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李满宫堂 >

第5章

桃李满宫堂-第5章

小说: 桃李满宫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圣虽然厌恶如来佛祖,但是也知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于是他再次入睡,等待江流儿的转世和他重逢。”
  “孙大圣和江流儿转世的故事,就是另一段很长很长的传奇了。所以别哭了,孙大圣是不会死的,他只是暂时睡着了而已。”凌蔚安慰道。
  安康抽泣着:“孙大圣那么厉害,不会死的!”
  “对!大圣只是睡着了!”锦阙也哽咽道,“大圣和小和尚会重逢对吧?”
  “对。”凌蔚点头,这才把一干小孩给劝住。
  只是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挠心挠肺的想听接下来的故事,但无奈时辰不早,皇帝要去处理政事,太子也得上课了。太子还罢了,但黎隶实在不愿意自己没能第一时间听到后续故事,而让别人先听了,这让他心里很不平衡。于是这任性的皇帝陛下便以让黎膺带凌蔚看房子为由,提前把凌蔚“赶”出宫了,只留下头疼不已的刘皇后去安慰那一干被自家父皇欺负的眼泪汪汪的小萝卜头们。
  连最最最爱父皇的安康小公主都幽怨的看着黎隶。
  凌蔚忙脚底抹油跑了。不然他被小公主一哀求,肯定会立刻心软。到时候皇帝陛下又要踹他屁股。
  ........................................
  凌蔚出宫时还没听出皇帝陛下让黎膺带着他看房子的意思,等出了宫才知道,皇帝陛下居然真的准备帮他出来住了。
  凌蔚有些惊讶:“平常道,父母在不分家,何况小民还没成家,出来住不好吧?”
  虽然他私心中真的很想出来住,毕竟他虽然没准备和那只是言语上刺他的所谓大哥计较,但他又不是圣父,被人针对着也是不自在的。所以在皇帝问他的时候,也说了实话。不过他还真没想过这么早就出来住。
  按照凌蔚的计划,好歹也要考上举人或者进士,有个一官半职,再找个借口搬出来住。
  虽然没成家,好歹立业了。
  “这也并非分家,那一处本就是常乐公主的一处别院。”那一处本来其实是黎膺买来扩充府邸,想建一个更大的练武场的。不过皇帝有要求,黎膺也无所谓。反正这邻居也挺有趣的。
  “瑾堂立志科举,自然需要一处安静的地方读书。平常的读书人在备考的时候,也会住在别院,清静一些。”这一个借口还是常乐公主自己找的。若不是常乐公主修书一封给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日理万机,也不会管这些琐事。“况且凌韫新婚燕尔,常乐和驸马又不在京城,你住在一起,也确实不方便。”
  凌蔚连连点头,说的好有道理,连他自己都被说服了!
  不管怎样,皇帝都开口了,那院子不是公主娘的别院也会变成公主娘的别院,凌韫也找不到理由拒绝。何况,说不准凌韫求之不得不看见自己呢。凌蔚兴冲冲的跟着黎膺去看“别院”,还想着那别院是如何的小巧精致,在城郊的哪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既然是别院别庄,肯定在郊外吧?以皇帝的眼光,应该也不至于虐待自己。
  但当他看到那别院的时候,却目瞪口呆。
  他颤悠悠的指着那扇精致的大门:“这是别院?”
  黎膺抬头看着那还没摘下来的、属于前·已犯事·被撸职·某伯爵府的牌匾,点头道:“对,这就是别院。”
  凌蔚:“……”

