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159章

清穿物语-第159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贸易;可是岭南的各大家族都在进行海贸。从越南到日本的贸易船;近年在增多;这些船只全是岭南人的。目前的蒲罗也是中国人居多。荷兰人在这个地方的势力逐渐退出;吕宋岛上还占据着西班牙人。而葡萄牙人现在强居了澳门。其他国家在这些地方尚未形成势力。这是我们扩张的机会。"

    梅兰妮的眼睛在地图上顺着天津;看下去;文登;青岛;海州;如皋;上海;象山;台州;温州;连江;泉州;沙汕;陆丰;香港;琼州;西贡;金瓯;丁家奴;蒲罗。这些地方都圈成了红色。

    还有蓝色圈了两个地方;台湾和吕宋。看着这些红点蓝点;知道他们的海洋扩张的路线和方向。

    "这么多地方;如何管理?"梅兰妮问。

    "这就是我们发展洪门的用意;以洪门的名义去组织这些地方。洪门的本部设在莆田的南少林寺。"

    梅朵是聪明的;"这么说;你们要取得洪门的领导权才行。"

    "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老和尚很有可能把领导权传给边峰。"

    是啊;任何时候都是凭借实力说话;要抢班夺权就要发展实力。目前;边峰由华家的财力支持;加上他本身的才能;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在洪门中已无人可代替。

    在洪门几乎被清廷赶尽杀绝的时候;边峰复兴了洪门;并在南方北方都建立了新的堂口。以华记各个客栈为基础洪门堂口;更是和华家在利益上有密切的联系。

    衣钵传承的后面都是各类平衡。有政治头脑的人绝对不会相信感情投资。在政治上;能作为筹码的只能是利益相关。

    这是一张蓝图;要实现它;还要一步一步的走。这张图上有些地方已经初建了;有的地方还未建。接下来要建立的地方是上海;梅兰妮最感兴趣的地方。

    梅兰妮对上海的发展;早有了成熟的设想。

    她说;"上海首先要建立纺织工业。松江府是当今的棉纺织业的中心。我们也以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为第一期生产的主要产品。棉花可以从我们在江南的各农庄收购。羊毛来自从蒙古的贸易。"

    梅朵问;"松江的布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我们的布还能销的动吗?"

    梅兰妮说;"目前的布门面都很窄;最多一尺二寸。我们要织的是宽机布;门面要达到三尺。这样做被子就会被人优先考虑了。原本的帐纱也可以迁到上海扩大生产。帆布当然还是要生产;因为海运业也发展了。如果;秦炼想办法替我做拉链;我就能让帆布包风行天下。"

    秦炼说;"按照你的设想;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纺织机械厂;要建立机械厂;就先要建一个钢铁厂。"

    梅兰妮点头;"对;对;就象我们在东山那样;那里是个迷你版;到了上海放大了来。"

    秦炼说;"现在最难弄到的是生铁。这两年来;我从日本贩了上百吨过来;他们那里生产铁的数量也是有限。不能解决问题。本地已经让贸易栈收购了些;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在这个时代铁矿的开采也是被政府控制的很严。也有一些地头蛇;能私自开矿。我已经探明;德化那里就有铁矿。"

    梅朵说;"我们不是原本要在德化建瓷窑?"

    "是的;我们已经在那里建立了瓷窑;采取了标准化生产;现在我们的出口瓷有一半在那里生产。元明时期;那里的瓷业很发达;随着泉州港的外贸衰退;那里的瓷业也衰退了。现在随着我们的海贸量增加;我们的瓷厂也不断的扩大。但是;如果要取得那里铁矿的开采权;还要上面有人罩着才行。"

    "你的意思是谋那个地方的县令之职?"梅朵问。

    秦炼赞许的点头。和聪明的人说话;省很多的力气。

    "我已经把这事交待给金掌柜了;这件事要走沈德潜的路子。"

