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李满宫堂 >

第99章

桃李满宫堂-第99章

小说: 桃李满宫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还真有求于瑾堂。”太子都不在凌蔚面前自称孤,皇帝陛下都对着他们所有儿子说这是你们亲亲表兄,黎瑚自然不会对着凌蔚自称本王。
    “王爷说笑了,有何事吩咐请直说,何来求字?真是折煞下官了。”凌蔚笑的如沐春风,看得旁边小少年心中紧张去了一大半。
    凌大人果然如爷爷和父亲所说,是个很和蔼的大好人。
    “那我也不客气,就直说了。”黎瑚也不矫情,“这是我表兄谢华家老大谢铭,一心向学,但无奈资质愚笨,怎么都学不好。我可是知道瑾堂教孩子很有一手,也不敢求瑾堂收他为徒,只希望能抽时间教导一下。”
    “请凌大人指导。”小少年谢铭对着凌蔚长长的一作揖。
    谢家嫡长孙?向我求教?
    凌蔚瞬间明白了黎瑚的意思。谢尚书是被逼急了,找后路呢。
    “瑾堂也不用为难,我知道瑾堂还要进宫教弟弟妹妹们,只需要瑾堂在一个月休沐之时,抽一天指导一下。”黎瑚接着道,“我已经请示过父皇,父皇说让我问问瑾堂是否有余力。我便带着这孩子过来了。嗯,不过本来就会带过来的,求教肯定要亲自来啊。”
    陛下也知道?还同意了?凌蔚看向黎膺,黎膺默默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事先知情不知情。
    “既然赵王爷和谢大人看得起下官,下官一月一天还是拿得出来的。”凌蔚说罢,就当着黎瑚的面考校了谢铭一番。发现谢铭的基础还算扎实,就是奇思妙想多了些。
    这肯定不受夫子喜欢吧?夫子说他愚钝估计都是轻的了,估计普通人家的孩子,就要被斥责胡言乱语顽劣不堪了吧?
    不过凌蔚倒是觉得这孩子挺有趣的。
    “谢公子十分聪慧,赵王爷说他愚钝,真是过谦了。”凌蔚觉得这孩子挺不错的,虽说第一次见面,就比较符合他的眼缘。虽然不收徒,但每月指导一下也是可以的。
    “瑾堂才是,过于客气了。”对这个表外甥,黎瑚还算比较了解。教他的先生都说这孩子虽然学习刻苦,但总是曲解圣人意思,不堪教化。他还担心着孩子会不会得罪瑾堂。
    不过又转念一想,把孩子带来求瑾堂指导,本来就是示弱和显示亲近的意思,孩子学没学到什么,并不重要。况且谢铭礼仪周全,人也乖巧,只要叮嘱其不要把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乱说就好,也不会得罪瑾堂。
    毕竟谢家嫡长孙这个身份来求教凌蔚,才能显示出谢家的诚意,或者说,谢荣的诚意。
    谢荣不知道得知了身份风声,似乎终于打算把自家和整个谢家割裂开了。而黎瑚此番主动作为,见着似乎也是要和汉王彻底分道扬镳的预兆。
    不过背地里的意思大家都当做不知道,黎瑚只是带着表外甥很单纯的来走走后门,让凌蔚教教知识而已。
    凌蔚很热情的留黎瑚和谢铭吃饭,黎瑚答应后发现,他王叔也非常自然的坐在桌子旁等开饭,然后他顶着王叔一张黑脸,硬着头皮扒饭,还被黑脸皇叔教育不能浪费,最后带着谢铭落荒而逃。
    “他好像很怕你。”凌蔚拿着茶水漱了漱口,“鹰飞,你说谢大人这什么意思?”
    “太过担忧了而已。”黎膺答道,“或许……也不算太过。”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写完网审没结束不能修改,今早网页打不开,背着电脑去上班,中午终于找到个有无线的地方——以及,这些都是在微博请了假的,笑哭。包括以前眼睛手术断更,都是微博请了假的,我不会无缘无故的失踪啊亲,要是没更请戳文案微博,肯定有请假。
    以后微博看到的亲麻烦转一下请假条在文下吧,我手机流量上不了晋江,请假条都放微博上,没办法自己搬过来跪。

