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李满宫堂 >

第76章

桃李满宫堂-第76章

小说: 桃李满宫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隶表情更复杂了。这揣测他心思的大臣不少,直接跑来求教的还是头一次,这小子是太直了还是太傻了?
    “陛下?舅舅?”
    黎隶“啪”的一巴掌打在凌蔚头上:“朕有你这么个外甥真是愁死了。!”
    凌蔚讨好的笑道:“微臣除了陛下和老师,也没人教导了啊。除了陛下和老师,臣也不知道问谁。”
    黎隶叹气。他几个儿子都操心不够,现在又要多操心一个,真是心累。
    “你既然在朕和启辰面前挂了号,其他人自然会认为你有不凡之初,你之前种种,自然会被人善加揣测。”黎隶顿了一下,“这当中也有朕和启辰的推波助澜。你这么蠢,要是被人看明白了,岂不是危险?被人认为你有心计,也会让人忌惮一点。”
    说完,黎隶更加心塞,忍不住又扇了凌蔚脑袋一下:“你也是太蠢了些,怪不得赵昭也受不了你。之前还表现的挺精明的,都是老幺教你?”
    凌蔚特傻特纯的点头。
    黎隶再次无语:“……你要朕怎么说你?多学着点!你以为官场很容易吗!”
    凌蔚忙道:“那让臣当个闲官不就好了?臣就教教书编编书,挺好的。”
    黎隶顿时气结。朕辛辛苦苦的这么给你铺路,你却天天想着躲清闲?
    黎隶越想越气,终于明白了恨铁不成钢的长辈是什么个纠结的心思。
    作为皇帝陛下,他只愁自己的儿子太上进导致兄弟阋墙统治不稳,这晚辈不上进的心塞感还是第一次。
    于是,黎隶也第一次作为一个长辈,开始训斥自己不上进的晚辈,絮絮叨叨念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凌蔚连番保证,自己一定要上进一定不会辜负舅舅的精心栽培后,卡着空门落钥的时间,才让凌蔚离去。
    等凌蔚逃也似地离宫之后,晚上黎隶去了皇后宫中,还对刘皇后好一顿抱怨。
    “朕觉得这小子的反省肯定是装出来的。”黎隶特不高兴。
    刘皇后掩嘴笑道:“妾身也认为瑾堂是装出来的。瑾堂是个什么性子,陛下和妾身再明白不过了。这孩子是陛下一手教育出来的,他那点小心思,哪瞒得过陛下?”
    黎隶叹气道:“是啊,朕一手教出来的……可这小子才华处事都还算没给朕丢脸,可这惫懒的性子实在是让朕生气!”
    刘皇后劝道:“瑾堂这种年纪的人,走到他这地步的又有多少?陛下也别太逼着他了。”
    “朕就是看他有这种能力,偏偏一点也不上心,才逼着他上进。”黎隶说起凌蔚就一肚子唠叨,“朕确实能宠着他一辈子无所事事也过得安稳,但男子汉大丈夫,连点建功立业的心思都没有,成何体统?!其他人愁着没能力没机会,他有能力,朕也给他机会,偏偏就是跟青蛙一样,戳一下才跳一下,实在是令朕生气。”
    刘皇后笑着和黎隶同仇敌忾的说了凌蔚一阵子,又劝说了一会儿,终于劝得黎隶心里舒畅了些。
    不过皇帝陛下认为,凌蔚就是需要抽着。他没长辈看着护着教着,自己作为舅舅,怎么也要担负起长辈的重责。
    皇帝陛下做好决定之后,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去上朝。
