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无事,是你从中挑拨试图渔利,一切都是你惹我的,事到如今,倒是要看看你挑唆的这些百姓可否抵得住我的刀枪,看看这血肉之躯能否抵的过我的枪炮。你惹到我了,就让那些无辜的朝鲜人为你的错误去死吧!”
吴辰说完,倒是平复了心情,悠悠然的端起茶盏,眉头一皱却没有喝下去,高声道:“茶凉了,来啊,给我和金大人上茶,今日我和金大人就在这里等消息,王二蛋,去找王秋,传我的命令,但凡围聚不散者,杀无赦!”
金大成神色复杂的坐下,看着吴辰笃定的模样,让他很是忐忑不安。
郡守府的大门洞开,围在府邸外的百姓鼎沸依旧,而一架架马特林机枪架在了门洞处,高台上的朝鲜仆役使出最大的音量高喊:“郡守大人有令,从现在开始全城戒严,仁川各城门关闭,任何人不许上街……”
他的声量很大,可是很快就被掩埋在愤怒的声讨声中,一个个端着长枪的团勇顺着梯子从围墙处探出了脑袋,将黑黝黝的枪管对准了外面的乱民。
王秋见外边仍没有人主动退避,忍不住骂了一声:“不知死活的东西。”
他等了片刻,终于不耐烦的扬了扬手:“开火!”
十几架加特林机枪如炒豆一般的响起,白雾的硝烟迅速升腾起来,一嗖嗖子弹仿佛筛子一般朝着府外呼啸而去。
旋即,围拢过来的乱民数十人瞬间中弹,倒在血泊之中,这些乱民原本只是凭着一腔激愤而来,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团勇会真的开火,鲜血的气味弥漫开来,拥簇在一起的乱民瞬时乱了起来,有人惊恐的发出尖啸,有的转身便逃,有的呼喊着父兄的名字。
那高台上的朝鲜仆役又高喊起来:“郡守大人有令,从现在开始全城戒严,仁川各城门关闭,任何人不许上街,否则以谋逆罪论处……”
“砰砰……”伏在梯子的团勇也扣动了扳机。
这完全是一边倒的战斗,一方是一群纪律纵不严明,却使用着新式火器的正规军,一方是乌合之众,没有组织,手无寸铁,甚至极大多数人在见到血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心里仅有的那一丝义愤早已消失殆尽,纷纷四散而逃,随后伤亡更是陡升,大多数并不是被枪弹击中,而是被活活推挤踩死。
枪声传入府内大厅,金大成脸色一变,已知道吴辰真的动手了,他无比惊诧的望着波澜不惊的吴辰,惊声道:“吴……吴大人,你……你如此妄为,不怕报应吗?”
吴辰好整以暇的翘着二郎腿品着香茶道:“遭报应的恐怕是你吧,这些暴民难道不是你煽动来的吗?既然你敢煽动,难道我吴某人就不敢杀人了。”他的话语如刀割一般在金大成的心口切割着,金大成脸如土灰的垂头喝茶,借以掩饰自己的愧色。
吴辰咬牙道:“我早就说过,你惹到我了!这仁川是老子花了两百万……”吴辰突然顿口,这两百万两银子买地的事只有他和闵妃知道,双方虽然签了密约,但是仍旧没有公布,这是吴辰的一张王牌,借以威胁闵妃的,自然不能随意说出来。
金大成颓然瘫坐椅上,低声喃喃道:“是金某错了,请大人给金某一个赎罪的机会,让士兵们不要再开枪了,我会劝百姓们回去。”
“晚了!”吴辰拍案道:“有些事可以亡羊补牢,但是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你当我不敢杀人,难道不知道我姓吴的在汉城的作为吗?你敢算计我,难道我就不敢行凶?这是你逼我的!”
