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182章

清穿物语-第182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厂进行保养。

    经营这样一艘船的成本是很高的。虽然海上运输赚的很多;但是养船队的的开销也很大。养船队的同时;也在养一支海上武装。

 228 新纲领

    要走就走;这几个人都是爽利的。第二天安排交代了后面的工作;下一天;清早;天还没有亮;一行人就动身上路了。

    梅朵和他们一起走。

    男的都骑马;唯有梅朵乘车。赶了两天的路程;到了莆田县城时;天已经黑透了。

    沿途都有自家的客栈;所以;住宿很方便。

    第二天;梅朵留在那里察看自家农场的经营情况。

    秦炼和边峰去了城的北面的南少林寺。

    南少林寺还在不断的扩建。已经很有规模了。

    僧人一见这两兄弟;热情的迎了上来;接过他们的马缰;让人牵去了马厩;自己领着他们去了方丈室。

    洪近全和万大纲也在;见到这兄弟两都亲热的不得了。

    这几年;洪家和万家跟着华家赚了不少;渐渐成为当地的土豪。

    洪近全是山河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着福建一带的工作。而万大纲则管着广东广西那两省的事务。

    洪门在两广的影响力不如他们在闽地的大;但是;由于广南的开设;香港等地的基地的建成;洪门的势力渐渐扩大了。万大纲也日益忙碌起来;他将堂口开在了潮州府。

    见到这两位在此;边峰和秦炼知道;莱山一定是做好了决定。

    果然;几个人坐定后;莱山就说自己年事已高;是奔九十的人了;洪门要转交弟子们去光扬壮大。他决定让边峰成为新的舵主。

    这个决定;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其实;各派的人也私下商讨过;衡量过了。总掌门的位置并不是不想;问题是有眼睛的人都看的见实质所在。坐这个位置是要有实力的。否则;调遣不了任何人。而华家的人没了洪门;如今他们有红花会;山河会;青龙会;天地会这样的堂口的支持;完全可以另立洪门的掌门。而洪门如果没有了经济的支持;是维持不下去的;加入洪门的人自己会比较;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洪门弟子来说;加入洪门是为了生计;而不是理想。

    边峰庄重的站了起来。朝莱山跪下;磕了三个头。又朝着在坐的师兄们作了揖。

    站立直了;说;“感谢师父委以重任。边峰定不会辜负师父的委托。和各位师兄的信任;我一定要把洪门事业发扬光大;让它海内外闻名。”

    莱山道;“好;好;还望各位今后还是好好扶佐;齐心协力壮大洪门。”

    众人齐身道;“一定遵照师父嘱咐。”

    边峰又说;“人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师父年高厚望;经验丰富;还希望继续执掌洪门;我跟师父多学习学习。”

    旁边的人都点头称好。

    莱山也没有推辞。

    自此;洪门中有两个舵主;老舵主莱山;少舵主边峰。

    边峰手下的人习惯叫他老大;为了显示他们的与众不同;还是唤他老大。后来;洪门中的总舵主被人称为老大;大约就是来源于此。

    洪门中指定了接班人;这是件大事。很快就传遍了洪门上下。各路的堂口也都有庆祝。

    既然指定了接班人;莱山当然是要对他进行培训。

    首先要阐明洪门的宗旨;是要“反清复明”。

    关于这点;边峰有话要说;可是;被秦炼阻止了。

    秦炼抢着说道;“这个宗旨应该改一改了。”

    他的话才一出口;几位年长的师兄立刻就横了眉;“怎么?难道也要和那漕帮一样;去舔清狗的靴子?”

    秦炼道;“我哪是这个意思;几位兄长也太心急了;且听我说。如今这众人说到反清;没人有疑问。可是要说到复明;问问你们自己;愿意给朱明效力吗?”

    “这…………”

    几个人对看着;还真是不好回答。

    “说到那个明朝的朱姓皇帝对我们百姓有何好处?再复了他家天下;不是给我们自己找死吗?”秦炼道。

    “那依你说;要如何改?”莱山问道。

    “不如改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我洪门众弟子都是华夏子孙;这点总不会错。”

    边峰道;“说得好;用这八个字可以团结更多的人。洪门和漕帮不一样;我们不和清廷合作。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这些清狗赶出去。过去我们也是这个目的;但是;因为我们说的要‘复明’;天下人对这一点没了兴趣;所以我们一直以来不能壮大。如今;我们提出这样的宗旨;即使我们这代人不能完成;让后代记住我们这八个字;作为努力的目标。”

    众人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思索着。

    过了好一会;能惠说话了;“这一改;我看行。当年洪门祖师爷们提这口号也对;因为当时没人比朱明更正统;更有号召力。而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是要重新考虑我们的纲领了。”

    万大纲道;“我也赞成;皇帝轮流做;何必再为他人做嫁衣?”