☆、第六章

  这不同官职不同爵位的府邸都是有限制的。但这和大小没关系,而是和建筑有关系而已。
  如果你有钱,就算是商人也可以买很大一块地来建房子。
  我说以上的话,只是表明,黎膺买下这隔壁的伯爵府,是真的想把建筑全部推平,然后习武跑马来着……
  所以,练武场和别院什么的,似乎还是别院更高端一些。
  当然,凌蔚是不能理解这种思维的。
  黎膺已经迈腿走进了大门,凌蔚连忙跟了进去。
  算凌蔚运气好,黎膺还没来得及拆房子。若是全拆了已经在建习武场了,凌蔚就得自己盖房子了。
  他并没有那么多钱,只得问公主娘要,到时候他大哥说不准又要闹腾。
  那伯爵府本来就是因为贪污(当然,这只是把柄之一)被撸的,所以里面的建筑啊花园啊家具啊什么的,都挺富丽堂皇的。虽然摆设物品等等已经悉数拍卖,但留在屋里的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看出当初这府邸的主人过的是如何精致的生活。
  只是看着黎膺皱眉的样子,显然对着府邸主人的品味很不欣赏。
  凌蔚倒是很满意。
  或许穿越后比穿越前美满的是,房子可大了。这几进几出的院子,还自带园林,简直美死了。幸亏他穿越后有一个压迫劳苦大众的封建主的身份,要是穿越成底层人民,那日子就太难过了。
  “里面的东西可以随意改,工部会派人把逾制的地方改掉。”黎膺挺好心的带着凌蔚逛了一圈,然后唤来早已经等候着的工部官员给凌蔚认识。
  凌蔚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他是鲁国公和常乐公主的幼子,又深受皇帝喜爱,工部官员对凌蔚也是毕恭毕敬。
  只是凌蔚即使记忆力不错,对于建筑什么的也一窍不通,最后只说了自己想要的大概的效果,就撒手不管了。
  有房子住就不错了,有大房子住还有漂亮的园子简直美死了。改建什么的,还是交给专门的人士吧。
  工部官员看着凌蔚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也松了口气。
  像帮忙建园子什么的,虽然有油水,但地位着实不高,特别是遇到些勋贵人家,呼来喝去百般挑剔的也不少。最后建不好还得罪人。虽然早听说常乐公主幼子为人和善幽默,并不像普通勋贵那样鼻孔朝天,但那官员未曾见过真人,自然心里还是虚的。
  黎膺虽然表面看着冷淡,实际上似乎脾气还不错,竟然陪同着凌蔚把那些琐事弄完,那日头都偏西了。
  凌蔚自然百般道谢,突然他一拍脑门,懊恼道:“说起改建别院,可是小民还没钱啊!难道要伸手向公主娘要?!”
  公主娘?这称呼是什么……黎膺心想,果然是从海外回来,连称呼都与众不同。
  “其费用常乐公主早就托人带给皇兄,你只管用就成。”黎膺解释道,“不但是改建的费用,其他摆设家具也是一并记在账上,常乐公主自会有安排。”
  “那得多少钱啊。”凌蔚耷拉着脑袋,“就算公主娘再有钱,花这么大笔钱给小民建个院子,爹和大哥肯定要骂死小民。要不还是……算了?”
  “这是皇兄赐下的。”黎膺提醒。虽然是他买的,但是黎隶说送人,那就是御赐的了。就算是鲁国公和鲁国公世子,也不敢说不要。御赐的院子,可不是要好好的修缮。不过是拿给凌蔚先住着而已。
  反正无论事实如何,给外人看的,就是这个道理。鲁国公和鲁国公世子就算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
  凌蔚叹气。总觉得有些不敢回去了怎么办?虽然他不惧大哥的冷言冷语,但确实很烦躁啊。
  黎膺大概明白凌蔚烦恼什么,不过别人家的事,他也不好开口。他等着凌蔚把琐事做完,自然不是真的古道热肠,而是在进宫的时候那聊天还没聊的过瘾。现在见别院也看了,工部负责修缮院子的官员也见了,他便拉着凌蔚说一见如故,要请他吃饭,继续聊天。
  凌蔚碰巧不想早回去惹人嫌,便欣然答应了。
  黎膺定了上好酒家的位置,打定主意要多和凌蔚聊聊。只是菜上齐全了,黎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却发现凌蔚兴致缺缺,吃的极少。
