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5章

清穿物语-第5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样。梅兰妮只得解释说是为了省面料才如此这般。静慧虽是姑子;到底还是年轻女子;对衣物的热情是正常的。可二毛这样的弱智幼童;也对衣物爱好?
  自这以后;二毛经常在庵堂后门;等着梅兰妮。梅兰妮经常留些吃食给他。
  在梅兰妮这个位置;要留剩些吃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她记得过去看过<;儿女英雄传>;;安老爷给两媳妇分配管家任务;就是;一个‘支应门庭‘;一个‘料量盐米‘。当时觉的怪怪的;这会方明白了;古人的管家内容和现代的大不相同。油米盐粮的消费量是受严格控制的。水月庵的当家人就是心安师太;每隔三天她量出三天的谷;面;油盐给梅兰妮;梅兰妮要把它们均分成三天食用。谷舂成米;那谷皮还要扫起;交还师太。每一顿的量都是很精确的;所以;能剩下的都很有限。人和人之间讲究的是缘分;梅兰妮看到二毛就觉的亲;尽管他是个傻子。好在时下是夏季;菜园里的瓜果渐多;少量的米面多加些菜果;也能让二毛吃个七分饱。
  梅兰妮奇怪的是;二毛虽说是傻子;但从不吵着要吃;给啥吃啥;吃相极好。经常是不声不响地坐在那里;看着梅兰妮干活。
  套用话本上的话;就是‘岁月如梭‘;日子到了六月中旬;天越发的热了。
  这天;梅兰妮从胡货郎那里领来了工钱;和新的材料;胡货郎讲七月有盂盆节;庙会很热闹;想让她多做些荷包;梅兰妮做的荷包很好卖。所以她近两次都是领了六个荷包做。靠做荷包扇袋;她已积攒了三百个铜板;午后的庵堂静悄悄的;心安和静慧都有午睡的习惯。梅兰妮和二毛在她的房间里;乡下的房子;窗门都大开;有穿堂风吹过;倒也凉快。梅兰妮把铜板用麻绳穿起;一百个一串;这些铜板大都是雍正通宝;也有康熙通宝;梅兰妮是历史小白;但也知道康熙和雍正;这要归功于众多的电视清宫剧。但雍正有几十年吧;〃今年到底是第几年呢?〃梅兰妮低声的自言自语。
  〃今年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再过两月;这位皇帝就要驾崩了。〃二毛突然说话;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什么!〃梅兰妮像似被雷击中一样;呆呆的看着二毛。
  二毛点点头;轻声说;〃我和你一样;来自于未来。〃
  〃你;你。。。〃梅兰妮太吃惊了;说不出完整的话来。眼泪控制不住的淌了下来。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梅兰妮就像被流放了一样;小心谨慎的做人;物质生活的艰苦尚能忍受;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却是难熬。日子一天天过着;却不知何去何从。二毛虽然看上去四
  岁不到;可梅兰妮却像是找到了组织一样。
  这时二毛低声说;〃好啦;别哭了;给人发现了。〃
  梅兰妮抽泣着;〃重新认识一下;我叫梅兰妮;来自上海。〃
  二毛说;〃我叫齐逸;是北京人。〃
  佛曰;〃十年修得同船渡。〃看来;梅兰妮和二毛显然不止修了十年。
  他们乘同一客车;同一天穿越过来。
  齐逸意识到自己穿成二毛时;不是不惊骇;更要命的是;周边的人讲的方言他听都听不懂;只能装傻。
  齐逸是北京人;父母亲从事和文物有关的工作。他们都在故宫博物馆工作。父亲从事陶瓷方面的工作;母亲是个画家。他本人获得文科硕士学位;在某学院当教师。齐逸有个哥哥;在北京开了一家古玩店;就是买些假古董。哥俩承家学;都会摹古画和制陶瓷。齐逸乘假期和俩发小一起到江南来;是为了买瓷釉;为哥哥烧仿哥窑瓷器。后来;齐逸对梅兰妮讲;也许是做假古董;损了阴德;才穿越了。梅兰妮想起观前街上卖的那些缂丝作品;很是无语。
  最初的震惊过后;一日;梅兰妮低声问齐逸;〃你怎么看出我是同乡的?〃
  〃你的衣服;特别是内衣;一看就是现代服装。〃齐逸低声回答。