☆、第80章

所谓舞弊,都是要在科举之后暴露出来,这才有杀伤力。
    所以在科举之时,一切还算风平浪静。
    凌蔚倒想在科举之前就把这事捅出来。但转念一想,这也没什么好处。皇帝陛下明摆着虽然失望,但还是挂念着父子之情,并没打算把事情闹大。
    凌蔚肯定也不会去赌他和汉王谁在皇帝陛下心中比重更大,谁比谁傻逼。
    就这么安安稳稳下去最好。反正皇帝陛下已经知道了这件事,那印象分是扣下了。
    那熊孩子继续作下去,早晚会把自己作死,他怕个屁。
    就是有点憋屈。
    然后,他就听见在朝堂上,秦|王和汉王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秦|王把汉王狠揍了一顿,揍的汉王几天起不了床。
    解气!小天使GJ!
    凌蔚那个神清气爽啊,走路都带着风。
    “秦|王,还是不错的。”赵昭捋捋胡子。
    “性情中人啊。”凌蔚点点头。
    赵昭白了凌蔚一眼:“他是给你出气吧?”
    “难道不是给老师和诸位大人出气?”凌蔚笑道,“不过,学生倒是觉得,秦|王是在给陛下出气。这应该是陛下授意的。”
    赵昭叹了口气:“陛下也难过啊。”
    其他同僚虽然没搭话,但脸色都比之前黑云演出好上许多,显然都对汉王被打舒了口气。
    ........................................
    凌蔚在知道可能“被”舞弊的时候,自然是通知了老师和同僚一起应对,免得到时候自乱阵脚。
    所谓独郁闷不如众郁闷,顺带还能看看同僚中有没有真的傻、咳咳,对汉王愚忠到能拉全家去死的。
    这次试探不出他所料,还没有疯狂到这种地步的人。
    看着老师和同僚们被吓/气的面无血色,凌蔚顿时感觉心情舒畅了不少。
    这就是分享的好处呢。
    不过凌蔚还是把愤怒的同僚们拦下来,没让他们找那些小商小贩的麻烦。
    “显然背后指使者并不知道,第一套试卷陛下并没有采用。应该说,陛下最后采用哪一套试卷,不到开考之前,连我这个出题的人都不知道。”凌蔚道,“陛下的意思是,诸位大人知道就成了。毕竟这事肯定会爆出来,大人们只要装作不知情就好。毕竟陛下需要安稳。”
    “凌大人真是好气量。”其中一考官道,“我却是咽不下这口气的。若这计谋得逞,我们所有人都得吃瓜落!”
    “李大人也知道,科举舞弊是件大事。陛下实不愿引起恐慌。”凌蔚继续一副老好人的模样,“何况闹大了又有什么好处?只要陛下心中明白咱们的委屈就成。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
    李考官压下火气:“凌大人说得是。”
    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那汉王是皇帝的儿子。皇帝明白着不愿处理汉王,若真闹出来,说不得还是自己背锅。还不如忍下这口气,给皇帝留下委屈的印象,说不定还能有其他的好处。
    至于汉王,哼。
    赵昭看着自己温文尔雅的学生,心中宽慰。看着当初的傻白甜鲁莽小子如今越来越适合官场,他老人家心中是无比宽慰的。
    至于这次汉王的举措,他就没放在心上。
    汉王的手段看着隐蔽,但是他们都是经历了多次科举的人,此番手段不是看不出来。虽说这次是凌蔚先发现,那是因为凌蔚是出题者的缘故。这些小贩异于常理的行为,他们其实也有发现,只是在知道凌蔚在查这件事之后,其他人就收手了罢了。
    汉王把所有人当傻子,他自己才是傻子。
    这件事败露,可不是没黑到凌蔚或是得罪了凌蔚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在场所有的考官都得罪了。
    汉王重文轻武,但是又不是看重真正的读书人。在场的“书生大人”他其实是没放在眼里的,也不认为这些满脑子都是之乎者也的读书人能给他造成什么威胁。