    梅兰妮这才明白他们是想让叶惟世或屈仪奉当未来的德化县令。

    说了上海建厂的事情;也说了在上海买地的事情。梅朵看了黄浦江东岸有大片的荒地可买。

    秦炼拍板道;"既然看好了;过了年就买下来;开工厂粮食的需要量更大了。"

    这天夜里;他们几个谈到了深更。

    尽管晚上睡的很晚;梅兰妮第二日还是戴着熊猫眼起了个早。

    要过年了;家里的事情多;别人能躲懒;而她不行。

    茶馆歇年了;燕云山要趁着过年时节出去访亲问友。他如今每天说书的收益很好;一场书一两银子;一个人没什么大开销。又不准备在苏州置产;有了闲钱就到外面出去游玩;另外;他是要躲避众多的邀请。过年是一班艺人赚钱的好季节;很多大户要请艺人们上门去演唱。燕云山在苏州已经是很有名气了;年底受到的邀请很多;可是;他哪家都不想去;借口访亲躲了出去;说好十六日茶馆开门时;他准时回来。

    江雨楼夫妇和他不同;他们在年底接了好几家的生意;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如今他们的收入也很好;一天的书场也有一两银子的收入。但是他们想在苏州置产;所以就利用节假日多赚些钱。

    席羽绢的家里;一早就派了人来接她回家。绫子原本打算在华家过年;但是觉得让羽绢一人回家;怕是不妥;只得和她一起回去。

    乔妈做好了红纸袋;拿来让齐逸写字。

    齐逸奇怪的问;"这是做什么用的?"

    "这是接帖用的。"乔妈说。

    齐逸看想梅兰妮;梅兰妮解释道;"苏州人过年有投帖拜年的习惯;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能往别人家的接贴袋里投放帖子。过去;我们家在这里默默无闻;自然没有往我们家投帖。如今我们家有了你们;就有了些名气;很有可能有人过来投帖子。"

    对于苏州的这个风俗;齐逸觉的很是新鲜;"那这个袋子上写什么?"

    "有人写'接福';也有人写'代童'。"梅兰妮说。

    "有意思。"齐逸说;想了想;在纸上写着"接福"。

    这日;小蛾把新学会的点心做了让大家品尝。

    秦炼他们都认真的吃着。小蛾期待的看着他们。

    齐逸和楚源齐口称赞。可是秦炼看着小蛾;想了一想;说道;"没有环姐做的好吃。"

    齐逸和楚源听他这样说;有些惊讶;这不符合他平日的风格。秦炼不是个挑吃的人。

    那两个想说些什么;秦炼在底下踢了他们一脚。两个人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对;比环姐做的要差。"

    "环姐是谁?"小蛾问道。

    "环姐是我们在琅琦的家政;她的粤式点心是受过名厨指点的。"秦炼说。

    "她比奶奶做的好?"

    "奶奶的点心是业余水平;人家是专业水平。"楚源帮腔道。

    小蛾没能弄懂什么是业余;什么是专业;但是意思还是猜出来了;就是梅兰妮的点心做的没有环姐好。

    "可以让环姐来教我吗?"

    "环姐事多;走不开。"秦炼道。

    "那;那;我可以过去向她学。"小蛾说。

    "这倒是可以。"秦炼说。

    乔妈听说了;连忙阻拦;"小蛾;别胡闹!"

    小蛾看着乔妈;"我没有胡闹;我是学本事;队副他们不是坏人;我跟他们去琅琦环姐那里学本事。学好了;我就回来。"

 201 参加学习班

    梅兰妮对秦炼说;“你搞什么鬼;要小蛾去那么远做什么?”

    秦炼说;“环姐做的粤式点心真的很专业。我们那里还可以学到葡式点心和法式点心。小蛾;你愿意不愿意去学?”

    “我当然愿意。”小蛾赶紧说。

    乔妈舍不得了。

    秦炼说;“可以让梅香和水妮陪着一起去。”

    梅香惊讶了;“我也能去?”