  梅兰妮看看院子里晾的衣物;想起静慧也曾把她的衣服研究了好久;还问是否是苏州的新式样。
  齐逸悄声说;〃没想到你的女红这么好;手很巧。能不能替我也做一身?整天穿着开裆裤;太丢人了。〃
  梅兰妮忍着笑;〃现在不能。别忘了;你是傻子;不能有羞耻心。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立刻就被上帝发现了。所以你要小心从事。〃
  齐逸闷闷地叹了口气。
  梅兰妮和齐逸有许多的信息要交换。
  梅兰妮告诉齐逸;〃我们现在在金坛。〃
  〃江苏省金坛?〃
  梅兰妮想了想;〃是;茅山所在地。数学家华罗庚的家乡。〃
  〃茅山道士的那个茅山?〃
  梅兰妮点点头。齐逸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地理位置。
  而梅兰妮的问题;却让齐逸有些哭笑不得。
  梅兰妮问;〃现在的铜钱;有的是‘康熙通宝‘;有的是‘雍正通宝‘。你怎么确定现在是雍正年?〃
  〃因为;雍正是康熙的儿子。〃
  梅兰妮想了想;〃我记得康熙有好多阿哥抢皇位。〃
  〃没错;现在的皇帝是四阿哥。〃
  〃四阿哥;是个很阴险的人。〃
  齐逸低声道;〃千万不要在人前说这样的话;这是死罪。再讲;你看的那是电视剧;和现实相差了很多。〃
  〃那慈禧太后是他们什么人?〃
  齐逸忍不住笑了;〃那是他们的后人;我们都活不到她的年代。〃
  梅兰妮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你说我们现在的清朝;是历史上的那个清朝吗?〃
  齐逸想了想;〃应该是吧。〃
  〃可是;你看他们的发型和清朝的发型不同啊。〃
  齐逸说;〃他们的发型是真实的清朝发型;你看的电视剧里的发型;那已是清朝晚期的了。最开始的时候;清人的发型叫作‘金钱鼠尾‘;剃光的头上;在后脑勺上留一跟老鼠尾巴。现在;已经比那时留的头发粗了些;成了猪尾巴。〃
  梅兰妮哀叹道;〃真是难看。这种头型下;你说还会有什么俊男?〃
  齐逸严肃道;〃为了发型;汉人死了成千上万;你从一个男人剃短发的时代过来;都无法接受这种发型;他们世世代代留着长发;怎能接受?所以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为了发型杀人;前所未闻。所以;你不要把电视剧里的满人当作参考。现实中的满人是很残忍的。这个民族始终有自卑感;文字管理特别严格。曾有一个诗人作诗;里面有句‘清风不识字;何必苦翻书。‘满人认为是讽刺他们;就把那诗人杀了。这个朝代的**特别多。〃
  梅兰妮把和静慧关于南京的对话讲给了齐逸听。
  齐逸说;〃你以后说话真要小心;南京是明朝朱元璋叫的;定都那里。后来国都迁去了北平;南京就成了留都了。满人占领南京后;就改名江宁。这时的许多地名和后世的叫法是不同的;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迁都北平后;就改名叫北京;一直沿用至今。北京现是顺天府;在直隶省。对于一个地名的叫法;有时也是表示你对一个政府的承认。比如;民国时期;曾把北京改成北平;建国后;又改回北京。大陆的人都说北京;可台湾很多人;还是叫北平。关于头型不要随意批评。真会惹上杀身之祸的。〃
  有一个同伙;感觉真好;梅兰妮真心的感激上苍。
  

007 计划
更新时间2013…10…15 22:26:54  字数:3308

 六月十九;这在江南是佛教的一个大日子。
  江南女子多信奉观音菩萨;这天是菩萨成道的日子;在民间有许多的庆祝活动。金坛的法镜寺就举办了盛大的庆典;心安和静慧一早雇了村里盛阿四的牛车;去了金坛。
  梅兰妮自然留守庵中;快手快脚地洗衣煮饭;清洁卫生;中午时分;等齐逸来了后;把前后院门关牢;俩人坐在后院的树荫下;梅兰妮一边做针线;一边和齐逸说;〃你这样长期以往肯定是不行的;赵家决不会养大一个傻瓜的;你短期内也学不会本地方言;你一开口;就要穿帮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俩尽快离开这里。〃
