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8章

清穿物语-第8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是可以了。
  自从有了计划要和齐逸一起离开;梅兰妮就为齐逸准备衣裤鞋袜了。梅兰妮用了六十个铜板;向胡货郎买下了一大叠做鞋用的碎布。那是针线作坊里不要的边脚料;货郎们就拿了来;整理出来;根据面料质地;从一个铜板两块到两个铜板一块的卖给乡里人。乡里人是很欢迎这些碎布头的;那些未嫁的姑娘;用两个铜板买一块好些的面料;做个绢花;绣个帕子;或做荷包扇袋等物件。那些当了娘的媳妇则多挑实惠的面料;为孩子们拼凑衣裤鞋袜。梅兰妮很受启发;核算后;也买了一大叠实用面料;并向胡货郎讨要了一些更碎的面料;这些小碎片不是用来卖的;是对买的多的人的奖励品。谁说古人不会做生意!那些小碎片;梅兰妮用来做钮扣的;中式的葡萄纽做起来太费时;也费面料;因为布条要45度斜剪。江南的水乡有一种花蛤;壳很厚。乡下到处可以捡到花蛤壳;早些时候梅兰妮教齐逸把它们磨成小圆;用布包了就做成了包纽。缝在衣裤上很方便。
  来到古代;梅兰妮最感激的人是她的外婆。在刺绣和缂丝方面;外婆无疑是大师;可在制做衣物方面也是高手。梅母这方面资质中等;只学会了一成。但梅母的编结技术是上佳的。
  梅兰妮读书方面资质一般;勉强混了个本科。可在做女红方面;她可是心灵手巧;举一反三。在刺绣和缂丝方面;她已是外婆的得意门生了。而在制衣方面;她已青出于蓝了。编织更是超过了母亲。虽然现在的社会;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自己做衣服了;可上海女人里却还隐藏着制衣的高手。她们身上那些昂贵的服装;其实都是她们山寨出来的。梅母经常会把在路上看到新颖的服装;用手机拍下来;回家和梅兰妮商量;然后就能动手山寨出来。当然是以梅兰妮为主的。梅家人穿着是讲究的;可花费只是别人的十分之一。
  来到了古代;没了庞大的制衣工业;所有的衣物都要自己动手。梅兰妮的本领帮了她大忙。如果是在现代社会;她的手艺只不过起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在古代;实实在在是雪里
  送碳了。这两多月来;除了卖头发得了一笔钱外;手里的铜钱都是靠做女红赚得。只不过是parttime的工作;就得了6;7百个铜板;虽然还比不过睛雯一月的工资;可这会子的米价是9个铜板一斤。过去读<;浮生六记>;;苏州秀才沈三白的妻子芸娘就夸口说;她的针线能养活八口之家。现在看来;这决不是吹的。梅兰妮对自己绝对有信心。刚来时她还是惶惶的;迷茫的;现在她是目标明确。计划周全了。
  计划要走了;阿大妻倒是来过两次;梅兰妮虚心的向她请教编草鞋。阿大妻教的很认真;梅兰妮用心的学;一个时辰后;就学会了;只是;没阿大妻编织那么紧密;那么光洁。梅兰妮又问了一些储存蔬菜的方法;如晒菜干;腌咸菜;等。来到这个时代;许多生活技能要从新学起。没了食品加工业;没了丰富的市场;在这封闭的小农经济体系中;任何事情都要DIY。梅兰妮夜晚;独处时;也把一些学会的生活技能记载了下来。纸是齐逸拿大毛的几张纸。笔是他替梅兰妮拔鹅毛做的。
  梅兰妮替齐逸做的小衣裤;这时也不藏着掖着了;拿出来给阿大妻看。阿大妻对梅兰妮的设计很感兴趣。特别是小褂;两侧开了洞眼;穿了带子;梅兰妮解释说;小孩长得很快。带子放松了;小褂也大了;小孩能多穿几年。而且;小褂还能用镶拼的方法;这样更能省布料。买那些边角料;算下来几文钱就能做出一件。
