富可以,但是要进行继续投资工业,或是进行奢侈品消费,这些兰芳都不管。但只要涉及到转移财产,吃里爬外等龌龊事情,商业监管部门就要开始出手。
    除非是在兰的刻意引导下将资金投入到上海等地的股市,为股市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