  〃我也这样想;但我们肯定是不能逃走的;而且;离开这里我们需要钱;短期内;靠你做工和卖针线活;赚不了太多的银子。〃
  〃我一人是不行;但我们俩人;也许可以。〃
  齐逸的眼睛亮了;〃你有什么主意?〃
  〃我会缂丝;你会画稿。我们联手做小件缂丝作品。做一;两件;就够我们离开的资本了吧。〃
  〃只是画画要笔;墨;颜料和纸。〃
  〃我们简单些;做水墨缂丝;一尺左右大小;〃梅兰妮想了想;〃就做水墨观音吧。笔墨呢;你们家大毛就有;到时候偷偷拿来用一下。等我把经线绷好;你直接在经线上画。〃
  齐逸盘算了一下;点点头;〃什么时间开始?〃
  〃丝线我来想法子;下月;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在佛教里也是个大日子;前后有几天的热闹;大家不会注意我们;那时来画吧。〃
  齐逸看着梅兰妮房中那架陈旧的织机;〃你用这架织机能行吗?〃
  〃我已修过了;没问题;事实上;织缂丝的机子比这还要小。缂丝的工具主要是小梭子。〃梅兰妮把做好的小梭子拿给齐逸看。
  齐逸看时;只见是三寸左右长的竹制梭子;小巧精致;问道;〃你从那里弄来的?我见大毛娘用的梭子比这大很多;没这精巧。〃
  梅兰妮得意的说;〃这是我自己做的。〃
  〃你做的?〃
  〃嗯。〃梅兰妮肯定地;〃缂丝的机子很简单;就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丝的关键在于小工具;这种小梭子和拨子。这两种工具;每个缂丝工都会有自己的改造品。就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工具的制作也已淘汰了;所以;我外婆缂丝都是自己做工具;我学缂丝时;也要学做工具。工具好坏;决定缂丝的质量和速度。我做的拨子也是与众不同的。〃
  齐逸笑了;〃听你这么一说;我倒对这个计划有了信心。这个时代;缂丝为皇家垄断。民间好的缂丝制品凤毛麟角。但需求量大。所以这是个好的计划。〃
  梅兰妮说;〃缂丝只是技工;那画稿好才是设计。设计好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你要好好琢磨琢磨。〃
  齐逸听了这话很高兴;想了想;〃行;没问题;我一定努力。〃
  梅兰妮告诫道;〃设计不是个小问题;要符合大众的口胃;还要有与众不同的特性。我们毕竟是在乡下;这里的人土头土脑的;从他们身上是看不到流行趋势的。〃
  齐逸问道;〃缂丝作品是卖给劳苦大众呢?还是卖给上流社会?〃
  〃那当然是给有钱人的。〃
  〃所以;我们不必关心流行趋势;我们只要对那些买的起缂丝的人投其所好就行了。你放心;我曾对清朝的画很有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文人的喜好。〃
  梅兰妮深以为然。
  过了一会;梅兰妮又讲;〃我们两人要一起离开。我好办;你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你一定要配合行动。〃
  〃怎么配合?〃
  〃江南地区有一句俗语;‘傻进不傻出‘。拿你来讲;吃东西千万不要谦让;要学会抢着吃;用简单的词汇和他们闹着吃;这样一来;赵家看到你就感到头荤;巴不得快点解决你;我出面收养;就会容易的多。〃
  齐逸问道;〃你怎么收养我?赵家会同意吗?〃
  梅兰妮说;〃我是想了一个计划;正要和你商量;我现在是寡妇身份;又没家长;所以相对是自由的。阿大嫂上次探过我的口风;问我愿不愿改嫁;我当然不愿意了。她问我有何打算;我说要再想一想。其实;我有一个计划;不知是否可行。我外公姓顾;祖籍是昆山人;他曾说起他们顾姓的族里有很多族田;有点象公产;族里的穷人每年都可以分到些棉花和粮食。可以勉强度日。我想以这事做蓝本;编说;我要回顾家守寡;要收留一个男孩支撑门面。不知这样说他们可信?〃
  齐逸静静地想了会儿;心里有了成算;脸上放出光芒;〃我看可行;族田是照顾族里那些有困难的人家;寡不再嫁的人;就能得到补助。这个借口找的好。阿大他们答应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