    刘皇后微笑着伺候皇帝陛下上朝后,自己默默的坐着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吩咐宫女带着赏赐和锦阙、安康,去了凌蔚府上。
    ........................................
    凌蔚从宫中出来后,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
    在得知这之后有太子的推波助澜的时候,他就有些食不下咽。
    太子长大了,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做什么事,都不会让皇帝陛下放在心上。他明白,自己已经算是□□——这也是皇帝陛下想看见的。太子这番动作肯定是为自己造势,就是不知道这是太子自己的主意,还是皇帝陛下的授意。
    无论哪种,目前以皇帝陛下宠爱太子的心思,都不会责怪太子。
    但现在不责怪,不代表以后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不责怪。
    凌蔚知道从年龄、出生、皇后的聪慧和地位、以及太子本身的性格和皇帝陛下的性格而言,太子的地位非常稳固。自己想太多,有点杞人忧天。
    但他还是容易多想。
    反正多想一点,多做一步准备,也没坏事,虽然心累了些,看见皇帝陛下真心像对待晚辈一样对待自己,自己还藏着别的心思,有些愧疚。
    看来,只有在工作上多努力,弥补自己的愧疚和陛下的爱护了。凌蔚正这么想着,宫女就送来了赏赐和两位陛下。
    看见宫女丢下赏赐就走了,留下两位殿下满院子撒欢,凌蔚叹口气。
    好吧,带孩子也是为殿下分忧不是?
    ........................................
    凌蔚以为今年得自己一个人过年的时候,终于传来了黎膺班师回朝的消息。
    小别胜新婚,凌蔚终于认识到,自己对黎膺的感情,并不是颜控那么肤浅。
    本来因为黎膺的地位和所处的朝代,虽然黎膺说着不会娶妻生子,但凌蔚实际上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
    如果黎膺想要反悔,他也认为自己能云淡风轻的放手。
    如今他有些不确定了。
    不过现在担忧黎膺会变心也太没事找事了,凌蔚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上。
    虽然上朝很苦逼,虽然锦阙比太子小时候还皮让人头疼不已,虽然朝中大臣们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很是让人难受,但一想到自家小天使要回来了,凌蔚脸上就没少过笑容,看得一干故意找茬的人是毛骨悚然,凌蔚腹黑的言论再次被坐实。
    然而他只是在思念情郎而已。
    只是凌蔚还没高兴多久,一个消息,让他的喜悦差点被抵消掉了。
    不只是黎膺,他爹也因为大胜,要班师回朝接受赏赐了。
    想到时隔几年,终于又要见到那个除了打仗之外,其他时间脑袋很有问题的爹,凌蔚顿时心塞不已。
    而比他更心塞的,是他那被荼毒已久的亲大哥。
    作者有话要说: 