  梅兰妮的童装设计;让阿大妻大开眼界。为了低调;梅兰妮不敢在童装上绣什么唐老鸭;米老鼠之类。梅兰妮受到三妹衣服的启发;采取了镶拼;只是;梅兰妮的色彩搭配的很好。她用黄色和藏青搭配。用淡蓝和深蓝搭配;黄色和深咖啡色搭配;灰色和黑色搭配。不起眼的边角料在梅兰妮的手里变成了一套套时髦的童装。看的阿大妻只有赞好的。
  齐逸也看过梅兰妮为他做的衣裤;对于梅兰妮一下子做了七;八套;很不以为然。再说他对穿童装没有自觉性。老觉着自己是个成年人。
  梅兰妮也有弱项;比如;她不会纳鞋底;阿大妻就把手中的鞋底给她;让她试;梅兰妮按照阿大妻教的方法;把针顶进去;从另一面把针拔出来;再用手把线拉紧;两针一试;梅兰妮知道;这活绝对不好干。两针试下来她的手指就痛了;一双鞋底扎下来;那手还不废了。手当然不会废;看阿大妻不已经练成了金刚掌了。梅兰妮好坏也是受过现代科技熏陶过的;大的发明创造她弄不来;这种小的技术革新她还是能试试的。她用木头做了个一寸宽的木钳;找了锥子;再试阿大妻的鞋底;她先用锥子钻孔;再扎针;拔针拉线她都用木钳;这下;她的手不痛了;就是速度慢了些。物理学上不是有一个定理;〃省力不省功〃吗?能省力就是革新啊。
  临行前;梅兰妮尽量多学些生活技能。时间过的飞快。
  梅兰妮动身的日子是七月二十二日;心安师太查过黄历;这个日子‘宜出行‘。
  前一日;心安师太和梅兰妮算了工钱;从四月中旬到现在有小三月了;但只能算两个月的工钱;因为半月是不算工钱的;这可不是现代社会;工资一小时计算;而是以月计年计的。梅兰妮的月钱是每月五百个铜钱;所以一共是一两银子。梅兰妮把这一两银子交给了阿大妻。
  阿大妻送了个旧背篓给梅兰妮;这个时代尚无旅行箱包;这个背篓可帮了大忙。梅兰妮把背篓的背带加固了;把肥皂用油纸包好;牙粉罐进竹筒里;她做了一个小木盒;两边开槽;插上小板做盖;把所有的针线工具全放入盒子里;另外她的衣物;和二毛的衣服;还有她削的粗粗细细的竹针和竹钩针;做缂丝用的小梭子;没用完的碎布头;另另种种的满满一背篓。东西真是越住越多;来的时候一无所有;走的时候行李也有了些分量。
  梅兰妮自己用棕丝做了牙刷;可她帮齐逸用柳枝做了几把牙刷;棕丝太硬;会把儿童的牙刷坏。虽然柳枝不经用;但江南大地;到处是柳;得来实在是便宜得很。
  这个年代;女人最宝贝的东西;是梳妆工具。有钱的女人是豪华的梳妆台;差一些的也有梳妆箱;穷人拥有一个小小梳妆盒。可是梅兰妮没有;她也不敢拥有;说实话;各种各样的梳子;篦子她都不知怎么使用。她只得一把木梳。以她现在的身份和条件;她根本不在首饰方面有任何打算。她简简单单的用本白棉绳扎住头发。耳洞为了不让它长拢;她用茶梗穿着。梅兰妮觉的她那些所谓的家人;真是混蛋;连她的耳环都要拿走。
  梅兰妮卖头发的钱;;买了衣物和缂丝的原料。还剩下二两;梅兰妮做了腰包;放入二两银和缂作品。这两月做荷包攒的钱;有六百多个铜板;用掉了些;还剩六百个;她拿出一百
  多个放进钱袋里;另外的五百个;穿好;缠绕在身上;外衣宽大;倒也不显;但很沉重;梅兰妮强烈怀念现代的信用卡和纸币了。
  上路的日子就要到了。虽然梅兰妮目标明确;前面会遇上什么;还真是不好说;就算有齐逸同行;到底他目前还是个幼童。两人在一起就是典型的孤儿寡母的组合;是最好被欺负
  的那种;而且;梅兰妮还如此美貌;那就是招祸的必然了。梅兰妮把她的担忧同阿大妻说了。阿大妻送了她一方蓝布白花头巾;教她怎样戴上。梅兰妮一看;想起前世江南的农村
  里;还有许多妇女戴这样的头巾。这种头巾前沿很深;把脸部埋藏在阴影里;又很有效的当风吹日晒。梅兰妮另外准备了一包干净的草木灰;路上用来涂脸。她是一个爱美的女
  人;可是;和安全比起来;她还是选择后者。
