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88章

清穿物语-第88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甲负责管理留守的孩子们;上午操练;干活;下午请了梅香去教他们认字;他们每天认三个字;三;四个月来;也已经认了三百多个字。只是写得都是歪歪扭扭的。有两次梅兰妮在大家的安排下;去查了他们的功课;梅兰妮看着那些认真写出来的字;心里很有感慨;这些繁体字笔划也是太复杂了些。让她写她都不一定写得好。
  梅兰妮正在查看教学情况;金姆来串门了;还带了两个女孩。
  两个女孩都在七;八岁的年龄;都穿了一身新衣服。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看上去一个略害羞了些;紧倚着金姆;另一个大胆的用眼睛盯着梅兰妮看。
  金姆对梅兰妮说;〃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女孩儿;带来认认邻居。来叫华家姆妈。〃她低头对两个女孩子说。
  两个女孩子嗡着声音叫了声;态度很扭捏。其中一个躲到了金姆身后去了。
  金姆讲;〃大声点;恁的小气;让华家姆妈笑话了。〃
  梅兰妮回头一看;几个光头朝里面一缩。
  梅兰妮笑着对金姆说;〃别为难两个小姑娘了;我们到屋里说话。〃
  到了花厅;梅兰妮让她们坐下;自己去了茶水房。
  梅兰妮推着车子进来时;两个小姑娘正好奇地打量着房间设施。
  〃阿梅;你不用张罗;我们是熟人了。〃
  梅兰妮把小点心分给两个小女孩;〃小姑娘第一次上门;总要好好招待的。叫什么名字啊?〃
  〃来;讲给华家姆妈听;叫啥?这个稍微大一点;叫阿囡。这个调皮的叫来娣。两个人来年全都九岁了。〃
  梅兰妮看着两个女孩子都没有缠脚;手也粗糙;一看就是家里干活的女孩。只是人很瘦弱;一幅营养不良的样子;知道她们是来自贫苦家庭。荒年里穷人家首先想到要卖的就是家里的女孩子。
  金姆见梅兰妮打量两个女孩;说道;〃匠门外来了吓多的流民。都说是江北来的。拖家带口的。来到苏州靠啥生活;就算寻到了活干;在这里的生活不比乡下;样样要铜钿;安一个家哪里容易;可不就卖儿卖女了。对岸周牙婆近来忙得来。耐(你)也晓得荒年苏州的生意也不好;就是大户人家也要缩减;哪里是进人的辰光;唉;很多好女孩儿都卖到了那下流去处。我是老早就和周牙婆讲好了;你金伯和我一年年的;岁数也大了;总也要个后吧。就收了两个小姑娘。好好教养;今后我们也有人养老。〃
  〃你们倒是想得开;不收男孩;而收女孩。〃
  〃不瞒你说;你金伯小时候被家人卖掉给人家的;又几经转手才到苏州;后来又因为机缘巧合;赎了自身;我爹娘就我一女孩在家多留了几年;见他人老实;便将我嫁了他;那年他都要三十了;他把那多年的积蓄买了这块地;我们夫妇两经营这许多年;也算是温饱。就是儿女缘分太浅。你金伯一直是想要收一个男孩的;可是这两年见到你家的梅朵;他才说收女孩子也是好的;如果象你家梅朵;那就更好了。〃
  梅兰妮笑道;〃女孩子比男孩子贴心;从小当她男孩子养;将来立门户都不成问题。〃
  〃是这话。阿梅你会调教人;你看梅香这两年出落的;虽然脸上的疤痕还在;可是那气质就不是同日可语的。今天来;我就厚着脸皮麻烦你一件事情。〃
  

111 插班生
更新时间2014…1…31 1:24:34  字数:3253

 金姆要求什么事?梅兰妮心里猜疑着;脸上带着笑;〃瞧;阿姆说的。邻里之间相互帮忙;有什么好客气的。〃
  梅兰妮嘴上说着;心里有些吃不准;她的权利有多大;她自己知道。
  金姆讲;〃我听说你家有个学习班;我想让她们两姐妹也去你家的那个学习班上去;认两个字。〃
  〃这事啊;〃原来是要在她家学习班上放两个插班生。梅兰妮心里倒是愿意;她家的学习班上全是光头;都成了男子学校了;鉴与后世的办学经验;双性学校比单性学校更利于学习。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男女混合班还是很少见的;金伯金姆有这个见识;倒是要好好鼓励一番。