外面的枪炮声轰隆隆的响个不停,清脆的马特林机枪的哒哒声徘徊在金大成的耳畔,金大成脸色发青的咬了咬牙:“你如此暴虐,早晚有一天仁川百姓会向你讨还血债的。”
吴辰嗤笑一声,不再理会他。
----------------------------
本来这个星期是一天两章的,但是因为推荐的因素,所以只能一天一章,下个星期才能爆发,请见谅,朋友们如果觉得这本书写得还看得下去,就推荐收藏吧。!~!
..
第二十七章:敲诈
郡守府的枪声一响,附近的军营立即出动,他们的方向不是郡守府,而是抢占仁川城门以及一些重要的街道,在另一边,一支临时征募的流氓、无赖提着木棒开始走上街头,对结伙的朝鲜人进行驱赶,当地的朝鲜兵被迅速缴械,并且被命令禁止出大营半步。WWw!
等到那些从郡守府逃回来的乱民分流至各个街道,又迅速的被那些持着木棒的流氓无赖拆散,所有人被要求分隔一丈的距离,迅速回家,紧闭房门。
半个时辰之后,整个仁川便立即陷入了一片死寂,一群群的当地无赖开始指引着团勇巡视街道,任何上街的人立即逮捕,全部送至营区看管,重要的地段也驻扎了小队的士兵,筑起了沙垒。
一些人被团勇们从屋子里拉了出来,他们被怀疑是这次动乱的煽动者,他们被迫令蹲在墙角,随后便是一阵乱射,这些人的尸体将会被吊在各个街口。
这种做法虽然野蛮,短期之内却极为有效,很快,一场看似轰动的民变瞬间消失的无影无形,朝鲜百姓松了口气,因为至少那恐怖的拍门声和枪响已经不见了,他们暂时还是安全的。
这个时候,敲着铜锣流窜于各条街道的流氓无赖开始扯着嗓子大吼:“郡守大人宽宏大量,对叛乱者除首恶之外其余胁从者一概不究,望尔等莫再受乱党欺瞒,安分守己做良善百姓……”
所有人松了口气,这场动乱如暴风骤雨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至少一切看上去都结束了,参与动乱的不担心被团勇们抓捕枪杀,而吴辰方面自然也希望人心尽快稳定下来。
不过一些仁川的高门大户人家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一队队的团勇出现在他们的大门前,他们被要求前往郡守府‘议事’,至于这议的是什么事嘛,大家伙都心知肚明,许多暗地里参与其中的大户少不得一顿战战兢兢,吴辰的手段他们算是见识了,他们偏偏怕的就是这个,所谓秀才遇上兵,人家直接跟你玩横的,你纵有千般的手段恐怕都没有用。
一个个家主神色庄重的与自己的妻儿告别,他们不知道这一去还有没有机会回来,妻子牵着儿女泪眼婆娑的倚在门前挥手致别,场景自然是凄苦无比。
………
府外的枪声、喧闹声渐渐的平稳下来,吴辰冷眼望着金大成道:“自作聪明的把戏该收场了,现在咱们不妨来商量商量善后的问题吧。”
金大成默然不语,喃喃道:“还有什么可善后的,大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吴辰却突然大笑起来:“这是什么话,金大人是闵妃钦定官员,是吴某的左膀右臂,吴某如何舍得杀你?若是朝廷王庭问究起来,吴某如何交待?你的错误已经有千百个仁川百姓用鲜血给你洗刷了,此次既往不咎,若你还有些良知,应当明白不要再耍花样,否则不知多少人又要为你去死。”
金大成眼眸中闪过一丝痛楚,满脸的愧色,他并非是个坏人,至少几百上千人因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被死狗一般的毙命足够让他夜夜都被噩梦折磨,他垂着头,狠狠的握着拳头,到现在他甚至都不知道他应该恨的是吴辰还是他自己。
吴辰竟恢复了以往嬉皮笑脸的模样:“好啦,我的金大人,咱们之间闹了些误会,那也是有小人挑拨的缘故,如今小人已然伏诛,大人与吴某算是不打不相识了。”
金大成不知吴辰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垂着头沉默不言。
吴辰靠过来亲昵的拍了拍金大成的肩膀,笑道:“大人自觉地愧对仁川的百姓,何不打起精神为他们多做些实事呢?”
