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鸦片战争-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璃屋顶,冬季的阳光暖洋洋照射着急走的太监,身着淄衣的太监小步快走在石砖铺成地道路上。 他迅速的转到了养心殿外,双手捧着一张绢纸小心的交给了守在殿外的小德子,这张用精美的绢纸很快被小德子传到了刘寄面前。
读完纸条的刘寄笑了笑,向在座地大臣们说道:“朕这里有三条消息,一条好消息,二条坏消息,诸卿先听那一条?”
在座几人听到刘寄的话都知道皇上有了最新情报。 几人都坐直了身子仔细听着。
刘寄眉头微微皱了皱说道:“朕先说坏消息。 海军部彭玉麟总兵在南洋与英舰交战,损失了八条舰船。 包括六艘战舰,二艘运输舰,其中还有一艘铁甲舰。 击沉了英舰五艘,双方打到天黑各自收兵。 ”
听到铁甲舰损失了一艘,关天培有些吃惊起来,他待皇上说完,问了一句:“陛下,臣有一惑。 不知英人以何利器击沉铁甲舰。 ”
刘寄气恼的说道:“被击沉了倒不冤枉,这铁甲舰是自个开翻了,然后沉进了海里。 你们海军的训练到底是怎么搞的,居然连开船都没有学会,如何学习打仗。 ”
关天培趴在地上叩头说道:“臣知罪,请陛下处罚。 回去一定严查此事。 ”
刘寄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朕也是恨铁不成钢呀。 出一件事情其实并不可怕,仲因不要头疼医头,脚疼治脚,你要找出根子里的原因,从制度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
“臣遵旨。 ”
“朕再说说第二个坏消息。 ”
刘寄说到这里将目光看向了裕谦,裕谦没来由一阵不安,他低着头仔细听着,只听刘寄的声音不徐不急的念道:“江苏将军王广岳因曾文贤事件败露,杀害江苏军区参谋长徐立夫,江苏军区训导总长古子高,勾结天地会判匪周立春反叛。 其麾下第75步兵镇统制陈渊随同其参与造反。 第76、77步兵镇的统制、参谋长、训导长均被王广岳杀害,部队枪支均被缴获,为其所用。 ”
裕谦听后立刻长身而起,双目圆睁,怒道:“望陛下恩准臣下前往平叛,定捉拿其归罪伏法。 ”
刘寄摆摆手说道:“且先坐下,待朕讲完最后一事。 ”
待裕谦坐下后,刘寄说道:“英国人已经打算求和了,诸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则消息,杜受田进言道:“皇上臣以为,中英之战首先令我国库空虚,债台高筑。 其次,自去年以来被英国人封锁海域,我商品无法外运出口。 国内众多工厂倒闭,失业工人滞留城镇,导致各地治安恶化。 虽然皇上采取了诸多措施补救,可形势仍然严峻。 现在国内地经济需要修养,若是长期打下去,恐怕……。 ”
陶廷杰进言道:“若是财政困难,不如多造纸钱。 ”
话才开头,便被刘寄打断道:“子俊虽是为国所思,可切莫用此法。 此法可谓饮鸩止渴。 ”
户部尚书包世臣起身说道:“皇上,请恩准老夫试言之。 ”
“讲。 ”
“去岁税收比往年减少许多,可开销却增加了数倍。 除了战争地巨额开销以外,皇上下令整治大河,广修铁路,因为对钢铁的需要,又相继建成了一批铁厂,兵工厂,修建铁甲船。 这钱实在不堪使用,刚刚发行地债劵,不过数月便用的精光。 若是战争继续下去,朝廷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 此时正可和谈,我军占了上风,谈起来也有利的多。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七十一和谈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七十一和谈
在与英国是战是和的问题上,国内的动乱左右了刘寄的态度。 联想起英国在海上的优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国内发生的这些事件,刘寄想起了一句老话,“国虽大,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的确也该把精力放在国内了。 现在的中国经过了他多年的革新,已经从根子里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先受到外来思想文化影响的知识份子,已经学会了用新的方法看待问题。 民族主义的思潮已经不知不觉的浸透到中国的富裕阶层和文化阶层,这些先进的思想在和国内保守思想相互斗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改变中国的面貌,一些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在中国大地。 上海的十里洋场,北京的外国城。 照相馆、西服、晚礼服、舞会、西餐。 还有根本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火车、轮船、自行车、有线电报、报纸、缝纫机等等,一切的一切使得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可是新的思想并不都是温和与友善的,他们也带来激进和狂躁。 如果不是刘寄在中国国内崇高的威望压做一切,不知道会发生多少不和谐的声音。
最终刘寄统一了内阁的思想,决定和英国议和。 这样一场艰巨的谈判在新加坡开始了。
***********************
杜受田再次被授予了谈判的全权代表资格,在他路过江苏时。 王广岳闹剧似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了。
要知道当今之世,并没有乱相,王广岳此举不过是明知要死时地垂死挣扎,其后果可想而知。 只可惜那些不识时务的人跟着王广岳也送上了断头台。 这些人平日见到王广岳兵权在握,似乎掌控着一切,殊不知王广岳根本无法顺利的调动军队。 王广岳靠着欺骗手段,伪造军令让下级军官和士兵跟着行动。 又利用控制的75步兵镇射杀76、77步兵镇的官兵,把缴获的枪支武装天地会的匪徒。 看起来轰轰烈烈,可仗一打起来,王广岳地手下无法为其卖命。 仅仅是周围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便令王广岳地军队寸步难行,当附近各省的平叛军杀来以后。 75步兵镇的官兵立刻反正,失去了这支正规军,王广岳在劫难逃。 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王广岳叛乱便被平定了。 当杜受田率领外交事务衙门的官员从海路到达上海时。 从南京传来的消息,王广岳已经伏法了,上海这座新兴的大都市安然无恙,似乎不曾经历过这次事件。