  〃女孩子学会认字;就能读书了;读了书;就知道天下的大道理;知道做人的规矩。阿姆;你和阿伯的这个决定很有见识。〃
  〃阿梅;我和你金伯这两年看着;你家的孩子个个出色;男孩子就不说了;朵姐儿也不说了;那梅香这两年是怎么出息的;这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一样的乡下女孩;识了字到底是不一样;所以;我想让这姐妹两也来识些字。〃
  〃认字读书是件大事;得好好合计合计;这小姐妹俩愿意不愿意来学习呢?〃
  来弟站了起来;拉了一把阿囡;〃华家姆妈;我们愿意来学习班读书。〃
  阿囡也站了起来;和来娣一起跪下了;就要磕头。
  梅兰妮赶紧搀起两个女孩子;〃要读书是大好的事;读书是件吃苦的事情;你们受得了吗?〃
  来娣说;〃我过去在乡下;煮饭洗衣;养鸡喂猪;家里什么事我都要干;我不怕苦。〃
  阿囡蚊声道;〃我也不怕。〃
  梅兰妮对金姆说;〃我家这个学习班;是为了教那拨捣蛋鬼做规矩而建立的;每天认几个字;开年我还要教他们算术;两丫头来;就按照我家的规矩做。上午在你家干活。下午到学习班来;和他们一起学习;活动。你看怎么样?〃
  〃阿梅;这样最好;只是这束脩。。。〃
  〃我这不是正经办学;孩子们的学习经费大都是他们自己赚;让两丫头跟着他们自己赚学费;你俩老也不用操心。〃
  金姆直说谢谢;麻烦了。
  正在此时;三胞胎进来了;见到金姆恭恭敬敬地;〃阿姆;安好。〃
  〃好;好;这三孩子越发好了。阿囡;来娣见过华家弟弟。〃
  梅兰妮笑道;〃三胞胎年龄虽小;却是学习班上的夫子。〃
  来娣带着阿囡;〃夫子们好。〃
  三胞胎回了礼;那两丫头见三个小子比自己年龄小;倒也不怕生;连阿囡都很很打量了他们一番。
  梅兰妮把两姐妹带到学习班时;保安队的人正在练习写字。由于边峰带走了小乙和根发;教室里有三张桌子空着。
  梅兰妮把阿囡和来娣介绍给了大家;齐逸带头鼓掌;〃欢迎新同学。〃
  下面那帮小子惟恐天下不乱地把巴掌拍的震天响;这回连来娣都往梅兰妮身后掖了。
  安排了两姐妹的座位;又讲了学习班的规矩;两姐妹和金姆回家了;临行前讲好第二日午后就来上课。
  这边;梅兰妮让老乐去李木匠家里定一套课桌椅。再加上两套学习用品。安排了新生的事宜。
  保安队的孩子们日常碰上的女孩子并不多;梅朵是他们的东家;梅香是他们的管理人员;这次要来的两个女孩;才是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所以;几个人兴奋了;就此也有了些动静;有几个关心细节的;切切讨论着。另有几个故作矜持;虽不参加八卦;但是竖着耳朵听着。两个女插班生就象似在平静的池塘里扔进的两块石头;产生了一圈圈涟漪。
  上学习班的事;对金家两姐妹是件大事;上课第一天;两姐妹回家后;不但金姆好奇;连金伯也在一旁细听。
  来娣说;〃今天是梅香姐姐教认字;识字班每天学六个字;<;三字经>;已经学了一半了。梅香姐姐说;我和阿囡如果要赶上进度;就要每天多学几个字;今天他们学;‘地所生‘。这是我写的;姆妈爹爹看;我写的好伐?〃
  阿囡也把自己的字给家长看;〃格是我写的。〃
  〃好;好;老头子;看看;小姑娘写得蛮哉的。〃
  〃识字班上;那帮男小囡安宁伐?〃金伯终于也发问了。
  〃他们叫自家保安队;〃来娣说;〃梅香姐姐在教室里时;他们都不说话;梅香姐姐离开后;他们就象似开锅的水。〃
  〃那帮小子没有欺负你们吧?〃
  〃哪有啊;他们都不和我们说话。他们说的事;我们又听不懂;今天下午;他们只上一个时辰的课;就到屋外去活动了;梅香姐姐留了我们在教室学认他们认过的字;喏;这三个。〃来娣拿出另一张纸;写着‘人之初‘。
  〃这么说;他们一天三个字;你们一天六个字。〃金伯对学习班的情况很有兴趣。
  〃他们的一个时辰也不是全在认字;还有讲。。讲。。〃
  〃讲评。〃阿囡帮她说。
  〃对;还有讲评时间;反正是说他们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