    相比文人,他倒是更认为武将能给他带来威胁。
    这种矛盾心理也是蛮正常的。重文轻武,不就是认为武将威胁大嘛。
    但是显然,文人也不是好惹的。
    这里的考官都是读书人心目中的楷模级人物,哪个不是学生一大堆?文人的同门关系网是挺可怕的。看凌蔚被谢霖安那一门读书人追着黑就知道了。
    汉王弄出科举舞弊,不只是要凌蔚的前途,也是要了在场所有考官的前途甚至性命,就别怪别人把他当仇人。
    这里的考官们的关系网一铺开,朝中大半做官的文人都和他们有交情,汉王的日子是被自己作的越来越难过了。
    他在对缅甸的战争的时候得罪了朝中大半武将,又在这次科举得罪了朝中大半文臣,接下来就真的只能跟着他背后的大世家们自个儿玩了。
    不知道这种局面他背后的世家料到没?
    或许是料到了吧。没有跟着皇帝走的世家,在朝中地位越来越低,也就是面子上好看些。他们说不准就想扳下一批人让自己的人上位。
    未曾想都没成功,摊手,天不遂人愿啊。
    ........................................
    考官们憋了一肚子气,监考的时候和批卷的时候就格外严肃了些,显得这次考场纪律特别严格,批卷也非常公正甚至严苛。
    经历过几次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抹汗,看不出来啊,都说凌大人和蔼可亲,怎么做正事的时候就这么可怕。
    好吧,他们把这次考试气氛的不同归于凌蔚太严肃。
    凌蔚表示冤枉,那是考官们集体心情不好,他哪有能耐改变所有考官的心情和处事方式啊。
    不过大家都不信他的。因为其他考官都是老面孔了,就算不是春试考官,也是什么秋试之类的考官。
    凌蔚作为考官队伍中唯一的陌生人,那改变肯定是因为凌蔚啊。
    凌蔚这个平时没个正经的人,就变成了别人口中超级正经的人,也满无奈的。
    科考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就结束了。
    汉王一行人等着买过参考书目录的考生发现试卷试题泄露,等着考生们□□示威。
    然而什么事都没发生。
    考生们都安安静静的等放榜,完全没有人心浮动的意思。
    这不应该啊,难道是买了参考书目的书生们并没有认真看过,所以没发现?或者说发现了怕自己被连累,选择不说?
    但你不说,我还不能找托来说吗?
    于是开始有人传言,这次经义试卷泄题,还拿出一份参考书目来。
    然后流言没传开,大家都认为这是为了炒作店里的书才来的把戏。
    屁话。舞弊这种事是天大的事,不是谁家郎君看上了谁家女儿这种可以随便乱说虽然别人家很不高兴但律法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的。
    舞弊这种事没有硬锤子,能乱说吗?
    这参加考试的书生那么多,就算不全记得,看着那份书单,说那书单上所列举出来的篇章话语考没考还是知道的。
    甚至买那一份书单,抱有侥幸心理的书生,最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书生也是蛮多的。
    “这参考书目确实齐全。”一书生讽刺道,“所考的四书五经都包含进去了。”
    “可不是,连所有注释的版本都包含进去了。”另一书生也冷笑道。
    其他人一看,是啊,可不是所有版本都包含进去了。
    汉王一听汇报,不对啊,怎么所有版本都包含进去了。
    他一查,才发现除了他一家在卖“目录”之外,还有好几家卖“目录”的,吹的比他还神。
    他的人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