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

第2章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第2章

小说: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落,部落首领叫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都是有硚氏之女。 
  有一天,附宝看见一道大电光闪耀着缠绕北斗星,把宇宙整个照得通明透亮,顿时腹中有感而怀孕。在孕育了二十五个月之后,她在青丘(轩辕之丘)生下了黄帝,因此取名轩辕。对于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还有另一种解释: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智慧过人。传说他是黄龙体,有四张脸,先后打败了无数的敌人,最后在鼎湖乘龙登天,安坐在天廷的中央,做了中央的天帝。他手里拿着一条绳子,和他的属神后土,共同统领四方。其他四方分别是:东方太昊,属神句芒;南方炎帝,属神祝融;西方少昊,属神蓐收;北方颛顼,属神玄冥。这样随着黄帝和四方天帝的确立,一幅完整的神国组织图便绘制成功了。 
  同时,还经常有百神来朝见他,他也经常派这些神替他做事。天上的雷雨归他主管,他能使天空发生14种变化,使阴气和阳气相互交感,震动为雷,激荡为电,交和为雨,发怒为风,乱而为雾,凝结为霜,分散为露,聚拢为云,升腾为虹霓……(见《太平御览》卷六引《天文录》)。由此可知,黄帝作为神话形象,奇异荒诞。他有超自然、超人的本领,这是历来神话创作者的夸张。实际上所谓黄帝四面,无非是表示他对四面八方的动态都很注意了解,方有每战必胜的可能。 
  黄帝生活的时代还是部落、氏族聚居时期,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黄帝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各有不同。有的说,黄帝族发祥于今陕北地方,后来沿北洛水向东南迁徒,渡过黄河,又向东北发展,终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附近的山弯弯里,史书上叫做“涿鹿之野”。也有的说,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名曰“轩辕之丘”。这说明当时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部落经常迁徙,黄帝部落大体活动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线。这时黄帝部落已逐步由游牧转为从事农业。 
  后来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与黄帝同时的还有炎帝族和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以及江淮流域以三苗等为首的苗族。炎帝族也发祥于陕北,后来沿渭水、黄河东下,到达今山东地区。炎帝姜姓,其先为神农氏,大约是最早从事农业的民族。传说炎帝牛头人身,大概以牛为图腾。九黎族活动于山东至安徽中部地区,史称“东夷”。 
  大致来说,北方西部是黄帝族活动地区,中部是炎帝族活动地区,东部是东夷族活动地区,南方则是苗蛮族活动地区。 
  也有人认为,公元前四千五百年,甘肃秦安大地湾一带的裔民少典氏、有硚氏等氏族,由于西部山地洪水泛滥大地湾变为大湖的原因,离开了大地湾—老官台地区,而向南迁徙到秦岭常羊山(常阳山)重新建立了观天祭祀中心,并在这一地区繁衍了炎帝氏族和黄帝氏族,创造了继大地湾文化之后的仰韶文化。 
  炎帝和黄帝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而是同父异母兄弟,黄帝是少典与附宝所生,炎帝是少典与任姒所生。这个龙图腾的国家,是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的直系家族,其国为有熊国,但从秦汉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熊”字的真正含义了。上古的“熊”字是“上今下酉”,即“上今下酉”字,为“帝王”的意思。有熊,是族中有帝王的意思,是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的继承人,世袭龙图腾。后来孔丘写《春秋》篡改了,《帝王世系》也不传,加之秦王诅咒楚怀王熊槐为“熊相”,楚语“‘上今下酉’槐”音与“熊相”近似,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统一文字为小篆,故意不造“上今下酉”字,改“上今下酉”为熊字,从此便成了动物的“熊”字了。 
  当时,各部族之间战争不断,骚扰不已。黄帝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和训练部落里的人们习武备战,来保卫自己。同时,他办事公道,是古代主持正义力量的代表。他周围的部落都对他又敬又怕,纷纷前来向他归降,于是结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他成了这个部落联盟的领袖。接着很快就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在涿鹿山下建立了都城,用云来命名百官,军队称云师,设立左右太监,以监察卫国。他还制定了礼仪和典章制度,作为治理国家的准绳,并派百官到各地去处理各种事务。 