这场闹剧让杜受田猛然想起了皇上所说地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的确没有百姓的支持一个将军算什么呢?无人愿意为其卖命,无人愿意为其效力,如同刀俎上的鱼肉。 相反当今皇上威信崇高。 往往能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潮头,跟着如此英明的皇上,杜受田那能不感慨。
此时东方的海面上红日初生,大地金光一片,杜受田不禁对此次的谈判充满了斗志。
杜受田一行在上海乘坐了东方航运公司地汽船往新加坡。 一路上风平浪静。 到达新加坡是1852年2月20日,这一天刚好是农历的春季,新加坡城内张灯结彩,游人如梭,那些敲锣打鼓的,舞狮举龙的,踩高跷戴面具游街的,好一派热闹景象。
朝廷钦差大臣的到来使得新加坡更多了一份额外地欢庆,人们的庆祝也渴望着和平的到来,必经新加坡是一个开放型的港口城市。 被英国人封锁了港口。 新加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就在当天英国代表团一行也已经到了新加坡,在当地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 两国开始了谈判。
出席谈判的英国全权代表是额尔金伯爵。 额尔金伯爵在海外任职良久,曾于1842年任牙买加总督。 1846年任加拿大总督。 这次英国外交部将议和的决议交给额尔金伯爵的同时,也选定了他作为英国政府的全权代表。 一路上额尔金伯爵和徐继畬朝夕相处,因为有了和中国议和地想法,额尔金伯爵一直刻意地在和徐继畬交往。
从徐继畬的口中额尔金伯爵了解了一些徐继畬有意让他知道地有关中国的信息,对应着额尔金伯爵手中英国外交部有关中国的论述,额尔金伯爵到达了加尔各答。 从这里额尔金伯爵感受到的是对中**队的恐惧感,这让额尔金伯爵对于谈判的对象国又有了新的深刻认识。
踏进了这间布置的充满了中国情调的楼阁,额尔金伯爵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进门有一扇描绘着山水诗词的屏风挡住了门外朝里看的视线,转过屏风里面摆放着漆工精美的茶几,茶几两旁安放着雕刻美观大气的太师椅,墙壁上的仕女图,雅致的青花瓷茶具。 的确这里已经完全属于中国了,这样想着额尔金伯爵有些遗憾的在客座上坐了下来。
谈判并没如额尔金伯爵想像的那样在茶几上开始,中国人将他们请进了一间摆放着长条桌的屋子,双方的人隔着这张老长的桌子坐好。 额尔金伯爵按照习惯让助手将插着两面英国国旗的台座摆在了桌子上,他有些愕然的发现中国人也摆放了一个插着金龙旗的台座。
谈判的基础是实力,而表现实力的形式是战争。 中**队在战场取得并继续在扩大着胜利,无疑这是最好的谈判砝码,英国的优势在海上,可是失去了陆地的基础,海上的优势便如同失去了养分的花朵,开的再美丽也会枯萎。
尽管底气有些不足,额尔金伯爵发言的第一句话仍然口气很硬,他表情严肃的向杜受田说道:“我认为,中**队应该先撤出印度境内,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继续谈判下去的基础。 ”
对于英国人这一套色厉内荏的把戏杜受田已经见的多了,他毫不客气的还以颜色道:“如果中**队撤出了印度,我们还有谈判的必要吗?”
额尔金伯爵又说道:“中国侵犯了大英帝国的主权,这是严重的挑衅,是向大英帝国发出的危险的信号,我必须提醒阁下,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使出全力,如果贵国无视大英帝国的利益,37年前的滑铁卢战役中的法国便是贵国的榜样。 ”
“大使阁下,关于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我略略知道一些。 首先我要提醒阁下这里是亚洲,其实我还要提醒阁下,你对面坐着的是中国人,而不是法国人。 在其次我要告诉阁下,法国与贵国隔着一条海峡,中国与贵国隔着大洲大洋。 我这么说的目的,是告诉阁下,贵国和我国远隔重洋万里,双方之间并没有不可调解的矛盾。 关于印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谈判解决,这对贵国和我国都是最好的选择。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七十二印度大起义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七十二印度大起义
1852年本该在中国出现的捻军起义,消失在轰隆隆的火车轰鸣声中,拔地而起的工厂吸收了原本成为捻军骨干的流民,中国急速扩张的领土可以容纳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忙于起义的人口变为了拖家带口的移民。 一座座新建的村庄和城镇分布在天南地北,不管是赤膊流汗的菲律宾群岛、兰房岛(加里曼丹岛)一带,还是在毛皮厚掩的大泽湖畔(贝加尔湖),又或者是气候干燥的巴尔喀什湖畔,这些地方不断的有中国移民的涌入,他们有的是受灾后的灾民,有的是被流放的罪犯,有的无业的游民,有的是相信政府宣传的冒险者,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戊边的军人。 火车和轮船为他们的迁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政府给他们的补贴,足以让一无所有的流民在边地生存下来,内地庞大的人口压力有了适当的宣泄渠道,农民起义的顽症终于得到了改善。
中国的大起义消失了,印度的大起义却依然来到了。
马尔瓦高原位于印度中部,这里是温迪亚山脉以北的熔岩高原,有亚穆纳河流域的多条支流从高原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