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唐春 >

第180章

武唐春-第180章

小说: 武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裴行俭并没表示什么,而是静观诸将的反应。

“大帅,末将觉得李将军所提甚是可行!”

“大帅,李将军所言不错!”

见裴行俭似乎有认可李晨的迹象,马上有将领站出来附和,并请命担任主攻的任务。

“大帅,末将有不同意见,”右卫将军李知十站了出来。

“讲!”裴行俭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大帅。李统领所提之计虽然可行,但我各路大军是从几个方向行进。相互间不容易协调,若大帅所领中路大军在东、西两路大军未到位之时,就与突厥人遭遇,那突厥人从三个方向对我大军展开反击,我大军说不定会不支,付出不小的损失。末将觉得。突厥人这样的布置,恰如一个口袋一样,等着我大军入套。末将觉得,应令我东、西两路大军先一步对敌展开攻击,待突厥人出现混乱时候。我大军再趁势取其牙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李知十的一番话说的挺有道理的,马上有几人站出来支持李知十的建议。还有其他人再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时间,帐内喧闹声不断,一些将领还在那里大声地争吵。

裴行俭并没对任何一条意见表示了看法,只是用力地咳嗽了几声,众将马上都停下吵闹。

“还有谁有意见吗?”裴行俭再喝问道。

“大帅,末将还有想法!”李晨再次站了出来。

“讲!”裴行俭依然面无表情。

“末将觉得,兵贵神速,攻敌更要出其不意,若能在突厥人未防备间,就攻至其眼前,突厥人一定未战先溃,我大军可趁势取之。如今我几路大军人马都不少,还有火器,即使面对两个方向突厥人的夹击,也完全可以应对。因此末将认为,无论东、西两路我军能否及时抵达,中路大军都应该在敌没发现我军动向前就发动攻势,以最快的速度击败突厥叛军!”

李晨说完后,没有人再站出来说话。

许多将领都知道,李晨深得裴行俭的信任,这一路行来,两人经常在一起商议军情,今天李晨敢数次站出来陈述意见,而且说的这么大胆,许多人当然理解成这是裴行俭的意思,只不过是让李晨先说出来,观察众将的反应而已。裴行俭在青海之战中的出色表现,及在安西时候创造的神话,已经让诸将对其敬若神明,裴行俭会做出这样的考虑,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自觉在军事谋略方面无法与裴行俭相比的诸将,不敢再站出来表示意见。

但将领们都想错了,这并不是裴行俭的意思,而是李晨自己的想法。不过李晨的想法也是在和裴行俭交流了很多后才得出来的,可以说是有裴行俭的意见在里面。

“诸位说的都甚在理,”裴行俭面对诸将,朗声说道,“本帅觉得李晨李统领所言其是有理,如今我大唐军队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而且我军中装备了大量的火器,这是突厥人完全没办法相抗的。在青海之战中,因为有火器的投入使用,吐蕃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几十万的兵马,在我大军的突然打击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突厥人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不会很强。他们又没预料到我大军会在严冬时候发动攻势,就如当年的颉利可汗一样,没料到李卫公会在冬天发动攻势,没有加以提防。”

裴行俭完全认可了李晨的建议,让诸将都吃了一惊。

而李晨也挺得意,他要做的,就是一鸣惊人,让诸将惊讶。

“本帅所领本部有十余万人,相比较突厥大军完全占据优势,即使没有东西两路人马的支援,也完全可以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因此本帅决定,我们大军要趁突厥人未发现我军动向之时,分兵突袭。”

“下面本帅布置具体的作战方案!”(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敌情

听到裴行俭基本采纳了李晨的意见,并马上布置作战计划,诸将再次惊住了。不过没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意见,诸将在应诺后,全都挺直身体站着,准备接受任务。

“李知十将军领兵三万,从朔州往胜州前行,过胜州后,再往青山以西前进,务必在十五天后抵达青山以西,你部攻击的目标是阿史德奉职部的西侧,在我主力大军发动攻击的时候,配合支援,并阻击逃跑的突厥的!”

“是,大帅!”第一个被点名的李知十站出来,大声应命。

“崔献屯将军领军四万,从朔州东北方向往北行进,从西面攻击阿史那泥熟匐部。”

“曹怀舜将军领军四万五千人,从青山东方向向北行进,过喏真水,插向阿史那泥熟匐部与阿史德温傅部中间,务必在十二天后抵达,阻断其两部间的相互联系,不求主动进攻。”

“程务挺将军领兵四万五千人,过金河,从金河东北方向攻击阿史德温傅部。”

“幽州都督李文暕部、营州都督周道务,从营州方向往西北方向攻击。”

“崔献屯、曹怀舜将军部,从阴山以西,往东北方向攻击。”

听到命令的诸将,先后站出来接受任务,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的严肃。

“余部由本帅亲自指挥,往阴山方向攻击,并将分兵,与诸部一道,合击叛乱的三部突厥人!”