    “你不是从没有去过那里;你不想去看看?”秦炼说。

    梅香道;“想是想;可是;师傅那里还要我帮忙。”

    “去那里;就是学学怎样更好的帮你师傅的忙。”

    “真的?”梅香兴奋了。她转过头看着梅兰妮。

    梅兰妮看着秦炼;没有作声。

    秦炼解释道;“我们在那里;开春要开一个学习班;三胞胎都安排了讲课。这几个女孩很优秀;在今后的企业中可以担当重任。让她们有机会和男孩子们一起接受培训。”

    几个女孩子听了都踊跃不已。

    梅兰妮一听是为了培训;当然不会阻拦。

    乔妈虽然不舍;但是也知道;不能阻拦女儿的前程。可是;心里就象是荒了一块似的。泪珠儿就滴了下来。

    小蛾道;“娘;我又不是去了不回来。”

    “呸;呸;这话可不敢说。我是想到你打小都没有离开过我。”

    “我是去学本事去的。”

    “知道你学本事;就没有拦你;我只是心里牵挂。”

    正说着;大门外有了动静。

    小蛾侧耳听了听;“乞儿们来了;去把叫花糕给他们。”

    苏州虽然被称为‘人间天堂’;乞丐并不少。逢到荒年更是多。冬天;每次寒流袭过后;城里总有一些冻僵的尸体搬出。真真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平日里乞丐们也是四处行讨;但是他们都很安静;悄悄的站在人家的门口。等着主人把剩饭拿出来。

    到了腊月;从初一起;他们就会闹出些动静来;敲竹板;打小鼓;口里还念着吉利的话;走巷穿户的乞讨。这时候;苏州家家都要准备着些‘叫花糕’打发他们。他们的乞讨一般要到三十才停止。

    平日里;他们住的地方并没人来乞讨;因为东岸的宅院深;听不到外面的动静。自从华家出了名后;每到腊月;来行讨的人就多了。如今;华家并不缺粮食;每日乔妈和鲁妈都会蒸上几蒸笼的叫花糕;等那些人来时;发放给他们;这已经成了腊月每天的固定节目。

    秦炼看着乔妈几个人搬着蒸糕出去发放。心里一动;找了梅兰妮诸人商量后。在外面立了一面板;上写道“年后招工到松江府。”

    知道自己要出行了;几个女孩都兴奋;在一起就商量着要带什么样的行李。

    梅兰妮见水妮兴冲冲的样子;看着小甲有些暗淡的目光。

    悄声的问梅朵;“水妮对小甲究竟是什么态度?他俩的事能不能成?”

    梅朵说;“我看水妮还是有心结。婚姻这样的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决定才好。”

    “这年代哪有自己决定婚事的?总是要长辈张罗的。”梅兰妮有点不同意。

    梅朵说;“我最恨这个年代的事是那些年长的;有些辈分的人名正言顺的干涉别人的生活。”停了一会;她继续道;“千万不要以‘为了你好’去干涉别人的生活。也不要以为自己有权去支配别人的生活。他们不是我们的奴隶;他们是正常的人。现在我们家所处的社会地位;特别要当心的是;不要学会奴役人。不论他们如何;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被梅朵这样说;梅兰妮没了声音。

    但是;她还是抽空和秦炼说;“保安队的人都得到了培养;小甲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你们怎么没有考虑这次也带他过去上学习班?”

    这些年来;并不是没有委派小甲重任;相反;把苏州大本营交付给他;就是对他最大的信任。大家都习惯了;小甲是这家里的支柱了。正因为有小甲看护家园;他们才放心的在外闯荡。

    秦炼道;“如果;小甲离开;家里怎么办?”

    梅兰妮说;“开春后;我们去了上海;这家里的人更少了。园子里的活要人干;可以雇工;乔妈可以看着。也可以把家交给于立清管;像北京的那个家一样。”

    秦炼沉吟了。后来找了其他几个人商量了后;决定加上小甲一起去南方。

    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