☆、第62章

“唉。”凌韫叹了口气,咬住手中的玉米饼子,吞了下去。
    凌蔚忍不住抖了一下:“大哥,你都吃第三个了,不撑吗?”
    凌韫一脸抑郁:“不吃东西更难受。”
    自家大哥难道是压力太大就忍不住吃东西的类型?凌蔚劝道:“大哥,母亲不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凌韫放下手中第四个玉米饼,眨眨眼睛:“如果没有这个好消息支撑我,我会忍不住去宫里求陛下外放的。”
    凌蔚表示无言以对。虽然被渣爹坑过,也听了一耳朵渣爹趣事一二三,但毕竟没有长期在一起生活,所以对渣爹的感触和恐惧并没有凌韫那么深。
    自家大哥这是受了多大的心灵创伤?怪不得会对公主娘那么依恋。
    凌蔚来找凌韫,就是想打听一下渣爹的事。
    看在渣爹没看他几眼,就开始不待见他的份上,好歹要做好心理准备。
    结果凌韫比他更慌,基本上问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反倒是凌蔚不断安慰他。
    不只是凌韫,程鸾也看得出在强打着精神。
    程鸾自嫁到凌家之后,就一直和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也就是说,一直和那不靠谱的公公住在一起。这独自在京城的几年,虽说没有公主娘帮衬,也受了不少累,但确实要自由的多,也少了许多心塞。
    自己当家做主惯了,又要回到上有公公婆婆,公公还不靠谱的日子,程鸾自然也是不乐意的。
    只是这毕竟只是公公,不是亲爹,她也不敢表现的太明显,只能强忍着。
    凌蔚讨了个没趣,灰溜溜的回了家。
    算了,想那么多也没用。想来渣爹顺着皇帝陛下的旨意,上折子一起为莫名其妙逐他出家门圆谎,好好的诅咒了他自己一把,心中肯定也是有了悔意,或者说是虽然没有悔意但清醒过来,知道这这件事对他也不好。
    虽然时不时的脑抽,但渣爹在军中的威望不错,在民间也颇有口碑(私生活这点自然没有在民间传出),可见智商还是没问题的。
    自己现在明摆着深受帝宠,地位蒸蒸日上,又和他没仇没怨,他虽然想给公主娘添堵,也不会有事没事把一个羽翼渐渐丰满的儿子推向仇人那边。
    之前那么对自己,那也是自己弱小的如同一只蚂蚁,渣爹大概觉得即使自己心生怨恨,也没能力报复。
    想明白这一点,凌蔚也放开了。
    反正他只是怕渣爹找他麻烦,又不是想讨好渣爹,修复和渣爹的关系(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既然想明白渣爹不会找麻烦,他自然不会贴上去。
    ........................................
    不知道皇帝陛下是不是故意的,外放的刘祺和赵圭也回京了。
    凌蔚和赵圭的关系自然非常好,说是如同亲兄弟也不为过。对刘祺虽然之前只是点头之交,但有了在状元楼和谢霖安的口舌之争,凌蔚和刘祺的交情也渐渐加深。再加上两人学识、见解上都挺投契,在三人都离京之前,他们彼此之前的关系自然十分不错。
    凌蔚隐约觉得,皇帝陛下的意思,大概他们这三人就是留给太子的班底了。
    在外放期间,凌蔚和赵圭、刘祺也没断了书信。凌蔚在跟东宫辅臣打机锋的时候,两人也出谋划策,甚至出了许多力——其他两人也寄信“讨教”,分担了凌蔚不少火力。
    这次两人回来,比两人早回来的凌蔚自然要给两人解封。
    凌蔚本准备三人好好聚一聚,但是皇帝陛下把凌蔚拎到跟前教训了一番,凌蔚苦哈哈的把三人的聚会变成了年轻人的大聚会。
    好好的朋友聚会带上了功利性,也真够郁闷的。
    请客的事好说。虽然三人不在京城,但是京城可少不了这三位才子的传说。凌蔚现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比他想象中的更大。
    毕竟他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即使有荫庇,有如此成就的也少见,特别在文臣中。
    凌蔚筛选了相熟的人中品德等条件都还不错的七八个年轻人,其中有勋贵有庶族,有文人也有武将世家。
    本来凌蔚想着,自古文武相轻,文人和武人聚在一起会不会互相嘲讽?不过又想着本朝崇文的同时也尚武,武将中有文采斐然之人,文臣中也有能上马打仗的良才。他们这群年轻人是既得读书也得学武,应该没多大问题吧?
    而且这些人都是彼此之间或多或少也有直接或者间接的交情的,甚至大部分人都是曾经来吃过他的乔迁之宴的人。
    至于勋贵和庶族之间的区别……他下帖子的这群人并不介意这个。
    皇帝陛下让他这么做的意思,就是让他和刘祺、赵圭三人重新在京城中站稳脚,甚至最好能成为领军人。
    说句难听的话,这简直就是结党了。他现在宴请的人,就是他那一派的。
    只不过他是奉旨结党,并不营私而已。
    凌蔚苦哈哈的拟定好名单后,还要拿给皇帝陛下批注。皇帝陛下划掉几个,又添上几个,然后就凌蔚识人不清大肆批评。
    凌蔚表示很冤枉。他在离京之前,这几个人还是不错的,那人品变了是他走之后的事,他怎么会知道。
    不过皇帝陛下要教训,他也只能听着。
    刘祺和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