  七月二十二日的清早;梅兰妮告别心安师太和静慧;照规矩是要查行李的;但心安师太说不用查。梅兰妮送给她们一人两条自己织的毛巾。相互说了些客套话;梅兰妮出了院门。

011 到金坛
更新时间2013…10…20 21:11:38  字数:3047

 011到金坛
  盛阿四在非农忙的日子;经常赶车去金坛;搭乘的人付十个铜板。隔天阿大曾和阿四打过招呼。当梅兰妮到村口大树下时;牛车已等在那里了。
  阿大妻带着二毛;也等在那里。梅兰妮过去和他们打招呼。赵阿大在和盛阿四闲聊。阿大妻把二毛交给了梅兰妮;并给了她一个竹篮;里边放几张饼;和一个草编小筐;约有一个碗大小;打开小筐的盖;里面是个荷叶包。这是为他们准备的食品;梅兰妮有些感动。阿大妻又给了梅兰妮一串小草鞋;一看就知道是为二毛编的。阿大妻抓紧时间给梅兰妮讲些育儿经验。梅兰妮认真的听着;前世此世梅兰妮都没做过母亲;所以这些经验对她来讲是十分宝贵的。阿大妻絮絮叨叨地说着;梅兰妮边点头;边心中作总结;阿大妻所讲的育儿经验;用六个字能全概况----‘能吃会拉能睡。‘
  人到齐了;阿四要起动了;梅兰妮给了阿四二十个铜板;把二毛抱上牛车;自己也爬了上去;牛车动了;梅兰妮朝阿大他们挥挥手。阿大妻从阿大手里拿过草帽;跑了几步;递给了梅兰妮。梅兰妮接过后才发现是一大一小两顶草帽。给二毛和自己戴好草帽;梅兰妮再次朝阿大夫妻挥了挥手。她看见阿大妻流下了眼泪;心里也有些酸楚;她瞥了一眼齐逸;这家伙正使劲忍着自己的欢乐。发现同车的人看着他;又装出一份傻样来。在牛车的咿呀的声里;渐渐地;那些人变成了小黑点。
  这个时代的旅行速度;就是牛车速度;坞桥村到金坛不过只有十多里路;他们到时;已经近上午巳正了;土路坑坑洼洼的;把梅兰妮颠了个七荤八素;齐逸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金坛是个富饶的地方;被称〃二分青山;二分绿水;六分良田〃。著名的道家圣地之一----茅山就在那里。虽然那里不象苏杭那般繁华;物产倒也丰富。梅兰妮带着齐逸寻到了法镜寺;法镜寺是座尼姑庙;虽没金山寺;灵隐寺那样宏伟;也有些规模。俗客投宿并不在寺中;而是在寺庙后面的巷子里。靠着寺院的后墙;建了一排简易小房子;小房子前是一道墙;墙上开着一个个门;门上用天干地支表着号;因为不是节日;没什么人投宿;梅兰妮被带到了最边上;门上写着‘甲子‘的门前;管房子的婆子用钥匙打开门;里面是个小小的院子;和一间小房间;房间小的放了一张床基本就没空地了;小院里有一大水缸。一排排竹篱将房前的空地隔成了一个个小院子。‘甲子‘号因为是第一间;所以有一面是用木墙隔着。水缸就放在木墙下。婆子是俗家人;姓翁;就住巷子对面。翁婆指点梅兰妮何处是厕所;何处是厨房。并告之;厨房卯时开门申时就关闭了。如届时还想用厨房可以去她家的厨房;但---。梅兰妮马上领会;忙应了。翁婆离开了。
  梅兰妮放下行李;让齐逸看着;她去了厨房;提了一小桶热水;拿了个木盆;回来了。从床下拿出张竹凳;让齐逸坐在上面;取出了梳子;剪刀;把齐逸那一头乱草似的头发剪去;剪了一个日剧里的男孩头。然后用肥皂;洗干净;擦干。人看上去立刻精神了。倒了水;梅兰妮在盆里兑好热水;让齐逸站到里面去;齐逸有些扭捏;梅兰妮拍了一下他的头;〃小赤佬;你才多大就讲究这个;进去!〃心想;我又不是没见过你穿开裆裤。
  这时他们听到木墙那边有动静;两人交换了一记眼神;不出声了。把齐逸洗干净了;并把他的手指甲;脚指甲修剪了;梅兰妮拿出小褂小裤;给他穿上。把水倒在了门外的浅沟了;把地上的头发扫进了竹畚箕。梅兰妮用他换下的肚兜把床上的席子擦净了;再把肚兜洗了。齐逸低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