  〃什么事情做的好和坏?〃金伯继续道。
  〃多啦;吃饭啊;干活啊;寝。。就是房间啊;识字啊;很多很多。教室后墙上的表上;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后面是小红旗;小黄旗;和小蓝旗。〃
  〃哪种旗子是好;哪种旗子是坏?〃金伯追问道。
  〃这---〃来娣有些犯难了;她看着阿囡。
  〃红旗最好;蓝旗最差。〃阿囡帮着补充道。
  〃谁的红旗最多?〃金伯兴趣盎然地。
  〃这---〃阿囡说不上来;〃我不识他们的名字;反正是最上面那个红旗最多。〃
  不说金伯每日对学习班的事很有兴趣。梅朵这行人到了农庄。
  放下行李;吃了午饭后;秦炼和梅朵就去建筑工地上视察工作去了。农庄二期工程是打谷场和谷场周围的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仓。梅朵曾经参观过美国中部的农场;那里的圆型谷仓给了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她提议在自家的庄子上建圆形谷仓;她说;〃这样可以用最经济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间。〃
  梅兰妮对于洋货有一种由衷的热爱;所以没有任何异议。
  可是;楚源说;〃圆形谷仓算不得外转内;我国汉代就有圆形谷仓了;这在后来出土的陶瓷谷仓就有了实物证明。〃
  无论如何;这圆形谷仓在清朝的江南可能是独一份。说到圆形建筑;清朝人民可能很少见到;可是他们这起穿越众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坛就是一个例子。小林当然没有可能看见天坛的建筑;但是;苏州园林里圆形的小亭子还是有的;而且;华家的人还用麦秸做了个小模型给他参考。
  所以;小林的工程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申老农已经搬到新房子里了;那排旧房子已经拆了。申老农带着梅朵去看搭建的鸡棚和鸭棚。老农知道这位朵姐儿的花头很浓的;就是鸡鸭棚她都是有要求的。
  朵姐儿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所了;给他提了不少改进意见。如鸡鸭棚在使用前都要消毒;通风要好。村里人养鸡都是搭个小窝;白天放出来;晚上收进去;谁讲究鸡鸭住的地方还要通风。可是;梅朵说;〃人家养鸡不过十只;八只的;我们打算养上百只的;如果;鸡舍条件不好;鸡生病了;一死一大片;那才叫血本无归。〃
  老农一听这话;对鸡鸭棚的设施也重视起来。
  他又问;〃姐儿这次带来了这么多玉米芯子为了什么?〃
  〃这玉米芯可是好东西;你赶紧让人把它弄碎;放水封在缸里让它发酵。〃
  〃那东西可以吃?〃老农表示强烈怀疑。
  〃当然不能吃;我要用它来育秧的。〃
  〃说起育秧;姐儿;咱家来年的秧地你放在哪里?〃
  〃我让你拌的那些土;你拌好了没有?发到村子人家做的长方竹扁做了没有?〃
  〃土到堆那了;竹扁还在做;只是不知要这么多干什么?〃
  〃育秧啊。〃梅朵见老农被震住的神情;接着说;〃如果;把秧育在了地里;你到时候还要派人去拔秧;把秧直接育在竹扁里;把秧一层层起出来;你不是省了拔秧的功夫了吗?再讲;我嬢嬢想出了一种插秧机;那秧直接让机器插了;还省人工了。所以;这育秧的土要弄好了。〃
  〃姐儿;照你怎么说;我们庄子上是不需要这许多人。〃
  〃需要的;我们还有茶场;要养鸡鸭;要养大牲畜;养猪;这些都是要人工的。你知道;为什么那冬麦要条播?那时为了明年种棉花的;收了棉花;纺纱织布;再拿去买;这不都要请工人?〃
  〃哎呀;姐儿;照你这样说;来年我们庄子的收入五百两都打不住啊。〃
  〃过几年;庄子上的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