裴行俭的命令下达后,帐内布满了凝重的气氛,每个将领都板着脸站着,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

裴行俭逐个地看过诸将的脸,再非常威严地喝道:“各将需严守军令。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目标地,抵达目的地后,要马上发动攻击,不惜一切代价歼灭突厥人,争取一战就将其击溃。”

顿了顿后,裴行俭脸上涌现出无比的寒意。满脸杀气地看着诸将,用那让人忍不住颤栗的语气说道:“若有不尊令,或者延误军情者,休怪本帅不讲情面。有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此前的战事,主帅萧嗣业临阵脱逃,致使我大军溃败,数万将军伤亡,所幸李景嘉、花大智率部拼命抵抗。才不至于全军溃败。裴行俭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如果有谁敢不战而退,他会拿谁的人头祭旗。

“谨尊大帅令,”诸将整齐划一的声音在大帐内吼响,震的李晨的耳膜都嗡嗡作响。

这次出征的将领都清楚,裴行俭一向以治军极严著称,他所领的军队,军纪非常严明。若有人违反军纪,肯定会受到重处。更不要说临阵脱逃,那绝对是小命玩完。

裴行俭再次严令诸将,要严格执行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各自的攻击目标地,对突厥人展开全面的攻击。争取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甚至一战就完胜。

其实诸将都已经明白了裴行俭的意图,这次裴行俭所布置的攻击方案,从东、西、南方向都有大军出击,北面也有大军迂回攻击。,此战是准备将反叛的突厥人全部一口吃掉,所以才布置了这么大的一个包围圈。而裴行俭亲领的中军人马,肯定会最先抵达前线,第一个对突厥人展开攻击,只要东西两路人马赶到,往北包抄的崔献屯、曹怀舜部及时抵达目的地,突厥人将插翅难飞。

见诸将齐声领命,裴行俭这才露出一点满意的笑容,环看着诸将道:“诸位自去安排军务,两日后分部启程,所需物资必须在出发前补充完毕,不得有误!”

“是,大帅!”诸将领命散去,各去安排。

………………………………

大军再休整三天,补充好武器、物资等物后,各将率部分头出发。

裴行俭率领剩下的约六万余人马,也是快速往北面行进。

前几天所下的雪已经快融化完了,草原上不容易积水,虽然有冰,但也很薄,基本不妨碍大军的行进。青海之战后,大唐获得吐蕃人近百万匹战马,军中战马很充分,这次出征,没有将士是步行前进,步兵也是骑马前行。抵达草原后,地势平坦,辎重又扔给后军,行进的速度比前面快了很多。

两日后,大军抵达紫河一带,利用河道的冰封,快速渡过,在河北岸扎营。

在朔州分兵后,李晨所领的三千余人马行进在整支大军的最前面,扎营时候,分别扎于大军大营的东北和西北两侧,担负整支大军的警戒任务。裴行俭已经见识到过内卫军士的手段,因此很放心地将前哨任务交给李晨所领的先锋人马。而很多情报,都是内卫军士所探,内卫军士打控情报的能力,比裴行俭派出的斥候还要厉害很多,这让裴行俭更加惊喜。

在紫河边扎营后,李晨收到了派出去打探军情的内卫军士传回来的最新情报,他匆匆看了后,吃了一惊,不敢耽搁,马上去禀报裴行俭了。裴行俭看了后,马上传令,召集众将议事。

军情紧急,没有人敢耽搁,很快诸将就来到裴行俭的大帐内。

朔州分兵后,跟随着裴行俭所领中军一道行进的高级将领只有检校右卫将军何迦密、检校左卫将军刘敬同等,还有一个特殊的人儿叫泉献诚,此人是高丽前权臣泉盖苏文的孙子,泉男生的儿子,领左领军卫将军职。当年大唐军队出征高丽,泉献诚的父亲泉男生归附大唐,泉献诚也跟着其父在长安生活,因其表现出不错的才能而被朝廷重用,位到左领军卫将军职。

这几位高级将领外,其他到会的将领都是像李晨这种中郎将级别的中低级将领了。

裴行俭在被召的将领都到齐后,也马上将最新的情况通报给了各将。

“据我方斥候所探,前方约一百五十里处,发现突厥骑兵约两千余人,可能是突厥人的前锋人马,或者征粮军队,”裴行俭沉着脸,宣布了刚刚探到的情况,“此部突厥骑兵正往南而来,若不意外,明日最迟后日将与我大军遭遇。我军必须做出应对,今日召诸位来,就是要布置最新的安排。”

一听马上就要与突厥人遭遇,开始打仗了,众将顿时来了精神。(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请命

李晨率先站出来,陈述自己的推断:“大帅,从所探情况分析,此是突厥人的孤军,应该是出来抢掠财物的小股突厥军队,在附近没有发现突厥另外的人马,因此末将认为,一定要全歼这部突厥人,不让一个人逃脱,不然我大军的行踪很可能会被突厥人侦知。”

因为这些情报首先送到他的手里,他也当面听了打探情况的内卫军士的详细汇报,李晨比帐中诸将更清楚这部突然出现的突厥人的情况。再结合以前的战况分析,他得出结论,这是突厥人偷袭劫粮的小分队,没有其他人马接应的孤军。

上次萧嗣业兵败,就是因为动粮车队被劫,导致军心涣散,最终落败。而袭击我军动粮车队的突厥人,就是突厥出现在我大军的后方,据侥幸逃回来的军士报告,袭击运粮车队的突厥人,也是两千左右的人马,他们打了就跑,带不走的物资就地烧毁。

看来做出布置的突厥头领也挺有谋略,不过这次突厥人并未发现我新增的人马已经进入单于都护府境内,突厥人根本想不到,派出的小分队被早早地被大唐军队的斥候侦知。

“说的在理,”裴行俭并未问询更多人的意见,马上认可了李晨的意思,“本帅决定,要将此部突厥人全部歼灭,不让其探知我大军的行踪,避免对我们的计划造成麻烦。”

一路行来的时候,裴行俭就认真分析过上次萧嗣业兵败的经过,他清楚突厥的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厥人的机动能力很强,一两千的人马,一天之内可能可以移动数百里,要是他们打了就跑。我大军很难追上,如果他们袭击我军的运粮车队,确实挺难提防。萧嗣业大意之下,中了突厥人的招。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