  “可是酒菜不合胃口?”黎膺问道。
  凌蔚擅长察言观色,哪不知道黎膺并不是问他酒菜味道如何,而是不满他吃饭扭扭捏捏,让人看得不尽兴。黎膺常年在军营,自然行为比常人都豪爽几分。他的动作在读书人眼中是高雅是矜持,在黎膺眼中就是矫柔做作了。
  恕不知,凌蔚还真是因为饭菜不合胃口的缘故。
  因历史从汉朝起就有所不同,也没有什么三国鼎立五胡乱华,这华国的历史和走向自然和凌蔚所经历的不同。
  论时间,现在和唐初期差不多。只是那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上,已经揉和了宋明的一些东西,比如成熟的科举制度和分工严瑾的六部等等。而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准上,却和唐朝差不多。
  晏朝周边的国家的发展却似乎没多大改变,那北边还是突厥,西边还是吐蕃,东边有高丽,南边还有南邵等。
  只是晏朝的军事能力也十分强大,突厥已经被黎膺打的不敢再犯边关,黎膺才闲极无聊的被召回京城整顿京中军务。
  但是,这生活水准上,确实和唐朝差不多。比如煎炒炸作的烹饪方式,如今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各种炖煮烧烤。调味品也不多,像辣椒还在美洲大陆,胡椒什么的还被当做香料。至于其他调味品什么的,有的只在药店出售。
  虽说有各种酱,但吃在凌蔚嘴中,确实不是滋味。
  虽然说最开始吃着原滋原味还是蛮不错的,但都是原滋原味了,也就吃腻了。凌蔚虽不算重口味的人,但已经习惯吃各种精致的味道,这煮熟的东西蘸各种酱,实在是咀嚼起来没什么味道。
  凌蔚也不是特别挑食的人,虽说食物不太合胃口,但他也是每顿饭都吃的饱饱的。只是比起黎膺那吃的欢快的样子,总是显得有些不情不愿。
  而喝酒喝茶什么的,凌蔚就更不爱了。
  晏朝的酿酒技术和唐朝也差不多。“绿蚁新醅酒”知道吗?说的就是唐朝的酒,那酒液都是浑浊的。即使凌蔚并不好酒,但即使是二锅头江小白什么的低档酒,也绝对比这酒好喝的多——至少,看不到杯底浑浊的沉淀物。
  至于茶,就更喝不惯了。晏朝的茶还是团茶,是加了各种东西煮出来喝。喝在凌蔚嘴里,那不是喝茶,而是喝中药,还是加了奇怪东西的中药!
  就算外国的茶,也只是加奶加糖加巧克力,晏朝的茶,盐是肯定会加的,还有什么葱姜蒜酪酥甚至肉类脂肪……凌蔚喝第一次的时候,就忍不住吐了!
  这特么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就算是加东西,无论是外国的奶茶还是蒙古的酥油茶,都比这个好喝千万倍好吧!这里面到底加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能喝吗?这还是茶吗?华国的茶不该玩的就是清新高雅吗?
  然后凌蔚再也不愿意喝茶了,他只喝白水……
  显然,他只喝白水也被误解为读书人的清高了。
  清高个鬼啊,他只是喝不下……
  面对黎膺的误解,凌蔚又不好意思说两三年了,还是吃不惯喝不惯吧?所以只能默默的把误解咽下去了。就当他是一个龟毛的读书人吧……
  所幸黎膺对读书人也没多大偏见,只是生活习惯不同罢了,他也不强求。凌蔚虽然吃喝上不怎么豪爽,但面对黎膺不怎么规矩的吃相上也没有露出其他不适应的表情,黎膺觉得,即使凌蔚有着读书人的习性,但和书呆子总是不同的。
  而凌蔚为了挽回好感度,竭尽脑汁的忽悠,更是让黎膺引为知己。他再度想起把凌蔚挖到军营做事的想法,并且提了出来。
  凌蔚抿了口白水,把嘴里咸酱的味道压下去,微笑道:“谢王爷赏识,只是王爷您知道什么叫做纸上谈兵吗?”
  黎膺若有所思。
  “小民知道这么多东西,并不是因为小民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