    其他的人也附和着。

    莱山沉吟了一会;觉的大家说的有理;但是;这是一个组织的纲领;要改也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改的。

    “这是件大事;要开了香堂;请了先辈后再能决定。”莱山如是说。

    “那好;在开香堂时;也再重申一下我洪门的纪律。”边峰拿出了写满了条文的纸;对牢他们说讲起来。

    洪门几经重创;先祖门定下的规矩根据现实做了许多的改变。如今又将它们规范了出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人人都知道。所以;大家听的很认真。还认真的讨论。

    秦炼最后道;“立少舵主;和制定新规矩都是我洪门中的大事;要让所有的会主都来。当着大家的面立下。省的日后麻烦。”

    如今他们有山河会;天地会;红花会;青龙会四大会堂。

    最远的是红花会;从那里过来;路上一点不耽搁;也要二十来天。

    莱山想到;这是洪门中的大事;纲领和规矩都是重要的大事。要开这样的会;也是要做准备的。准备工作自然交给组织能力最好的秦炼了。

    半个多月的时间并不算长;秦炼忙着筹备会议。边峰和能惠讨论着广南的事宜。莱山有时也参加;他听的多;说的少。再怎么说;他也是奔九的人了;精力难免搭不够。

    梅朵趁机巡视这里的农场。不仅自家农场要看;连洪家;万家等家也请她去看自家的田地。这年头懂管理庄稼种植的人并不多。梅朵在琅琦的农场;产量都比他们种的高;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都请她去田地里指点指点才好。所以;比起来;她才是最忙的那一个;日日在田里看视。连莱山也关照人请她来察看寺庙的农庄。即使是出家人;也都要食人间烟火的。

    范大娘等人风尘仆仆的赶来时;精神上是十分兴奋的。特别是范大娘;以红花会的副会主的身份过来。

    莱山对她很亲切;和她谈了祖上的旧事;还把自家珍藏的那副傅青山的山水画取了出来;给她看。

    范大娘原本心中还有些忐忑;她毕竟是做过盗匪的。看到这样的情形;那点不安已经全都消失了。

    开过会;知道边峰成了少舵主;她心里更是高兴。怎么说都是自家人不是?

    再说;边峰对她比对别人又有一种尊敬;亲自带她参观了南少林寺。她这一看;还真看出不少门道。她也不耻下问;心里对边峰倒是佩服起来。这比红河村是要严密的多了。

    参观了武僧们的练武;范大娘很受启发。

    范大娘是第一次见到秦炼;但是久闻大名。如今他们的那条运输线;很繁忙;一车车的羊毛;煤;皮子;运往南方。而南方的砂糖;棉布丝绸;粮食;盐茶等又通过那条通道运往北方。这来来往往地使得那条原本冷清的道路;日渐繁华。这一切;听说都是这个少年郎的主意。

    如今;范大娘看华家诸人;那是替女儿看未来的家人。当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家的女儿过的好?

    范大娘看着华家的诸兄弟;心里清楚;女儿和他们相处;是决不会有什么堵心事情的。这样齐心协力的兄弟们;还怕不能把日子过兴旺了?

    居家过日子;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是看看华家的唯一女孩子梅朵;那是个和十三娘一样爽利的孩子;不会玩什么阴的损的。

    梅朵见到范大娘;果然很热情;问侯了十三娘;“怎么这么好的机会;不带上十三娘姐姐来?回去时往苏州去逛逛。”

    原本十三娘是吵着要一起来的。被范大娘强烈制止了。那里怎么说都是华家的地盘;哪有还没过门就先去了会了人家的家人的。既然是华家的产业;日后还怕没有机会去看;巴巴的这样赶过去;还不被人笑话。日后还不被人指责没有家教?

    “你十三娘姐姐在家里做针线呐。哪有要出嫁的女儿到处乱跑的?”

    十三娘做针线?梅朵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我是说;你们不如趁这机会去苏州走一趟;看看要置办些什么?哪里毕竟繁华。”

    范大娘原本是打算往苏州走一趟;为女儿置办嫁妆。

    “那好;亲家太太就和我们一起去苏州;路上大家有照应。”秦炼说道。

    可是;他们被阻在了琅琦;因为台风来了。

 229 蜀锦

    台风是从上海方向过来的。

    台风袭击上海时;梅兰妮正在那里指挥着人。于立清不在;他是山河会的副会长;去莆田开会了。梅兰妮亲临现场;看着工人在码头上忙着固定船只;别让它们随风漂走了。又检查了货物的安全。

    台风其间;所有的装卸工作都暂停了。

    在风里;斗笠都带不住;小伙子们干脆就淋在雨中。梅兰妮嘱咐了食堂准备好热茶热水。

    在大家都完工;就要离开的时间;有人大叫;“有一只船!”

    这种天气;驶船真是要命。

    那艘船摇摇晃晃的;歪斜着;看的出是损坏了;为了避风;帆已经全都放下了。离着他们还有百来米的样子。

    众人看着那船。

    有人说;“如果不去相帮拖过来;那船就要沉了。”

    也有人道;“这么大的风;怎能把船摇过去;就怕是船不但摇不过去;还被风刮走了。”

    大家在议论着;那船摇晃着离岸又近了些。但是;因为是斜风;所以;没法被风吹过来;看样子;要漂走了。

    远远的见那船上有人朝他们大叫。但是风太大;根本听不见他喊什么。

    就算是听不见;大家猜也能猜到;那是求援。

    虽然这年头沉船是家常便饭;但是看着船要沉;不去救援;也是过意不去的。

    码头上有德高望重的人说;“只有用缆去拉了。”

    但是;船上的缆绳没有这么长;够不上。

    “那就把岸上的缆与他们的缆接起来。”

    这样的风雨天气;送缆过去也是要命的事情;没有真本领;还真不敢揽这活。

    但是;在他们中间;就有那弄潮儿;盘上了辫子;脱去了衣服;把缆绳的一端绑在自己的身上;下了水;朝那船游去。岸上的人一圈圈放着缆绳。

    又有人站在高处;朝着那艘船拼命的挥动一段缆绳。想借此告诉他们用缆绳。

    天色灰蒙蒙的;能见度很差;梅兰妮站在楼上的窗子边上;用望远镜朝那船上看去;希望船上的人能理解这边人的意图。

    在望远镜里;她看见船上有人指着岸上说着什么;又指着水里;水里那游泳的人;正奋力朝船游过去。

    船上也有一个人身上绑着缆绳下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