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李满宫堂 >

第127章

桃李满宫堂-第127章

小说: 桃李满宫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听完凌蔚解释之后,胡晨非常高兴。果然不出他所料,凌蔚做事都是为了国家。
    海船造出来之后,皇帝陛下要用本国的东西换外国的金子,他是知道的。
    所以他也在造瓷器,准备一个瓷器换一个金器,回来融成金子,不知道能造多少大坝水渠,能开垦多少良田美地。
    皇帝陛下说了,官窑拉出去卖的东西,赚来的钱都是要回到国库的。
    现在琉璃造出来了,这琉璃可比瓷器贵多了,一个琉璃瓶子至少换十个金瓶子吧?这得赚多少金子回来填充国库啊?
    “十个?”凌蔚摇摇头,“在国内卖,至少二十个金瓶子。卖到国外,没五十个金瓶子想都别想。这还是有价无市的。下官还要弄彩色琉璃、平板琉璃、琉璃饰品,这些都是要拍卖的,五十个金瓶子是底价!”
    胡晨高山仰止。
    怪不得谢尚书天天琢磨着把凌蔚弄回户部去,这脑子啊!有了凌蔚在,国库还怕没钱花吗?
    不成,一定要把凌蔚留下来。凌蔚在工部多琢磨些好东西,以后赚了钱,工部肯定能拿大头。
    户部天天攥着钱袋子,谁从里面拿钱都跟要他命似的。凌蔚带领工部赚了大钱,那群户部的人也不敢不把钱分给工部吧?
    这每个部,都有许许多多的事要用钱啊。
    他以前也是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才子,待开始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的时候,也变得死要钱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为了工部有花不完的钱,一切来抢凌蔚都是恶势力,一定要坚决抵制。
    为此,胡晨专门背着凌蔚,召集工部其他官员开了个小会。
    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了工部的繁荣发展,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发展政绩,一定要留下凌蔚!无论哪个部门想要把凌蔚抢走,都是他们的敌人!
    留下凌蔚有钱花!留下凌蔚有功劳拿!这成了工部的中心思想。
    待无色玻璃、以及能控制其色彩的彩色玻璃出来,并且试销售成功之后,这种思想成为工部的主流思想。凌蔚在工部,走到哪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同事们对凌蔚都是一副灿烂的笑脸,务必要让凌蔚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让他有回家般安心的感觉。
    工部在四部中地位一直比较低,功劳一直不好拿,背锅还特别多。凌蔚来晏朝后进献的一系列新事物,让工部地位有了很大提高,钱袋子越来越鼓,工部哪能放过这条大鱼?
    何况胡晨本人还非常欣赏凌蔚品德,认为只有凌蔚这种高尚的人呆在工部,才能让工部继续发挥为国为民的强大作用,而不是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
    “鹰飞,最近工部好可怕。”凌蔚回家之后,扒拉着黎膺的胳膊瑟瑟发抖,“诸位同事们都对着我笑的可怕极了!特别是胡大人!我感觉被他们盯上了!准没好事!”
    黎膺安慰:“应该是你想多了吧?胡大人是个好人,怎么会坑你?是不是琉璃烧制好了,海船也试航行成功了,他们太高兴了?毕竟你是最大的功劳呢。”
    凌蔚:“真的?”
    “真的,应该是这样。”黎膺道,“皇兄最近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那我就放心了。”凌蔚拍拍胸口,“吓我一跳。我就说他们怎么这么反常。”
    “琉璃烧制已经成功了?能大批量的烧制了?”黎膺问道。
    凌蔚点头:“普通的制品已经差不多了。无色琉璃也试验成功了,现在在尝试大批量烧制。现在是在烧制平板大块的琉璃,以及控制琉璃烧制后的颜色。等成功后,我给你烧个簪子,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还是算了吧……”黎膺一脸为难。
    “噗……我开玩笑的。”凌蔚大笑。
    “……如果你真的给我烧一个,我还是会戴的。”黎膺正色道。
    凌蔚想象着黎膺头上戴着七彩的琉璃发簪,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
    ............................................
    凌蔚这边琉璃烧制成功,黎隶也在准备出航的人选了。
    本来他只是准备扬大晏国威,哪怕送点东西也没关系。
    不过后来他就被凌蔚说服了。
    别说大晏,就说前朝。前朝给周边国家那么多好处,为了彰显大国国威和慷慨,别人送点草根树皮来,他都要送一车金银珠宝回去。
    结果邻国国力越来越强,最后反过来攻打前朝。
    大晏朝也吃了许多周边国家的苦头。这群人正如凌蔚所说,要以德服人是不可能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若是要扬晏朝的国威,正好不能慷慨,反而要让其他国家感到肉疼。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晏朝强大的武力,要让他们看到晏朝的富饶。
    就像是对待倭国。当年对他们那么仁慈,他们可有一丁点对晏朝的尊重?
    现在狠狠咬下了他们一块肉,基本上控制了他们的经济命脉,倭国上下对晏朝、甚至晏朝平民都是毕恭毕敬。
    待倭国的人才频繁的流向晏朝,接受晏朝教育,接受晏朝户籍,接受晏朝姓氏,凌蔚所说的,倭国人将成为晏朝统治下的一个民族的未来将不会遥远。
