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胡楚元要是死了,那才是中国最大的事。
只要他没有死,这个国家就不会乱,也没有人敢造乱惹事。
5月25日,国会通过新的共和国宪法,确定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采取双元首制的议会民主体制,即同时存在着总统和总理两个元首,元首任期为五年,总统最高任期为三届,总理最高任期为两届。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自治邦最高地区领导人是特首,海外省最高地区领导人是总督。
总统选举在1918年第一次正式进行,由国会议员投票表决,总理选举比总统选举晚两年举行,由备州议员投票表决,实际上也就是多数党和执政联盟的领袖出任。
总统为国家最高名义元首,拥有海陆空三军指挥权,总理为中央政府内阁最高领导人,负责管理总理府和国家行政外交事务。
国家采取三权分立体制,设立中央法院,**官为终身制,由总统提名任命。
这个体制基本是胡楚元和陆广荃、梁启超等人相互商议得出的结果,相比常见的议会民主体制,中国的议会民主体制中,总统掌握着两个非常关键的权利一一军事领袖权和司法任命权。
但是,总统还是没有权利否决总理的合法性,而是由国会议员投不信任案,当不信任案达到2/3,总理必须下台,重新进行新的总理选择。
此外,中国也不采取直选式的普选制度,而是以多数党执政的模式推动民主进程和国家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会有全国大选,最大规模的选举反而是备省的参议员选举,这是因为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分裂可能,议会民主体制能很好的抑制住这种力量。
即便选出来的参议员是分裂势力代表,他也不可能是多数执政党的成员,对政府几乎没有影响。
只要总理本身没有道德性的问题,国家没有遭遇到特别的危机,通常也不会产生不信任投案的动机。
目前的国会参议员中,大公党占90016,新的宪法通过后,胡楚元正式出任新的总统,在大公党内部的人脉仅次于胡楚元的陆广荃出任总理,而陆广荃则放弃了自己的陆军上将军衔。
根据宪法,总理通常在两年后选举,如果是临时选举,临时任期也必须在总统选举结束两年后结束。
这个时候的很多事情已经不是胡楚元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他也怀疑陆广荃有没有能力做好一个总理,虽然他还是有能力让陆广荃落马,让自己更为器重的王朝清、杨士镶上任,可为了保证大公党内部的团结,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对陆广荃来说,或许算是……总算熬出头了吧。
幸好,陆广荃还是特别尊重胡楚元的。
制定内阁成员的事情是他的事,可他还是逐一和胡楚元商议,这可能也是没有办法,中国真正具有执政能力的那些官员,超过一大半的主要军官还是胡楚元的嫡系。
陆广荃的人脉是排号第二,和胡楚元还是远不能比的。
胡楚元给陆广荃推荐了一大批的新人选,骨干却还是老一批的内阁大臣们,这个时候还是以稳为上。
在陆广荃重新组阁执政后,继续担任大公党主席的胡楚元则将注意力放在新党员的培养和教育上,他将秋瑾也提升为三个副主席之一,同时让她在国会的妇女权益委员会担任常委主任。
通过自己自己大公党雄厚的人脉,他也将更多的青年人才安排到地方任职,好好的锻炼他们,而他也注视着这些年轻人。
中国这么多年为什么能够如此之稳,稳的波澜不惊,关键还就在于胡楚元。
这么多年,他这个舵手为中国培养了太多的人才,行政、军事、经济、科技……各个方面,他都不断的推陈出新,让一批批年轻人涌现在时代的浪潮中。
他就是推手。
无数成功人士背后的推手。
虽然舍不得,可在身边留了这么久,早已培养的非常精纯的梁启超此次也被选为上海市市长,开始了新的历程。
胡家的老二,胡品元没有再捞到好席位,但还是参议员,在国学委员会担任常委主任,聊胜于无,大部分的精力就放在收藏古董上。
玩了这么多年,胡楚元算是有些够了,基本也不怎么玩赏了,只有胡品元找到他,他才会认真的把玩一下,喜欢就留着,不喜欢就继续让胡品元拿回去。
胡维中从在新西伯利亚市干的很不错,为了锻炼他,胡楚元动用了一些办法,将他调往华约担任中国特派观察员。
等他干满五年,如果成绩还是很不错,胡楚元想让他参加上海市长的选举。
中国没有国会议员这个词,参议员就是国会议员,中国也有众议员,众议员是每个市都资格选举一位,众议院和参议院加起来就是国会。
不过,众议院的权利较小,只有国会立法程序中才会参加,国家预算审核程序只在参议院举行。
省议员是备县选举产生,因为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民主议会体制,省长在经省议员推选后,必须由国会批准,国会不予通过的话,省议院必须重新选择,如果还是无法通过,则由众议院推选。
这个程序专门用来避免各省选出具有明显独立倾向的省长。
对于中国这样的庞大国家,《国家反分裂法》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陆广荃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推动《反分裂法》通过国会批准。
一点点的,一点点的,时光就这么滑过去。
对胡楚元来说,人生里想要做的事情差不多也都做了。
当然,有一件事,他还没有做。
那就是原子弹。
胡楚元坚信,想要保护自己辛苦建立的这个庞大的中华民主共和国,最好的手段就是武力,而最强大的武力就是原子弹。
此前,他已经开始小心的积攒着,在震旦大学,他一直都在寻求建立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学研究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乘机邀请了居里夫人抵达震旦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在此之前,他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和成本,将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之父马克斯一普朗克和近代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请到了震旦大学,成立普朗克物理研究院。