  那时南方的蚩尤族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蚩尤部族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并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武器精良坚利,因此,常常凭借自己的强大力量,进攻别的部落,烧杀抢掠,使得人们不能安定生活。他们进入华北地区后,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首先夺取了炎帝族共工部落的土地,共工便决河放水以阻扼九黎。洪水危害了九黎的利益,他们起而与共工大战于今太行山东麓。共工战败,土地全被九黎占有。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向西北倾斜了,从此日月星辰都向西落去;地向东南塌陷了,从此江河都向东南奔流。这当然是神话,但足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牛仔联手,既可以搭配简单的T恤 
  紧接着蚩尤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把炎帝部落赶到了黄帝控制的河北省涿鹿地区。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乘胜追击,气势汹汹地跟踪到了涿鹿。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黄帝族求援。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与蚩尤对阵,双方展开了一场恶战。涿鹿之战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次相当激烈的战争。 
  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在力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时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部族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但蚩尤善于变化,有呼风唤雨的神通。他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喷烟吐雾,布起漫天大雾,把黄帝的军队团团围住,然后左右击破,使黄帝军队遭到惨重的损失。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在情形危急之际,黄帝的手下风后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他在车前立了一个小仙人,不管怎样转动,小仙人一只伸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黄帝军队依靠这辆指南车指明方向,才冲出了重重大雾。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黄帝深知,如果长期交战拼杀,自己确实不是蚩尤的对手,要想尽快战胜蚩尤只能智取,不能硬拼。黄帝一时找不到击垮蚩尤的办法,干脆把军队暂时交给力牧指挥,自己带着风后等一大群谋士上泰山开会,筹划对付蚩尤的计策。夕阳西下,山中出现大雾,开了一整天会议的黄帝在松径散步,只见一位人面燕形的妇女腾云驾雾来到黄帝面前。黄帝见有神人来助,赶快叩首再拜,只听那妇人说:“我乃九天玄女,你有什么难处,请尽管说。”黄帝回道:“我替天行道,欲为民除掉残暴的蚩尤,可是九战不胜,欲求上天赐我百战百胜的良策。”于是,九天玄女就一五一十地把种种神奇奥妙的兵法传授给他将秘法战书授予黄帝。 
  也有的说,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 
  总之,黄帝得到九天玄女的兵法后,顿然悟解,于是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在阪泉决战。 
  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黄帝城,坂泉这个地方,涿鹿山东南方向的山下,地势空旷,阪泉其地有一自流泉,水自平地涌出,积聚成池,池围97。2米,直径31米,北有一出水口,潺潺流向千年形成的天然小河道,泉水为地下1700米至 
  5000米的深层水,日流量约4600-4800吨。水色清澈,泉涌如泣注。冬不结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常年水温保持在12。3-13。4℃之间。 
  随后,黄帝又得到一柄以昆吾山赤铜铸造的青锋宝剑,为了振奋军威,他还要用夔的皮来蒙成一面惊心动魄的战鼓,用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怪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流波山离东海岸有七千里远。夔的形貌似牛,体色苍灰,独腿,头上无角。它的目光如日月辉映,声音似雷霆轰鸣,每当它出入海水,必定伴随着大雨大风。 
  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制成了一面战鼓,声音震天响。好鼓要用好槌来配,黄帝又在雷泽中的雷神身上打主意。雷神长着人的头,龙的身子,常在雷泽里面快快活活地拍打自己的大肚子玩耍。他每拍一下肚子,便放出一个响雷。从前华胥氏在雷泽边踩着了巨大的足迹,感应而结孕,生下据说是女娲之兄的东方木德之帝伏羲,那个足迹就是雷神留下的。这下雷神遭难了,黄帝组织一支扫雷队连夜奔袭雷泽,把雷神不由分说地抓来杀了,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