    国家对外交往中,如果是个好人,如果是位君子,那一定会被欺负。
    国家,就应该成为流氓,还是披着君子皮的流氓。
    估计骨子里就有点流氓基因,黎隶很喜欢凌蔚这句话。
    他也决定践行这句话。
    因此,他决定要让晏朝强大的海军护卫商船出行,带上一车丝绸瓷器琉璃,换来一车金银珠宝。
    当然,如果外国有什么好东西,比如高产的粮食,好用的药材,比晏朝先进的技艺什么的,也要带回来。
    为了出航花了这么多钱,不几十倍几百倍的赚回来,对得起花费的精力吗?
    至于出国的人,黎隶最开始确实是考虑的黎膺和凌蔚。
    黎膺的能力他最信任,而凌蔚是最熟悉外国、最会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怎么想似乎都是最合适的。
    但是他又想到了国内蠢蠢欲动的世家,还未安分的大儿子,和刚新婚的太子,以及逐渐长大的小儿子小女儿们。
    这出航不知道多少时日,没有凌蔚教导孩子们,他不放心啊。
    而且迟早要跟世家玩一次大的,没有黎膺坐镇京城,他也不放心啊。
    因此,他划掉了黎膺和凌蔚的名字。
    反正这两小子都年轻,以后出航的机会有的是,第一次就算了吧。
    黎骏和黎淳这两小子出使倭国的时候干得不错,让他们继续跟着出使,敲打敲打其他国家得了。
    黎隶想了想,把黎瑚也加了进去。
    二儿子最近不容易啊,被他那不长脑子的娘和不长脑子的哥弄得整天精神郁郁,出去散散心也好。
    而且别看黎瑚低调,其实黎瑚的武力值其实是几位成年皇子中最强的。只是碍于他大哥太高调,他才不显山不露水。
    但是作为教导所有皇子武艺的黎膺岂能不知道?黎膺知道,黎隶自然也是知道的。
    出使外国,建立“和谐友爱互通”关系,肯定是需要强大的武力值。黎骏负责打交道扮红脸、黎淳负责坚持原则扮白脸,最后若是谈不下来,黎瑚负责武力威胁。
    嗯,完美!
    黎隶点点头,就这样吧。
    他三个儿子,也不比黎膺和凌蔚两人出使差的。
    只可惜,太子又失去了出去见识的机会。
    等国内安定了,就让太子跟着黎膺、凌蔚出去得了。把太子交给这两人,他才放心。
    ............................................
    凌蔚以为,在远航的时候,自己就能离开工部了。
    结果他失望了。
    皇帝陛下没有放行的意思。
    黎膺也很不高兴,在经过皇帝陛下苦口婆心的劝说后,他也认命了。
    好吧,朝中局势还是不安稳,他们两需要留下来帮忙,不能离开。
    凌蔚也认命了。
    也是,小殿下们的学业正在重要关头,他们的三观树立也在最重要的时候,他离开之后,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他可爱的小殿下们教坏?留下就留下呗,总会有机会的。
    不过凌蔚还是给皇帝陛下建议:“出航外国,可以由朝中大臣们合股……嗯,合股的意思是,出份子钱,到时候回航的时候,分相应的利润。这样会减轻国库的压力,也会堵住朝中大人们的嘴。”
    毕竟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宽以律己,严以律人。他们只是见不得皇帝陛下赚钱而已。不过这赚钱要是能有自己的一份子,那就不会说出反对的话了。
    黎隶立刻明白了凌蔚的意思,表示这是个好主意。
    “出使外国的使团,必须要陛下最信任,且和其他大臣没有牵连的。”凌蔚继续道,“每次让皇子带队出使显然不可能,陛下何不考虑一下……”
    凌蔚示意皇帝陛下左右。
    既然大晏朝已经有了督军太监,那么太监出航也是可以的吧?人家郑和就是太监了。
    已经被凌蔚洗过脑,认为太监也能青史留名,还是美名的众位太监们立刻激动起来。
    果然凌侯爷就是不一样的!他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真的在给咱们制造青史留名的机会呢!
    “瑾堂言之有理。”黎隶自然也是知道凌蔚给太监们的洗脑的。最开始他感觉好笑。不过是一群阉人而已,能做什么事?
    不过比起朝臣,黎隶虽然看不起太监,但也确实更信任太监。他不信任的,只是太监的能力。
    但他身边这几个太监的能力,他还是信任的。外放的督军的、监督朝臣的太监干得也不错。
    这出使外国,还掌握着那么多钱财,其他人黎隶也真不放心,让太监出去是个好主意。
    太监一直在宫里,又没有子嗣,贪得钱财又有何用?何况,比起钱财,这些大太监们,估计更想青史中留下美名吧。
    像其他普通男人一样,建功立业。在后人提起他们,能知道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他们是个阉人。
    “吴墉。”黎隶道。
    他旁边的主管太监立刻跪下来,神情激动:“奴婢在!”
    “你可愿去?”
    “奴婢愿意!”吴墉忙道。
    “你可想好了。远航很苦。”而且不一定有他身边主管太监这么安逸,回来之后,也不一定能回到主管太监的位置。
    “奴婢愿意远航,为大晏朝出力!”皇帝身边的主管太监的位置可以说是太监的终极目标了,但是比起青史留名,主管太监算什么?再说了,立了功回来,害怕皇帝陛下不给自己好位置?
    “好!有血性!”黎隶赞赏的笑道,“朕知道你兵马娴熟,在出航前,好好练习一下水性,习惯一下船上颠簸,晕船可是很难受的。”
    “奴婢一定做到。”吴墉磕了三下头,眼圈通红。
    一个太监,被陛下说有血性,简直是最大的赞扬了。
    “我国都一次远航,扬大晏国国威,就摆脱吴公公了。”凌蔚拱手。
    “侯爷请不要折煞奴婢,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定要在外夷面前显我晏国国威!”吴墉神情坚定。
    凌蔚恍然见到了第二个郑和似的。
    不,这个人说不定比郑和更加厉害。毕竟他出行的目的和郑和不一样。所留下的名声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