金大成被吴辰说动,他叹了口气:“郡守大人果然好手段,金某班门弄斧,实在惭愧。”他长身而起,抱了个拳,默默的走了。
王二蛋恰好这个时候进来,与金大成交错而过,他小跑着走到吴辰身边,对着吴辰的耳畔低声道:“大人,您请的客人都到齐了,在偏厅候着,现在是不是见他们?”
吴辰恍了恍神,随即摆了摆手道:“先晾着他们,有什么事明日再说,记住,不要给他们送饭,更不许任何人走出偏厅半步。”
王二蛋点了点头,吴辰突然又改变了主意:“等等,还是现在去见见吧,你附耳朵过来,我教你做件事。”
………
吴辰大大咧咧的走入偏厅,几十个仁川的官员、大户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见吴辰进来,纷纷笑吟吟的过来施礼,热络的打着招呼。
吴辰一副宽厚的模样,先是拉住当地判官李成勉的手一阵欢欣的道:“李判官久等了吧,吴某告罪,实在是琐事缠身啊!”吴辰故意将琐事两个字咬的很重。
李成勉尴尬的堆笑道:“大人辛苦了。”
吴辰又转向几个仁川城的大户,与他们热络的打了招呼,众人皆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又是一阵寒暄。
“都坐吧,咱们如今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客气的,来这郡守府就当自个儿的家,吴某是个粗人,没有这么多规矩。”吴辰大大咧咧的当先坐在上首,他屁股触及长椅,下边的官员、大户们才敢欠身坐下。
吴辰悠然道:“诸位,今日叫你们前来小会,既有大家有空来聚聚的意思,此外还想与诸位商议商议筹练新军的事。”
筹练新军?
偏厅里的诸人面面相觑,来之前,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明白,这一次郡守大人恐怕是因为民乱的事趁机向他们发难了,有的参与者甚至连后事都在来这里之前与家人告别时交待了个清楚,可是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郡守大人在这个时候叫他们居然是为了筹练新军的事。
所有的人都不由得松了口气,想必这位郡守大人似乎不愿意再追究民乱之事了,筹练新军好哇,大家都爱谈,至少谈起了没有性命危险,许多人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不知不觉的一扫而空,所有人都露出真心的笑容,这个客气着说:“大人筹建新军,小的们对此一窍不通,承蒙大人看得起,召唤小的们前来,小的们与有荣焉。”
那个道:“大人怎么说,小的们就怎样办,我们与大人原本就是休戚与共的。”
吴辰笑道:“有你们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其实说起来这筹练新军也是与诸位有着莫大的关系嘛,如今日军觊觎朝鲜,早就有了占为己有的心思,要保卫朝鲜,这仁川便是门户,是以,为了保护诸位的安全,闵妃娘娘才特诏吴某人来此。”他眉宇渐渐沉了下去:“只是这筹练新军谈何容易,征募要银子,每月还要发饷,购置火器还是要银子,吴某如今是巧妇无米啊,闵妃那一边也不宽裕,拨不出饷来,没办法,只能请诸位来商议商议,总要想出一个法子来。”
吴辰话音刚落,首先就眸光落到那判官李成勉身上,李成勉是判官,官阶不算低,而且其家族也是仁川数一数二的豪门,这种纳捐的事自然得让他来领头。
众人这才明白,这位郡守大人不是要他们命而是求财来的,许多人恍然大悟,难怪这人进来时笑得如此灿烂,不过要钱的总比要命的好,所有人也都望着李成勉,只等他报出数目。
李成勉笑道:“大人有难处,下官鼎力相助是应当的,下官薄有微财,愿捐纳纹银一万两犒劳新军。”