凭借马克斯·普朗克、爱因斯坦和卢瑟福的吸引力,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震旦大学几乎吸引了欧洲最好的物理学家,随着德国战败,震旦大学又在原有的化学研究优势上,继续吸收着德国最好的化学专家。
现在,玻尔、卡皮察、赫兹、劳厄、郎之万等一大批国际上最为著名,或者是最有天赋的物理学家部集中在震旦大学。
同样的,中国人中,特别是震旦大学的中国研究人员中也不断诞生出多位具有特殊天赋的物理学家,这里面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提出量子场论,并建立了量子场论模型的庞综铭,以及提出了量子不确定性,并写出《量子论的物理原理》一书的李汝华。
现在就提出搞原子弹……早了点。
胡楚元希望普朗克物理研究院、特斯拉实验室能够继续运转下去,为中国培养足够多的人才,创造更多的技术。
欧内斯特,卢瑟福、马克思·普朗克在震旦大学为中国和世界都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而特斯拉实验室则更加奇特,在这里很难诞生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可在这里,几乎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
世界电力工业现有的几乎超过90%的关键技术都诞生于特斯拉实验室,不仅有高压方面的技术,也有像电冰箱、电磁炉、镍锂电池这样的低压电、微电技术,还有雷达系统、收音机等无线电技术。
甚至连微波炉,特斯拉实验室都有了模型,从特斯拉实验室涌出来的技术大量运用在中美两国,国际通用集团、富国重工旗下的上海英华集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西门子集团都是凭借这个实验室快速崛起为世界上最为强势的电气工业巨头。
与特斯拉实验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马可尼实验室,这是专门应用于通信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和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相互辉映。
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而一切变化都源自于科技。
科技改变中国,而中国正在改变世界。
尼古拉0寺斯拉的精力依然是旺盛的,做为国际上最有声誉的科技工程学专家,他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科学家,可他早已无视财富,而是不断利用实验室无穷无尽的资源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技术。
在弹道学、通信领域,他也有很多建树,国内秘密进行的导弹项目就是以他提出的理论在进行,在原子物理学上,他也拥有和电子有关的多个研究成果,他还在搞无线电话的研究,在进行等离子体的理论研究,他甚至提出了运载火箭、卫星的设想,而且构建卫星的设计模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叫天才。
这种人就是天才。
普通人很难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国1922
中国在快速的发展着。wWW!
速度远远超过人们所能想象的范围,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已经难以用数据来评断。
在1922年,世界经济已经逐步脱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和深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数据上已经是美国的1。45倍。
美国GDP每年都能保持2%…7%的增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1916年高达13%.这是最惊人的一段增长期,而中国GDP则是长期保持在7%…12%,最高时期如果不进行财政控制,完全可能突破15%。
虽然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经过大幅度的重新修订,中国商品在英国殖民地的销售受到了一定限制,但在待遇差不多的中美两国竞争中,中国商品仍然保持着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在本国殖民地体系内部投资也逐步见到了成效,保护国、自治邦和海外省的总GDP都在以每年4%的幅度增长,其中,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的GDP每年增长幅度都在7%以上。
在进一步加强了亚欧同盟的条款约束力后,从1918年开始,中国资本在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的每年投资总额都超过20亿中圆,在三国建立了完整的新工业体系,其中,阜康财团占总投资的70%左右。
1921年,原先保持中立的希腊也选择加入亚欧同盟,在同盟内获取更大规模的投资,做为加盟的条件,塞萨洛尼基地区归还希腊。
达成协议后,中国对希腊给予为期五年的4.5亿中圆扶持贷款,用于教育、农业扶持和基础建设。
在政府的支持下,现代重工开始主导在希腊的发展,围绕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塞维利亚、保加利亚、土耳其的矿业资源和基本工业体系,集中在希腊发展工业。
中国海军在希腊、阿尔巴尼亚、伊斯坦布尔、塞浦路斯的驻防等级与之提高,由第四舰队驻防,总体编制和中央本部三大舰队相当,主力舰队位于沃洛斯军港。
在德国,阜康财团旗下的巴斯夫财团重新返回德国本土,并以德意志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为核心,稳步发展,同时加大在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地区的投资。
通过继续加深两国教育和技术合作,中国在德国留学生规模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在德留学生总数超过1。1万人,德国在华留学生也增加到一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